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范文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范文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在担任这些重要行车工种期间,本人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9年的工作历程中,在段各级领导的关怀信任和精心指导下,我尊重师傅,团结同事,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的青春。本着以运输生产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重点,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我不断探索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顺利的完成了各项运输生产任务。5年多的车站值班员岗位的实践,使我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从一个肤浅了车站值班员基本理论知识的学生,到熟悉并掌握车站值班员相关技能,最后成为千里南昆线上一名业务理论水平高,实作经验丰富,工作务实的优秀技术骨干。自己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了一些贡献,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现作如下总结:

一直以来,我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学习,使我的思想理论素养不断得到提高,自己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职业道德,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用满腔的热情认真细致的对待每项工作。我坚持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扎根小站,为南昆线的安全畅通、车务段的安全运输和咱们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年月,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了南昆铁路百色车务段担任助理值班员。当时,南昆铁路刚刚建线正式通车不到两年,做为刚报道的毕业生,虽然四年的中专学习生涯,让我掌握了很多行车岗位的知识,但是我丝毫没有放松学习的机会。在段领导和教育室的精心安排下,我虚心巩固学校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入钻研业务书籍,做到了温故而知新;此外我还加强熟悉车站现场的有关行车设备,迅速掌握助理值班员这工种的相关技能和应知应会。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我象一块求知的海绵,一丝不苟地吸取着知识的营养,因为我深深感到: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只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做前提,才能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专业知识够用、操作技能较强的一线高技能操作人员。

由于自己表现优秀,业务技术水平高,通过车站推举和自己的努力刻苦学习,从月份起,自己由助理值班员岗位走向了车站值班员这一行车重要岗位。

到了车站值班员岗位上后,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往往都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处理各种在接、发列车过程中出现的行车突发事件。如:的一天,我们站开一轨摩进入区间送工区职工上班,当时已经超过了下道时间,此时我们站刚好2217次货物列车叫站接近,但是驻站联络员与工地防护员又联系不上,由于自己发现他们联系不上,不能确定该轨摩是否已经安全下道,本着“宁可错扣,不可错放”的态度,就把2217次列车扣在本站5分钟,等驻站联络员和工地防护员联系上确定轨摩已经安全下道,并叫驻站防护员在轻型车辆使用书上注明“于时分下道”字样后,我才向该区间放行2217次列车。防止了一起事故的发生,确保了行车安全和人身劳动安全,受到了车务段的通报表扬。

平时工作中注重加强学习,对一些典型的事故

案例喜欢进行举一反三,不断改进自己工作方式方法,找出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如:由于前几年tdcs系统还没有投入使用,邻站与邻站之间的车站值班员很难作到监控、互控,列车从本站开出后根本不知道邻站值班员是否已经开放好进站信号,经常有一些车站值班员忘记开放信号,致使列车机外停车的事故发生。为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自己就养成了列车从本站开出两三分钟后主动询问邻站值班员是否开放好进站信号的习惯,并在《行车日志》备注栏内注明做记录,此举真正有效的避免了机外停车事故的发生。

平常工作中注意积累工作经验,努力学习控制台的操作和各种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方法,对无联锁情况下的接发列车做到得心应手,成了一名非正常情况下处理能力极强的技术骨干。自己从事车站值班员至今那么久,没有一起因错误操纵控制台按钮而影响、耽误列车的事件发生。每当车站有信、联、闭施工,进行无联锁接发列车时,车站都安排我当班坐台。如:月份乐里河站开站,月份乐里河站增加股道等,领导都是点名安排由我亲自坐台,由于自己沉着稳定,业务技术过硬,都确保了这些施工的顺利进行,还确保了接发列车的安全。

平常自己注意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并迅速运用到工作中去。如在tdcs系统投入使用的时候,到了新站面对新的不一样的设备的时候,新《技规》、《行规》、《事规》投入使用的时候,执行汛期三级雨量警戒行车办法的时候等,每次接触新的设备、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我都加倍的用心去学习,并在最快的时间内全面熟悉和掌握。

在本工种专业技术理论学习方面,多年来除自己坚持自学外,在上级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怀下,还先后几次被选送到段、路局职校接受过中短期岗位培训和专业技术理论培训学习。底通过一个月的高强度培训和学习,得到高级车站值班员资格证书。从此,自己在车站值班员这一工作岗位上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特别是,自己觉得自己技术基础知识底子还很薄,掌握专业知识能力还比较欠缺,就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参加了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的进修。在校学习期间,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更加的进步和提高,还发表了题为《铁路中间站行车安全的探讨》的学术论文,而且题为《铁路货运物流化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更是深受导师的青睐,评为优秀毕业论文。通过努力,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于获得了大专毕业证书。三年的系统学习,为我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的业务能力也提高了许多,干起工作来感到更加游刃有余、如虎添翼。平常还积极参加车务段举办的非正常接发列车培训班,参加新规章、提速调图、安全知识等短期培训,不断增强了自己的技术业务水平。

年底,虽然自己离开了车站值班员岗位,走上了站长的领导岗位,但是自己不但没有忘记加强学习车站值班员这一重要行车工种的业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时刻加强管理知识方面的学习。不仅提高业务素质水平,也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还做好车站职工的业务培训与教育,不断提高全站职工的业务水平。真正做到一个工作认真负责,学习积极上进,管理得体有方的好站长。

在带徒传艺方面,由于自己具有较高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每次车站分配新职工或者有职工提职、改职的时候,都由我带徒传艺。而自己也是以身作则,虚心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掌握本工种技术基础知识和有关技术业务知识以及自己平常工作中所积累的丰富生产经验和本人的特有技能全部传授给徒弟们。8年的铁路生涯,我亲自带过的徒弟有十个之多

,他们都能够很快地掌握本职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胜任本职工作,没有一个徒弟发生事故因素以上事件,也没有什么不良反映,有的已经成为车站的业务骨干,甚至有的都也已经走上副站长、站长的领导岗位。自己在带徒传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深受同事的尊敬和领导的爱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自己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刻苦学习,钻研业务,时刻努力提高技术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从至连续6年都被评为车务段工作先进分子,这在我们车务段还是属于罕见的。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在担任这些重要行车工种期间,本人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9年的工作历程中,在段各级领导的关怀信任和精心指导下,我尊重师傅,团结同事,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的青春。本着以运输生产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重点,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我不断探索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顺利的完成了各项运输生产任务。5年多的车站值班员岗位的实践,使我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从一个肤浅了车站值班员基本理论知识的学生,到熟悉并掌握车站值班员相关技能,最后成为千里南昆线上一名业务理论水平高,实作经验丰富,工作务实的优秀技术骨干。自己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了一些贡献,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现作如下总结:

一直以来,我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学习,使我的思想理论素养不断得到提高,自己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职业道德,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用满腔的热情认真细致的对待每项工作。我坚持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扎根小站,为南昆线的安全畅通、车务段的安全运输和咱们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年8月,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了南昆铁路百色车务段担任助理值班员。当时,南昆铁路刚刚建线正式通车不到两年,做为刚报道的毕业生,虽然四年的中专学习生涯,让我掌握了很多行车岗位的知识,但是我丝毫没有放松学习的机会。在段领导和教育室的精心安排下,我虚心巩固学校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入钻研业务书籍,做到了温故而知新;此外我还加强熟悉车站现场的有关行车设备,迅速掌握助理值班员这工种的相关技能和应知应会。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我象一块求知的海绵,一丝不苟地吸取着知识的营养,因为我深深感到: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只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做前提,才能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专业知识够用、操作技能较强的一线高技能操作人员。

由于自己表现优秀,业务技术水平高,通过车站推举和自己的努力刻苦学习,从年6月份起,自己由助理值班员岗位走向了车站值班员这一行车重要岗位。

到了车站值班员岗位上后,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往往都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处理各种在接、发列车过程中出现的行车突发事件。如:年的一天,我们站开一轨摩进入区间送工区职工上班,当时已经超过了下道时间,此时我们站刚好2217次货物列车叫站接近,但是驻站联络员与工地防护员又联系不上,由于自己发现他们联系不上,不能确定该轨摩是否已经安全下道,本着“宁可错扣,不可错放”的态度,就把2217次列车扣在本站5分钟,等驻站联络员和工地防护员联系上确定轨摩已经安全下道,并叫驻站防护员在轻型车辆使用书上注明“于时分下道”字样后,我才向该区间放行2217次列车。防止了一起事故的发生,确保了行车安全和人身劳动安全,受到了车务段的通报表扬。

平时工作中注重加强学习,对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喜欢进行举一反三,不断改进自己工作方式方法,找出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如:由于前几年TDCS系统还没有投入使用,邻站与邻站之间的车站值班员很难作到监控、互控,列车从本站开出后根本不知道邻站值班员是否已经开放好进站信号,经常有一些车站值班员忘记开放信号,致使列车机外停车的事故发生。为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自己就养成了列车从本站开出两三分钟后主动询问邻站值班员是否开放好进站信号的习惯,并在《行车日志》备注栏内注明做记录,此举真正有效的避免了机外停车事故的发生。

平常工作中注意积累工作经验,努力学习控制台的操作和各种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方法,对无联锁情况下的接发列车做到得心应手,成了一名非正常情况下处理能力极强的技术骨干。自己从事车站值班员至今那么久,没有一起因错误操纵控制台按钮而影响、耽误列车的事件发生。每当车站有信、联、闭施工,进行无联锁接发列车时,车站都安排我当班坐台。如:年4月份乐里河站开站,年12月份乐里河站增加股道等,领导都是点名安排由我亲自坐台,由于自己沉着稳定,业务技术过硬,都确保了这些施工的顺利进行,还确保了接发列车的安全。

平常自己注意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并迅速运用到工作中去。如在TDCS系统投入使用的时候,到了新站面对新的不一样的设备的时候,新《技规》、《行规》、《事规》投入使用的时候,执行汛期三级雨量警戒行车办法的时候等,每次接触新的设备、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我都加倍的用心去学习,并在最快的时间内全面熟悉和掌握。

在本工种专业技术理论学习方面,多年来除自己坚持自学外,在上级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怀下,还先后几次被选送到段、路局职校接受过中短期岗位培训和专业技术理论培训学习。年底通过一个月的高强度培训和学习,得到高级车站值班员资格证书。从此,自己在车站值班员这一工作岗位上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特别是年,自己觉得自己技术基础知识底子还很薄,掌握专业知识能力还比较欠缺,就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参加了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的进修。在校学习期间,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更加的进步和提高,还发表了题为《铁路中间站行车安全的探讨》的学术论文,而且题为《铁路货运物流化对策研究》毕业论文更是深受导师的青睐,评为优秀毕业论文。通过努力,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于年获得了大专毕业证书。三年的系统学习,为我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的业务能力也提高了许多,干起工作来感到更加游刃有余、如虎添翼。平常还积极参加车务段举办的非正常接发列车培训班,参加新规章、提速调图、安全知识等短期培训,不断增强了自己的技术业务水平。

年年底,虽然自己离开了车站值班员岗位,走上了站长的领导岗位,但是自己不但没有忘记加强学习车站值班员这一重要行车工种的业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时刻加强管理知识方面的学习。不仅提高业务素质水平,也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还做好车站职工的业务培训与教育,不断提高全站职工的业务水平。真正做到一个工作认真负责,学习积极上进,管理得体有方的好站长。

在带徒传艺方面,由于自己具有较高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每次车站分配新职工或者有职工提职、改职的时候,都由我带徒传艺。而自己也是以身作则,虚心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掌握本工种技术基础知识和有关技术业务知识以及自己平常工作中所积累的丰富生产经验和本人的特有技能全部传授给徒弟们。8年的铁路生涯,我亲自带过的徒弟有十个之多,他们都能够很快地掌握本职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胜任本职工作,没有一个徒弟发生事故因素以上事件,也没有什么不良反映,有的已经成为车站的业务骨干,甚至有的都也已经走上副站长、站长的领导岗位。自己在带徒传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深受同事的尊敬和领导的爱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自己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刻苦学习,钻研业务,时刻努力提高技术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从年至年连续6年都被评为车务段工作先进分子,这在我们车务段还是属于罕见的。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课程内容陈旧港口管理课程在教改之前参考的是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原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港口管理课程改革前内容上偏理论化,知识局限于港口企业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企业管理内容,知识结构较单一,授课方式上以教师授课为主。

(二)教材更新落后原先港口管理教材用的是普通高等学校“九五”交通部重点教材———《港口企业管理学》,1999年第一版,至今已有十多年历史,在这十几年中,国内港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港口从第一代港口向第三、四代港口迈进,港口业不仅从单纯的装卸、堆存向纵深产业链推进,而且向运输、金融、服务等领域渗透,港航联盟、港际联盟成为合作趋势。所以,该教材内容上较落后,虽然在2011年出了第二版,但是在主干内容上没多大变化,增加了国内港口的案例,但是仍旧缺少国外港口的案例及指标、通过能力等方面的案例。

(三)案例资源少港口管理课程所涉及的案例资源较少,主要有秦皇岛煤炭工艺、天津散粮工艺案例资源,而对于国内外港口管理模式、新型工艺等方面的案例介绍是较少的,特别是所采用的教材中案例资源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激发。

二、港口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航运、法律等专业理论知识,港口企业、航运企业方面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航海学院从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方面做了改革。

(一)教学内容、教材选取国际航运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船舶、货运、船舶管理的工作,虽然很少进入港口生产企业工作,但是仍需要与港口相关机构打交道,在培养方式上需要区别于港口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更侧重于学生关于港口管理知识的全面性和前沿性,因此,本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力求全面、新颖,选取的教材能辅助学生学习与思考。新增加对第四代港口及港口发展趋势的思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关键问题的讨论、港口吞吐量指标统计的规定等。具体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表2所示。

(二)案例教学探索案例教学方面,该课程运用了音像资料、港口案例资料、计算分析等方式,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影像资料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身临其境,特别是对于较枯燥的港口机械介绍部分,单纯靠教师的语言描述是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上课也易于疲劳,因此在港口工艺介绍这一章节增加了秦皇岛煤炭工艺、天津散粮工艺的录像资料,避免了原先单纯枯燥乏味的介绍方法,学生对这两种工艺一目了然,全面准确地掌握了该部分内容。除了利用录像媒体增加案例外,该课程选用了《港口管理》这本教材,该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吸取了国外管理教材的特点,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和算例,每一章节都有关键知识点的案例,如:鹿特丹港口的发展分析、港口指标与通过能力的计算等,这些案例对于学生学习好该门课程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提高了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这些案例的同时,该课程组的成员们也对这些案例做了适当的补充,增加了鹿特丹的录像资料与新港区———马斯肯特平原二期工程的介绍,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寻找资料,在港口规划这部分结合教材上所没有的宁波———舟山港案例进行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后寻找资料、主动思考的动力。在航运中心建设教学环节中,结合厦门建设东南航运中心建设现状与制约因素的问题,充分让学生进行思考,提前预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厦门港口情况的认识,另一方面,为学生作毕业论文提前练兵。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探索,把港口发展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方面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前几乎没有接触到港口方面的课程,多少学生对于海港的认识不足,而没有实践认识的教学就如纸上谈兵,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在新一轮的课程设置中将港口企业认识实践安排在了该门课程开设之前,选取的是厦门港的东渡港区,该港区距离航海学院二十分钟车程,同时涵盖了集装箱、散货、件杂货等多个货种的工艺,货种较为全面,实习过程中港口企业的工作人员会作详细的讲解与答疑,通过几轮的实践教学,学生积极性很高,对港口的生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目前该港区已经作为航海学院的重要实践基地之一,有力的增加了企业、高校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机会。为了增加师生的实践经验,学院聘请厦门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营运管理部的副经理孟愈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举办了一系列港口实践方面的讲座,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同时也提升了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

(四)实验环节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在航运方面实验室已具备一些提高航运管理能力方面的设施设备,可是在港口管理方面的实验设施设备几乎为零,经过调研,海事类的院校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校都已建成“港口码头智能沙盘”,同时沙盘教学确实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帮助学生对于实践基地没有的货物类型的操作工艺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因此建设投入港口方面的码头智能沙盘是非常必要的。目前航海学院正在计划与北京万旭达模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动态的港口沙盘,包括集装箱、油、煤、件杂货等典型货种码头在内的智能沙盘,真实地模拟船舶靠岸后的货物进出港口情况,选取件杂货、集装箱、油、煤四种典型货物作为模拟货种,模拟港口泊位、库场、集疏运等主要环节的生产工艺过程。通过此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港口的生产情况、资源调度情况有个统筹的了解,也可运用其进行港口通过能力的设计、港口资源的调配与研究港口物流等;同时可作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参考,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港口的生产,同时也是研究生教育的辅助工具。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教育改革应该主要围绕着教师、教材和考题的改革,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考题才是教育之本。考试既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有力武器也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找出合适的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考试办法一直是高校各个课程组研究的方面,许多课程都存在着“考前记忆、考后全忘”的情况,为了尽量避免这一情况,港口管理课程组探索采用课堂中考核与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课堂中结合丰富的案例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课程结束后在考题选取上提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主观题的分值比重。例如,在2012-2013下学期交通1011至4班的港口管理课程试卷中增加了今年3月份厦门启动的最大规模港口资产整合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根据这一新闻论述此事件对于厦门集装箱运输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影响。通过对考核内容的改革使得学生减少了死记硬背的成分,引导学生理解、批判地学习,同时更关注一些与港口相关的时事内容,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考试时都能有话说,激发学生的创新力。

三、尚需改进之处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推动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设计的不断发展,其应用的领域也不断拓宽,探究其设计和发展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阐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及其原则,然后结合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对该技术在智能建筑、工业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作出了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软件设计;智能建筑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

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原则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往往涉及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设计时也应当遵从相应的原则,才能确保设计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些原则包括:①硬件设计优先原则。首先在硬件设计中要认识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重要性,并分析设计需求,按相关标准和实际要求先确定好中央控制器,并选择安全系数好、运算效率快的服务器,选择与之相配套的计算机等设备,保障硬件系统各组成部分连接顺畅,安全合理。②综合性原则。即应当根据工业的实际状况,对其生产规模、产品、生产周期等数据作出真实的调研与掌握,然后采买配套的电子设备元件等,还要选择相应的辅助设施,将这些硬件进行科学的连接和组装,并对该硬件系统进行运行测试,观察其是否存在问题,尽可能提高产线的自动化水平。③经济性原则。也就是说,在设计时要考虑成本,在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实用的基础上,减少相应的设计成本,提高设计的简洁性。对于硬件等的采购、安装也要严格把控成本,切实满足其实际要求。如果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当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硬件设计后,要进行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也要遵循一些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软件种类和功能繁杂多样,企业在选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所需的系统软件时,首先应当根据企业自身实际,确定软件来源,可以直接到市面上购买符合行业标准的软件,也可以企业自主开发。如果企业选择自主开发,则应当要事先对企业生产线及设备情况作出综合的了解,以安全为基础,确保软件符合硬件运转要求,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转。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具体设计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方面,信息技术的作用也十分显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件设计,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还包括硬件设计部分,即基于物理相关硬件设备的设计,软硬件设计缺一不可。硬件设备主要是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形成中心控制区,然后不断借助辅助设备整合整个系统。在设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场地规模、设备型号等,以确保系统可控。而软件设计时可以使用通用的自动化控制软件,也可以使用自主研发的软件,但都要确保软硬件之间的协调与兼容,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自行设计相应软件并为其企业发展服务。

2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1在智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且该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应用提高了高层建筑的智能性,使相关建筑施工人员的工作更为简便,有助于缩短工期,加快工程进度。比如,在安装建筑中的金属设备时,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就可以实现对安装过程中所需设备的全面监测,通过设定相关的程序,实现设备运行自动化,尤其是近年来形成的数字化的交换机系统,可以说是建筑建设及安装的神经中枢和综合运行控制中心,其运用高效、便捷,促进了建筑的智能化发展。运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接地设备还能有效避免触电、漏电危害,电子设备外壳和PE线连接也能减少静电,提高环境安全性,自动提升系统管理服务水平,将数据汇总到终端,实现信息交互与反馈。

2.2在工业行业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工业行业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大减少了工业行业,尤其是生产加工制造产业中的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企业生产的人工成本。该技术应用在工业行业中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工业所用的电子元件的控制,主要是作用于继电器、感应器等设备来实现的,进而通过检测设备元件情况来对工业生产过程和环节作出全过程的监测,尤其是对一些人工监测不便的部分,能够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可以说在设备终端就能实现对相关系统的控制和调控,而不需要在出现问题后挨个对线路进行检查,提升了监控和检修效率。而这些都需要专业的电气工程设备操控人员的支持,才能充分挖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潜能,且能够在设备出现问题后及时、快速地进行隐患分析和故障排除,使得电气工程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

2.3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且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体系,宝贵的电力资源是我们生活生产的重要保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实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中,该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所产生的信息进行搜集,并将其反馈到智能设备终端,再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确定各数据参数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最终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营的监控与管理,使得各个设备运行状态都在正常范围内。其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还能对电力的供电、输电系统资源进行调配,使各部分有序、协调地运转。再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对于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保障作用也十分突出。应用该技术能够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并根据反馈的数据判断各运行参数和指标是否可控,通过分析数据,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的展开检测盒维修,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人身财产损失。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科学性也将逐步提升。

3结束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价值较高,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要对我国当前的形势进行有效分析,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探求更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设计创新点,拓展其应用的领域,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其设计和应用的发展推动国家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卢育文.浅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6(02):79,85.

[2]黄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5):44-45.

[3]张笑.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策略[J].科技展望,2016(07):106.

作者:利浩铨 单位:阳江市凯源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第二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摘要: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我国对在电力事业上的投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走向了繁荣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它在电气自动化中表现出了受到众多用户喜爱的直观性和灵活性。电力工程最重要的就是发电厂的发展,发电厂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为了把发电厂的发展和时代的脚步仅仅的结合在一起,我们必须要推动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关键词:

发电厂;电气自动化;自动化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就是电气自动化,这是一项比较先进的技术,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是一种有着相对较高的技术要求的电子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电力最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需求。而在发电厂中实现电气自动化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中所需求的大量电力,而且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能够带动我国的电力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电气工程中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实践,以期实现电气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电气自动化的概述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利用得到大力发展的信息技术实现对电气自动化进行控制的时机已经渐渐走向了成熟。拥有综合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电子技术,由于能够对突发事故及时做出反应,所以,它对电子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为了让电气自动化能够准确的监督和评判工业或企业的具体操作过程,应先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操作之后在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1]。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我国对在电力事业上的投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走向了繁荣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它在电气自动化中表现出了受到众多用户喜爱的直观性和灵活性。电气自动化能够帮助在设备运行时为监督和控制提供比较可靠和准确的信息,以此确保电气设备时刻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这是良质量产品生产的重要基础。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电气自动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发电厂的发展主趋势也是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2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电厂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现电气自动化。近几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飞速,促使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新的资本要素。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发电厂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发电厂的工作为了要想满足人们生活中对电量的需求,就必须不断的革新它的技术,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则是发电厂进行革新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我国的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得到全面的推行,从此我国的电网运行的效率得到的很大的提高,而且我国电力生产的成本也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

3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探讨

3.1发电厂自动化技术应用

将发电站的电气设备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进行结合操作就是发电厂自动化技术,发电厂自动化技术是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对发电厂的运行进行针对性的监控。通过自动化技术,发电厂能够收集到发电系统最全面的信息,并且还可以通过对收集的计算机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对发电厂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调配。目前,我国发电厂自动化技术随着时间和科技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逐渐走向了成熟,现在我国不同类型的发电厂在电气自动化的大力推广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国的发电厂自动化仍然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差距,为了缩短和西方国家的差距,我们必须对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创新。

3.2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目前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是我国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研究的重点内容,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实现的基础条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之间的协助也十分的重要。讲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的电力运行系统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运行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电力运行的经济、稳定和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2]。随着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也不断的进行改革,但是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将会使电网调度系统的网络危险系数增加。为了在信息时代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电网调度系统在加深自动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对自身的抗干扰能力进行加强,为建设一个安全稳定的电网调度系统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3.3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逐渐有了快速而又良好的发展。国家为了满足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用电需求量不断的提高对电网设施的建设强度,配电网自动化的程度也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革新不断的提高,智能化配电系统应运而生。不断发展的配电网自动化不仅仅提供了解除电网故障的方法,还提高了电力公司的经济收益以及对用户的社会效益。

4结语

在当今社会,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是不可避免,必须进行的,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对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我国自动化的进程,作为新时代下的电力公司,应该不断的关注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进程,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不断的进行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以此来促进电力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范超.探究发电厂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5(10):280~281.

[2]刘宏智.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关键技术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54~55.

[3]王伟.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124~125.

[4]褚国杨.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电气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实践[J].科技视界,2014(18):164~165.

作者:苗菲菲 单位: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篇: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研究

摘要:

电气自动化技术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监控、管理水平,保障电能生产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本文分析了电气工程中的电力化技术的专业知识运用,并阐述该技术运用的实际意义,为有关部门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提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知识

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较多,其主要目的为社会培养优质的人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制造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与创新能力的学生,使学生能系统化的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型理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学习内容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这样的专业特征使得毕业设计在本专业教学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是在高校盲目扩招之后,出现的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知识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1存在的问题

通过笔者在高校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毕业设计内容相对滞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现今的社会中关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对专业进行毕业设计时,一部分的毕业设计在内容上过于陈旧,并非新的理论内容,这就导致毕业设计很难真实的反映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的状况和趋势;

(2)学生自身理论知识相对匮乏,在高校目前的毕业生中,进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时,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对该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研究方法的使用欠佳,毕业设计中经常出现错误;

(3)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和写作能力较差,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文献检索与综合能力不强,个别学生的论文经常出现抄袭的现象。

1.2问题的成因

在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后,笔者从自身学生的角度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在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后得知导致该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

(1)学校的管理机制方面存在问题,严重缺乏对毕业设计的考评机制,对毕业设计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强,同时毕业设计的指导机制缺乏灵活性;

(2)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受教师的影响较大,教师严谨的教学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在高校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而师资队伍的建设相对滞后,这样就很难保障学生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致使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较低;

(3)学生自身方面存在问题,在毕业来临之际,很多学生奔波于各个招聘会,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高,甚至出现假手于他人的行为,对毕业设计的态度不端正,严重的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2优化设计

2.1提高质量

高校开展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进而推动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从上文的论述中得知,高校中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较低,这直接反应出了高校的教学以及教学管理体系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健全自身的教学管理体系,重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平台教学课程的建设,对电力电子方面的技术、信号和系统方面的知识以及计算机编程方面课程予以重视,并定期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此外,必须要对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进行严谨的监管,这样才能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提升。

2.2加强设计

随着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教师队伍的建设相对滞后,这样的状况很难保障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质量,同时还直接影响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这对学生的学习和高校发展形成了阻碍。因此,笔者认为应加快对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薪聘请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优秀教师,来为该专业的学生实施优质的教学活。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专业课的培训,这样才能保障教学的质量。另外,对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辅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2.3端正态度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要完成的最后一项学习任务,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因此,作为高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应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并认真的、独立的完成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和设计,杜绝投机取巧的行为,秉承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为自己的学业画上圆满的句号。

3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在高校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毕业设计质量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学校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的。因此,笔者在本次的研究中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望本文的论述能促进高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管理完善的工作,进而提升高校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金凤,陈根永,杨丽徙,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1,09(06):186-187.

[2]伍瑾斐.基于CDIO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3,08(24):60-61.

[3]程海军,陈晓英,孙丽颖,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7(05):138-142.

[4]陈晓英,任国臣,姜丕杰,等.提高电气工程类毕业设计质量措施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7(02):106-108.

作者:戴思蒙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第四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摘要:

伴随着我国不断的加大科技研发以及创新力度,同时也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支持的带动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在不断的提升以及发展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以及创新。现阶段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给我国的工业发展带来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持,为我国的工业生产带来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文章主要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相关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以及阐述,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进一步创新,同时也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以及创新贡献力量。

关键词: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问题;功能;特点;处理方法

在我国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有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我国的工业生产在工作效率以及工作安全性上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进一步保障了我国的工业生产工作的连续性以及安全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放大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作用,我国正处于不断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但是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很多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和解决,但是还有很多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完全的处理以及解决,这样就给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文章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功能以及相应的特点应用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以及阐述,希望能够通过分析来找出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以及细节问题等。

1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控制系统主要功能

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以及电力系统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实际的应用总结出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四个主要功能。第一个功能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自动控制功能。这一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相应的操作来实现,可以通过相应的控制实现控制系统的分闸以及合闸功能。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了运行故障,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操作来断开电源,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场的设备、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同时还能够保护设备不受到损害,对设备的后期维护有很大的帮助。第二个功能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控制保护功能。这一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设备运行信号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来对设备以及相应的操作人员进行保护。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如果设备的实际电压大于设备的额定电压,设备就会通过控制系统来自动断开电源,同时发出相应的警告信号。第三个功能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监视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指视听信号功能,能够通过相应的技术实现对设备电气部分的实施监视,尤其是操作人员现场无法察觉的视听信号。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对一台设备判断是否在运行。第四个功能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测量功能。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设备的维护过程中。在设备维护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测量,来了解设备的状况以及性能,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电气系统的测量功能来对设备各种电气线路以及元器件的参数测量。例如设备的电气,功率以及频率等进行定量测量分析。

2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主要应用

2.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主要应用

在电气系统中,继电器保护装置主要的作用就是实现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保护。继电器保护装置的主要应用原理就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应用自动化技术的继电器保护装置能够更好地实现实施在线监测,一旦电气设备超出了规定的应用范围,继电器保护能够及时地进行分析并且做出反应。例如在设备的线路出现短路时,继电器保护装置能够第一时间切断与其连接的线路,并且通过相应的程序将这一问题向上一级控制系统反馈。但是由于继电器保护装置在整个电气系统中主要起到预防的作用,因此继电器保护装置真正使用的几率不大。继电器保护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误动故障保护,第二种是拒动故障保护。继电器保护装置在电气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能够长期实时地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控,对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相应技术参数进行有效控制。

2.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自动化系统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控制系统中的处理主要是将传输信号进行屏蔽,对电气设备的接地信号进行处理以及针对干扰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措施。在应用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实现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以及简单操作维修,在进行相应控制系统设备的选择过程中,要对设备的使用环境以及设备的运行稳定程度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选择出最适合现场使用的电气控制设备,保障现场的电气设备的安全正常使用。

2.3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微型计算机导入过程中的主要应用

在电气工程中由于有了微型计算机导入系统的应用,让自动化技术发挥了更好的作用。能够让电气控制系统更好地进行数据记录以及数据分析,这样能够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第一时间进行状态反馈,另外,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操作实现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设备数据收集以及误差判断。两种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整个控制系统的功能升级以及设备运行环境的科学分析,进而实现全自动控制。这一应用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能。

2.4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应用

2.4.1自动化技术在监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设计过程中应用的监控方式为集中监控,这样能够保障系统的整体运行安全,并且维修简便。集中控制运行对于自动化技术的技术性要求不是很高,这样就让自动化技术容易实现设计过程中的各项功能。

2.4.2自动化技术在现场总线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发电厂、变电站工业自动化等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智能化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进程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现场总线监控的设计形式使系统的应用更加有针对性,可以根据现场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和配置。由于各个装置设计的功能都是彼此独立的,并且都通过网络来进行连接控制,即使其中任何的一个装置发生故障,影响的仅仅是相应的元件,而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现场总线监控的控制设计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最多,同时也是最优的选择。

3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应用优势

3.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实现系统的在线监测

随着变压器、短路器以及发电机等一次设备的应用,往往需要对其中关键的参数进行不间断的实时监测,这就要求监视设备不但能够反馈在线运行状态,同时也能够对设备的一些重要参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判断设备中发生故障的原因,以缩短设备的保养周期。

3.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实现电气设备的应用智能化

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中的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安装地点之间都要有一定的间隔,一般要求相隔几十米,有的甚至是要求几百米远,两者之间使用强信号电力电缆与大电流控制电缆来连接。

参考文献:

[1]黄雪芳.探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13):48-56.

[2]唐杰,牟佳媛.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3.

[3]李修伟,陈广文.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1(1).

[4]王术贺,李广东.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5]武芳军.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4).

作者:娄元杰 单位:许昌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第五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探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发现的可利用能源种类逐渐增多,但是能源利用率并没有提高,且能源浪费现象仍然很很严重。因此,关于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问题引起了广大民众的注意。文章主要围绕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技术这一中心内容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设计

前言

我们都知道,电气工程自动化所包含的学科较多,各个电子方面的,有电力电子技术,还包括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等。这些都使得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尽管有很多电子设备应用在生活中,但对于这些电子工程的内容有清楚的了解,还是有很大的帮助。

1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特点分析

首先是分析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特点,通过分析可知,电气工程自动化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1)技术融合程度较高且应用范围较广;

(2)技术实用性较强,可有效提升工业的生产力。下面分别对这两个方面的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

1.1技术融合程度高,专业应用范围广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主要通过将计算机技术与电子电力技术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运用机械自动化技术,然后实现正常运行的综合性较强的一门技术。在现代化建设日益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日益提高的现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也日益进步和普及。因此,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具有技术融合程度较高,且专业应用范围较广的特点。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日益进步,电气化时代逐渐到来,因此有关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需求也随之日益增多,其应用前景也日益扩大。

1.2技术实用性极强,提升工业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当中,各种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逐渐加快,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呈现势不可挡的形势。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依托于电气工程的发展,采用自动化技术手段,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最新工业的道路走向,在最普遍的电机一体化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就完全体现出来,在整个工业流程当中,电气自动化协调各个环节的流通,并给予快速的生产线动力,这就使得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有技术实用性较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业生产力。

2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技术

2.1合理选择变压器

电气自动化主要依靠变压器来控制电压,其主要作用为控制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电流功率。所以变压器是自动化中的能量的当中的众多能源,要想有效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就要对变压器进行节能设计、合理选择。下面是变压器选择的几个着手点:

(1)变压器材料:变压器材料是构成变压器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材料选择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变压器是否能达到节能的效果。事实证明,选择硅钢片、铜片和绝缘材料作为变压器的制作材料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2)铜材料:铜材料是在变压器的制作和设计材料中被证实具有良好节能效果的重要材料之一。所以为了节省电力能源,在电路设计以及输电线的架构中,应当多采用铜质导线,这样可以减少电力能源的浪费,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3)节能变压器:节能变压器的出现使得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设计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节约资源。因此在电气自动化工程设计中,应该优先选择节能变压器。市场中主要存在两种较为常见的节能变压器,即S10和S11型号,其兼具了普通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以及功率转换等作用和优点以及具有良好的节能设计。因此在选择变压器时应优先考虑节能变压器,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使其有效发挥节能功效。

(4)变压器配置:变压器的配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关于变压器的配置目前主要从变压器的容量以及变压器的台数两方面入手考虑。在这里变压器的容量大小十分重要,过大过小都有可能造成能源的浪费,均不利于能源的利用率的提高。因此科学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非常重要。一般来讲,变压器容量的选择是在满足运行的前提下,再留出20%的冗余空间即可。变压器台数的选择前提是综合考虑变压器出现扩容以及过度损耗的情况。根据实际电能利用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从而避免能源浪费。选择两台以上变压器时,应该采取并联措施,以提升变压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加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2.2降低电能传输损耗

电能传输损耗是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电线电阻的存在所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损耗。因此控制电能传输损耗是实现电气节能的重要环节之一。控制电能传输损耗,就要减小电线电阻,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是电线的选择,选择电线传输电能性能较好、传输能力较强的电线;另一方面是合理设置电力传输线路,控制铺设电缆长度,一般直线的情况下更节约资源,而且长度越短越好;如果从尽量缩短路线的情况下考虑,变压器应当尽量设置在用电比较密集的地区,这样就可以尽量缩短路线了。最后输电线设备尽量使用质地比较粗的导线,以防止电力传送过程中的电力消耗。

2.3合理选用无功补偿设备

我们这里无所说的无功补偿也就是指降低变压器工作中的电力损耗,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如果在电路铺设的过程中选择无功补偿配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供电质量和节约电能等方面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应该对无功补偿设备选择慎重对待,建立良好的供电系统。以下为选择无功补偿设备的几项原则:

(1)根据参数进行选择。应在充分考虑电压的容量以及负荷等具体参数的前提下选择无功补偿设备。

(2)查看电网运行的情况。电网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主要指电网中的补偿电路,以及电路的耗电情况等,在无功补偿的问题上主要是根据电路负载的大小来决定无功补偿的数据的。但是最科学的补偿方式就是动态补偿,它是一种智能化的设备,可以自行根据变压器工作的状态来决定功率补偿的大小,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3)投切方式的选择。一般来讲,选择适应面广、调价平滑以及跟踪定位准确的模糊投切方式,可以使补偿效果达到最佳。因为这种投切方式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方式,能够让我们实际需要的补偿效果得到实现。

(4)投切参数的选择确定。考虑实际条件情况的前提下,如果使用其他不合理的功率,就出现一些坏的情况,因此需要重视。

2.4合理选择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在电气工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起到传输和连接的作用。在实际运用当中,电力电缆的选择主要是在遵循可通过电流强度、电流密度曲线以及电力电缆截面等原则下进行选择。目前市场上主要存在两种材料的电力电缆,即为铜材和铝材。一般加深考虑成本,铝材较为划算,但是考虑到安全和节能等方面,铜材能够达到安全、节能的效果。

2.5选择低能耗光源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合理选择和配置不同能耗的光源。如在实际生活当中,厕所和楼梯中运用吸顶灯即可满足日常需求,而在工厂生产中,则应该选择金卤灯来照明。有时可以采取多种光源结合运用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损耗。

3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尤为重要。只有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浪费问题。作为社会各界人民关注的重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术对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至关重要。因此有关电力部门等在充分考虑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从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各个环节设计节能装置或者做一些节能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节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其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好,因此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节能设计要从各个方面做好,从而切实发挥出其节能功效,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兰兰.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5(20).

[2]舒金美.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节能设计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5(10).

[3]曾拜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5(02).

作者:李波 单位: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中卫供电公司

第六篇: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摘要: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快速的发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电气自动化系统已经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中被应用。所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在我国目前的各行各业中都有了很好的体现,并且在智能科技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对于提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以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以此来推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发展趋势

0引言

按照当前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经济发展和各行业中的应用来看,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正在逐渐的缩小,对于提高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和发展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了解,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

1.1集中控制思想

集中控制的思想所拥有的优势,就是在运行和维护方面都比较便利,对控制站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对系统的设计也比较简单容易。但是因为集中控制思想的特征就是把整体系统中的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同一个处理器中来进行,所以处理器所承担的任务也是非常的多,因此其处理的速度也会受到很多的影响。因为电气设备都要被监控,而监控的对象数量增多,就会对主机造成一定的影响,主机就会变得下沉,所需的电缆的数量也变多了,因此投资也会增加。距离比较长的电缆所带来的干扰,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系统的可靠程度。与此同时,起隔离作用的刀闸在进行闭锁等操作的时候所用的是硬接线,因为隔离刀闸的接电经常会出现不到位的情况,这使得设备出现不能够操作的情况。而这种接线的方式又比较复杂,在查线的时候不是很方便,在维修上的工作量也增加了。

1.2远程监控思想

远程监控的思想所具有的优势就是能够节省很多的电缆和安装所使用的费用,在所用的材料上也有节省,而且可靠性比较好,组态也比较灵活。但是因为现场中的总线在通讯方面的速度不是很快,但是电厂所需要的电气方面的通讯数量又很大,所以,这种远程监控的思想不适合用于比较小的监控系统中,也不适合用于全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

1.3现场总线监控思想

当前,以太网以及现场总线等计算机相关的网络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得到了很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智能化的电气设备发展也非常快,这都给网络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现场总线的监控思想在系统的设计方面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在不同间隔的情况下,功能也是不一样的,这样也能够在间隔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不同的设计。这种现场总线的监控思想拥有远程监控思想的所有的优势,除此之外,还能够减少一定的设备的安装。比如隔离设施,端子柜,模拟变送器等设备。智能设备还能够就地进行安装,和监控系统之间是通过通信线进行连接的,这样能够节约很多的电缆,还能够节省很多的投入资金和安装上所用的工作量,在成本上有所降低。除此之外,系统中的所有的装置在功能上也是相对独立的,不同的装置之间仅仅通过网络进行连接,组态比较灵活,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比较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故障,都只会对其元件造成影响,不会对整体的系统造成影响。所以,现场总线监控思想在以后的发电厂等方面是主要的发展的形式。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特点

第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显著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因为该系统充分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满足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需求,因而也更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其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明显的广泛性,这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应用范围上,越来越多产品的生产活动都应用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由此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还促进了系统本身的发展和推广。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当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分布形式的控制系统中,并没有规定的统一的设计标准,这就让电厂之间的电气自动化工程分布的控制系统之间的互相转换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而且传统的模型仪表应用的范围特别的广泛,所以在维修方面也有很大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这就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和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和影响。具体来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点应用。

3.1农业生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数量也非常的大,所以,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想要快速的发展国民经济,在农业方面的生产水平一定要快速的提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农业方面的经济。而且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也是非常的广泛。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投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提高农业器械的生产效率,还能够增加粮食产量,这更有利于我国农业方面的快速发展。

3.2工业生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水平也在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自动化生产的水平的提高,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提高了工业生产的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推进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3.3交通运输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很多影响。科技的发展,也让当前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被应用到交通运输方面之后,更加提高了人们出行的便利性。除此之外,还降低了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提高了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的性能,推进了我国交通运输方面的快速优质的发展。

3.4服务行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的提高。随着当前多种多样的电子产品的出现,对其生产方面的要求也是在逐渐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自动化产品的发展和创新。比如银行方面自动提款机的出现,不仅仅体现出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还给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3.5办公领域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除了在工业领域、农业领域、服务行业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当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外,其在办公活动当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这主要体现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系统当中,引进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涉及到多门技术的运用,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等。所以,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的优势,能够对大量的办公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办公系统的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从办公自动化化系统的实现形式来看,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软件进行实现,第二种是结合软件和硬件进行实现。在现代化社会当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注重提高办公系统的自动化,同时还需要致力于提高办公系统的开放性、可靠性、拓展性、兼容性和可延伸性。

4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

4.1智能化发展

想要让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人们的日程生活中能够更好的应用,在生活生产和学习等多方面满足人们的需要,就一定要大力的推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各方面的应用,才能够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推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当前的智能科技不断融合,能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除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便利。进而能够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同时,更好的推广智能型的自动化产品。

4.2创新化发展

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和水平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应该要投入更多的研发力度,这样才能够让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更好的进行创新,与创新型的技术进行更好的结合,缩短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差距。

4.3市场化发展

无论是什么行业,只要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以追求盈利为目标的,当然电力行业也不例外。因此,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根本目标也是追求盈利,这就促使其运营模式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断创新,也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也越来越完善,这就激励了有关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方面将会不断创新和高效化,收益也会越来越理想。

5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当前我国的各行各业中都有一定的应用,对于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在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同时,也应该要对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很好的结合,更好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所以,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同时,也要非常的重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性和创新性,与时俱进,更好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唐静.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J].电子世界,2014(03):87,88.

[2]辛欣,周瑞霜.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学,2014,5(04):81.

作者:王宇恺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第七篇:高速铁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

摘要: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在各个领域和行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高速铁路施工建设的不断发展,常规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需求,加强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在促进高速铁路施工建设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对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在高速铁路施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铁路施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高速铁路是运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对铁路的运力资源进行整合,释放既有铁路的运力,缓解长期以来的货运矛盾和客运矛盾,促进经济的发展。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电气化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对于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来说,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高速铁路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了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

在铁路施工中的应用电气工业技术的持续进步,使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由相对落后的创同领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新技术领域,电气工程技术学科的形成将为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当前的电气工程与有关自动化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的完整体系,从而为电气工程进军商业领域创造了条件,而在高速铁路施工中大力推广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能够极大提升铁路的运载能力。从现阶段我国高速铁路的运力需求来看,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及能源的分布不均衡,均对铁路运输存在较大的依赖性。若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高速铁路电力牵引在速度、载重量和环保等方面均呈现较大的优越性,所以这种牵引模必将成为未来铁路交通运输业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2概述铁路供电的基本特点

2.1供电系统电压等级低,变、配电所结构相对单一

以电力系统的角度思维来说,铁路负荷是终端负荷,面对着最终用户,因此高速铁路供电系统通常是10kV配电所与35kV变、配电所,仅有极少数地方具有110kV的变、配电所。因为110kV供电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建设资金,所以高速铁路系统甚少使用。再加上高速铁路系统功能要求与应用范围相似,因此供电系统变、配电所基础构成几乎一致,而功能配置和每条线的设计类型也是大同小异。

2.2供电系统接线方式较为简单

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各线路的接线组成单一的辐射网,变、配电所分布均匀且相互连接,形成手拉手式的供电方式。其中连接线主要包含有一级负荷贯通线和综合负荷贯通线两种。在重要的铁路干线供电系统中通常都有一级负荷贯通线和综合负荷贯通线两种连接线,譬如京沪高铁和兰新客专,两者都属于信号双电源供电的系统。铁路连接线不仅能够连接相邻电所,还能供给自动闭塞信号电源,其中接线方式如图1。

3对铁路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提出较高要求

3.1供电自动化系统具有安全性和高效性的要求

供电自动化系统是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主要包含有电力调度系统、MIS、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等。高速铁路供电自动化系统主要通过运、机、工、电、辆进行分工运作,必须依靠上下层与平行层相互协调才能高效运行,但是在当前体制下高速铁路自动化系统仍然缺少稳定和可靠的运行调度模式。基于此,深入研究铁路自动化系统,不断优化运行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业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高速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需求。

3.2供电自动化系统具有可靠性的要求

虽然高速铁路供电系统电压等级相对较低,并且变、配电所结构向相对单一,但是却对供电自动化系统可靠性提出较高的要求。其中自动闭塞信号的供电中断时间必须≤150ms,不然供电区域自动闭塞信号灯将会全部变成红色,对高速铁路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当前来说,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已经使用了许多方法来提高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譬如,利用双电源供电与安装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能够有效确保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针对相邻配电所可以使用自闭线和贯通线两种组合连接方式来全面提高线路连接的可靠性。当前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已经使用多种方式来确保供电可靠性,但实际上这些措施只适用于局部区域。只有在贯通线和自闭线两组线上的车站处布设自动分段装置,才能够准确定位和恢复线路故障,从而全面提升铁路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4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4.1分布控制技术的应用

分布控制方式指的是配电自动化终端(FTU)具备着故障自动诊断和隔离的能力,同时通过互相配合还具有网络重构能力,在此过程中无需系统主站的直接参与。分布控制技术主要包含有电压时间型与电流计数型,这些技术都是直接由配电自动化终端(FTU)和开关组合形成具备重合功能的分段器。但是受到原理限制,分布控制方式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该种方式处理故障和恢复正常供电所花费的时间较长,严重冲击着供电系统和铁路用户。

(2)必须要改变变电站出现保护定值与重合闸的动作方式才能完成控制工作。

(3)故障监测分段过多,配合难度较大,动作缺少选择性。因此,针对于铁路供电系统不适合采用此种控制模式。

4.2集中控制技术的应用

集中控制方式主要是通过现场配电自动化终端(FTU)向主站输送故障信息,主站受到故障反馈信息后进行计算,并提出故障解决方案,并将解决方案信息下达到配电自动化终端(FTU)执行。通常情况下,可以划分为下面3个层次。

(1)配电终端层将故障信息送达主站。

(2)配电子站对故障区域进行管理和控制。

(3)主站下达故障解决和优化方案。集中控制方式对于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提出较高的标准要求,在处理系统故障过程中必须要可靠而高效的信息传递指令。通常情况下,功能相对强大的主站系统比较适宜使用集中控制方式,通过专用高级应用模块能够快速处理网络故障问题。

4.3上报变化数据

由于数据传送可能会受到通道速率限制的影响,导致大量数据充斥信道,因此装置设置了变化数据优先传送的模式。其中传送数据主要包括有变化前后的数值和实践,通过定值设定能够得出变化幅度。数据传送到主站后,上位机存储所有数据,通过动态曲线描述数据变化趋势,结合数据曲线变化趋势来分析故障产生的主要因素。因为故障信息的分辨率是20ms,所以,应当进行周期监测,确保故障信息的完整性。

5电子工程系统的组成结构与通信结构设计

5.1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

高速铁路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是为了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涵盖着自动化技术、软件技术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多种学科,利用网络电力调度系统信息、安全监控信息和MIS管理信息及检测信息等连接起来,从而统一管理各项信息。其中,通信协议主要使用以IEC61850/61970/61968为主体的IEC新标准体系。供电自动化系统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

5.2铁路通信系统的结构设计

由于高速铁路供电系统缺少通信设施,因此需要采用铁路系统公共通信系统来实现数据传输。但是因为公共通信系统服务于所有铁路部门,通常情况下1RTU和调度端间信息传输速率是2Mbit/s,而2RTU,3RTU和调度端间的信息传输速率是64Kbit/s。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铁路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显著提升电气系统的工作效率及工作安全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积极的借鉴和吸取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加快铁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改造,提升电气工程的管理水平,促进铁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奉聚.浅析铁路供电系统工程中配电自动化应用分析[J].机电信息,2011(12):143-145.

[2]杨立.配电自动化工程应用于铁路供电系统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8):97-99.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培养学生从事物流工作岗位所需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教学目标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民生之本。以就业为导向来规划和确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能力与课程体系,能有效对接企业需求,促进校企合作,可以解决当前实践教学定位不明确、过度依赖电脑操作、师资短缺等问题,较大幅度地提升教学质量。就业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互动发展的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大模块,并需学校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和师资保障。

[关键词]

高职教学;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业导向

物流产业对提高区域产品竞争力、提升区域城市的竞争软实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物流管理专业已成为高职院校重点发展的骨干专业。以武汉市为例,32所高职院校中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和相关方向的学校达到了30所,物流管理专业规模为每届4个班左右,少数学校达到8个教学班级。[1]就业工作是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招生吸引力、形成良好社会口碑的核心工作,基于就业导向的专业发展与改革既是该专业建设的目的也是初衷,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一、就业导向对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就业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培养学生从事物流企业或岗位所需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的目的和出发点的,这种有效对接企业需求的教学模式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调研发现,物流企业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主要有3个观测点: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后续可塑造能力。比如,物流行业在工作初始需要工作人员到基层进行锻炼,吃苦耐劳、艰苦朴素、服从工作是其基本职业素养。为此,学校应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深入推进实践教学,通过创设和模拟与行业或岗位相关的教学情境,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负责、服从工作要求等精神品质,提高其实践操作技能、企业管理能力,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同时,就业导向的实践教学还要不断深化职业素质的培养,强调物流行业的发展特性,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好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工学结合和社会服务,不管在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过程、顶岗实训环节还是就业工作环节,都需要学校和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就业导向下,高职学院应主动走向并适应市场,了解区域经济所需要的人才需求,不断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校企互动机制(如顶岗实习、企业参观、订单班培养、企业专家来校讲座、企业员工校内培训等),力求无缝对接。

(三)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民生之本通过教育改变学生和家庭的面貌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民生之本。[2]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因上大学导致家庭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与社会或区域经济的脱节。而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可大幅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有效地解决此问题。

二、就业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调查发现,实践教学定位不明确、过度依赖电脑操作、师资短缺是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突出问题。首先,较多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过度抄袭其他地区院校的方案,缺乏对本地区物流市场的调研,容易导致实践教学内容和区域经济脱节,培养的人才无法对接本地区物流企业岗位。其次,很多院校由于经济水平限制,实践教学仅仅局限于软件平台的模拟操作,如仓储软件、车辆调度软件、货代软件等等的模拟操作。这些软件虽然可以覆盖部分就业岗位,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就业岗位的技能需求,但软件和操作平台上的操作和实际工作情况还是有很大的差距,[3]这容易造成培养的人才就业后难以适应岗位需求。最后是师资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理论课教师兼任实践课教师,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为解决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以就业导向来展开实践教学。

(一)确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力与课程体系通过调研区域内物流企业的发展态势和岗位需求,借鉴区域内兄弟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先进经验,订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总体目标: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中能力体系主要包括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培养学生的这三种能力,必须结合相关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并根据各校自身情况加以调整和提炼,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2]具体的教学进程如图1所示。

(二)调研区域物流企业,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毕业生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物流管理专业的管理人员需对企业进行调研,并注意做好前期的调研计划和后期的资料整理工作。调研计划应该包括:了解物流企业的类型、规模、岗位、主要业务、人才要求和后期发展战略等。以武汉地区的高职院校为例,先通过对武汉地区主要物流企业的调研,对企业进行有效分类和整理,得出每个方向的岗位群;然后分析各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并根据技术技能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据了解,武汉地区物流行业可分为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两种。国内物流的岗位主要有:采购员、仓储管理员、车辆调度员、快递员、市场与客服人员、物流财务管理员;国际物流的岗位主要有:报关报检人员、国际货代人员、港口装卸与调度员等。[4]除了分析基础岗位外,还要注重分析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与发展方向,并以此为依据,在校内开设一定的拓展课程,储备学生的相关能力,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一般说来,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上升路径与相关岗位为:刚入职的岗位一般是一线操作员,如派单员、开单员、装卸工、调度员、客服人员;大约3—5年后可上升为部门主管或者是门店负责人,如仓库主管、客服主管、运输配送主管等。部分优秀毕业生通过自身努力,在勇于把握机会的前提下,可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如担任区域经理、大区经理等。

(三)根据就业岗位设置实践技能模块对应物流岗位需求,需将实践技能教学分为国内物流技能和国际物流技能两大模块。国内物流技能模块主要包括:区域物流市场的调研、物流客服业务、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实施、采购业务组织与实施、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组织、储配方案设计、运输业务组织与实施、生产计划与组织、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供应链构建与运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操作与应用、快递单业务和客户服务;国际物流技能模块主要包括:国际货代操作和单证实训、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和报检与报关业务实训。[5]

三、就业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

(一)保障因素1.制度保障就业导向的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高职院校的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1)学校需要大力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并不断优化和增加配套设施,提高实训室的实际利用效果。学校可出台一批校企合作制度来规范校外实践教学,如企业订单班、顶岗实训制度、实践教学安全控制制度。(2)学院可出台一系列鼓励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制度,如实践教学的课时补贴、市场调研工作的工作量核算制度。2.师资保障教师高水平的实践技能是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专业设置的时间并不长,当前从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交通运输、工商管理、经济学等专业转岗而来,普遍存在专业不对口、缺少企业经历、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要解决此问题,除了引进企业导师到校园指导工作或兼职实践教学外,更根本的是要积极提升校内师资的实践技能。学校可分派教师积极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通过如担任企业顾问、新员工培训讲师等方式在较短时间内积累教师实践经历,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3.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为了提升就业质量,完成“教学—就业”的完美转身,学校必须开展相关专业的精细化就业指导工作。精细化物流管理专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开设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等课程,亦包括学生的面试指导、简历制作辅导等。另外,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性格和家庭情况开展针对性服务,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岗位,提高面试成功率和在企业长久发展的可能性。最后还要做好就业反馈工作,通过跟踪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收集反馈意见,为进一步促进专业建设,尤其是实践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和经验。

(二)实施方法就业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可分为互动发展的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大模块。校内实践主要分为三个层次:课内实践、实验室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校外实践教学亦有三个层次:企业认知、顶岗实训和毕业实习。具体如表2所示。1.校内实践教学的实施以“物流市场营销”课程为例,教师可在授完一部分理论章节后,布置一个大作业———如武汉地区中小物流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分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小组同学可以亲自去企业调研,亦可查阅报刊杂志和网上资料,然后将分析结果做成PPT,在课堂上讲演,其他同学和老师再进行相关讨论与评价。通过该课内实践,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市场调研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资料收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能为该课程的期末进程式评价提供较好的依据。实验室教学则可通过有效运用实验室的相关设备,不断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对部分课程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利用各种物流系统软件、物流设施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室直观演练,实现学与用相结合。专业技能培训可以安排在学期末尾的一两个星期进行,通过整个星期的项目集中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如物流企业采购决策和生产组织、物流企业配送作业优化和实施、国际商务单证操作等等。2.校外实践教学的实施在入校初期,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促进专业学习兴趣,可以安排学生参观相关物流企业,直观地感受物流企业的运作情况。顶岗实习就是平时说的“三明治”教学模式,这种校外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学校和实习单位进行无缝对接。学校可通过调整教学计划,集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亲自参与企业运作。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验企业的运作模式,培养责任意识和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另一方面则可以缓解物流企业的短时用工紧张问题。如在第三学期安排一个顶岗环节,从当年12月到次年3月,为春节的物流公司的用人高峰提供人力支持。毕业实习主要安排在第六学期,学生可到已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单位去实习,在实习的同时完成实践报告和毕业论文。

四、结语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通过就业导向来构建和实施其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该教学体系针对性强,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强,并可实现与企业或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减少毕业生就业过渡期,同时也减少了企业用人的入职培养成本。但该体系尚未涉及实践教学的效果评测问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完善。另外,由于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发展迅速,国家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较快,该实践教学体系也应该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元佑.谈专业:从湖北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状谈其发展对策[EB/OL].(2015-05-29)[2015-06-12]

[2]吴启迪.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N].光明日报,2004-04-01(10).

[3]黄晶.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立体实践教学方案研究:以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为例[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26-128.

[4]朱军伟.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价值工程,2013(11):212-213.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建设实验室综合实验平台就必须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港航管理专业可以根据自身专业传统特色和实验室资源,形成包括“面向一门课程的单一性实验项目→面向任务,涉及多门课程和专项技能的任务性实验项目→面向全局,涉及几个专项技能的拓展性综合实验项目→创新实验项目”4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1.1单一性实验项目设置单一性实验项目设置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可与专业课程设置协调一致。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单一性实验可分课程认知环节的实验、课程中的实验和期末课程综合实验3个层次来设计。

1.2任务性实验项目设计任务性实验项目面向任务,涉及多门课程和专项技能,根据港口企业运作实际和管理类专业人才能力要求划分。专项实验模块划分情况见表。

1.3拓展性综合实验项目设计综合性实验突出学科知识融合及综合决策能力培养,实现港口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管理素质拓展训练,主要包括涉及多种技能、与课程群对应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和涉及所有专业技能的学科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具体可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见表2。

1.4与创业、就业紧密联系的创新实验项目设计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结合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学生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活动、参加教师科研或预研项目等方式开展,其功能是让学生接受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及培养创新思维素质和科学研究基本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物流竞赛,例如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电子商务设计大赛等,同时也鼓励学生课外报考各种物流相关证书,例如报关员资格证、报检员资格证、国际货代上岗证、单证员证书、国家助理物流师证书等,这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了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企业的操作,我校与上港集团、货代公司、船公司、物流公司等港口相关企业签订了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开设航行实习、运输企业认识实习、港口企业认识等实践课程。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不带促进了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的互相交流,不仅让学生实地参与物流现场操作,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而且利于用人单位了解、考查学生,从中挑选自己满意的人才。

2实验队伍建设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稳定实验技术队伍,对于提高实验技术水平、保障实验室高效运行尤为重要,要提高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就必须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培训制度。

2.1加强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实验平台的实施对师资要求高于普通课程师资建设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更要求教师在组织、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多方面要上一个台阶。实验内容的综合性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多专业内容;实践内容的创新性,要求教师必须实时掌握最新社会实践;实验活动的大型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组织和掌握大型课程的能力;实验内容由复杂软件系统进行支撑,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实验教学改革在多个方面对师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通过设立实验运行关键岗位,建设由高水平带头人队伍、“双师型”核芯骨干队伍、精干的技术保障队伍和灵活机动的流动队伍所组成的、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精干、高效、稳定的实验教学创新团队,以适应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岗位负责人包括实验室负责人岗位、实验课程主持人岗位、学生课外研学主持人岗位、实验项目建设主持人岗位等。

2.2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港口管理专业实验共享平台的构建,势必需要实现实验资源的共享和实验室的开放。充分发挥实验设备的效能、提高投资利用率、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等都受制于实验技术队伍,队伍素质高、知识造诣深、操作技术过硬,才能够并敢于把实验设备开放使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在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上要更新观念,摒弃实验室是教学辅助部门,实验技术人员是教辅人员的陈腐认识,树立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实验技术人员是大学教育生力军的理念。重视实验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实验技术人员提供相关港口、航运的相关企业、国内外先进实验室,必要的进修条件和一定的培训机会。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业务培训和学历提高。业务培训根据实验技术人员实际的工作需要分层次进行,包括提高其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与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学历提高方面除了引进高学历人才外也考虑实验技术人员攻读在职研究生或参加其他学历的培训,从而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整体素质。这支队伍的组成要与时俱进,逐步实现高水平、高学历、年轻化、知识化,同时需要调整相应的政策,在工资、住房、政治待遇等方面享受同级别教师的待遇。

3实验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以学科为支撑,实验课程设置涵盖港口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学活动涵盖实验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实践、学生科研训练;建设模式实现教学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室平台。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以实体管理为主。

3.1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和设备的管理,是充分发挥实验室投资效益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实验室设备完备、管理人员齐全、规章制度健全的高水平实验室,必须要有科学、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具体的考核措施,将实验室所承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量,实验室及实验室设备利用率、完好率及实验室投资回报率等直接与投资效益相关的内容纳入考核办法中,将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列入考核标准中。

3.2建立于学科建设相协调的机制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经费、研究基地(场所、设备等),科技实验室理所当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在部分实验室、部分学科之间的相互协调需要进一步得到落实,统筹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发展、学科带头人与学科梯队的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发展、科学研究长期与短期的关系、研究人员与研究基地相协调的关系等。

3.3实验室开放制度为了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加强开放式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的管理,对教师和研究生科研以及本科生科技活动等实行多方位的开放,可随时预约、使用实验室,鼓励有条件的实验室对社会开放。实验室的全面开放有助于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和探索性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能有效促进学生参与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钻研精神。实验室的全面开放既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需要,也是遵循教学规律及人才培养规律的必然表现。建设网络化、现代化的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一个便捷有效的平台。

4结束语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物流业的物流从业人员缺口将达600万人。物流人力资源的稀缺,从市场需求的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企业物流人才、咨询和规划物流人才、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和科研教学物流人才;从需求层次来看主要分布在物流实际操作人员、物流管理人员和高层物流管理人才。物流工程学科是一门融合多学科和技术交叉的新兴学科,以工学学科作为理论基础,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将更多地依赖高新技术的应用,大型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因此,我国对实用型物流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尤其对既懂工程技术,又有物流管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所谓应用型物流人才,是指掌握物流专业知识、能操作各种物流设备、懂得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的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是目前物流业需求量最大,也是需求最迫切的人才。对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应当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实习基地、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进入工作角色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仍然存在矛盾。受物流人才培养规模、培养层次结构、师资队伍的水平和培养人才的适用性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对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强大需求还无法得到满足。因此,物流人才尤其是高级应用型物流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物流专业人才已被我国列入12类紧缺人才之一,应用型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共识。因此,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物流企业需要,适应物流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国内外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对比

发达国家开展物流高等教育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教育层次比较多元化,涵盖了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相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了企业对物流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国外的物流业发展成熟,其相关理论知识和各种物流设施、实验室等已经健全,给物流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发达国家如美国在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倡导下,已经全面开展了物流在职教育,建立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教育形式方面,国外的教育机构除了采用课堂授课之外,还经常举办特邀讲座和报告。作报告的人士既可以是大学教授,也可以是来自于企业的物流人士。他们能够了解和掌握这个行业的最前沿的知识动态和行业最先进的应用技术,因此对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扩充大有裨益,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里面还会定期地举行研讨会,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企业参观实习,了解和掌握实际的物流运作过程、物流操作设备和设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物流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200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成立于上海,该委员会是在教育部领导下开展高等学校本科物流类专业教学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等工作的学术性专家组织。目前,该组织对物流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还在研究中,各校只是根据自身特点,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探索性地进行专业建设。

由于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物流教育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教学中,专业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节、课程设置没有形成体系、物流实践经验匮乏、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化等问题较为普遍。同时,对于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这些问题,如何采取相应对策以促进我国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健康发展,是物流工程专业人才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东北林业大学是黑龙江省设立物流工程专业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也是全国范围内设立物流工程专业较早的高校之一。经过10多年的发展,物流工程专业已经建设成一支能够适应物流工程领域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掌握了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前沿的动态,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层次齐全,对外联系广泛、梯队合理、教学和科研力量强的学术队伍。已经形成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包装材料与设备、林业物流等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物流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工学学科作为理论基础,管理学科和工学学科相互渗透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对物流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参考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在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成功经验,对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以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本文以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为例,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物流职业培训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一套具有工科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3培养具有工科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3.1明确各层次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本身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因此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应当具有层次性。目前,我国所开设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大多是以传统的交通运输、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课程设置上没能突出专业自身的特色,在专业方向上设置得过细,也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够全面。基于国内外高校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现状的统计分析,依托东北林业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呈现多元化,同时也要结合地方经济对物流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适时调整。

3.2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围绕具有工科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着宽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同时突出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来设置课程体系。针对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在课程设置的时候,既要强调工科课程的学习,又要重视课程实践环节。在培养过程中,要结合地缘优势和本学校的特点,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够了解就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行业现状,做到放眼看世界、耳闻天下事。因此,要增加应用课程的比重,加大社会实践教学的力度,加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适当减少课堂授课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和社会实践时间,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针对目前物流工程专业教材系统性不强、在某领域的书籍内容上存在相互重叠现象,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写体系完善、结构内容合理的物流系列配套教材,使出版的教材具有理论扎实、案例丰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3.3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具有工科特色的物流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支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既要在理论上能够掌握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还要有广泛的社会实践能力。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要着重培养年轻教师,通过各种资助项目选送一些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的具有物流工程专业的院校进修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同时,也可以引进一些高层次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物流实践活动,为教师构筑一个实践的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学团队教师及核心课程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根据需要聘请一些在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为学生讲解生产实践中的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

3.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解决物流工程专业学习与专业知识脱钩的矛盾,未来的物流教育必须侧重实践教学。打造具有工科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目前的关键任务就是要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目前,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已拥有200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面积和价值4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具有物流工程实验室、物料运输机械实验室、系统仿真与优化实验室、包装材料与机械实验室、林业物流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物流工程专业已与省内外多家企业达成了实习合作协议,包括黑龙江省建恒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路明集团、大连锦程物流有限公司、哈尔滨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和内蒙古松山物流园区等4个稳定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基地,已经为物流工程专业各年级学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实习实践机会,同时也为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条件。物流工程专业将搭建以提高创新精神和应用实践能力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基本技能训练→实践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注重基础实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搞好社会实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完善综合实践,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3.5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过去单一的教学手段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备受诟病,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针对物流工程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实践应用需要,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比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设计等,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推行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视频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会思考、会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在课堂教授过程中,还要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效果。另外,也可以不定期地聘请校外知名学者和企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聘请校内外专家指导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指导各类物流大赛等。

3.6物流职业培训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为尽快解决物流行业应用型人才紧缺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物流职业的相关培训工作。目前,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具备物流师、全国外贸物流师、企业资源计划(ERP)工程师等培训及考试点资质。本着锻炼学生、服务社会的原则,本专业将继续推进这些资格考试,为学生步入社会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通过物流协会、国际贸易协会等行业机构实现物流人才的培养规划和社会需求的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部级及各层次课外科技作品与创业设计大赛(如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举办的全国物流设计大赛)、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其他模拟训练活动等(如ERP沙盘模拟训练)。

4结束语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一、认证背景比较

(一)日本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

日本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日本有关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开展专业认证的思想却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1873年,时任日本东京帝国工程学院第一任校长的基辛格•戴尔将“工程设计”的实践理念引入工程教学领域。这种考虑工程标准和多方面现实因素,强调从基础课程学习中获得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以便为学生未来的工程实践做好准备的工程设计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当前美国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ABET)推行的工程标准2000(EC2000)的工程教育设计理念是吻合的。但基辛格•戴尔关于工程教育的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直至20世纪90年代,日本才又重新认识到工程教育设计理念的价值及其重要性。1996年日本工学教育协会把国际高等工程教育认证系统引入日本工程教育领域并成立了认证系统设计委员会[1]。1998年发表的大学审议会报告《21世纪的大学与今后的改革策略》中明确主张,建立多元的评估机制,特别是建立有效的外部评估机制[2]。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于1999年11月成立了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JABEE),并逐渐发展为具有权威性的高等工程教育民间评估机构。2001年6月,在南非召开的《华盛顿协议》大会上,日本被接纳为准成员国,并于2005年6月15日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国。

(二)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起步较晚,最早始于1992年,由建设部组织,先后在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开展评估,这是我国进行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验探索阶段。为构建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促进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于1994年开展了《改革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增强我国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课题研究;中国工程院于1998年进行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课题研究;教育部于2000年设立《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研究课题,分别对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北京七校和以浙江大学为首的京外六校开展了调查研究。2006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在除土建专业以外的工程专业领域进行认证试点工作,陆续在机械、电子、化工、计算机等专业开展试点,使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专业推进阶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全国于2007年6月成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并于2009年6月向国际工程教育大会递交了加入《华盛顿协议》的申请。比较中日两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国具体的认证历史不同,但认证的直接动力都来自加入《华盛顿协议》的需要,其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都是与本国自身高等工程教育的评价体系息息相关的。不同的是,日本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因为有悠久的“工程设计”的实践理念,其专业认证发展速度较为迅速。而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完全没有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理念,认证工作从实验探索阶段到专业推进阶段的进程较日本相对缓慢。

二、发展规模比较

(一)日本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规模

日本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率先加入《华盛顿协议》的欧美国家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颇具发展规模。从专业认证的数量来看,其认证专业数仅次于美国。2001年只有3个专业申请认证,而到2007年底,日本已有151所高校的368个专业通过了JABEE认证[3]。其中,公立大学占55%,私立大学占27%,专科学校(专攻科)占18%。从接受专业认证的学校类型来看,主要是在理科、工科、农科等领域对文部科学省认可的四年制本科院校(包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专攻科)开展工程专业评估认证。2001年到2007年间,在已通过认证的151所高校的368个专业中,有27所是拥有专攻科的高等专科学校(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专攻科),并且通过认证的专业数占总认证数的19%。从申请认证的专业分布来看,认证专业数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机械、化工、电气、电子、通讯信息等领域[4]。从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分布来看,著名大学参与热情不高且数量较少,虽然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北海道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名古屋大学、东北大学等大学的部分专业参加了认证,但是,诸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以及九州大学等闻名于世的国立大学都还没有参加认证[5]。纵观日本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规模,其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一是注重加强与主导产业合作,提供优化工程课程的评审和认证服务;二是为满足日本高校吸引优秀生源,提升工程专业竞争力的需要。

(二)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规模

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是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大国,但这并不等于说我国是高等工程教育强国。我国设有工科专业的大专院校有1500余所,工科在校学生达600余万。然而,如此巨大的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其培养的合格工程师的“可获得程度”世界排名自1998年以来却一直处于末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起步较晚,一方面发展空间广阔,另一方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从专业认证的数量来看,截止2008年5月,已有59所高校累计164个土建类专业点通过认证。除土建类专业外,截止2008年底,全国通过工程专业认证的专业点已达41个。从接受专业认证的学校类型来看,主要是在工科领域经教育部认可的四年制本科院校中开展工程专业认证。截止2008年底,全国高校(非土建类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试点的高校已达32所。从申请认证的专业分布来看,1992年至2006年间,主要针对土建类专业开展工程专业认证;2006年开始在机械、电子、化工、计算机专业开展认证试点;2007年增加了采矿、环境工程、水资源、轻工食品、交通运输等五个新的试点专业;2008年又扩展到电气、化工、安全工程专业领域。从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分布来看,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参加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大多为我国排名较为靠前的高水平大学。例如,2006年率先开展工程专业认证试点的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包括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十所全国首批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2008年申请并接受工程专业认证的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22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和工科强势的理工科院校。比较中日两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规模,虽然都集中在以制造业为主的专业领域,但是发展历程却截然不同。日本高等工程教育历史悠久、基础牢固,虽然专业认证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认证工作涉及范围较广,不仅包括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四年制本科院校,而且包括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业技术高等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二年制专攻科的高等专科院校。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基数大,但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导致开展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热情虽高,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较大。目前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只集中在排名较为靠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和工科强势的理工科研究型大学中,其他普通高校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较为缓慢,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有关工程技术教育的专业认证更是无从谈起。

三、认证标准比较

(一)日本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证标准

JABEE沿习并发展了基辛格•戴尔关于“工程设计”的实践理念,以法国、德国“科学导向”的技术教育和英国“学徒式导向”的技术与技能教育为基础,根据美国EC2000的要求,制定了符合日本国情的高蒲彧,杨连生,邹积岩:中日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比较研究40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主要包括Plan,Do,Check和Act四个方面[6]。计划阶段主要达到从全球观点思考事物,掌握数学、自然科学以及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自主和持续学习能力以及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实施阶段包括课程要求、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三方面。其中,课程要求中规定4年期间必须修得124学分,总授课时间1800小时,其中数学、自然科学、信息技术不得少于250学时,人文社科学科的课时(含外语)250学时以上,专业课程不得少于900学时;从入学选拔方法、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制定、教师培养制度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改进教育方法;确保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图书室、信息网络设备等基本教育设施,改善教育环境。检查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建立一套保证学生在其他高校获得的学分以及转学学生以前获得的学分得以互换的评估方法。行动阶段强调建立基于教育反馈、能持续改善工程专业的教育系统[7]。

(二)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证标准

2008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提供了我国“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它包括专业目标、质量评价、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管理制度等七项指标。这七项指标分“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通用标准”给出各个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制定适应国家、地区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使本科毕业生满足现代工程师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建立保证质量良好、数量充足、优质生源的招生制度及就业指导制度;完善包括人文社科、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专业课程课时比例,工程设计、实验、实习与社会实践,以及独立撰写毕业论文的课程体系;充实具备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室、实验室及试验设备、计算机设施、专业期刊和图书资料等基础设施和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校内外专业实习基地;完善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教学质量评估及时更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毕业生跟踪反馈体系;建立以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础技能掌握程度、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8]。专业补充标准针对工程与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采矿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交通运输、安全工程等十个专业领域提出了专业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比较中日两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虽然具体标准略有不同,但都与ABET工程标准EC2000的要求基本一致,都与《华盛顿协议》规定的能力要求相衔接,充分体现了“国际可比性”和“等效性”的原则。另外,中日两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也体现出“能力导向”的特征,促进教育从“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转变,将评价教育的关注点从“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学了什么”,迁移到“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会做什么”,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中日两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溯源、发展现状的不同决定了两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定位,即对“培养目标的有效性和目标实现的有效程度”的考查和认定存在区别[9]。130多年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史,使日本已经形成较为成熟和完备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从学习———教育目标完成度的评价来看,制定了一套供不同高校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学分互换的评估方法,即工科学生在其他院校获得的学分以及转学学生以前获得的学分得以互换;从教育评估体系———教育的持续改善来看,工程教育专业的特殊评价指标相对简单,一是学生对本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二是教师队伍的结构与水平,特别是教师队伍中有多少人同时拥有工程师资格,以及讲授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工程教育质量存在诸多问题,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不少教学评估往往流于形式而无实际意义[10]。从学习———教育目标完成度的评价来看,缺乏对不同学校工程专业学生学分互换的评估方法;从教育评估体系———教育的持续改善来看,工程教育专业的特殊评价指标只侧重学生对本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并具备工程师资质的教师的要求。

四、认证程序与结果比较

(一)日本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证程序与结果

日本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主要是通过大学内部的自我评估来实现,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引进外部评估机制,注重引进民间机构,建立多元的评估机制。JABEE的认证审查包括自评和审查小组实地考查两部分。首先是申请专业的自评,其次是JABEE接到认证申请后,组成审查专家组进行实地考查。审查专家组除审查小组的审查长和审查员外,还可邀请观察员参加(观察员提出相关参考意见),时间为两天。审查小组通过实地考查,审查该专业是否已经满足所有认证标准,审议结果经JABEE审查调整委员会审查后,交由JABEE审议并出具可否通过专业认证的报告,最后交JABEE理事会通过[11]。相关认证结论,根据所认证专业满足认证标准的程度,分为适合、悬念、弱点和欠缺等四个等级。其中,完全满足认证标准并向社会公布,5年有效期的为“适合”;基本满足认证标准并向社会公布,5年有效期但需要后续关注的为“悬念”;刚刚达到认证标准通过认证但不向社会公布,2年有效期后根据中期检查结果决定是否延长有效期的为“弱点”;没有达到认证标准不予认证的为“欠缺”。认证期满后,如需继续认证,则在满五年后的第二年内提出认证的继续审查申请。如果最终认证未获通过,接受认证的专业可以在三个月内向JABEE提出不服申辩书,JABEE申诉委员会对此详细调查后作出终审裁定[12]。

(二)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证程序与结果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证审查也包括自评和审查小组实地考查两部分,包括提出申请、学校自评、审阅《自评报告》、现场考查、审议并做出认证结论、监督与仲裁等六个阶段。

(1)申请认证:自愿申请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一年一次)提出某一具体专业的认证申请报告,该申请专业必须达到本科层次,且具有三届及以上该专业工程教育本科毕业生,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审核后,受理申请。

(2)学校自评:申请认证的院校可于受理申请一个月内向相关专业认证分委员会提交自评报告,并依照《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自我检查,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原则,撰写自评报告,提交给认证分委员会。

(3)审阅《自评报告》:认证分委员会审阅《自评报告》,并在二个月内做出通过《自评报告》、补充修改《自评报告》和不通过《自评报告》三种结论。

(4)现场考查:对于通过或经修改完善《自评报告》达到要求的高校,认证分委员会委派考查专家组进行实地考查,一般为三天,核实《自评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了解未能在《自评报告》中反映的有关情况,考查结束时,考查专家组出具《现场考查报告》交予申请认证学校,并于15日内向认证分委员会提交该考查报告。

(5)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首先,学校收到《现场考查报告》后核实问题,于15日内向认证分委员会回复意见;其次,认证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审议《自评报告》、考查专家组的《现场考查报告》和学校的回复意见,提出认证分委员会的认证结论建议;再次,认证分委员会在提出认证结论建议的基础上,无记名投票达到与会委员2/3以上,则通过认证结论。有关认证结论,根据所认证专业满足认证标准的程度,分为完全、基本、弱势、不合格四个等级。其中,完全合格,有效期6年;基本合格但有不确定性,有效期6年;基本合格但需跟踪关注,有效期3年;未达到要求,不予认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