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和谐伦理观念的建树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基础。一般来说,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伦理支持系统。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所指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要求我们把伦理道德的指向扩展到人与地球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尊重地球、呵护生态环境,确立人与地球之间和谐共处的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在这个方面,许多西方的专家学者与我们的认识也是一致的。诸如美国国会和总统顾问委员会环境事务顾问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教授就认为,“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消费观念的转变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引擎。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生产力得到了迅猛发展,物质财富激增,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也随踵而至,有些人只顾个人享受,从未有大局意识,盲目地认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我们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是主张可持续发展,主张合理消费,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要求每一位中国公民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观,用人类社会应有的道德伦理去约束无限消费的欲望。不仅如此,在高校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活动中,还应大力推崇“全球生态和谐”理想。习在论及生态文明问题时具有很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他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球生态和谐”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一种更宽领域、更高境界的和谐,要求人们树立全球生态环境伦理观念,一切活动和行动以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为目标,一切活动和行动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为目标,建造一个全球人与自然和谐、全球人与社会和谐、全球人与自身和谐的多方位和谐复合体。为此,我们的教育活动既要从多角度展开,形成教育链;又要找准着力点,突出“全球生态和谐”的教育重点,解答好思想难点。

其一,要着力帮助人们正确辨别“全球生态和谐”思想与西方绿色运动思想的联系和区别。当代西方绿色运动对世界的自然保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其中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观,主张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在当代西方学界,还有一种生态社会主义的全球生态和谐发展理论,也主张“全球生态和谐”,认为自然和社会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自然和社会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只有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建立人类物质与社会自由充分实现同时又符合生态原则的社会[5]。其二,我们的教育活动应着力建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观。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温室气体效应、大气臭氧层的破坏、能源资源短缺、日趋严重的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凸显出来,它已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局部性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生产与利润最大化的标准应服从社会生态标准,经济与生态应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种“生态经济”模式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展开的内容之一,我们主张既要抓经济发展,又要抓生态发展,科学把握两者的平衡点。其三,我们的教育活动应着力建树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政治观。当今世界生态问题已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必须将这一问题上升到国际层面逐步加以解决。西方甚至有人主张用“欧洲生态共同体”取代“欧盟”,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建设生态文明的全球政府。当然,我们重视国家治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但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生态殖民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甚至西方学者都已经指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掠夺与剥削是一场“生态帝国主义”的掠夺与剥削,“环境的质量与一个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裕与贫乏是紧密相关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掠夺来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环境,使之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不少学者都在呼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一种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摒弃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对恐怖袭击和战争,建立无核区和无化学生物武器区,维护世界和平[8]。其四,我们的教育活动应着力建树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文化观。我们推崇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文化。不可否认,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带来了现代物质文明,同时也是造成优秀文化缺失和人的“精神危机”的罪魁祸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成为商品的奴隶、劳动的工具和科技的附属品,成为精神失落的物化的人,人的自由个性和自我意识,被充斥社会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以及商业文化所扼杀。西方学者鲁道夫•巴罗对此也不满,希望构建一个“生态村落乌托邦世界”[9]。我们要建构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观,是一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着力增强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生态道德、砥砺生态意志的文化价值观。导引人们不仅要有优越的物质生活,而且要追求高雅的生态文明生活。

二、坚持“发展型生态”的价值取向,着力加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谋求科学发展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向。我们追求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这种发展理念也全面渗透和体现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之中,其价值目标表现为鲜明的“发展型生态”思想。因此,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的培育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大力导引“发展型生态”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的直接价值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就是具有天蓝、地绿、水净自然美景的中国,是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结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所需要资源构成危害的发展。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2013年4月,习在海南考察时,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11]。可见,我们党和国家在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一贯坚持为人民谋福祉的宗旨,积极主张和大力倡导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规划了蓝图,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从生态经济学的全新视角提出来的,是一个契合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主流思潮的全新理念,是一条利在当代惠及子孙后代的科学发展之路,也是世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培育活动中,一定要加强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导引,着力提高人们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提高全体民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是推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人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而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更是标志着人类伦理道德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可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等三个视角,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解析为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文明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明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文明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文明生态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的政治外化。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通过生态政治意识教育,帮助广大师生建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世纪之交以来,环境问题已经有力地进入了政治领域。时光荏苒,斗转星移,生态环境问题已愈演愈烈,已从孤立、个别和局部的生态环保事件衍变成了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其生态环境状况关系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对正处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而言,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事关稳固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人心向背的重大政治问题。生态社会的基础是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又植根于对一地生态特点的了解,植根于政府与公民的依赖关系,生态社会必将吸收公民的观念,以此作为生态文明的社群基础。因此,我们不仅不能回避雾霾天气频发、江河湖海污染日趋严重等诸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而应理性思考上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应发挥自身科技优势,主动处理它。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明生态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的主体因子,可持续地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而可持续地发展经济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明生态意识的导引。因此,就必须加强经济文明生态意识教育,强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很广、很紧迫,诸如生态产业转型理念、生态保护与修复理念等。促进生态产业转型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向低能耗、低污染的生态经济的转变,是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必然。长期以来,受“唯GDP”论的影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股脑”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全然不顾生态环保的畸形增长方式,认识不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共生共存关系。要通过严重的雾霾现象、云南滇湖污染、太湖蓝藻事件等案例教育,促进经济文明生态意识的增强,导引广大师生注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双极增长,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既要关注未污染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科技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要注重被污染地区生态系统的修复,科学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物理-生物修复、化学-生物修复、微生物-植物修复等。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文明生态意识养成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的终极凝聚。生态文化是一个崭新的术语,甚至可以说,生态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新的文化思潮,展露了人类在思想观念领域正在经历的一场重大变革,显示了人类对大自然敬畏和热爱的本能。广大高校师生既是文化的承继者、传播者,又是新文化的创造者、倡导者,其文化文明生态意识的养成尤为重要。这就必须加强其生态文化的理性认识和实践修养,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加强文化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从思想深处大力提升文化生态文明理念,切实增强广大师生践履生态文明行为的内在驱动力。由于生态文明行为修养决定于根本的思想意识选择,所以其教育必须着力于夯实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要使广大师生牢固建立一种基本共识,即人类之所以成为世界最广布的一个物种,就是因为人类具有生态文化意识,作为生物的人,人对生态环境的社会适应造就了自身的生态文化;而随着人口、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的尖锐化,为了使生态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行为,积极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生态环境蜕化,创造新的文化来与生态环境协同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显然,客观规律在昭示人类从传统工业文明进化到现代生态文明,告知人类应理性约束自己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人类社会自身,而不应只顾金山银山而不要绿水青山。

三、建树“责任型生态”的中国形象,着力增强维护中国环境权和发展权的生态信念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既对自然负责、对世界负责,同时也要通过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积极诠释发展中大国的生态责任,积极培育国民勇于承担相应生态责任的思想情感,建树“责任型生态”的中国形象,着力增强维护中国环境权和发展权的生态信念。其一,教育内容要积极诠释发展中大国的生态责任。所谓生态责任,是指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职责和义务。它至少包括个人生态责任和社会生态责任两个方面,其中,社会生态责任是首要的因素。个人生态责任的行使必须纳入社会生态责任的框架,只有在兼顾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时才可取得最显著的效果。生态文明要求建构全球性的生态情怀和合作生态治理理念。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依赖的,离不开彼此之间的合作,只有生态环境治理的不同主体之间、不同客体之间以及不同主客体之间形成合力,生态环境治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应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生态大国,主张和支持共同承担但有区别的生态环境责任,因为这是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前提。在2011年的南非德班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就是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事实上,在过去长达数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是造成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理应承担主要生态环境责任。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与经济、环境与贫困、环境与发展、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双重压力……既要维护发展主权、争取发展机会,又要对子孙后代、对全球环境的安全承担责任。正因为如此,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就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命题,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在进行生态旅游建设中,我们因为属于刚接到通知,所以在建设中就暴漏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管理体制上缺乏经验,开发生态旅游的建设中,因为我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常年较热,但是黄龙名胜风景区却属于高原温带亚寒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为:

湿润寒冷,冬季长,夏天短。在建设管理上,就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进行生态旅游建设中因为缺少参照,所以在建设管理中就出现了问题。

第二,景区基础设施在初建设中有些差,景区的影响效果,也要从基础建设上进行区分。这里我们拿青城山作为对比,因为历史氛围不同,在基础建设上就有了根本上的差异性。青城山属于典型的道教建筑,而对于生态旅游上来,只要在坚持原有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管理就可以了,但是黄龙风景名胜区因为病程原始生态系统的理念,在进行基础建设中,就有了很多的潜在问题。所以在建设中,也就走了更多的弯路,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多年的管理经验,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善。

第三,过分追求低投入高产值,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现实的问题,在旅游产业中,通常都是为了追求一本万利,但是过分的追求低投入高回报来说,就有些不切合实际,任何的发展都是有规矩所要遵循的,那就是针对服务。所以在进行投资中,也应该考虑到资源的消耗问题,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中的开发原则

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中,我们还应该遵循生态的基本原则进行开发。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其自身存在意义。黄龙风景名胜区阔叶林和针叶林都比较突出,而在进行资源改造中,我们只要进行一定的道路开设就可以,并不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建设基地,进行环境改造,这就在资金的启用上以及在环境保护上有了一定的节约。有效的利用生态本身的资源,这是坚持生态旅游的一项基本开发原则,而这一原则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利用天然的水文地理进行宣传,从而保证在坚持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上,完成旅游生态建设,这样在进行长远的规划和管理上都能够比较好的完成旅游项目建设任务。

三、结语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行各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更需要注意的是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4],大量的企业标识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当需要对某项产品进行营销的时候,最能吸引公众眼球的就是色彩,因此,人们更应该注重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1)色彩在设计商品标识中的表现。在现代社会的商品世界中,人们能强烈感受到标识色彩的神奇力量。色彩分为冷色和暖色,冷色以白色、绿色和蓝色为主,给人清脆深邃之感,而暖色以黄色、橙色和红色为主,给人温暖欢乐的感觉,能更快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大众产品基本都会采用暖色调来吸引消费者。比如麦当劳商品标识,见图1(图片摘自麦当劳官网),其主要颜色就是黄色和红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M的金色拱门能够给人一种活泼欢乐的感觉,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也更好地宣传了企业形象。2)色彩在设计商品标识中的应用。视觉传达设计的色彩有着很强烈的超越性和思想性,设计的成功与否由色彩运用的好坏直接决定,如果需要将视觉传达设计提升到它应有的高度,就应该合理地把握色彩的所有配置[5],一般采用原色配合、同类色配合和补色配合这3种颜色配置方式。原色配合就是用单纯、鲜艳夺目的原色来传播良好的艺术效果,它的传播效果比较好;同类色配合就是采用过渡色来给人一种动态感;补色配合就是用对比较为鲜明的颜色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这3种颜色配置的方式各有各的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来选择合适的配置方法。一般来说,人们会将纯度较低的金、银、黑、灰等含蓄的色彩运用于时装行业或者化妆品行业,因为这些颜色能给人一种时尚、内敛的感觉;冷色系较多运用于高科技信息产品行业,因为这些颜色会给人理智冷静的感觉;另外,人们通常会将暖色系的颜色运用于食品行业,因为这些颜色可以激起人们的食欲,并给人一种温暖幸福的感觉。百雀羚产品标识见图2(图片摘自360图片网),这是一款化妆品的应用图例,主色是绿色和蓝色,它将绿色的健康活力与蓝色的安全稳重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绿色的叶子给人可持续发展的感觉,更能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色彩与可持续理论下的包装设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由于商品众多,人们很难选择正确的商品,而且同一种商品都有着很多规格和品牌,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能迅速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包装就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设计师需要通过独特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商品包装色彩来突出商品的个性。设计者需要让消费者看到商品包装时就能很容易地联想到商品的特性,因此包装的色彩设计就要与商品的属性相符合,也就是要让设计出来的颜色与商品本身的内容相一致。比如说果粒橙的外包装就是用橙色让人们知道包装盒里面是橙汁。可口可乐的包装就采用了鲜红色的背景和白色的字,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因此在全球赢得了很大的销售市场[6],可口可乐产品标识见图3(图片摘自昵图网)。乐嘉的《性格色彩书》告诉人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可以用颜色表示出来。蓝色,象征着生命和自然的力量;紫色,有着高贵迷人的特点;红色,给人强有力的生命力,代表着冲动和热烈;橙色,稍微比红色柔和,但同样能给人一种刺激又兴奋的感觉;白色,象征着纯洁无暇;黑色,象征着绝望与恐惧;黄色,作为光谱中最容易被吸收的颜色,代表光芒四射。设计师只有充分理解这些颜色的各种属性后,才能更好地将它们运用到商品的包装设计里,从而在激起消费者购买欲的同时更坚定他们对所需商品的选择。在进行色彩的搭配的时候,不能在包装上使用过多的颜色,这样会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如何体现商品的颜色特征非常重要,设计师们需要在包装设计中巧妙地将简单的色彩发挥出它最大限度的潜能,并且要运用色彩规律暗示出消费者所需要的颜色,从而促使消费者购买商品。在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形式选择必须要遵循两个规律:第一,包装的色彩要突出商品的特性;第二,需要根据不同的消费者选择不同的包装色彩[7]。比如说橙汁的橘黄色、巧克力的咖啡色等都与商品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相似性这个特点。另外,儿童、青年、壮年、老年有着不同的颜色偏好,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偏好对不同商品的颜色进行较好的定位。比如儿童喜欢红橙黄之类的暖色系;青少年富有朝气,他们比较偏好于鲜艳的纯色系;壮年比较成熟,他们更偏向于灰色系的商品;老年人就更喜欢稳重、肃静的中性色调。另外宗教信仰也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颜色的偏好,对有些颜色还会存在着禁忌,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以上的各种因素来促进消费。比如爽歪歪产品标识,见图4(图片摘自百度),其包装就用了儿童比较喜欢的黄色为主色调,给儿童温暖幸福的感觉,不但提高了商品的销量,而且大大增加了该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企业产品最前沿的竞争力就是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但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重视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营销功能,而且还要重视它们的美化效果。设计师需要根据商品的各种功能和属性选择不同的商品颜色,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8]。

3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在广告设计中同样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现在的广告很多,为了吸引观众,需要在广告上下一番功夫。同样,广告中的色彩对消费者的心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色彩的整体效果会影响某种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如果想要广告发挥出它最强大的效果,就需要严格选择颜色和策划。在一则广告中,过多的颜色会让消费者觉得该产品花枝招展,很不稳重,反而会影响广告的效果。在广告设计中,恰当地运用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色彩对于广告来说代表生机和活力。每个设计师都必须熟练掌握每种颜色的意义,比如食品类的广告大部分都采用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系的颜色;化妆品追求安全、健康,因此大部分广告的颜色都是绿色、白色等中性色彩。设计师不但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色系,而且还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采用不同的色系,比如工业机电类行业的广告就需要用蓝色、紫色和高级灰色调来突出产品的功能和效益。设计师在进行广告创作的时候需要做到以下4点:首先,要分析各个阶层的消费者对颜色的偏好,确定所需要的颜色是让消费者感到耳目一新的;其次,在设计广告的时候要让消费者清楚地知道该商品的用途、功效和特点;然后,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更快地识别商品,设计师需要在设计广告的时候增加色彩的纯度和明度;最后,在运用色彩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各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习俗,对于各种信仰也要有所了解[9],比如哪些国家偏爱白色,哪些种族偏爱蓝色,哪些教会信仰绿色,哪些教会视黄色为死亡之色等,诸如此类的习俗都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在中国,有素养的人们都会注重可持续发展,在设计中运用一些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色彩也是提高销售量的一个重点,除色彩之外,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包装也是有必要的。

4结语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1.1选择环保材料对于土木建筑工程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建筑材料的选择。土木建筑工程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停的变更,从人类最开始的石头建筑到泥土、木材等自然材料的使用,然后发展为砖、瓦材料的人工建筑材料,再到今天各种新型合成材料如混凝土、塑料、玻璃、钢材等,土建工程的材料可以说是经历的漫长的变化。而建筑材料的选择也随着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建筑功能要求等发生着变更。“1996年我国提出863计划纲要新材料及制备技术领域——生态建材计划纲要,而到了1998年科技部、863领域专家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在北京召开了一次中国生态环境材料战略研讨会,提出‘生态环境材料’概念”由此可见,国家在土木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中将建筑材料放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材,则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其节约能源的作用,对居住者的健康和生产活动的影响,降低空间结构消耗等问题,通过科技的研发将可再生资源逐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如将天然气、煤炭等能源换成风能、水能、地热等。

1.2注意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土木建筑工程活动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矿物资源,而且伴随其开发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更大的破坏。这对土地本身的功能来说是一种人为的干预,且所制造的废气废渣如果随意丢弃没有妥善的处理,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也会浪费一些原本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存在的本质大小也会随着开发的力度的增强逐渐磨损,所以不仅要学会在土木建筑工程中选择绿色、环保的建材,对于建材的回收再利用也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手段。通过科技研发来提升建材的性质和功能,杜绝和减少施工场地的浪费行为,将可利用的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如可将施工场所的水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通过过滤、消毒等方式使其符合建筑工地的工业用水标准,再次投入生产活动中来。

1.3科技开发的教育理念土木建筑工程的本质是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非自然活动场所,也是人类发展中对自我的保护和对生活水平的要求的提升。而现代人对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还在存在着误区,比如认为简易房、简装房就是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其实不然。材料的减少并不意味着能源得到了多大的节省,降低建筑物的性能只是一种低级的妥协手段,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而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大力的开发科学技术,合理的管理施工的过程,土木建筑工程必须走科技研发和科学技术的道路才能发展的更好,这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和负责。但是并不是说细节不重要,我们是可以通过日常施工的一些科学小窍门来应用的,如合理的安排材料的搬运次数,使用节能型的施工机器、减少包装完善工艺等科学的手段和管理也能不同程度的减少消耗。

2结语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一)国际经济法的立法以及完善或受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影响对于国际经济法来说,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对立法所产生的影响就是对国际经济法产生的一种最为基本的影响[2]。将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是以往立法的出发点,原来的立法重视的是怎样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当前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的是国际经济法在立法的过程中应该围绕“可持续发展”来将立法的任务以及目标进行确定,对立法内容进行更新,对基本制度加以健全,架构出新的立法体系,同时相应的修改、调整以及补充现行的法律法规。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会进一步弱化经济主权原则当今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格局导致世界的情况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类开始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发展并且对发展的认识作出了更加深刻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作用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可持续发展原则将会限制经济主权的原则[3]。原因在于经济主权原则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自主权进行强调的,然而现代经济作出的要求是各国应该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一个国家的行动以及政策会对其他国家产生相应的影响。在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下,每个国家都应该坚持着眼于人类的整体利益,不能对其所具有的经济主权进行无限制的行使。需要建立并健全国际裁判机构以及强制性的规范措施,才能够有效地执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国际裁判机构的基础条件就是每个国家能够出让部分的主权,只有这样,国际裁判机构才能表现出更高的执行力和效力。所以在国际经济法中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有利于经济主权原则在已受限的基础上继续被弱化。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能够保护知识产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发达国家就一定要将更多的帮助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支持产权领域中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所掌握的是高端的技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这种高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在目前这种发展阶段当中,在知识产权的规定下,发展中国家要想获得这些高端的技术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就导致那些技术紧缺同时经济情况又不太好的国家而言,在这种经济产权的规定下只能对高端的技术望而却步。在国际经济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后,一定要考虑,在涉及转让技术这一问题的时候,发达国家重点应该考虑的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应该适当地降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考虑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整体利益的情况下,应该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做到更大的突破,对于一些能够帮助人类整体获得发展的,能够循环利用资源的以及能够改善环境的技术,应该考虑到人类整体的发展,适当放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这些高端技术能够更好地作用于人类的发展。

二、结语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产业自然是以人工物为物质基础而得以发展的,是社会化生产和消费制造物而形成的遵循社会规律的自然界。产业自然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产业实践与产业自然生成的过程中,产业实践与产业自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即不同时期的产业实践表现为不同时期的产业自然。从产业结构高度化来看,在重农学派时期,产业自然主要指农业产业自然。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产生以后,产业自然主要指的是工业产业自然。随着信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后工业产业自然也包含在产业自然之中,甚至服务业也成为产业的一部分。从产业结构合理化来看,随着某一时期科技应用于不同的产业自然,无论是农业产业自然、工业产业自然还是后工业产业自然都表现为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工业产业自然是工业化以后形成的自然。工业产业自然建立的基础包括动力的产业化、制造业大量生产体制的建立、能源产业化等。这里以蒸汽动力的产业化说明工业产业自然的形成。能源在社会生产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导技术是能源技术,能源代替体力构成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主导要素是机器或资本,机械化生产成为普遍的生产方式。生产结构以工业为主体,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工业社会是围绕着机器生产这个轴心并按商品生产形式组织起来的,是一种经济化的社会。

信息产业自然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未来社会是与信息产业自然发展状况所决定的。这里以IT产业化说明产业自然的形成。人类为了更好的计算,发明了计算工具。早期计算工具特点在于占有的空间较大,运算的次数与准确性也不是很好。对于电子计算机产业化而言,这是人工自然阶段。上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技术上的成熟,电子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交往。对于电子计算机产业化而言,这是产业自然阶段。主导技术是信息技术或智能技术,掌握这种技术的专家、工程师和经济学家将处于统治地位。主导要素是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整个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刘易斯•芒福德认为,鸟巢、蜂窝、蚁穴等都是技术,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巨机器(Megamachine),它能够明显提高社会力量和集中生产效率,从而导致了集团化和祛人性化。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自然可持续发展

产业实践的目的是使人工自然的构成物即人工物不断得到规模化的结果即形成制造物,大量制造物的产生便构成了产业自然,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在调整社会经济领域内制造物不断交换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革命力量,不仅促进了农业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率,水肥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促进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又促进了轻工业迅速发展,加快了重工业的步伐,出现了大机器的现代工业产业和新的服务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对不合理、不协调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目的是调整各个产业层次和部门产业之间的横向结构和比例关系,以提高资源的转化效率。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对产业结构简单化、低度化而对其纵向组织结构进行的一种社会调整,其核心内容是由技术更新所引发的结构性的改进,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高附加值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表现在由农业产业自然占优势比重向工业产业自然、后工业产业自然占优势比重方向顺次演进,由低附加值产业占优势比重向高附加值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从产业自然和谐发展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发展,要做到:第一,从产业协调发展看,各产业是否协调发展是其结构合理化的首要标准。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客观上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各种资源。国民经济发展是否和谐取决于内部组成部分和比例关系。目前,国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目的在于提高污染高、附加值低的产业技术水平,在产业高度化中提高产业自然的高附加值,所以要大力监管低端产业的审批程序,只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保证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顺利进行。第二,从人的发展层面看,人的需求层次是不断提高的,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相匹配时,我们就需要发展新兴产业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要注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当前,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人们对精神产品等需求不断增强,所以,在产业结果优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人们对第三产业的需求。第三,从国家发展层面看,能否实现创新性国家,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人是产业结构合理化重要内容。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附加值的制造物是我国发展的目标,由于国内外现实发展,我国目前还处于“中国制造”阶段,拉动经济方式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我国大部分制造物是价格低廉,低附加值的产品,经济发展易受国内外客观情况制约。所以,依靠产业结构优化转变为“中国创造”争取世界经济话语权与决策权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创意则是“中国创造”的前提。“创意主导产业的发展在该模型中处于核心地位,无论是作用方式还是作用路径,都与创意主导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紧密相关。只有达到规模经济,创意主导产业才能够支撑这些作用方式和链条的实现。创意主导产业的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和基础。”(董红杰《创意与创新:创意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与路径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10期)第四,从自然多维尺度角度看,产业结构优化考虑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所以,不论在进行产业实践还是产业结果优化中,人类都要考虑是否造成对无机身体的伤害。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是指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能够有效满足当代人的资源需求,同时也不会对后代人的资源需求产生威胁,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规范的内容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人类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此基础上实现标准的有效衡量,可以按照事物的价值属性来进行判断。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价值通过对价格的构成影响来有效调节竞争机制中的供求平衡,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与此同时,依据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的有偿使用,应当正确评价资源的价值,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税收政策指的是为了直接性地对自然资源的原始开采行为进行规范或者间接性地对自然资源的消费使用进行调整的各项税收政策的总称。具体来讲,资源税收政策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单行立法进行开征的资源税费,如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资源使用费以及耕地占用税等;另外还有其他的有助于合理资源利用及保护的流转税中的各种单行条例等。可持续发展概念下的资源价值在构成上不仅包括了资源的开采成本,同时更多的是对资源环境成本已与资源的可再生成本反应补偿的强调。在这两个方面都需要政府采用税收的途径及方式及时内部化相关的代内代际公平,有效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在政府、社会以及市场之间应当建立健全统一机制以反映和体现资源价值相应市场中的市场供需、市场参与以及政府调控的相互作用机制,在众多的途径和方式中,税收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有效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2我国资源税收政策实践分析

资源税费以及相关的能够有效促进资源节约及合理使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共同形成了我国的资源税收政策管理体系。在这其中,不管是将资源税作为主体的国家强力实施的税收政策,还是依靠行政手段为减少资源过度开发开征的相关费用,其约束及调整的对象都是国家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所体现的都是国家税收政策在筹集财政资金基础上的国家宏观经济服务功能,目标都是为了推动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我国资源税课税对象是境内从事应税矿产品开采以及盐业生产单位的矿产品开采销售数量或者自用的数量,是一种从量计征的浮动税,依据资源等级、开采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等条件差异确定具体的税额,在税目设置上分为天然气、煤炭、原油、黑金属矿原矿、盐、有色金属矿原矿以及其他的非金属矿原矿等,税目之下还有相应的子税目,按照课税对象数额来确定计算方式。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1.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是根据絮凝动力学和生物吸附理论发展出的“絮凝吸附-沉淀-活化”工艺,具有有机物去除效率高、能耗以及运行费用低的优点,因此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此工艺主要是以去除BOD和SS为主要目标,对脱氮和除磷的效果不明显,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为了适应城市污水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此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不断改进,衍生出了许多新工艺,如A/O法便是在此工艺基础上增强了脱氮功能,A/A/O工艺实现了脱氮除磷功能。

1.2氧化沟法氧化沟实则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主要是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活性污泥法,通过首尾相接的循环流,采用延时曝气的方法,在污水净化的同时使污泥得到稳定,是我国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氧化沟法具有脱氮性能、负荷能力强、操作简单、出水水质稳定、运行费用较低的特点,虽然一次性投资成本较高,但综合成本偏低,在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应用比较广泛。氧化沟法在工艺上有奥贝尔氧化沟、DE型氧化沟和三沟式氧化沟、卡罗塞尔氧化沟工艺等类。

1.3SBR工艺SBR工艺具有多种类型,对于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其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中完成污水的生化反应、沉淀、排水和排泥,具有一定的均化功能及稳定性,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可实现脱氮除磷的功能。SBR工艺大体上可分为传统SBR法、间歇循环延时曝气法、循环活性污泥法、连续进水/间歇出水式活性污泥曝气池法、Unitank工艺。

1.4其他工艺除上述工艺外,我国一些地区也采用A/B法,A/B法污水处理工孟庆影吉林省双辽市蓝天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双辽136400艺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pH值变化和有毒物质具有明显缓冲作用,因此在污水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应用效果较好。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虽然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大部分能耗及费用较高,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一些新兴的处理技术不断涌现,如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和土地处理法、氧化塘法以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等。这些新兴的处理技术大多具有与生态处理相结合的特点,能够实现深度处理的功能,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地应用逐渐增多,近年来在我国部分乡镇地区也有应用。

2、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我国污水处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从目前我国已建成运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来看,近80%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还是采用活性污泥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在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以及污泥处理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逐步从过去单纯的去除有机物发展为具有脱氮除磷等功能的复合工艺,正在逐步适应我国对于水环境治理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及利用的要求。但就现状而言,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形势仍是不容乐观的。虽然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加,但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状况不尽如人意,很多污水处理厂的年污水处理能力低于设计能力的20%以上,有些地方的污水处理厂甚至是处于半开半停的状态。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营的这种现状,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成一部分污水未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对地区环境治理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是对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施的运行造成较大影响。长期低负荷运行,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率势必受到较大影响。我国大多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自动化程度不高,管理方式落后是主要问题,由管理水平导致的污水处理厂运营状况不佳,处理能力低下已成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发展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选择

我国当前的城市污水处理在处理工艺设计和选择过程当中,往往只是片面的追求出水水质,而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符合当前环境下对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过程中,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选择污水处理的工艺和技术,综合考量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劣,从中筛选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组合和工艺流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概念层面上、意识上充分理解和重视起来,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理论上,要根据我国城市化建设与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与手段,制订具有远景规划的城市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标准,要不断开发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的先进工艺技术,要对现有的工艺技术以及新兴的工艺技术,在工艺特性、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工艺筛选及组合方式,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而为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4、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