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镇化效率及空间结构探析范文

城镇化效率及空间结构探析范文

时间:2022-08-15 11:05:28

城镇化效率及空间结构探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杂志》2014年第四期

1研究方法

1.1随机前沿效率评价模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技术效率提升实现。技术效率是指给定投入量下产出可增加的能力,或者给定产出量下投入可减少的能力。目前关于技术效率测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DEA和SFA方法,二者分属于非参数和参数方法,其中DEA方法利用投入产出比描述效率,在不需要知道生产前沿函数具体形式的条件下求得相对效率,没有考虑随机因素影响,SFA[17,18]能够区分开随机干扰项和技术无效率误差项,从而保证待估效率的有效性,SFA可以同时对模型参数和模型本身进行检验,特别是在使用面板数据且模型设定合理的前提下,SFA方法优于DEA方法。本研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以及Battese和Coelli提出的方法构建了超越对数形式的城镇化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式(1))[19],该函数形式作为易估计和包容性强的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能够规避投入要素替代弹性不变的假设,有效探究投入要素的交互影响和技术进步差异。

1.2城镇化效率产出指标和无效率项影响因素构建如前所述,城镇化内涵较为丰富,综合先前学者对城镇化内涵、表征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在综合考量指标代表性和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本文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方面入手,选取城市人口密度、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客运周转量、人均研发内部支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密度和绿化密度等测项对区域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密度计算中绿化密度为绿化面积除以城市面积,其余则为总额指标除以地区年末总人口数。本研究选取2002-2011年山东省地级市的数据,共170个观测结果,均取自《山东统计年鉴》和各地市统计公报,个别缺失值以插值法处理。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影响,随后使用SPSS软件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KMO值为0.782,通过Barlett′s球形检验,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并以特征根大于1为标准来截取,结果发现上述变量附着在两个因子上,累计析出方差为70.98%(从统计学意义上,累积贡献率大于70%即为合格的分析结果(吴明隆,2003),表明信息丢失量不严重,因子分析结果能够较好地代表原始变量)。随后以测项在因子上的负载乘以因子析出方差的积为权重,依据前述测项样本观测值计算了区域城镇化效率产出水平,并将其转为1~100之间的数据。转换公式如下。对于无效率项的影响因素,本文综合已有研究并基于数据可得性,重点考虑区域工业基础、开放度、政府行为和基础设施的作用。工业基础决定着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模式,雄厚的区域工业基础会推动要素的有效聚集和集约利用,并与城镇化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开放度决定了特定区域动员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区域开放度越高意味着吸纳外部资源的能力越强,这些外部创新资源的涌入能够克服本地资源和市场瓶颈,优化城镇化的产出绩效;城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方式对区域经济的介入能够直接影响城镇化投入资源的产出效果;交通等基础设施则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和城镇系统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基础设施配置能够减少资源流动的内部阻力,从而优化城镇的整体运转效率。

1.3投入数据来源和处理劳动力投入则通过地区年末非农人口表示。资本投入指标是在各地区的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基础上通过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出的资产存量,公式如下:其中,Kit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的资本存量,Iit为固定资产投资,Pt为以2002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δ为折旧率,取以往研究中常见的5%进行测算。全部数据均取自各年度的《山东统计年鉴》。

2山东省区域城镇化效率评价结果

本研究采取面板数据和最大似然估计法,使用软件Frontier4.1得到各系数(参数)估计结果(表1)。如表1所示,γ=0.97且通过了1%显著水平检验,这表明误差项存在较为显著的复合结构,使用随机前沿技术加以估计是必要的。为进一步说明本研究设定的生产函数的合理性,使用广义似然比对表2所示的假设进行检验,广义似然比λ符合对表1的进一步解读可知,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对山东省综合城镇化效率产出水平的影响均具有“U”型曲线特征,即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会产生“先抑后扬”的效果。原因在于本文在衡量城镇化效率产出水平时采用平均指标而非总量指标,因此特定时段内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会对城镇化效率产出产生向下的拉力,其中尤以劳动力投入更为显著。随着各种投入要素组合效力的发挥,综合城镇化效率产出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α8为负并通过检验即资本投入与时间的交互项显著为负,表明在控制了时间因素后,资本对城镇化效率产出的影响有所弱化。α9为正并通过检验即劳动力投入与时间的交互项显著为正,这表明在控制了时间因素后,劳动力对城镇化效率产出的影响有所强化。δ1、δ3和δ4均为负且通过至少10%的显著水平检验,考虑Uit代表的含义,这表明工业基础、政府行为和基础设施对区域城镇化效率均有着明显的正面影响,换言之,区域工业发展水平提升、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和基础设施的改善都有助于提升区域城镇化的投入产出绩效。δ4未通过显著水平检验,表明开放度对于城镇化效率影响并不明显,部分原因在于本研究以实际利用外资衡量区域开放度,引入外资尽管能够部分缓解地区经济发展资源和资金瓶颈,但外资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乘数效应仍有待于通过完善地方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等方式进一步释放。部分年度山东省各地市城镇化效率和考察期内均值估计结果如表3。

3山东省区域城镇化效率空间结构分析

特定区域城镇化效率的提升不仅需要优化内部要素的投入产出绩效,还需要关注区域空间互动因素的影响。表3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山东省各地市城镇化效率存在不均衡特点,各区域城镇化效率在空间布局中并非呈完全随机状态。本文尝试使用聚类分析对山东省区域城镇化效率空间结构和布局加以深入探讨。聚类分析目的在于辨别各地市城镇化效率的相似或相异性,并将不同地市划分为若干类别,相同类别内城镇化效率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层聚类(HierarchicalAnalysis)分析,其过程是将参与聚类的各个样本均视为一类,随后根据类别间的距离或相似性进行合并,直到全部样本合并为一个大类为止。本研究将聚类个数范围分别指定为2、3和4个,聚类方法采用Ward法和欧氏距离。选择变量为考察年度内山东省各地级市城镇化效率值。不同聚类数目下每个观测值所属的类别如表4。当全部地市被划分为2类时,济南和青岛归为一类,其他区域归为另一类,这充分说明了济南和青岛在山东省区域城镇化建设中的“双核”地位,即处于效率高地的位置;当全部地市划分为3类时,烟台、潍坊和淄博的地位彰显,尽管城镇化效率不及济南和青岛,但相对于其他地市仍具有相对高的效率,这意味着山东省城镇化效率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形格局,即胶济铁路沿线城市和烟台效率较高,胶济铁路南北两翼效率偏低。当全部地市划分为4类时,威海、临沂、东营、泰安和济宁从低效率区域中分化出来,这些区域毗邻济南和胶济线,城镇化效率相对迟缓,而整个鲁西北和鲁西南板块城镇化效率相对滞后,需要多措并举进行系统突破。从区域整体布局看,山东省城镇化效率同时存在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即存在东高西低现象,同时胶济沿线一体高两翼低的格局明显。

4结论与讨论

因地制宜制定城镇化协调发展政策是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城乡统筹的重要保障。由于资源禀赋和历史积淀的差异性,山东省区域城镇化效率超前型和滞后型地区并存,整体城镇化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化特征。提升城镇化效率的政策导向既要对全域城镇化效率进行系统优化,也要注重控制和弥补区域间城镇化效率存在的“鸿沟”。本文分析表明,山东省城镇化效率提升需要从充实工业基础、优化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入手,其中提高居民收入和优化政府财政支出能够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则具有显著的“杠杆”和乘数效应,不仅能够直接推动环境效率的提升,对经济和社会整体效率也具有重要作用。促进区域城镇化效率提升和协调发展还需要坚持在发展中适当平衡的思路,既突出重点,又以点带面,通过强核、外溢和布网等方式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整体城镇化效率。对山东省而言,区域城镇化效率存在显著的“点、线、面”分化特征,即以济青为点、以胶济铁路为线,以沿海和内地等为面存在空间分化,因此提升山东省城镇化效率还需要基于空间现状进行全面提升。一是充分发挥济南和青岛的城镇化效率高地作用。济、青一方面需要依靠自身的经济和科技资源优势通过全面创新提升城镇化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同时需要利用各种纽带形成基于中心带动边缘的提升整体城镇化效率的动态网络体系,特别是作为山东省政治中心的济南需要增强面向鲁西南和鲁西北区域的扩散效应,作为东部沿海区域龙头的青岛则需要营造沿海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协同效应和同城效应,充分提升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内的城镇化整体发展效率。二是充分发挥胶济铁路沿线城市增长极的作用,增加山东省“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一体”区间的辐射带动作用。胶济铁路沿线包括济南、青岛、淄博和潍坊等地,在山东区域城镇化发展中处于高效区域。作为提升山东省整体城镇化效率的“龙骨”,这部分区域可通过产业转移和创新辐射等方式提升对周边区域城镇化效率的整体溢出效应。三是实施“两翼”城镇化效率的整体突破战略,从空间发展看,“两翼”城镇化效率的整体突破需要强化自身对“一体”区域之间的战略对接,承接来自较发达地区的知识和能量转移,同时这部分区域还需要打破省域局限和板块分割意识,充分利用京沪高铁等基础设施发展带来的机遇,融入环渤海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四是通过省域层面的政策统筹设计,避免过多优质资源被从城镇化效率滞后区域吸走导致的空间马太效应,鼓励城镇化效率滞后区域因地制宜寻找龙头产业和发展路径,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带动城镇化效率快速提升。本研究对山东省区域城镇化效率进行了测评和空间格局分析,未来研究一是基于城镇化效率的综合内涵,选取更多的指标加以测度;二是将研究视角由地级市向县域城市延伸,更加精确地描述区域城镇化的效率状态,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三是保持对山东省区域城镇化效率的追踪分析,尤其是考察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影响效应,从总量和空间结构等多个维度推动区域城镇化效率的整体提升。

作者:张鹏于伟单位: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城镇化效率及空间结构探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kejizazhi/dlydlxxkxzz/65207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