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筑统计论文范文

建筑统计论文范文

建筑统计论文

建筑统计论文范文第1篇

(1)定期核对统计报表施工班组通过核查建筑材料计划用量台账和建筑过程实际用量台账,比较建筑材料计划用量和实际用量是否相符;材料管理组通过核查建筑材料计划用量台账和计划损耗率台账来监督加工、运输到现场的建筑材料总量是否等于两者之差;

(2)不定期抽查统计报表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各个环节的运输、加工、使用材料的数量要时时监督,依据实际运输、加工过程材料损耗量台账和加工损耗率定额台账。材料实际用量是计划用量减去损耗量。如果所得出的实际损耗量高出计划用量则说明施工过程中的相应环节出现了浪费现象,查明原因,从运输、发料、领料、加工等环节一一查找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实际损耗量过低,则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同样从运输、发料、领料、加工过程查找原因,如是否有偷料行为、是否设计出现变动等。

(3)重点检查统计报表实际运输、加工过程材料损耗量台账是计算实际运输、加工损耗率的依据,严格控制好上限和下限,超出的话则预示整个建筑成本的增加,可以考虑施工技术、手段的变化或加强;接近或者低于下限则说明运输、加工、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4)材料损耗定额依据市场走向作为材料管理的主管人员要时刻掌握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于特殊材料的价格变化要适时掌握,还要依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制定最新的材料损耗定额,适时加入新材料的损耗定额,否则材料损耗定额就会不切实际,过高或过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很大,没有限制损耗定额的材料更是浪费严重。

二、运用统计资料监督建筑材料管理的效果

建筑行业在突飞猛进的时候,其自身存在的工期长、队伍杂、施工地点不固定等特点,决定了其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成本不断上升,材料费居高不下,资金周转缓慢,甚至部分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材料管理落后,阻碍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改变施工企业材料管理现状,加强材料管理势在必行。运用统计资料监督建筑材料管理效果事半功倍,事实证明是施工单位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它为施工单位的领导决策、施工材料的全程监督、材料管理水平的评估提供了可靠的而客观的依据。

1.统计资料为主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市场是一切企业活动的中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建筑企业更要时刻掌握市场动态,做好基础管理工作。统计资料的运用为主管领导在面对市场时能心中有数,能有所依据,不至于盲干和盲从,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在内部建立统计信息网络,广泛搜集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诸如库存量、物资消耗量、历年物资消耗统计资料、资金控制指标等,为领导更好地进行材料管理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施工材料管理全过程的监督通过定期检查统计报表,重点抽查、不定期抽查报表的形式对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管理、损耗做出全面的掌握,时刻了解材料库存、领取、加工的全过程,保证材料管理措施到位,方法得当。做好材料管理工作对于整个施工进程、施工质量、施工成本的控制都起到促进作用。

建筑统计论文范文第2篇

1.1存在问题

数据质量难保障。主要体现在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常会出现失实、不完整、相互矛盾的数据,影响了统计数据整体质量。数据运用难深入。主要体现在劳资统计工作只注重统计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往往数据固化后就束之高阁,忽略了对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与优化,难以站在更高的层次发挥劳资统计工作的辅助功能。

1.2原因分析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如此重要,可为何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却仍存在着诸多难题?笔者认为,其原因可主要归结为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特点、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和日常管理不到位3个方面。1.2.1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地域分散,人员情况复杂,加大了劳资统计工作难度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工程项目的建设者,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经营地域分散,特别是对于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下属的子/分公司及项目部往往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同时,随着企业开拓施工领域,调整经营结构,通常还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适时组建或撤销相应的项目管理机构,进而带来人员的重新调整。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员工在其布局上呈现出分散明显、流动性强的特点,为劳资统计工作带来挑战。就大多数施工企业而言,其人员组成都较为复杂,既有学历低但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又有知识水平较高的大中专毕业生,还有企业高端引进的专家型管理和技术人员。从人员层次上看,又可以分为高层次人才(如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等)和普通劳动力(如施工作业等现场一线人员)。人员情况复杂,也为企业相关指标的统计带来了较大难度。1.2.2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劳动工资统计难以真正“落地”基层单位/项目部是建筑施工企业最基础的组成单元,其劳资统计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劳资统计整体工作水平。在长期实践中,笔者认为建筑施工企业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基层领导重视程度不足,认识不到位,这是制约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质量的首要问题。有些基层领导尚未认识到劳资统计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对劳资统计工作的基础性作用不以为然,只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做算术”、“填表格”,往往对统计人员填报的资料不认真审核就签字盖章。阶段性统计工作结束后,基层领导很少听取统计专题工作汇报,对统计数据了解不全面,掌握不深入,没有发挥出统计数据在管理决策中应有的作用。(2)基层岗位落实不到位,这是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单位、特别是基层项目部普遍没有专职的劳资统计人员,多由其他岗位人员(如财务人员)兼任,使劳资统计工作被搁置在“打杂”层面,成为“附带性”工作。因此,很多统计兼职人员常常疲于“完成任务”,失真、失准问题屡禁不绝。(3)基层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这是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基层劳资统计人员很多为兼职,缺乏统计专业知识及合格的技能水平,突出表现为学习主动性不强,对统计指标解释钻研不深,对劳资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个别人员对劳资报表中常见的“累计平均数”等指标都不知如何计算。还有些基层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统计工作敷衍了事,统计报表“不催不报”,且经常不经过认真审查就匆忙上报,以至于发生了不该出现的“低级”错误,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1.2.3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劳动工资统计整体工作质量亟待提升在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日常管理方面,统计制度大多是由公司总部层面制定,而基层统计人员往往只是简单的收集和汇总劳资数据,不能满足上级对基层单位情况分析的需求。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现部分单位由于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稳定性差,导致工作移交不完整,统计资料遗失、断档现象较为严重。在统计资料方面,也常会出现原始记录不全、没有建立规范的统计台账和统计制度等问题。

2改进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为改进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提出五项对策,即:领导重视,规范流程,强化培训,创新手段,系统监督。

2.1领导重视

上行下效,才能蔚然成风。要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劳资统计工作水平,首先要着力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劳资统计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做到“三带头”———带头维护统计队伍的稳定性、带头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带头发挥统计资料的辅助作用。基层领导干部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了解基本的统计方法、制度和指标体系,切实关心、大力支持统计人员开展业务工作,认真审核本单位/项目部统计数据,还要经常听取劳资工作汇报,善于用统计资料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2.2规范流程

劳资统计工作的规范与否决定了统计工作的最终质量。首先要建立健全劳资统计规章制度,明确各层级统计工作责任制,做到层层把关,逐级审批,从制度层面为改进劳资统计工作提供保障。其次,要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完善企业统计原始记录和台账,以基层单位/项目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切入点,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业务数据沟通审核,坚持有理有据、实事求是地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把好统计数据质量关。三是加强劳资统计工作的标准化建设,通过对统计渠道、统计手段、统计分析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深耕细作,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2.3强化培训

改善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关键还是要靠“人”的因素。要充分统筹各种优质培训资源,定期组织实施统计专业培训项目,逐步提升劳资统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笔者认为,针对劳资统计人员的培训,要着重围绕三个方面。3.3.1围绕如何提升统计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劳资统计工作中出现的大部分错误,都是因为基层统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不认真、不细致造成的。要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统计人员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的职业道德,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统计工作。3.3.2围绕如何提升统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加强对统计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帮助统计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劳资统计指标体系,精通统计业务,掌握好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及相关的经济理论,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统计工作技能。3.3.3围绕如何提升统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在培训课程设置时,不仅要考虑统计专业知识,还要系统安排相关辅助知识,如计算机应用、公文写作、统计分析方法等,帮助统计工作人员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好地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比较分析,及时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2.4创新手段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劳资统计工作量大,准确性要求高,单纯依靠人工统计、计算往往容易造成高差错率。因此,要不断完善统计手段,加强设施建设,应用先进的统计载体从软件、硬件两方面完善统计平台。实践中,笔者认为,提升统计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逐步完善统计信息网络化建设,逐步将岗位信息库、人员信息库、薪酬信息库等模块合而为一,在更大范围内达到信息数据共享,实现信息随时调出,灵活应用。只有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效能,才能逐步推进劳资统计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不断提升劳资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5系统监督

建筑统计论文范文第3篇

1.1智能建筑的特点智能建筑相对于其他建筑系统的集成度高,在为使用者创造出一个安全舒适方便的生存使用环境的同时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且整个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也相对更加节省。

1.2智能建筑的火灾特点智能建筑一般来说,其结构跨度相对更大,且建筑内部外部的特性都更加复杂;一旦发生火灾,火灾所引起的建筑物温度变化导致的建筑内气压变化比普通建筑大得多,且智能建筑中的孔洞和上下穿通的井道无疑给烟气和火提供了绝佳的路径,这就直接导致智能建筑内部的火势和烟气的迅速蔓延,快速发展的火势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将整个巨大的建筑单体所吞没,如同2001年911事件中的世贸大厦和2009年的央视大楼北配楼一样,顷刻间就全部付之一炬。智能建筑的内部材料多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CO、CO2气体,所以其的环境要求和建筑材料要求就会比一般建筑更高。智能建筑中有更多电器设备和监控设备,设备使用的引起的电火花和设备的短路都可能成为引起建筑火灾的因素。且建筑中人员密集,上下交通又多用电梯,一旦发生事故,人员慌乱,逃生难度大,容易酿成重大事故,造成严重损失。总结起来智能建筑的火灾特点为:火势蔓延快、烟气扩散快;疏散困难;火灾扑救困难;火险隐患多、损失严重。

2智能防火系统

智能防火系统是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BAS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两大部分。此系统根据防火要求和火灾的特点设计,将火灾作为其监控对象,当火灾发生时,该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通报火情,并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住火灾局势或是扑灭火灾。

2.1火灾自动报警1852年,世界上第一部火灾报警系统在美国波士顿诞生,至此开启了建筑防火的新纪元;英国于1874年安装了世界上第一部水喷淋装置;又研制出感温式火灾探测器;而瑞士人则发明了感烟火灾探测器一直沿用至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于探测火灾隐患,对将火灾控制在发生初期,减小火灾带来的危害有重要作用,是建筑智能防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肩负着保护建筑物中居民和财产的重要任务。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装置两部分组成,其设计配合所在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且要遵守国家标准和规范。①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按结构形式分为两类:点形火灾探测器和线型火灾探测器;按探测方式分为五类: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气体火灾探测器和复合式探测器。火灾探测器监视着整个建筑物的实时情况,判断有无火灾隐患的产生。②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火灾报警器同样有多种分类方式,常按其用途和设计方式分类为:区域控制式、集中控制式和通用控制式。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可谓是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核心部分,肩负了监视收集各种实时信号,同时将信号向更高一级的管理中心传递,是连接从感应火灾发生到对火灾进行处理的整个过程的重要桥梁。

2.2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门系统、消防通讯系统、指挥疏散系统。当接收到火灾警报的时候,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能在自动或者手动的方式下启动相关灭火设备和各类应急设备,同时监控整个设备系统的运行情况。消防联动系统的布置方式可归纳为三种基本形式:总线———多线联动方式、全总线联动方式和混合总线方式。

2.3消防系统运作方式智能防火系统在智能建筑中既能配合整个智能综合网络系统使用也能独立出来单独运作。当火灾发生时,首先火灾探测器被自动或者手动触发;火灾信号经由火灾报警器接收并判断和处理,或者是通过火灾报警器传递到上一级的管理系统主机中集中进行处理分析,前者称为分布式智能系统,后者称为主机智能系统,是智能火灾监控系统的两种类别;随后,信息由消防控制中心主机接收,继续处理分析、记录,随后再由火灾报警装置将指令向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传递,快速采取,例如:打开火灾事故照明装置,播放火灾事故广播,打开固定灭火系统控制装置,开启有关出入通道等一系列火灾处理措施。同时通过主机屏幕显示整个控制区域内各处的实时状态,例如:火灾发生的区域,消防设备工作情况,防火门开启状况,消防水箱水位,各通道的风向风速,消防电梯位置和情况等等。并记录下各消防联动控制设施的动态,并进行特别控制;最终达到在短时间内对火情进行判断和处理,力图在最快时间将火灾扑灭,给人员创造逃生机会,增加逃生时间,最大限度保证人员、财产的安全。另,由于分布式智能火灾监控系统是由火灾探测器接收到火灾信号后直接进行处理,这样就为防控主机分担了大量第一级现场信号,使得主机能够运行更通畅,更快对其他运作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效率更高,系统更稳定,所以更为常用。

3结语

建筑统计论文范文第4篇

缺乏较为完善科学的合同管理体制。当前的工程合同的管理,示范文本规定渐渐不能够适应当前的企业和承包方之间的合同关系,无法更好地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对他们进行约束,一些合同关键环节出了问题,在相关示范文本当中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就不能够对合同进行有效约定,而发包方在合同时往往不能够充分地考虑各种意外因素,造成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不能有效约束和规范,出现各种纰漏现象。同时合同分级管理以及授权机制不明确等造成合同管理存在各种风险,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的执行不力等现象,又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合同管理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和风险。

2建筑合同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

为更好地发挥建筑工程合同的作用,重视合同的管理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第一,在招标阶段加强合同管理。建筑工程合同签约一般都是以招标为基础,发包方需要制定相关的文件,根据文件的条款和细节进行相关的谈判。为此,在事前就要做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合同是工程项目中最为重要的契约,影响着工程施工的时间、工期、造价以及各方面的目标控制,也是以后的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科学施工必须注重合同管理,必须从招标开始做好相关管理程序,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企业经营的质量和目标,对合同进行严格管理。充分考虑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利用好各种有效的因素确保合同执行,并且杜绝一切可能会出现影响合同执行的各种不利因素,防止出现合同延迟签订等问题,影响工程施工,同时,也不能没在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先行施工,避免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法律和经济纠纷。

第二,完善亲证签证管理制度。一个建设单位一定要注重建筑施工合同的签证管理,既影响以后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又影响工程造价控制。明确工程变更或者签证程序,通过事前审核、结算预算等划分,准确把握合同中的每项条款和关键词汇,防止出现理解不透彻、误读而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保证施工严格按照合同内容执行,时也为后期审核结算奠定较好的基础。

第三,建立合同预警机制。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风险意识,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针对合同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事前评估,并且能够提出较为合理的预防方案。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对合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划分,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化解,将各种合同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第四,完善合同管理体制。对于每一个施工企业来讲,一定要注重施工合同管理,严格按照合同内容进行工程开工,严格按照施工质量标准操作,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就需要每一个企业从实际出发,立足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较为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严格地按照合同管理体制来执行,不断提升工合同的管理质量和水平,确保施工质量和企业经营效益。

第五,确保全员参与合同管理。建筑合同的执行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可能会对合同执行产生各种影响。因此,需要全体参与,每一个项目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够深入了解合同的有关内容和细节,准确把握合同的具体要求,使得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有效的协调,控制工程造价、工期和质量。

建筑统计论文范文第5篇

利用建筑类高等院校自身的优势形成的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为图书馆带来了更多的智能建筑信息资料和发展空间,使图书馆实现由以馆藏建设为主转向以特色服务为主转变,全面提升了图书馆的使用价值和影响力。建立具有特色的馆藏数据库是实现专业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方法,是走向数字化图书馆道路的新途径。

将更大范围地服务于大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前,信息化与城市建筑已经完美结合,智能因素进入建筑领域乃至家庭生活,和现代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居住社会生活智能化趋势加剧。智能建筑信息不但是我们住宅的一部分,而且是住宅中的神经中枢、控制中心,不论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出发,还是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需求出发,在我国加强数字化家园的建设,已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开发建设的基本步骤

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开发是一种新尝试,一年多来,课题组经过初步模拟和试运行,总结出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步骤,即系统平台选择、模块设计、资源归集和综合整理四个程序。

2.1选择系统平台

选择合适的制作平台是做好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前提。自建数据库可以选择购买商业软件,也可以选择自主开发软件。平台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数字化资源采集、网络化存取和分布式管理3个基本要素,还要考虑方便、安全、稳定等特性。基于以上考虑,该校图书馆选择了自主开发软件。智能建筑数据库是基于Windows.2003.Server系统平台构建的,采用Web浏览方式和检索界面方式,使检索界面简洁、方便。数据库软件采用的是SQL.Server.2005,数据库编程采用ASP技术,ASP程序在服务器端执行,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与SQL.Server.2005数据库连接,并将执行结果以HTML格式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上。运用JavaScript、Html和CSS技术,控制Web页面的布局和其它特效,从而实现数据库信息的。最后用SQL.Server.2005工具备份数据库。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库维护和统计等功能。

2.2构建数据库内容模块

我们构建的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包括以下八个子模块:(1)智能建筑新闻资讯。本子模块主要对最新智能建筑行业动态进行标引报道,对最新智能建筑行业信息进行汇总与总结,内容涵盖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上有关智能建筑的新闻报道信息,政府部门有关智能建筑的规划、政策、措施以及会议、培训等各方面信息。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与智能建筑相关的最新热点信息,让读者以最快时间了解行业动态。(2)智能建筑政策法规。本子模块主要收集与智能建筑相关的政策、法律、政府部门服务的新动态及文献,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EIA.TIA.568国际综合布线标准、各地智能建筑等级评估试行办法、指导性文件等。凡涉智能建筑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等法律文书资料,不论文献的地区、语种、出版形式、编著者籍贯、何时何地汇编出版或成书、成册都应收录其中。(3)智能建筑相关论文。本子模块主要以期刊和论文为主,首先利用本馆购买的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与智能建筑相关的研究论文,并下载全文,然后查阅纸本上有关智能建筑方面的期刊和论文,搜索网上免费的文献信息作为原始材料。由于本系统只默认PDF和word两种文档格式,我们利用扫描仪及转换PDF文档软件,最终将全文格式都统一为PDF文件格式或word文档,并录入篇名、作者、来源、年期、机构、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中英文摘要等字段值,并提供全文下载。子类目包含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期刊四个方面。(4)智能建筑专著图书。本子模块主要收录与智能建筑有关的电子图书。与国内多种电子图书,如读秀学术搜索的电子图书、超星的电子图书、Apabi的数字图书等不同,该数据库主要收集与智能建筑特色相关较多的电子图书,同时需要将馆藏积累多年的相关纸质图书循序渐进地加工成数字资源,使之具备数据库信息产品的专业化、权威性、系统性的功能特征。(5)智能建筑工程案例。本子模块主要收录一批从节能、安全、实用性等角度体现了较高智能化水平的智能建筑工程案例。案例从智能化工程需求分析、设计思想、系统设置、工程亮点、投资回报等角度对每个工程进行了讲解,并配以照片、系统图和国内知名专家的点评,使读者能对工程的亮点与不足有更直观的理解。(6)智能建筑智能化产品。本子模块主要收集在智能建筑和数字社区中与建筑结构的配合和协调所需要的智能化产品,比如综合信息集成系统、楼宇物业与设施管理系统、楼宇管理系统(BMS)、综合安防管理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家居系统的视频监控、安防报警、可视对讲、电动窗帘、智能遥控等智能化产品等。(7)智能建筑专利文献。本子模块主要收集已经申请或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的智能建筑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专利文献。该模块的最大好处在于,如果读者在研究智能建筑相关专利之前,先查阅相关的专利文献,了解当前有哪些人在从事同样的或者是相近的研究工作,了解他们所达到的水平,以及此类研究的发展趋势,就可以让自己在研究之中,扬长避短,开拓思路,将别人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从而避免做重复劳动。(8)智能建筑相关网站。本子模块主要链接智能建筑相关网站,从各个途径、各个方面来丰富“智能建筑特色资源库”的内容。

2.3.数据资源收集

数据收集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特色数据库要建成富有“特色”,不仅体现在资源的“特色”,还体现在特色资源的完备程度[[2]祖芳宏,魏瑞斌,宛凤英..安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J].情报科学,2010(8):1272-1277.]2。因此,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建设要求所收集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收集文献资源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通过电子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智能建筑行业网站等。电子数据库的文献资源质量相对较高,但网络信息极其冗杂,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故要一一进行甄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实际操作中,除了通过正规的渠道订购与智能建筑有关的文献资料外,还通过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收集与专题服务相关的文字、图片、音乐、影视视频资料。有关智能建筑的研究论文,可通过中国知网、方正、维普和一些免费试用的大型期刊网站进行检索下载,注意对搜索到的网上资源进行比较与鉴别,然后按类纳入各个专题。二是与有关智能建筑专业学术专家合作。这些专家长期从事智能建筑的教学和研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智能建筑案例与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以智能建筑为题材进行毕业作品设计,对智能建筑课题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够对文献资源的取舍严格把关,充分保证数据库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三是整合馆藏资源,挖掘、整理本馆智能建筑相关文献,进一步充实数据库内容。

2.4数据资源分类整理、录入、审核与从多种途径收集完文献资源以后,就需要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类、分析、编制,使零散的信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过程[[3]夏.亮..高校教学资源整合与特色数据库建设初探[J].科技创业,2012(5):106-107.]3。首先,根据不同模块下不同子类目所需要呈现的内容,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认真的筛选。其次,对筛选出的每类文献资源按等级给予一定的级别号,对研究论文按主题名、作者、日期、关键词、文摘等对每条信息内容作深层次的描述,再根据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录入。再次,对录入的信息进行核查和审校,以确保文献资源录入的质量。对于学术专著,需要提供ISBN号和中图分类号;对于研究论文,录入完数据以后,需要提供录入数据和研究论文原文;对于相关图片,只需要提供电子图片本身。通过错误更正和,确保上传数据的准确性。最后,对审核无误的数据在本馆自建的数据库平台上进行上传和。

3.完善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管理的建议

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开发建设只是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保障该特色数据库有效运行并发挥信息集中和推动智能建筑普及,才能体现其更大价值。此外,有关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的内容、技术支持及服务理念等一系列因素都需要更加完善,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完善建议。

3.1基于试用,不断优化“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在开发和试运行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的同时,要提高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用户了解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并通过参考咨询服务系统来收集读者反馈的建议和需求,及时答疑解惑和进行资源的重新调整,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通过网页留言、QQ留言等方式收集用户对该数据库的反馈意见,通过分析用户反馈的结果,找出当前该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建筑统计论文范文第6篇

1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建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其中的建筑史论研究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专业,是从建筑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在人文社会建设过程中,建筑史论研究更应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结合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与交通等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开放的研究系统。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论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两个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群。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人类学研究,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研究,因为这两门学科与建筑学研究最为紧密。如前文所述,人类学与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中分属人文与社会两个学科类型,但在我国,二者关系紧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互有借鉴。一般来说,人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社会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主要应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应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研究过程包括问卷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等。问卷调查首先要做问卷设计,针对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对问卷的内容、用词做合理的布置,并进行信度与效度的考证。散发问卷可以是随机抽样,也可以做全样本的调查,可根据研究条件做具体调整。回收问卷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剔除不可信的问卷结果,最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论。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田野笔记等,这是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这一研究工作开始于“进入田野”,它不只是指进入所要研究的场地之中,而且需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参与观察强调与当地社区处于相同的情境下,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在活动之中观察建筑与人的关系,多用于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访谈是对参与观察的补充与深化,对个别的、重要的社区人物进行访谈,挖掘研究对象(一般为历史建筑或建筑遗产)的历史及其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多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之中。田野笔记分为速记、日记、日志和笔记四种类型,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建筑速写、草图也是笔记重要的组成部分。

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应用

建筑史论研究中时常需要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对特定建筑历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等。总结如下: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发展研究。对相关社区人群的走访,更广泛地掌握历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献资料的地区,如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应用最多,通过居民访谈了解民居的发展历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建筑与城市的文化表达研究。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理解文化内部人群对建筑、城市空间的理解,对他们的文化阐释进行二次阐释。也可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居民行为与观念有一个定量的数据统计,支撑研究论证。建筑与城市遗产价值阐释与保护对策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通过田野考察与问卷调查,更广泛地理解不同遗产社区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分析遗产发展趋势与保护策略。通过广泛接触,了解居民对于遗产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当的遗产保护、管理与遗产地发展策略。

2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论教学中,尤其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之中,讲授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与专业研究并重。建筑史论研究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更需要具备多科学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方法,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满足我国目前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研究方法的传达。

2.2建筑史论研究生的学科背景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大多具备建筑学本科的学历与知识体系,具备基本的建筑设计、建筑表现与建筑技术等建筑学基本能力,研究生阶段主要着重培养他们在独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均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学学科为主,在人文、社会、艺术、历史等学科建设方面有所欠缺,相应的,建筑学本科毕业生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很难满足研究生阶段综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础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综合性大学建设的需求

建筑学本身即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艺术、社会、技术等不同的学科专业,将建筑院校建设为综合性大学也是顺应学科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尤其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在现阶段难以满足建筑学,尤其是建筑史论研究的培养需要。那么在没有相应的人文、社会院系的条件下,在建筑学学科内部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成为弥补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论课程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在现有教学条件下的现实需求。

3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从现实条件来看,在建筑史论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教学基础,同时研究选题多样、学生实践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满足基本教学条件

建筑史论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师具备应用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在教学中传授这些研究方法,指导学生从事相关研究。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已有很多基础的教学参考书目与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与一些涉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相比,对基础研究方法的讲授不涉及教学设备问题,现有教学条件能够满足讲授、学习需求。

3.2研究选题多样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涉及内容广泛,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系密切。因此在课程选题与研究生论文选题中,或多或少均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学习到的研究方法能够迅速、及时而有效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与专业实践之中,具有教研联系密切、理论结合实际的特征。

3.3学生实践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与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实践必然与社会人文环境发生关系。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习得的研究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专业实践中,如城市社会调查、建筑遗产考察、建筑修复设计、旧城区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实践方式。

4结语

建筑统计论文范文第7篇

通过对SCI、CNKI两个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检索,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别从年份发文趋势、发文数与作者数关系、以及论文主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研究者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献数量不多,但研究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及目前该领域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研究成熟度低,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技术应用的程度和完善方面的研究较为有限的结论,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给予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

1引言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信息高速传递的需求,提高信息的可共享性和增值性能力,未来科技必然会向提高信息传递给人的单位效率,必然会向人对信息的接收系统优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设计软件将会建立更加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虚拟现实技术,或称灵境技术,是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电子信息技术综合成一套高效的人机交互系统[1]。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人的自然感官(人体五官以及四肢感官)与虚拟环境进行信息交互,通过计算机环境模拟,生成实时的、动态的三维立体数据模型。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环境的影响和评价极为重要[2]。VR技术减小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隔阂,建立了人与数据之间的仿真接触系统,使人类可以在一个多维化的信息空间,对感知过程和认知过程的方式进行创造、加工。虚拟现实技术从功能上来说,不仅作为人进行逻辑思维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进行形象思维的帮手。景观设计不是只依靠灵感的一系列的发挥就能获得成果的,它是一个在发展中变化的过程。对于景观设计而言,虚拟现实的作用不仅存在于三维模型的实时编辑,突破二维的空间限制以及对形式的束缚,而且还能在设计的基础上提供其它传统表现方式难以比拟的展示方式。与传统景观设计思维相比较,虚拟现实技术突破了传统维度的限制,表达出的景观、园林可以保留大量丰富的设计细节,不必为了信息传输的限制而放弃设计信息,形成一种较为全面的设计表达系统。在日新月异的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设计与表达之间的界线正愈加模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必然会改变过去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和客户的沟通方式,加强设计和展示的丰富细节;可实时编辑景观元素,实时调整的三维场景,以及景观动态漫游等技术为设计提供了崭新的信息交流界面,为方案的比较推敲和设计思想、设计特色以及相关信息的展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虚拟现实技术还有效的解决了设计中抽象思维与其所产生的实体间的联系问题,景观设计师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其艺术想象力,更能够在前期设计阶段就与实际相结合,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节省投资[3]。国内外目前对于虚拟现实技术景观设计应用相关的文献数量还不多,但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必然成为景观设计未来发展的方向。研究目前相关文献可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趋势,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数据库数据来源包括两部分,其中英文文献信息来源于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中文文献信息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时间跨度截止至2016年3月,总共搜索出163篇文献。其中CNKI数据库搜索出120篇文献,SCI数据库搜索出43篇文献。由于汉语语境的“虚拟现实”的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虚拟现实”在涵盖狭义概念的同时,还泛指一切通过计算机数据模拟的软硬件,及其所使用的技术与方法,如“虚拟环境”、“人工现实”、“赛伯空间”等。本研究所指为狭义的虚拟现实,在使用中文数据库时,使用“虚拟现实”、“虚拟环境”为检索词。在使用外文数据库搜索文献时使用高级检索公式为:“TI=,中文检索式为“TI=(虚拟现实或含虚拟环境)ANDSU=(景观设计或含园林设计)”。在检索后,通过导出题录进行文献筛选、剔除,以及对论文进行整理、归类、统计分析等操作。分别从年份发文趋势、高影响力论文情况、活跃作者以及论文研究主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3统计分析

根据统计,上个世纪有2篇相关文献发文至SCI,2000年发文数为0,2016年3月份内共发文2篇。其他年份发文趋势显示见图1,从2000年至2015年,该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整体呈缓慢递增趋势,说明,这一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比较其它区间,2006年至2009年区间以及2012年至2014年区间有明显的连续涨幅。根据文献内容,通过各文献关键词和摘要内容分类,将发文类型制作表格(表1)显示,论文研究主题分为如下8类:

①具体景观设计应用;

②景观设计教学应用;

③景观设计虚拟现实技术手段(计算机软件系统);

④景观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探讨和展望;

⑤景观分析、评价应用;

⑥计算机软件选择;

⑦景观设计展示;

⑧其它。

根据统计,研究具体景观设计应用的文献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26%,关于景观设计虚拟现实技术手段(计算机软件系统)内容的文献约占总数的21%,关于景观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探讨和展望的内容约占18%。由此可以看出,关于虚拟现实技术景观设计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的具体设计方法、研发应用系统技术手段、对该领域的探讨和展望。经分析,这三类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与工程、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的学科基础上。根据洛特卡定律可以得知虚拟现实技术景观设计应用研究领域的科研成熟度。论文的作者频率与论文数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由列表2所示:洛特卡定律的公式表示为:f(n)=c/nx,f(n)表示n篇文献作者所占比例,x表示该研究领域的指数常数,c为依赖于x的洛特卡定律常数。也就是说,当f(1)越接近0.6,学科研究领域越成熟[4]。本研究相关文献作者总数150人,当n=1时,f(1)=93.33%,c值远高于常数,说明大部分该领域研究者未能继续研究,并形成研究团队。

4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如下:

①虚拟现实技术景观设计应用研究的发文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研究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②当下,人们对虚拟现实技术景观设计应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就文献分析情况来看,该领域多数研究者集中在工程技术方面,研究者对设计学应用研究投入不高,缺少设计学应用研究;

③该领域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研究成熟度低,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日益完善,设计者与欣赏者互动的需求对虚拟现实技术景观设计应用的研究必然越来越重要。该研究领域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学者组成团队加强对该领域的研究,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设计学相关研究者针对艺术设计问题进行有目的的研究,建构全新的景观设计与设计展示、交互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勋祥.虚拟现实技术与艺术[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7.

[2]叶敏青,张雷,王彦华,等.园林景观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A].工程三维模型与虚拟现实表现———第二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工程三维模型与虚拟现实表现———第二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2009:140-145.

[3]王荔,王明川.虚拟的诗意栖居———搭建传统园林文化与虚拟现实技术间的“方案桥梁”[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同济大学,2009:147-150.

建筑统计论文范文第8篇

作为区域古建筑营造技术及其流源的系统研究,它的学术意义我们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作为学科基础的营造技术研究

营造技术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础和古建筑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梁思成、刘敦桢等前辈学者,即致力于古建筑的营造研究,通过对古建筑的调查、勘测、比较和文献、法式研究,建立起古建筑营造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及演变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方中原地域和官式为代表的建筑体系,结合官方历史文献如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等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建筑史学起步阶段的必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为推动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对民间和地方建筑表现出的文化丰富性、地域特征的关注和研究被逐步提上日程。显然,只有在地方性古建筑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地方性建筑文化、哲理、艺术等上层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会补充完善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地方性的建筑营造技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兴起,而在全国各地更广泛和深入的展开。以中国南方为主题的地方性建筑研究在21世纪前后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成为建筑史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都以“营造”为题,但对地方性营造技术、工艺等的关注,实际上呈现了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研究的不同侧面。

2作为典型地域的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研究

岭南地处东亚大陆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背靠五岭,面朝大海,空间相对独立。中原汉人南下之前为古越人之地,历来远离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中心,历代商贸发达,文化交流活跃。历史上土著越人、不同时期南下的汉人、海外贸易商人等众多族群,共同形成了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商贸文明等多元共存、特色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区”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指以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广义的岭南还包括海南岛。其中前三者在文化地理上超出了岭南空间地域,延伸至华南地区闽赣桂三省。岭南主要的文化地理分区是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和雷琼半岛地区,其建筑在近10年中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岭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边缘区位,在此背景下,岭南古建筑成为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直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分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领域也自然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岭南建筑文化区。岭南建筑文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广东省境内就包括广州、佛山、潮州、中山4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在本地区有大量保存,它们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基本对象。进一步联系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有计划推进完善“岭南”——“华南”——“亚热带”的区域的历史建筑研究。因此,虽然“营造技术”研究本身是岭南历史建筑的一个局部,但通过它来展开并逐步完善和确立“岭南”建筑谱系,比较“江南”,建构“华南”,开拓“亚热带”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环节。具体展开来说,其一,可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东亚建筑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深化、完善和补充,在空间上阐释南方地区或亚热带地区以木构为主的建筑技术的体现形式与内涵;在时间上可追溯中原建筑沉淀于此的古制,以及各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的交融,作为历史信息和演化的相互佐证,籍此可以深化中国建筑史中的区域研究与体系研究。其二,在中国古代建筑之多元、广阔、多样的背景下,在时间空间上构建岭南建筑的特点,有益于本地域现代建筑的发展借鉴。其三,对岭南建筑传统保存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包括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技艺及其它营造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对于保护岭南文化,保护岭南建筑文化遗产,以及传承岭南文化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3研究创新方法取向

(1)以大木营造技术为中心整合相关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术”的概念并非指“大木作”、“小木作”等单一、二种技术,而是贯穿营造活动全过程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材料的加工应用,结构形式选择、节点处理手法等等。以往的营造技术研究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如大木作、砖作、瓦作等的分项独立研究,缺乏对建筑营造技术的整体及系统考量,对此,本项目以将以大木作营造技术为主导,整合样式谱系、各作营造技术配合结点、材料工艺、文献研究和工匠法则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建构地域性营造技术的建筑基础理论。

(2)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的营造技术源流与交融:文化区内的研究会忽略了文化区之间的历史文化关联性和地域的共性,岭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大民系为基础的文化圈,每个文化圈都有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建筑体系和营造技术,但文化圈相邻地区则在文化上和建筑营造方面则相互借鉴。研究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一方面将民系中民间和官式建筑营造技术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研究各民系文化圈之间的营造技术的交流融合,重视营造技术的源流发展,以归纳总结地域性建筑的样式和技术特征。

(3)重视与开拓地方建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由于地方建筑的历史文化的原因,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有经验的老工匠日益减少,后继乏人,地方建筑术语模糊不清等诸种原因,都对地方建筑的系统规范研究带来莫大困难。所以对其进行基础理论和规范研究将是很突出的问题,比如对地方建筑法式特征元素研究与规范方法的研究;对地方建筑断代依据与方法研究,以及对地方建筑术语规范化的研究等等。这将会对地方建筑的研究取得规范和方法上的意义,使本研究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

(4)加强研究的科学性:注重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科学性研究,一方面重视设计法则、法式特征研究,包括建筑设计与尺度之法则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包括结构力学特点、材料力学性能等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试图将两者关联起来思考问题。

4本研究应用价值

在应用层面上,岭南地区由于毗邻港澳,经济特区范围大、设定早,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首先,大量历史建筑面临拆迁和改造,开展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相当突出,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有效的开展调查评估和修缮工作;其次,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在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严重缺失,该项研究对认识地域建筑特色,承传地域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再次,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例如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使得本项目具有应用于国际研究的潜力。

二、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大致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关于岭南建筑技术、类型、区域的研究;(2)关于南方地域性建筑及工艺技术的研究;(3)关于设计手法与理论的研究;(4)关于地域建筑技术源流的研究。

1基于地方性营造传统的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2000年以来东南大学学术队伍的系列研究课题上。东南大学张十庆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建筑谱系与区划研究》(项目批准号:59978006;2002年完成)。主要成果有:张十庆《古代营建技术中的“样”、“造”、“作”》(《建筑史论文集》15辑)等系列论文1)。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朱光亚教授负责的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00028609)“南方发达地区传统建筑工艺抢救性研究”课题,以及2007年开始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南地区若干濒危和失传的传统建筑工艺研究》(项目批准号:50678034),成果包括了张玉瑜《福建传统大木匠师营造技艺研究》等系列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表1)。上述研究有以下3个特点:(1)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成为用“地方性”知识反思现有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体系的学科前沿领域;(2)重视地方性营造技术传统的研究,对南方建筑形式谱系、技术源流、工艺作法等技术性层面的强调,这成为对20世纪90年代偏重建筑文化理论探讨的反动,也是学科发展回归基础知识建构的有益表现。这对进一步建构地方性建筑的基础理论,深化研究成果并和现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式等)进行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中国南方”在相关研究中主要限于传统的“江南”地区,这是南方古建筑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同时可以注意到,作为“江南”与“岭南”过渡的福建地区也得到了关注,这意味着研究课题发展向“岭南”提出了要求。

2岭南地区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上。主要包括:

(1)以龙庆忠教授为主导的岭南古建筑研究龙庆忠教授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自1948年任教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系教授以来,在教育思想上主张学生应该打好建筑历史的基础,以史为鉴,造福于民。所以长期以来致力于岭南地域的古建筑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带领学生对广州、佛山、潮州、揭阳等地的重要古建筑进行测绘,收集岭南地区的古建筑资料,进而开展岭南古建筑的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龙庆忠文集》2)中,文集中收录的“古番禺发展史”、“广州中山四路秦汉遗址研究”、“广州南越王台遗址研究”、“南海神庙”、“瑰伟奇特、天南奇观的容县古经略台——真武阁”、“广州怀圣寺”等论文可谓岭南古建筑研究的扛鼎之作。龙老前后培养出如陆元鼎、邓其生、吴庆洲、陶郅、肖大威、程建军、张春阳、郑力鹏等学者,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吴庆洲《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等系列论文(表2)。龙庆忠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培养建筑史学后人,不仅开创了岭南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先河,更为岭南古建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陆元鼎教授为主导的传统民居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持续时间长、影响大、成果多,在当代中国建筑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陆元鼎教授指导的传统民居研究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如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等系列论文(表3),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以类型为基础的民居研究理论,为南方民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方法基础。他出版了《广东民居》、《中国民居建筑》等重要专著,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家民居形态、村落体系及居住模式研究》。20多年来持续主持了15届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和7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有多部论文集出版。近年来,在相关的民居学术研讨会中加强了民居营造技术课题的关注。

(3)吴庆洲教授对岭南古建筑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肇庆梅庵》、《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等论文,对岭南重要古建筑的法式有着较深入的探讨,是研究华南宋元时代古建筑的重要文献。此外,在城市史的研究方面,吴庆洲教授指导博士生完成了系列相关硕士、博士论文。

(4)笔者致力于岭南古建筑的法式与营造技术研究,发表了相关的系列研究论文,所著《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3),对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研究基本上继承了营造法式的研究传统,对广东官式建筑或殿堂式建筑的形制、大木作技术和地域特征作了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岭南大式殿堂建筑构架样式谱系。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李哲杨《潮州传统建筑大木构架》等系列论文(见表4)。

近年来,一批年轻学者如肖旻、李哲杨等,在岭南古建筑的营造技术、法式尺度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综上,关于岭南地区的古建筑研究成果虽然在营造技术和法式、工艺等方面较为薄弱,但对于逐步全面开展本研究课题已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统计2000~2012年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古建筑研究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总计144篇,其中建筑类型约占1/2,其次是建筑法式的研究约占1/3,而建筑工匠的研究最为薄弱仅占1.5%。两个高校相比较而言,东南大学在建筑法式的研究方面更为出色,而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类型研究方面则更为关注。通过比较,在岭南地区亟待加强建筑工匠和建筑法式的研究。

三、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对于本项目而言,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涵盖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建筑(祠堂、书院民居)的营造技术的整体研究,包括建筑设计法则、各匠作技术(以大木作技术为主,包括砖作、瓦作、土作、雕作等装饰装修技艺),并以此为线索和基础,探讨岭南各文化地理区划或民系之间及与周边关联地区的营造技术源流传播和交融关系,初步建立岭南建筑地域特征的连续谱系。

1研究内容

(1)谱系划定:岭南地区古建筑谱系的调查、划定及其演变的历史研究。特别关注岭南地区古建筑的大木构架类型谱系,研究不同构架类型的特征,相互之间的异同及其联系。以及几大方言文化族群(“民系”)的分布与岭南古建筑谱系与分谱系。

(2)营造体系研究:岭南地区古建筑主要类型的营造体系(设计、工艺、材料、样式与尺度等)。主要特征类型包括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公共建筑(祠堂、书院)、民间住宅等。以整体、系统的观念对地域建筑营造过程中各层次、各层面、各种的技术加以研究。

(3)断代研究:岭南古建筑形制的分区、分期及断代特征与依据,并尝试进行历史解释。按各子系分别归纳,细化到尺度、比例、形态、材料、工艺、观念等各层面;尝试建立树状表格示意框架(图1、2)。

(4)地域性技术研究: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亚热带)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地域性研究,包括应对高温潮湿、台风、虫害的隔热、防潮、防风、防虫等防御性营造技术和上述内容相关相协调的建筑物理性(隔热、通风、防盗)营造技术及其关联研究;如何应对高温、多雨(暴雨阴雨)、潮湿、强日照、生物侵蚀、台风、地震等相关材料的利用、技术的研发,包括建筑的通风、隔热、防虫、防风、抗震、防腐等,探讨本地域有益有效的低成本适应性技术,有效保护的技术等。

(5)技术源流研究: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技术源流研究,通过与相邻地域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比较研究;与北方官式建筑基本形制的比较研究,探索本地区建筑的原型和营造技术的源流关系。各区域的社会历史发展,汉越文化,不同时期南传的北方“正统”文化的相互作用,不同体系建筑文化基因的沉淀。更深入的认识岭南地区内部各系统建筑的现象与演变历史,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下,在亚太地区的高度认识岭南区域内种种建筑现象,历史与内涵,从而深化对中国建筑史的认识。

2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旨在建立广府地区古建筑的类型体系、术语体系、符号体系;初步提出形制鉴定的指标;解释广府地区古建筑形制的演变问题,探索岭南古代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四、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古越人(本地土著)原生建筑营造技术的调查研究

对这一点来说,主要是加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甚至东南亚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研究,特别是对曾经广泛流行于该地区的干栏式、穿斗式建筑的研究,以及通过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方面的研究来寻找线索、演变轨迹和建筑规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