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学评估论文范文

教学评估论文范文

教学评估论文

教学评估论文范文第1篇

(一)教学评估关联规则挖掘数据预处理

数据挖掘成功与否,数据准备至关重要,是实现数据挖掘应用的前提。数据准备内容:一是从多种数据源中综合数据挖掘所需要的原始资料,保证数据的综合性、易用性以及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二是如何从现有数据中衍生出所需要的指标。以某校教学管理系统中获取的课程信息、教师信息、教师评教信息、学生信息等为研究对象,根据数据挖掘的目的,筛选数据,在上述信息中选取适用的信息,建立数据源表,将数据源表中的源数据结构按一定的数据变换规则,将年龄、工作量、科研工作量、成绩、评教分数分别变换成年龄段、工作量段、科研工作量段、成绩等级、评教等级。利用“等区间”离散化方法[4]对挖掘的数据进行离散化。将评价指标中的出生日期、性别、学历、职称、工作量、科研工作量、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生入学成绩、学生在校成绩分别记作a、b、c、d、e、f、g、h、i、j,且出生日期即年龄,有青、中、中老、老四个阶段,以符号1、2、3、4记,即a={青、中、中老、老}={1、2、3、4},同理性别b={男、女}={1、2},学历c={博士、硕士、本科、其他}={1、2、3、4},职称d={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1、2、3、4},工作量e={未满、满、超}={1,2,3},科研工作量f={未完成、完成、超}={1,2,3},对课程名称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微型机系统与接口等,分别以g1,g2,g3,g4,…,gn进行编码,课程类别h={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1、2、3、4},学生入学成绩i={优良、中、及、差}={1、2、3、4},学生在校成绩j、j''''={优良、中、及、差}={1、2、3、4},其中j、j''''为前面所述所有课程g1,g2,g3,g4,…,gn的各科成绩和平均成绩,评价目标评教分数以k表示,且评教分数k={好、较好、一般、差}={1、2、3、4},建立评价决策表,共有85个样本数据,其中评价目标为1、2、3、4的样本数据分别是24、30、17、14。

(二)属性约简

将85个样本数据存储在SQLServer数据库中,用VB语言编写基于分辨矩阵和属性重要性的属性约简算法程序,最终得出最优或次优约简{a,c,d,e,j,j''''},根据这6个指标重新建立决策表,如表1所示,求得评价目标“好”的下近似中有24个对象,上近似中有24个对象;“较好”的下近似中有28个对象,上近似中有32个对象;“一般”的下近似中有15个对象,上近似中有19个对象;“差”的下近似中有14个对象,上近似中有14个对象。具体结果见表2。整个决策表分类质量和分类精度分别为91.0%和95.3%,这表明其余4个指标从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去掉,对最终的评价结果影响不大。

(三)教学评估关联规则挖掘

表1是经过属性约简后得到的一个新表,但不能将表中每一记录作为最终规则。1.规则的抽取、约简和过滤。利用规则抽取和约简算法对表1中的每一规则进行属性约简,以删去规则中的冗余属性。但经过规则约简后,产生的规则仍然较多,在此采用“加权支持度—置信度”的统计过滤框架对规则进行再度过滤。设给定加权支持度和信任度分别为5%和40%,指定属性的权重集w={年龄,学历,职称,工作量,成绩}={0.1,0.25,0.25,0.2,0.2},挖掘出24条规则,部分规则如表3教学评估关联规则表。2.规则的关联度分析。通过规则抽取和过滤得到的教学评估强关联规则不一定是有趣的规则,还必须要考虑规则的兴趣度,兴趣度指的是规则的真实相关性,无趣规则是指一些无用的伪规则。通过对教学评估强关联规则进行相关性分析,尽可能减少伪规则的出现,提取真正有趣的规则。强关联规则的相关性分析定义:在规则X1∧X2∧…∧Xm圯Y1∧Y2∧…∧Yn中,(3)ifcorr=1,则前件和后件是独立的。对于负相关的规则,规则的前件与后件的出现概率是互逆的,此类规则不符合客观逻辑,应该删除;对于规则的前件和后件是独立的情况,表明这样的规则也是无趣的;而对于前件和后件是正相关的规则,是用户要选择的有趣的规则。通过对挖掘出的24条规则进行关联度分析得出它们的相关性系数都大于1,所以都是真正有趣的关联规则。

二、教学评估关联规则分析及应用

通过得到的关联规则,可得到如下的分析结果及改进措施。1.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级与学生的评教等级存在着较高的关联性,考试成绩等级为优良以上,评教等级大多为较好以上,考试成绩等级为及格,评教等级大多为差或一般,据此可得出,学生的成绩与学生对教师的评教结论成正比,表明学生对教师的评教结果是真实的,通过学生的成绩,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质量。2.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某门或某几门课的成绩预测该学生其他课程的成绩,使教学工作有的放矢。如由学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成绩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类,作为微型机系统与接口的任课教师。已知学生甲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成绩优良,可预测学生甲的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成绩优良,在教学中可对学生甲提出更高要求;已知学生乙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成绩较差,可预测学生乙的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成绩较差,在教学中可给学生乙较多的帮助。这样,对不同类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成长。3.中老、老年教师,其所教授的课程,学生的评价较高;而中、青年教师,学生的评价大多为一般,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年龄越大,积累的教学经验越丰富,授课的效果就越好,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中、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利用“传、帮、带”的方式,使中、青年教师在中老、老年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4.学历高的教师教学效果比较好,但由规则6加权支持度很低说明紧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而由规则5加权支持度很高说明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很大比例。学校应采取措施,外引内培,提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在整个教师体系中的比重。5.职称高的教师教学效果比较好,同样由规则8、9加权支持度比较低说明紧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学校也应采取措施,外引内培,提高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在整个教师体系中的比重。6.年龄、学历、职称与教学效果的关联性受学生成绩、工作量的影响。学生成绩对年龄、学历、职称与教学效果的关联性的影响已在第1点中说明,通过学生的成绩,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质量;由规则4、7、10可知,工作量太大会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应合理安排教师的课时量,使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结语

教学评估论文范文第2篇

东华理工大学以往的教学评估以教务处为评估主体,系(部)为评估对象,实施的是从教学职能部门到教学单位的单向评估。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传统的教学评估模式一方面无法运行下去,更重要的是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评价标准一刀切,不利于系(部)的差异发展

评价标准是指导教学评估的标准和尺度。“教育评估的标准,就其结构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效能标准、素质标准和职责标准。”效能标准是对工作效果的好坏、优劣进行评价的标准;素质标准以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为标准;职责标准是对评价对象的职责履行情况的评价标准。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应兼顾到这三方面的标准,但在教学评估的实施中,只关注效能标准,没有兼顾到作为效能标准产生前提的素质标准和职责标准。因此,在对系(部)进行教学评估时,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只关注各系(部)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标准”的要求,忽视系(部)的学科差异、背景差异和发展差异,最终使评价的结果失去客观公正性。例如,学校是一所理工优势的本科院校,文科专业的教学条件较理工类专业薄弱,但文科专业在教学方法改革中表现优异,成果突出,可这种差异和优势无法在教学评估中获得加分,教学条件的弱势也无法得到区别评价。“一刀切”的教学评估强化了薄弱系(部)的弱势地位,使其发展受阻,也没有充分调动其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1.2评价过程专家主权,未调动系(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以往的教学评估实行的是直线———职能型组织形式,教学职能部门全权制,评估标准的确定、评估专家的聘请、评估工作的开展由教学职能部门负责。这样,教学职能部门和系(部)在评价过程中实际上处于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的对立位置。对立状态的形成一方面使评估专家以“权威”自居,无法虚心倾听被评价者的心声,从而不能全面获取评价对象的信息,难以对系(部)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系(部)在评价过程中或者被动地迎合评估专家的意愿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以拒斥态度抵制评估的进行。教学评估的目的是对系(部)教学的检查、督促和改进,系(部)在教学评估中既是评价对象,也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因此,教学评估应是评价专家和系(部)就教学进行的一场讨论和商榷,只有认可并赋予系(部)在教学评估中的主动权,使之根据自身需求和专业特色建立有针对性的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使系(部)积极参与教学评估、重视教学建设、反思教学问题、改进教学状况、理解专家工作。而由上至下的教学评估过程重专家批评、轻系(部)参与,专家的评估结论对系(部)来说犹如一纸“审判书”,缺乏改进效力。

1.3评价方法模式化,未考虑系(部)的优势专长

从评价方法来说,任何一种评价方法只能从某个特定的方面反映评价对象,若要对评价对象做出全面真实的评价,应在评价过程中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在教学评价中,往往根据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方法,学校的教学评价采用等级评价法,评价标准中每个观测点都给予了A、B、C、D四个等级标准。专家的评估过程实际上就是“套等级”,根据系(部)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实际对每个观测点打出等级分,最终再算出总评分。等级评分法属于绝对评价方法,将所有的评价对象都与事先确定的“绝对标准”进行比较,通过这种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只能检测评价对象与理想标准之间的差异,既缺乏对评价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也没有对某个评价对象内部发展的纵向比较。这样的评价方法无法兼顾系(部)的优势专长,帮助系(部)确定在学校同类学科发展中的优势利弊以及系(部)自身在某个时期阶段发展中的进退缺失。教学评估方法应根据系(部)的优势特长和发展需求量体裁衣,运用多元评价方法,以为系(部)提供全方面的评估结果。

2教学评估元评估的实施策略

针对以往教学评估中存在的缺失,为吸引系(部)主动参与教学评估,使教学评估真实适宜地反映各系(部)的教学特色和发展特点,为系(部)的教学发展提供具有建设性的评价和建议,学校在教学评估中应用了元评估,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2.1重构教学评估主体,成立元评估专家组

改变以往评估专家和系(部)那种评与被评的主客关系,建立元评估和教学评估二级主体,教学职能部门聘请专家担任元评估主体,系(部)作为教学评估主体,将教学评估的权责赋予系(部)。元评估专家组的构成应体现学科多元化,既有理工学科专家,又有文史学科专家,这样有利于不同学科专家针对系(部)元评估中出现的学科特色问题进行意见的互换和融合,也有利于专家评价的客观公正。此外,元评估专家应熟悉元评估的指导理念、指标体系和评价过程,并且具有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督促者的姿态与系(部)交流。在评估中,元评估专家和系(部)同时在场,各系(部)在教学职能部门制定的评价内容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发展水平确定评价标准,并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写出详尽的评价报告。元评估专家不干预系(部)的教学评估,但负责对系(部)教学评估过程及效果进行监控,并重点监察系(部)的质量监控体系。评估主体的重构有利于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转变管理模式,实现职能由管理到服务的深化,同时将打破职能部门现有的教学评价方式,由教学评价的实施机构变为教学评价的鉴定机构,同时也有利于充分调动系(部)的评价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学评估作为自己分内之事。

2.2制定元评估评价标准,侧重发展性评价

元评估“作为信息使用者和评估机构以外的第三方中介力量,构成对评估的督促,对评估及评估机构地位和信用度的确立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教学评估的元评估是对系(部)教学评估的检查和评价,为使评估专家有据可依,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有效,必须确定评价内容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元评估的评价内容与系(部)教学评估内容一致,学校包含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19个观测点,均由教学职能部门在评估开始之前予以明确规定。元评估的评价标准改变以往教学评估封闭式的等级水平描述法,采用开放式评述法,如“教学方法”的评价标准表述为“是否针对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并建设教学资源与平台,是否对课程教学的方法、手段、资源进行评价,评价效果”。元评估标准中取消了绝对标准,意味着系(部)获得了评价自主权,系(部)可以自由地根据自身的水平和特色确定适宜的评价标准,既可以系(部)的纵向发展作为评价参照,也可以以同类学科的发展水平作为评价标准。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系(部)改变“跟风式发展”①的错误导向,以及为了获得高评估等级而对评估材料弄虚作假的行为,也有助于系(部)明确自身现有的发展水平和预期发展目标,将教学的检查和审思作为日常教学工作对待;另一方面,随着评价标准模糊化,元评估不再是对系(部)教学的定论性评价,而成为推动系(部)教学提升的发展性评价,元评估专家则由“裁判员”转向系(部)教学的服务者和督促人。

2.3建立元评估监控机制,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教学评估论文范文第3篇

目前,影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学历、教学经验、教学观念、工作态度等主观因素和政府支持力度、教师所在学校的条件、学校对新教师能力培养重视程度、教材因素、评价方式等客观因素。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只有通过学习教学设计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师之间交流学习、教学设计的反思和教学设计能力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才能有针对性地自我完善,有效地提高专业能力。

二、教育创新能力

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学校发展。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实施教学,能够以多元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部分学校由于办学条件有限、缺乏健全的机制规范和资金条件、管理较片面、没有刚性的要求,造成教师对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创新,过于重视书本理论的讲述,轻视教学实践,不敢提出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为了促进教师创新水平的提高,应更新教育理念,为教师创新能力提高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校本研修,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构建平台;完善制度,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提供保障。学校更要注重从细节做起,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建立一个素质水平高的管理团队,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营体制,并促进其良好的运行。只有切实地提高教师的创新水平,才有助于高等学校的发展,才能够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在思想上做到高度重视,在行动上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从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抓好落实,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在教师创新能力培养上取得好的成效。

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也发生着巨变,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职业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者和健康指导者。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师综合教育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辅导,主要内容包括: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学生在自我选择、自我成长等方面的自觉意识;传授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情绪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总之,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独立人格的重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具备讲授专业知识的能力之余,还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应具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四、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

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猛进步,促使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重要内涵的信息化革命,快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方位飞跃的主要推动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具备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深入探索和客观遵循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规律,科学发挥这门工具技术的实用价值和攻关效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专业型人才,不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是一条必经之路。实际上,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因特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交叉渗透为基础,借助现代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形成的具有多媒体化、网络化、形象化、智能化等特征的开放式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拓宽了知识的来源,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它借助声音、图文、动画等媒体信息的教学课件平台,向学生动态地展示运行独立、过程互动、内容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随时对专业知识、学术困惑、科研难题、生活困扰等进行交流、解答和讨论,进而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沟通效率。

五、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能力

教学评估论文范文第4篇

在学术自由的范畴内,提升大学本身在自主与独立两方面的素养是亘古不变的坚持。大学是一个激进的大环境,容纳我们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兼容各种思潮的涌现。认识论与政治论观点的形成就是随着大学从“小角色”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央,招揽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而来的。大学自由精神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是个体自由的大学,一是高等教育的集体自由。这些就要求我们应该坚持两者辩证统一起来共同创设健康的高校办学环境。大学所具备的氛围自由性和不断索求的探究精神能够活跃在社会文明的舞台中央,这是一种责任与自由结合的体现。在我国,对于大学自由精神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清晰的自由思想资源的获得源头。这就要求我们自身不仅要放眼于世界,更要着眼于当下的社会现状,基于现在的基本国情,构架出大学所应有的精神风貌。在一些利益冲突明显的问题上,大学自由精神也不是无界定的,它也要遵循“小我”与“大家”的关系,明白国家政治的严谨性,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严肃的范畴,其思想就不能再活跃于自由的领域,就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违背。伴随着全球化趋势进程的加快,我国应该尽快改变落后的经济现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日益升高,促使政府对大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介入其中。理论与实践之间本来就是亘古友好的相互应用关系,大学自由精神就包含了这一内涵。它在实践中的应用就明显体现出社会所谓的监督和干预环节,对其既是有利的条件,又是一种实现学术自由的弊端。因此,应通过对教育环境的净化,将环境带给学校的压力减小,从而使人才成长的有序性得以保障。再者说来,古语云:无规矩无以成方圆。现今社会往往将人的思想行为同社会秩序高度统一结合,通过社会活动来发展和展现各自多彩的个性特征。以大学的自由精神为实现的基石,如此来看,一定的合理规范是不与自由相冲突的,自由只是人们在管制范围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形成的一种主观情绪。两者相辅相成,离开任何一个条件都无法执行下去,就像是鱼和水的关系一样。作为精神生产的摇篮,现代大学不能与社会脱节,要注重“走出去“”接地气”,要注重服务于社会,这样,社会也会为人才提供优越的环境氛围,使整个社会组织在一定范畴内享有绝对的自由性,有利于对思维开阔能力的提升和对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

二、中国高校教学评估是大学自由精神的“指挥棒”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曾长时间地活动于边界模糊的社会环境之中,在未能建立高效率的教育基本规范的时期,大学自由精神亦呈现滋长匮乏之状,但是新思潮的涌现并未缺乏。这时,高校的教学评估就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了。它主要是将学校中思维过分活跃的部分学生群体,按规范将其引导到符合规范的范畴内来,从而使高校的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大学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运行机能,可以在一定的规范制度下稳定发展,使得大学能够保证连续的办学活动,最后通过办学传统累计的经验,丰满自身的羽翼并形成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故而,不难看出,中国高校教学评估对大学自由精神具有指导意义。由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社会现实的形式,全面地去开发人的素养,包括精神和物质这两个大方向。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而应该将人、社会和教育三者统一起来,继而实现人的价值。这个价值不仅体现在塑造的外在形象上,更体现在对自身修养的提高上,毕竟,教育不是一台制造机器。“自由”这个代名词从整体上来说,是包含两部分的。一是外在的自由,一是内在的自由。在现今社会中普遍出现内心资源的短缺现象,由于信仰的漫无目的,价值观出现空白问题,继而发现,散漫与这种“自由”不着边际,它是心灵上的崇高追逐者。依照我国现在的形势来看,当下的高校教育领域能够做到的仍然是遵循具体国情,这附带强制色彩,并没有实现完全自由。只有通过一定制度的保驾护航,才能让自由的个性充分发挥。从教育评估的能控和保障系统来看,教育的自由性是其追求的终极价值观念,就我国来说,“自由”就是你可以承受的,合乎情理的理性束缚。因此,一些强度适中的外部力量,是大学自由精神成为现实的“指挥棒”,保证其在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性。

三、大学自由精神需弘扬,教学评估需改进

1.大学自由精神的弘扬大学,是一个人人向往的金字塔,里面充满了谜团,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发问,它是学术的权威象征,许多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也是在大学中产生的,比如梁启超等。无论是在生活中、社会中,还是在高校的教育体制之下,都应该有其特色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故而,高校评估的自由精神应该是活跃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即它也需要一个界限。在自我创造的基础之上,实现自我的超越,最终达到思想解放的目的。“自由精神”可以说是高校评估的命脉,其喷薄欲出的血液正是这些蓄势待发的思想灵感,是大学所应具备的独特吸引力。它对于边界的局限,并不是不让思想新化,而是在防止腐败的滋生,这样就可以尽最大的力气来规避那些风险,减少思想激进者因碰壁而自我放弃现象。这些做法都不是为了禁锢思潮的发展,而是让大学不能脱轨于社会的发展,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淡泊的思维活跃期与社会理性维持适当空间的转换地。

2.高校教学评估的改良只有被实践证明了的价值,才可以被评估。它并不是一种事先做好的假象,或者说是一种预谋,这都与它的本质背道而驰。高校教学评估是一个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动态形式,以实践活动为基准的发展事态,评估既是价值根源的发生者,又是实践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由于高校评估实践活动的发生者是通过学校自行的评述、专家的实际考察以及学校进行的整改这样的流程来加以完成的,可见其不能够被视为个体行动,它却将精神无限扩大化,使其影响力迅速铺张开来,展示了蓬勃的生命力。在认识了其发展形式在实践中的特点之后,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够再次设置限制,但发展活动的功利性特征是不能够磨灭的,这就是评估自我意识受到召唤所产生的巨大意义。对价值的评估是通过采取外显的价值目的的形式,并与内隐的方法加以补充,这亦是对评估本身的价值提升。这是一种目的性的“自由”,是论证存在的必要性的一种重要手法,追求价值的不放弃心理,是实现教育事业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产生价值的最好回馈。高校教学评估不能够只是单一地完成评测工作,这样就使其有了不完全性,形式主义走上了空洞的路线,对于评估在今后的发展方向没有太多绝对的优势,而且还会暴露出许多弊端。为了避免形式主义和内容的空洞,就要将其与大学自由精神相融合,互相借鉴,使得大学的教学评估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不断融入新鲜血液,能够建立更加健全的辅助系统,使之能够适应其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社会的新形势相匹配,提出新的观点,服务于教育事业,并形成相对于价值观念中的新型教育体系。

四、讨论

教学评估论文范文第5篇

研讨式教学主要是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创新精神,教师与学员间的关系由此发生重构,即教师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员的引导者。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引导学员缜密思考的过程。从教育规律上看,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兴趣,才有探究业务知识的动力。归根到底,就是要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与探究真理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应如何激发学员的内驱力,提升学员独立思辨的能力?一是突出关键点。研讨的关键点,或是当前学术前沿问题,或是学术研究中讨论的热点或矛盾争议的焦点,应存有很大的研讨空间。二是形成关注问题。仅有关键点还不足以使人印象深刻,关键在于应具备一定的关注度,即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学术前沿问题的介绍,使学员对关键点的来龙去脉、衍变趋势有较为明晰的认知,这也是学识积累与培育的过程。三是拓展思维。教师可通过提供背景材料与课前辅导,运用联想、比较、独立思考等方式,激发学员潜在的学习动力。四是形成批判意识。在实际研讨中,教师运用“头脑风暴法”、“世界咖啡屋法”、“六副眼镜法”,克服学员的“阿屏伦现象”,形成学员独立思辨的能力与批判意识。在智慧火花的迸发下,形成独创思维,产生创新成果,让每一位学员意识到,任何的研究必须在汲取与批判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辨的批判精神。由此观之,学员从被动的知识灌输变为主动地自我学习,从而确立学员在研讨中的主体地位,即“课前需准备、课中需思考、课后需总结”,使学员认识到自我学习的重要性。

二、AHP模型在研讨式教学中的运用

(一)AHP模型的概述之所以将AHP模型作为研讨式教学的终选分析模型,关键在于它运用数学模糊与层次分析的方法,给评估方提供直观、准确的参考依据。研讨课的关键在于整合涉及的各因素间如何有效关联,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层剖析。从研讨方案看,主要包括三大层次:第一层是最高层或目标层,即研讨的目标。这一层只有一个因素构成,是研讨方案的最终结果和预期目标。第二层是中间层或准则层,它与目标层密切相关,是为了实现目标涉及的中间环节。在准则层中,既包括对研讨环节的评估,也包括对研讨内容的评估。在这一层中,需要根据策划研的讨方案,对某个因素中涉及或关联的其他子因素进行再分层,而且这种分层与所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有关。倘若研讨的问题越复杂,则分析的层次就越多,这些细化的层次,称之为次准则层或子准则层,它的层次数一般不受制约。第三层是最低层、方案层或措施层,就是为了实现总体目标所提出的、可供选择的各种具体方案和措施。在这些层级中,上一层次的元素对下一层次的元素,具有明显的制约或支配关系,这种具有上下支配关系的因素所构成的层次结构,称为递阶层次结构。对于递阶层次结构的认识,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结构层次本身的认识,二是对每一层次中因素的认识。从理论上看,层次数是不受限制的。无论采用何种研讨方案,都具有最高的目标层和最低的方案层。层次的变化,主要是相对于准则层而言。对于简单的研讨问题,一般用三个层次分析就足以解决问题,但对于复杂的研讨问题,例如涉税风险评估、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税务筹划等,就略显不足。不言而喻,层次越多,内在关系越清晰。但分层过多,会增加结果的不一致。基于学员能力的极限与研讨时间的限定,为了便于后续分析与研究,保证数据统计结果的相对一致,建议不宜分层过多。事实上,评估方将可能涉及的因素列举出来,然后按照重要性排序,剔除多余因素,挑选重要因素,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系统所产生的误差。按照研讨式教学评估体系原则。

(二)各层次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当层次结构建立后,需要确定某一层次各元素与其对应上一层次中起支配作用的相关因素权重。假设某一准则层或子准则层有n个因素,则A={A1,A2,A3,……,An},为了确定这些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的所占比重,需要将这些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假定有aij来表示Ai个因素与第Aj个因素之比,其具体数值视上一层次的重要性而定。将这些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各个因素的值需采用正值表示。因此,两两元素比较结果具有如下特性,即aij>0;aij=1/aji;aii=1,由这些元素所构成的判断矩阵A,称为正互反矩阵;当aij×ajk=aik时,这种矩阵称为一致性判断矩阵。为了确定同一层次各元素间的比值,AHP模型采用了9级比较尺度,即1—9作为标度来确定aij的比值,这1—9级比较尺度的含义为:通过构建研讨式教学的AHP评估模型,评估方只需枚举研讨式教学中基本的评估因子,并结合具体的研讨主题,对准则层与子准则层逐一分析即可。

三、结论

教学评估论文范文第6篇

1民办高校女图书馆员心理问题分析

1.1主观因素

1.1.1不良的个性

以我馆为例。由于女馆员不良的个性,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有的女馆员在工作中,不是自己份内的事就不闻不问,过分强调自我克制。有的女馆员上班聊天,经常离岗、串岗,懒散倦怠,抱怨工作太累,做事斤斤计较,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1.1.2自我认识差

在民办高校图书馆中,部分女馆员对图书馆工作认识较差,没有意识到评估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以我馆为例,有些女馆员总感觉在评估期间,读者、工作内容、学习培训等相对比平时多。于是,消极情绪和职业倦怠心理凸显,影响工作的开展。

1.1.3缺乏服务热情

以我馆为例,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由于工作千头万绪,工作要求不断提高,读者群体增多等原因,造成一些女馆员对工作开始淡漠,缺乏热情和耐心,而且终日郁郁寡欢,情绪低落,诱发不适的心理症状,从而影响图书馆的日常工作质量。

1.1.4情绪控制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差

以我馆为例,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女馆员在工作中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读者,要随时对乱架的图书进行整架,还有很多繁杂的事情。如果碰到读者无理取闹,有的女馆员情绪控制力差,很容易和读者发生冲突,甚至被投诉。图书馆又把读者满意度当做考核项目,当遭遇投诉时,有的女馆员由于心理调节能力差就常常感到郁闷、烦躁,恐慌等,产生被动情绪,对读者的违规行为不敢管。这不仅影响了工作,也影响了女馆员的身心健康。

1.1.5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不仅影响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也影响女馆员的身心健康。以我馆为例,在本科评估期间,由于有的女馆员平时与同事、领导和读者缺乏交流和沟通,造成彼此关系紧张,团队意识淡薄,合作精神减退。她们有的对图书馆的管理体制认识不足,难以接受领导分配的临时性任务;有的在工作中支配欲强,妒忌心强,一旦涉及个人利益时,就争吵不休;此外,有些女馆员在为读者服务时稍不小心就遭读者的抱怨和投诉。种种原因,导致一些女馆员总处于紧张、忧郁、烦闷的状态之中,工作热情度大大降低,几乎影响到本科教学评估的效果。

1.1.6自身文化素质欠缺

以我馆为例,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图书馆引进了很多现代化设备和技术,还要收集、储藏和传播各种资料和最新信息。这对女图书馆员的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大部分女馆员欠缺所需的文化知识,以前所学的知识又老化,在工作中,有的女馆员感到力不从心,只会使用传统的服务方式,不能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服务,又不能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于是就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形成不良心理问题。

1.2客观因素

1.2.1工作内容重复且缺乏创造性

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具有单调性、重复性、机械性和低创造性等特点。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读者人数增多,特别是流通部每天一上班就忙于为大量的读者借还书、上架、接待咨询,同时还要随时整理凌乱不堪的图书架位,工作内容单调重复,采用的又多是传统工作模式,很多工作都要人工完成,从而导致女馆员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甚至对工作产生厌烦。

1.2.2由于工作人员短缺导致工作负荷增加

以我馆为例,在本科评估期间,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内涵和馆员的工作职责不断拓宽,女馆员尤其是一线女馆员的工作强度也随之增加。如我馆流通部每个书库只有3个工作人员,周开放时间达71h以上。晚上和周末都得上班,逢节假日也要轮流值班,不可随意离岗,不能迟到、早退、旷工和随意请假。由于超负荷的工作量,女馆员们付出了比平时大得多甚至是超体能的劳动,多数女馆员的身心过度疲劳,体力不支,精神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油然而生,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上升,服务质量明显下降。

1.2.3工作环境差

我馆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特别是流通部的书库,采光性、通风性都较差,架位比较密集,冬冷夏热。图书经过多年的放置难免有灰尘,甚至还夹带着各种病菌,女馆员在借还书、上架和整架的过程中很容易受灰尘的侵害,不仅直接影响女馆员的身体健康,而且容易使女馆员产生心理疲劳。

1.2.4图书馆内部管理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实行的是传统的用人制度,在编制方面缺乏严格的把关,在工作安排上没有按照每个馆员的特点安排岗位,大多具有照顾性。加之,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方法不到位,致使一些能力强的馆员做着低层次的或与之专业和能力不相符的工作。因此,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由于工作中需要照顾的人员太多,无形中增加了其他馆员的工作量,使得一些女馆员经常性超负荷工作,使她们身心俱疲,不仅影响了女馆员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读者服务工作。

1.2.5现代技术带来的压力

现代技术的发展给长期习惯于传统工作和思维方式的一些女图书馆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以我馆为例,在本科教学评估阶段,新进的现代化设备和更新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给女图书馆员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女馆员不想用新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不想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当操作中遇到困难时就厌烦、焦虑,情绪紧张,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兴趣。

2民办高校女图书馆员心理问题调控与干预措施

2.1主观方面

2.1.1提高和加强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处于评估期间的民办高校女图书馆员要学会化解不良情绪,不断提高和加强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当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采用暗示法或转移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积极面对工作中的压力,不断消除心理障碍,减轻心理疲劳。

2.1.2通过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一个人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学校教育提供的知识最多只占10%,有90%的知识是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知识的不断更新,图书馆馆藏建设和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女图书馆员要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观和品德修养,特别是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保持积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把工作当做塑造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工作中不会再感到空虚和自卑,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2.1.3通过交流和沟通增强群体意识

研究表明,加强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人与人的情感,消除彼此的隔阂,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多向同事、亲朋好友倾诉,学会转移注意力。女馆员要积极参加图书馆组织的集体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进情感沟通,增强群体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女馆员的工作压力和身心疲劳,使女馆员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2.2客观方面

2.2.1创造良好的图书馆环境

良好的图书馆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不断进取。作为民办高校图书馆,应给馆员和读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以我馆为例,图书馆的大厅、走廊及自习区,可以摆放一些绿色盆景,在适当位置张贴一些名言字画,自习室(区)、阅览室和过道等处应保持安静和清洁。每个书库里也应摆放一些绿色盆景,馆领导应该多重视女馆员的种种不良心理状态,多倾听女馆员的心声,主动关心和帮助她们解决实际问题,使女馆员能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同时,女馆员在工作中要尽量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和面对读者,使读者能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2.2.2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实行人性化管理

图书馆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定政策要以人为本。管理者要从图书馆整体工作的需要出发,合理、科学地配置人员,尽可能达到最佳组合。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尽量让女馆员参与决策,以减轻她们的心理障碍。在“迎评”阶段,由于日常工作比平时繁忙,工作强度较大,繁重的工作任务常常使女馆员们感到身心疲惫。因此,领导者要认同女馆员的工作强度,要多换位思考,多深入到一线了解实情。对于工作强度大的部门适当增加流动馆员协助工作,或采取岗位轮换制,不仅可以避免忙闲不均,缓解女馆员的疲劳,还可以提高女馆员的工作兴趣、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激发女馆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结语

本科教学评估期间虽然加重了图书馆员的工作强度,使女馆员的心理波动比以往更为突出,这对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迎评”工作中,图书馆应强化积极影响,消除负面影响,女馆员的种种不良心理状态也应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领导者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引起女馆员不良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调动她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女馆员自身也要摆正心态,正确认识和对待评估,要主动、积极参与“迎评”工作,以评估为动力,认真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正确认识自我,保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各方压力,克服一切困难,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本科教学评估。

作者:高太凤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图书馆

第二篇:论教学评估中高校发展

一、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化

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和灵魂,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抓好教学质量,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准,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由专兼职教师组成,一部分是招聘来的专职教师,他们多为从高校毕业就直接到高校执教,学历层次不一,没有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多数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直接走上讲台,在编写大纲、教案、授课方法和方式上均与教学标准存在明显差距,教学质量不高。一部分是临时授课的兼职教师,他们来自地方兄弟公办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在闲余时间到民办高校授课,调停课次数多,教学秩序难以保证,不方便管理。在《河北省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审指标体系》中,师资队伍分值18分,要求生师比≤16:1为不合格;教师队伍从整体结构上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的比例≥50%为优,<30%为不合格。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比例≥95%为优,<85%为不合格。有完善的师资培养机制,措施得力。根据这一指标要求,民办高校要从招聘为起点,从应聘者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年龄层次等方面严把关。一方面要加强校内专职教师的培训,从学院、督导组、系部、教研室等多个层次和角度,组织专家开展观摩课、抽查教案和座谈等一系列形式的培训。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多参加校外交流,以提升他们的授课能力、表达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等。同时,要与校外兼职教师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尤其是积极聘请企事业单位的行业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进一步拓宽教师队伍的来源渠道,使教师队伍向着“双师型”的方向发展。

二、有利于教学管理专业化

民办高校由于建校时间短,自己培养出来的教学管理人才学历一般是本科,没有丰富的管理实战经验,未接受系统培训,难以诠释学院顶层设计,人员数量少、流动性大。从校外“空降”来的领导,一部分是来自一本或二本院校的领导,他们对民办高校缺乏认识;一部分是来自企业、部队的领导,他们没有接触过教学工作,是“门外汉”。这些校外领导或多或少的在实际工作中带着原单位的办事习惯,融入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磨合期较长。在《河北省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审指标体系》中明确指出,办学机构设置合理,人员齐全,职责明确;档案文件齐全,相关制度健全规范,且执行情况严格;管理水平高,能很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根据这一指标要求,民办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领导班子的重要性,各级领导班子不仅要有战略思维能力,谋划发展的能力和凝聚人心的能力,更要懂办学、懂教育。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他们作为学校高层和基层的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需要把学院的顶层设计理解、贯彻和执行到位。中层领导应对教学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自身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要让他们尽快掌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熟悉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将人才培养目标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明确岗位职责,完成自身角色转换,根据民办高校运转机制发扬自身良好的工作作风,加快脱离原单位办事痕迹。同时,民办高校要重视提拔年轻人,为他们“量身定做”培养计划,从学历、管理能力、逻辑思维养成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全面提升,让他们在民办高校工作看到希望和曙光,自愿长期为学院发展做贡献。

三、有利于学生管理严格化

民办高校的出现,圆了高考分数处于二本和专科线之间学生的大学梦,开启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大门。由于分数线偏低,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如何做好学风建设工作,成了民办高校必须面对的又一难题。在《河北省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审指标体系》中明确指出,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有较多的研究实践成果以及校级以上的学科竞赛获奖和科技文化作品。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得力,效果好,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优良;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多数学生积极参与,效果好。为达到这一指标要求,民办高校应该利用教学专业课程,启动学科竞赛,如创业大赛、市场营销大赛、建模大赛等等,并推选优秀的作品参加市级、省级和全国大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充分运用专业知识,提高学习主动性,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热忱,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将偏激和激化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关心、体贴他们。

四、小结

总之,评估指标带来的信息多样性和丰富性与民办高校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评估,可以进一步强化教职员工关于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人才培养是高校根本使命的意识,民办高校应积极调整办学方向,形成“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均衡发展的高等教育格局。

作者:盖莉黄卓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第三篇:高校财务管理教学评估体系构建

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要素

(一)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观要素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扮演着受教育的角色,他们对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以及对知识的获取途径缺乏系统性认识,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高校在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以能力目标为导向,在课程实践教学、实验室教学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实践中,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账务处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软件应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水平。

(二)教师———实施教育的主观要素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扮演实施教育的角色,财务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中,从学校的学生角色走向学校的教师角色比重较大,这类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胜任。高校趋于这种形势,需要全方位激励、培养双师型教师,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对已有的双师型教师应持续提供企业实践培训的机会,实现知识结构的与时俱进。

(三)校内———评估的主要客观要素

近年来,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招生情况较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异常突出,本专业学生人数规模扩张迅速,但专业师资力量以及实践教学的条件增速无法与之匹配,实践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保障。大多数高校开始重视实践教学,与国内部分财务软件供应商合作开发适合于本校特点的校内实验室,配备适合于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特点的软件,如:企业商业对抗模拟实验室,ERP综合实验室,财务与会计实验室,财务管理综合实验室等。通过实验室的仿真训练,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强化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决策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校外———评估的次要客观要素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人数规模的扩张给校外实训基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实训基地能够提供的实训岗位与学生人数出现了较大落差。由于校外实训基地财务管理岗位涉及企业隐私,大多数实训基地岗位无法提供学生于专业匹配程度较高的实习岗位,导致实训效果不明显。

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方法

学生、教师、校内、校外四大因素相互依存,在对各要素的评估过程其评估方法相互渗透。

三、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主要是对学生、教师、校内和校外四大要素进行评估,其评估内容涵盖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就业能力等方面的驱动因素。通过综合罗列实践教学所有环节的要素内容,以百分制对各个要素内容进行评分,再乘以各要素内容权重比例,最后得出每个同学的实践教学效果分值。

(一)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要素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中学生要素为核心,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知识获取来源进行评估,其中学生的能力水平指标权重为35%,知识获取来源权重为5%。知识获取来源采取百分制,校内实践课程、校内实验室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培训以及自主实习四个知识获取来源总分分别为30分、40分、15分和15分,将各个知识来源分数加总即可得出知识获取来源的总分。

(二)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要素实践教学评估内容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教师要素指标权重为25%,其中课程实践任课教师指标权重为10%,实验室教师指标权重为15%,两个方面均以教师的素质、教师的任教水平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展开。

(三)财务管理专业校外要素实践教学评估内容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校内要素与校外要素的指标权重分别为20%和15%,指标内容包括了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训教学的基础条件、人员素质以及实践效果。

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实施要点

(一)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指标权重的分配原则

1.以评估主观要素为主,客观要素为辅;评估四要素中以学生要素和教师要素为主,校内与校外要素为辅,校内与校外要素中则以教师为主,条件为辅。

2.以学生要素相关的驱动因素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心;评估指标权重的分配过程中,涉及学生要素相关的驱动因素均为重点,重中之重则为涉及学生能力培养的驱动因素。

3.以校内实践手段为主,校外实践手段为辅;由于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可接受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实训的企业大多都不愿意让学生涉及过多的企业财务,仅仅从事简单的凭证整理、会计实务以及税务处理。学生从企业实训中能够获取的专业应用能力有限。

(二)设计问卷调查需要根据学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特点以及社会环境设计具体的问卷调查内容

(三)对于评估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均以百分制计分,二级评估指标和三级评估指标分值的获取可以以问卷调查、教师考查、考试、作业等方法获取,均以百分制计分。

(四)评估体系实施之前分析所有评估指标的实施途径,并整理好实施路径

(五)评估前整理并收集好相关要素的客观信息,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前对教师、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客观内容收集完毕并进行评分。

五、结语

教学评估论文范文第7篇

1.1传统教学评估

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通常是采取现场听课的方式。由教学管理者组织一批相关的评估专家到现场听课,专家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打分。一般情况下,教师得到了事前通知,会精心备课,教师对学生也会进行一些调整,以更好地配合教学。这种评估方式的优点是评估专家能身临其境感受课堂气氛,全面了解课堂情况,还可以通过设定几项现场考核内容,对教师的应对能力、教学能力进行当场考核。缺点是一般会对教师的临场发挥有所影响[1],从而影响到对教师真正教学能力的评估。为了应付评估,教师有可能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特意选择,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评估的真实性。

1.2集中式教学评估

传统教学评估方式操作起来不方便,而且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普遍使用,为集中式教学评估创造了条件。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可以将各教室的音视频信号实时传送到中央控制室的监视器和监听音箱中。集中教学评估的实施方法是组织评估人员到中央控制室对各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评估。该方法不会影响课堂教学[2],通过遥控现场的摄像机镜头,可以全面了解课堂情况,效果也比较直观。缺点是由于受空间的限制,如果同时对几个教室进行评估会互相干扰,同时给中央控制室操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

1.3多媒体教学评估

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利用已建成的校园网络平台,将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音视频信号实时采集并储存,通过网络线路传送至评估终端,在评估终端运行开发的评估系统即可实施各种评估功能。这种方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教学评估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平台。通过教学评估系统,收集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有关数据,定期整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智能处理,将结果通过报表或其他方式反馈给学生、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更加科学地决策。综上所述,传统教学评估方法和集中式评估方法都是通过手工方式统计和分析,与之相反,在评估规则和流程确定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评估系统具有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快速、客观、公正地得到评估结果等优点。多媒体教学评估系统利用校园网络在终端上进行教学评估,学生填写评估单,在线提交,将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与传统的班主任收发评估表相比,节省了宝贵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帮助评估工作人员快速得到评估结果,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改变评估方法和评估项目,得出的评估结果也更客观、公正。因此,多媒体教学评估系统以其在教学管理方面突出的优越性已日益成为教学质量评估的一种有力手段。

2多媒体教学评估系统的实现方式

2.1评估系统的功能需求

多媒体教学评估系统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目前的网络资源及电教资源,通过控制设备远程监控教学现场的事件和发展,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实时的教学材料,并可实现无干扰教学评估、无干扰听课、教学素材采集、自习课堂管理、电子监考等功能。基于这些功能要求,多媒体教学评估系统包括以下三部分:(1)系统管理:根据课表,添加并开放需要进行评估的课程端口[3],并对评估频道进行管理、分配、调整等。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和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系统设置和维护的功能。(2)学生评估:对目前教学评估系统中的有效课程进行查看,并填写评估分数和评估意见。(3)教务管理部门评估:根据评估管理员填写的结果,填写教务处意见,并生成评估结果报表。

2.2评估系统的硬件架构

无论在服务器还是在教室中央控制端都可对教室现场的情况进行录像,如在作为电子考场时,可在前后两端同时进行录像,以确保录像的及时、准确、真实。当服务器端由于网络的问题,所录的内容不完整时,教室端的录像可作为补充资料。在教室端配备浏览软件后,每个教室通过计算机可以实时收看、收听其他教室的现场情况,这样各教室之间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教学、联谊活动等。学生通过学号(网络中心提前将学生学号设置成登录帐号)登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评估子系统,学生可以随时对教师、课件和系统进行评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3评估系统的网络系统平台

系统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实现教学信号的传输,利用教学楼各个教室中原有的音视频系统,经过模/数转换,在已建校园网上实现数字化音视频流的传播,在任何一台连入学校内网的计算机上使用系统自带的浏览器,经过用户认证即可进行与其权限相应的工作,如以多种方式收看、收听任一间教室的授课情况,并可在课程进行中间或者课后对该课程做出评估。系统采用B/S结构,利用功能强大的Qracle数据库和专业的Weblogic作为Java中间件。将J2EE和Wcb相结合来构建分布式系统,整个模型由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组成。其中应用服务器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由一组J2EE报务组件组成,是客户端和数据服务器之间连接的桥梁。服务器端和数据服务器端的物理结构可根据系统的要求进行配置,该结构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伸缩性。2.3.1网络平台网络平台的结构设计、设备选型、网络性能等将直接影响网络的使用效率。一个有效的网络平台应该具有合理的带宽、较强的虚网能力、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等特点。2.3.2系统平台考虑系统的特点,应用服务器操作系统选用Solaris操作系统。在考察了各主流数据库厂商提供的产品后,选择了Oracle9i企业级数据库,构建强大的数据仓库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的系统建设与开发,便于人员的培训,减少系统维护开销。应用服务器和中间件产品。2.3.3软件实现软件设计采用多层结构技术,满足了网络客户端。主程序和业务功能模块放在应用服务器上,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通过浏览器将它们下载到本地运行。在软件设计中将主程序编写可执行文件,用JavaApplet进行封装,嵌入HTML文件中,客户端浏览器通过执行JavaApplet,将主程序下载到客户端运行。一方面,将业务功能模块下载到客户端运行。另一方面,将业务功能模块编写成动态链接库(DLL),主程序通过接口调用相应模块运行。程序开发包括客户端界面的开发和应用服务器的一切。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之间主要是传递数据和复杂计算结果。客户端处理信息的输入和显示,用户提交后,信息传递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过数据库接口,将数据存入数据库。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是通过Windows底层的RPC协议进行的,在这里,应用服务器只起到了数据的功能,简单地将客户端数据作了一次转发操作。另外,应用服务器还可以完成一些比较复杂的数据统计和计算工作。

3测试结果

在现代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成为了教学的中心,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需要及时获得学生对教师和系统的反馈。使用该教学评估系统一段时间后表明,通过多媒体教学评估系统,学生能够及时反馈对教师、课程、课件和系统的意见和建议,并把这些建议反馈给相关人员,据此对教学和系统进行完善和改进,大大减轻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4结束语

教学评估论文范文第8篇

评估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可以从两方面来阐述。首先,国家是通过教学评估掌握院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从而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进行宏观调控;其次,高校通过评估,找到自身的优势,并对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制定整改措施,促进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可以说,评估是包含了评价与建设两方面的内容。

2.评估的内容

思想政治课的评估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是针对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的全面的价值判断,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对教学方案实施过程的效果进行的评价。设计与实施是教学的不同环节,设计是实施的理论基础,实施是设计的实践过程。因此,评估的侧重也是不同的,对于设计的评估要侧重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性质出发,关注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实施的评估则是侧重于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过程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作出评判。两者既不是独立存在,也不能互相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评估的标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大学生思想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它是具有与时俱进性的。科学的确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标准,是客观准确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基础,因而,标准的设定要有如下考虑:(1)以教育实践的社会效果为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指引性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互动产生的社会效果,这种效果作为一种客观事实,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共同作用的一个客观过程,因而,是可以根据相互作用后的实际效果来作为评估的标准。(2)以受教育者是否自觉拥护社会主义路线和党的领导为评估标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对社会主义路线起到保障作用的,这个保障作用怎么实效进行,监督是最为有力的途径。因此,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有正确的政治素质,这也是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本质的体现。(3)以受教者是否自觉把个人成才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为评估标准邓小平的三个有助于清楚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趋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大学生自身思想的交互,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国家的富强实现个人的理想。(4)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估标准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人才,高校的办学根本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这两者的初衷与方向是统一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把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联系起来,是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5)以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为评估标准高校群体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对社会的精神体系具有引领示范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将这种作用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这既是高校的使命,也是维持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性的基础,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围绕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进行,是必要的且重要的标准。

4.评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