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现状分析

(一)家庭教育指导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但保障性政策不足

自1983年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家长学校以来,家庭教育指导在我国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家庭教育指导更是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了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2006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首次将家庭教育指导写进了法律;直至2011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可见,在政策层面,政府已经将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到了很高的地位。然而,从当前的家庭教育指导实施模式来看,牵头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主要是各地妇联,政府在政策执行和落实中发挥的作用有限,而妇联只是一个群众性组织,它对其他行政部门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约束、管理甚至强制的作用。因此,当家庭教育指导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或者执行不力,妇联难以进行有效地行政干预,还需要政府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才能真正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二)家庭教育指导经费投入不足,城乡差距较大

虽然目前我国对家庭教育指导非常重视,但是很多省市对家庭教育指导无论是在管理结构的设置、人员配备还是经费的投入上都是不足的。据《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12个省中有11个省没有独立的家庭教育工作机构,家庭教育工作只是儿童部的一部分职能,有3个省没有专职人员。在家庭教育经费方面,2012年妇联自身的工作经费占到全部支出的38.7%,课题、活动和下拨经费微乎其微。”更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使得教育资源还存在城乡差异。目前,所设立的家庭教育指导站或者家长学校,都集中在县、市以上,而农村更加薄弱。而且,有很多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很大,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年纪比较轻,家庭教育意识相对较强,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较强,但由于工作时间、地域的原因,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和条件接受到相应的指导。农民工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也给家庭教育指导带来了挑战,因此,应完善管理体制,使各级管理细化,建立有针对性、分层次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同时,还应加大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投入,完善家庭教育指导的条件,使家长们能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否则,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将成为一句空话。

(三)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指导需求

目前社区的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大多是非专业人员,他们缺乏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他们主要侧重于对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而真正的指导还需要外聘专业人员。而托幼机构的家庭教育指导主要靠专职教师,但教师们主要来自师范院校,由于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很少开设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类课程,等于说是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职前培养,大多数教师都是在入职以后,以自学和自己摸索为主,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加之大多数教师比较年轻,入职时间不长,甚至自己都没有做过家长,经验比较缺乏,使得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很多幼儿园班额比较大,孩子比较多,教师工作的强度也比较大,致使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家长进行指导。虽然很多幼儿园对教师一学期或者一学年要进行家长教育指导的次数进行了规定,但是并没有相应地监督措施和激励机制,教师们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积极性也并不是很高,加之平时工作也比较紧张,致使家庭教育指导在很多教师眼里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也使得家长们对托幼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期望值逐渐下降。

二、构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对策建议

当前,由于家庭教育指导政策落实不到位、家庭教育指导的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人员配备不足等多方原因使得社会、托幼机构及家庭还未能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因此,这需要多方努力,构建社会、托幼机构和家庭合作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才能保障家庭教育指导落到实处。

(一)加强家庭教育立法,从法律的角度重视家庭教育指导

近年来,虽然我国开始重视家庭教育指导,而且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是目前还没形成正式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专项法律,因此,这也给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落实带来了困难。对于学前儿童的成长而言,无疑家长的教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教育方法及个人素质都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就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就国家层面而言,应通过立法,确立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和原则,从法律的角度明确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责任义务、服务体系、管理机制及经费保障等,从而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支撑。就社区和托幼机构层面而言,要在法律的指导下,把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各自的教育规划和教育体系,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落实开展。

(二)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家庭教育指导有效落实

经费投入是使各项政策措施得以落实的有力保障,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家庭教育指导项目的开展以及家庭教育指导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我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规定:“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和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提高;每年有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经费;多渠道筹集家庭教育资金”。因此,政府除应建立专项资金保障现有的家庭教育指导项目正常开展之外,还要鼓励和合理引导一些社会力量参与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来,在管理政策到位的情况下,允许一些社会团体或个人出资创办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允许对一些服务项目适当收费,应鼓励社区及托幼机构积极探索多元互动合作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社区和托幼机构应加强合作,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举办各种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同时,建议社区和托幼机构都要建立专项的家庭教育指导经费,用于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如可以定期聘请当地高校的学前教育专家或辖区幼儿园教师在社区开办亲子活动,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也可以招募一批当地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志愿者,利用周末时间来社区或幼儿园给家长们开展各种指导活动,这既能丰富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又能给志愿者们增加实践机会。

(三)加强指导人员的培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整体水平

要对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人员的素质水平将是决定指导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家长进行分层、分类的个别化指导,更是需要指导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社区和托幼机构应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人员的进修培训,应明确培训目标,拟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并配以相应的保障措施,构建开放、灵活、多元的教师培训体系。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实效,不仅要注重教师理论素养的养成;同时,还可以针对实际的指导工作,开设相应的“园本课程”,针对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遇到的焦点问题、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培训,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地进行职后学习,主动接受继续教育。各社区和托幼机构之间应多交流和借鉴,分享各自成功的培训经验。同时,托幼机构应制定一个自上而下的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明确指导目标,细化管理措施,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更多的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去,这样才能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家园合作。

(四)搭建家长交流服务平台,满足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

家长们对家庭教育方面都会有切身的经验和体会,有时候他们的经验和体会是非常值得推广和分享的。因此,社区和托幼机构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家长搭建交流服务平台,促进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能使他们接受到更多的信息,也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当中的资源。托幼机构可以定期开展亲子教育沙龙活动,邀请家长参与,每期都请几位有代表性的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供大家讨论和学习,托幼机构应积极收集好他们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这些资料上传到托幼机构的网站上,以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形成资源共享的平台。同时对于他们反应比较集中的问题也要进行收集和整理,定期邀请专家来进行指导和反馈。社区和托幼机构也可以充分运用媒体网络传播手段,如设立社区家长论坛、亲子博客、QQ群、专家在线答疑等,这样不仅能促使家长们分享各自的家庭教育经验,也能使家长们能及时获得更有效的信息和专业知识。这种根植于家长当中的交流服务平台,既能满足家长们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又能避免只有专家讲座类的单向指导。

三、结语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的构建不是社会、托幼机构或家庭单方力量能促成的,而是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经费的保障、专业指导人员的配备以及家长的积极参与。即需要社会、托幼机构及家庭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形成自上而下的指导体系,才能更好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从而为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铺好道路。

作者:张青瑞单位: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第二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转型因素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于家庭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古到今,家庭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直接影响民族文化的发展,但是,每个阶段的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转型对于家庭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变革过程,社会的转型不仅包括人口、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经济、社会等多中因素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在社会转型阶段,农村家庭被分为两类,即留守家庭与流动家庭,劳动力发生了较大的转移,这也导致教育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也导致农村家庭教育格局发生变化,大批的留守儿童出现。

2、农村地区宗族文化与亲属网络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多数的家庭也从传统大家庭转化为主干家庭与核心家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从传统的拜访式转化为通过信息平台与网络进行交流。但是在我国的农村,在宗族文化上建立的亲属网络依然是主要的社会交往资源,这种网络化是乡土化、本土化的,网络中的成员可以从中获取到一定的帮助,虽然目前政府对于儿童也制定了一些关怀的措施,但是,却很难辐射到留守儿童群体中。而在农村家庭之中,抚养子女依然是大家庭内部的事,在大家庭中的长辈与亲属都需要承担抚养留守儿童的任务。

3、农村文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农村文化与社区文化不同,主要包括农村社会风气、农村集镇文化与电视文化,这些文化都会对农村的留守儿童产生巨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文化都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社会影响十分的复杂,到处充斥着低俗的影视作品、封建迷信与黑网吧,这必然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解决的对策

1、从社会角度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1)完善法律法规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社会转型阶段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多数的留守家庭都处在义务的阶段,但是,农村的教育资源却相对落后,从制度上而言,义务教育的两级分化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系都与城乡户籍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是关键。在下一阶段下,必须要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的教育体育,提高对流动人口的待遇水平,制定好相应的配套优惠措施,让在城市务工的农民能够将自己的子女带入城市,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在注入地与流出地中均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与服务资源,打破城乡二元体系,提高家庭的教育环境。

(2)利用法律途径来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在父母外出打工之后,无论是采取何种监护方式,都是不易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如果问题未得到解决,就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儿童在失去家庭的监护之后,不仅正常的教育权益难以得到保证,发展权、人身权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学校也难以做好儿童的管护工作。为了保证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政府就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教育制度与法律制度建立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明确监护人的资格与监护责任,以法律形式规定好监护人的范围与资格,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3)发展地方经济,改善农村的经济环境

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与农村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区域经济条件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农村难以维持生计逼不得已外出打工,考虑到这一问题,政府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发展地方经济,改善农村的经济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工厂,改善农村的物质环境,这样农民的收入水平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便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2、从微观角度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更需要依赖农村与学校的措施,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进行调研,建立好活动中心

各级政府都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为了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就需要将社会力量充分的调动起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市委、妇女儿童工作会、宣传部等相关的部门应该对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针对性的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建立好活动中心,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添置好电视机、电脑、绘画工具、课外读物,配备好足球场、篮球场、课外活动室,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

(2)建立好健康档案,开通家长热线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学校需要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家庭、生活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为其建立好健康档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动态的跟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沟通工作,而教师就需要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帮助家长掌握好孩子情况的变动,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3、从家庭角度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1)加强监管,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留守儿童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发展不仅与自己的命运相关,也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因此,农村的监护人不能溺爱儿童,要加强监管,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让他们阅读一些通俗的儿童读物与书籍,对于高学龄的儿童,就要强化他们的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

(2)对儿童进行科学的引导,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农村留守儿童对于很多的事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心理不成熟,缺乏安全感,内心冲门这苦闷与困惑,因此,就必须要予以他们特别的关爱。此外,学校教师也要注意到这一问题,予以他们更多的关爱,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也要一视同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与关心。

(3)加强与儿童的交流,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都有着一定的逆反心理,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抵抗情绪,这就导致他们出现了一系列的逆反行为。因此,监护人与教师必须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工作,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他们舒缓压抑的情绪,鼓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积极的寻求教师与其他学生的帮助。

(4)提升家长素质,为儿童树立好帮的作用

家长的素质由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构成,在这些素质之中,文化素质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他们的情趣高雅、兴趣广泛,教育的态度也更加的民主,文化素质低的家长,他们多会对孩子采取专制、放任与溺爱的态度,可以说,家长的文化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当地政府就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脚掌的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与责任意识,优化家庭教育模式,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之下,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如果未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在下一阶段下,政府必须完善制度方面的保障,积极推行各种配套政策,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此外,当地政府与学校也要意识到这一严峻的问题,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必将朝着积极的道路发展。

作者:奚宁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第三篇:教育思想对启示儿童家庭教育

一、蒙台梭利教育中儿童的成长环境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1.创设儿童能够自由活动的环境。

蒙台梭利博士是第一位专门为适合儿童身材制作学校设备的人,目的是满足儿童敏捷地四处走动的需求。如坚固而轻的桌子,只要两个四岁大的儿童就能轻易地搬动它们;根据儿童身材量制的椅子;有很矮的洗手台;儿童可触及到的黑板、储物柜等等。这一理念在家庭的环境设置中非常适宜。因为,儿童在家中必须能够自由地四处走动或搬动物品,所以家长要为他们提供符合他们身高的、坚固而轻便的桌椅,摆放和储存玩具的柜子、盒子、箱子,方便他们自由取放和整理,满足其自由活动的需求。

2.提供有利于儿童专注的环境。

专注是儿童品格与社会行为的全部基础。蒙台梭利博士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儿童喜欢选用并专注操作的教具,她将这些教具投放到教室里供儿童自由选择和使用,而且,每一种教具只有一件,如果一样教具正被使用而另一儿童也想要,后者就需要等待别人用完后再用,重要的社会品质就这样形成了。反观我们的家庭环境,玩具堆积如山,可儿童不能专注地玩,扔得到处都是,家长清楚玩具太多,但就是控制不住地往家买。孩子习惯要新玩具,更是喜欢别人的或自己没有的玩具,表现出极强的占有欲。在当今的时代,这个现象不足为奇,种种原因让人们对孩子格外娇宠,但看到孩子们的表现,作为家长必须反思:对儿童精神需求的关注是十分重要的。

3.倡导存在性格差别的混龄编班环境。

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年龄小的儿童认真地看着年龄大的儿童做事,还请他们进行说明解释,大年龄的儿童往往表现出很乐意做,像小老师一样,小年龄的儿童也很容易地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成年人认为是难以传授的东西。实事证明,不同年龄儿童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心理“渗透”,混龄的集体环境会让他们在相互帮助中各自获得发展,对于个体而言,这种发展是自然连续的。在中国,由于独生子女偏多的原因,许多家长已开始关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问题,他们意识到了孩子需要在集体中成长。于是经常带孩子到公共场所结识新伙伴,上亲子课、结伴旅行等,但多数家长会无意识地评价和干预孩子结识什么样的伙伴,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大一点的孩子玩,认为这样可以学知识,长见识。当然,这是必然的结果,但家长千万不要忽视了就是另外一点,孩子在大带小中的成长和收获。因为,大孩子在帮助小孩的时候,已有经验和知识会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各种动作会在反复的训练中得到精确,会在解决小孩子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萌生责任意识、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建议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儿童创设混龄做事的环境,并鼓励他们结识不同年龄的伙伴,与他们分享伙伴共事的收获———快乐和烦恼。

二、蒙台梭利教育中儿童的成长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关于儿童的成长蒙台梭利博士从生理和心理成长两方面提出了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观点,如“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纪律与自由”“、独立”、“儿童的奖惩”、“工作”等等。这些观点能够帮助教师和其他成人更好地了解和帮助儿童,尤其是她对儿童的自由、独立、奖惩的认知,对转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观念十分有益。

1.儿童的自由与其获得途径。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自由必须以其所属的团体的利益为限,并且表现出所谓的好教养和行为,儿童能够“自我控制”,也因此能免于别人控制。在教室里,儿童可以自由地四处走动却不会打扰别人,自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却能保持教室物品的整洁有序,人人都在维持一个活动性的班级纪律而努力,如此的从容、自觉和美好是怎样做到的呢?原因是儿童努力在遵守一个做事的法则,那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这一做事法则就是儿童获得真正自由的途径。家长如何让儿童习惯使用这样的做事法则呢?首先,家长自己在孩子面前就要依照这个法则做事,帮助他们积累感性认识;其次,家长要向孩子传授这一道理,并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机会让孩子使用这一法则,形成经验,一旦这条做事法则根植于儿童的内心,他们就会自然地表现出礼貌、优雅、从容等好习性,家长也不再会因为时时处处约束孩子而烦恼了。

2.儿童的独立与其获得的途径。

独立对于儿童而言,是在自然成长中一步步趋向独立的过程,表现在心智和身体两方面,如孩子的出生是独立于母体的作用之外;用咿咿呀呀与成人积极交流和表达;反复尝试站立和行走;拒绝成人帮忙;反抗成人的意愿等等。儿童的独立是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在不断成长的个性中产生的,是通过不断的活动和努力而获取的。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儿童遵循自然成长规律而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和表现,为儿童获取独立的艰辛努力给予支持和理解。比如儿童进入3岁就会让家长感觉到不如以前好带了,变得“我行我素”不听话了。其实,3岁是儿童心理进入新的一个阶段的开始,自我意识迅速萌生,拒绝和反抗等行为就会产生,家长若是还用过去方法教养他们,自然会碰钉子的。遇到这种情形,建议家长多放手,在安全而有准备的环境下,让儿童自己尝试完成他们想做的事,在他们遇到困难且表示需要帮助时,家长再适当的介入,并利用介入的机会引导儿童认识未知。

3.儿童的发展状况与其对奖惩的态度。

蒙台梭利博士在实践中惊奇地发觉,能够自我控制、专注做事、独立自信的儿童,其一言一行都能表现出平静和从容,他们的道德高过那些被视为是无助与能力不足的人。而且这样的儿童对于奖赏和鼓励表现出极不相同的态度,他们对那些从前低级的情绪所无法抗拒的外在许多小诱惑漠不关心,如口腹之欲、虚荣心、自我表现等,而是享受于能让他们自得其乐的各种活动中。而对于不能自律、混乱任性、胆怯懒惰的儿童,往往容易被惩罚,他们表现出对那些具有小诱惑的奖励有极大的兴趣。儿童的这种表现,对成人正确认知奖惩作用和合理使用奖惩方式具有深刻的启示。笔者曾经在一次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英语试听课上见过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课上,教师对待幼儿回答问题的奖励方式是一枚小粘贴儿,所以大家对回答问题表现得非常踊跃,陆陆续续地许多幼儿得到了粘贴儿,得到粘贴儿的幼儿大多不再关心教师的提问而是互相比看得到的奖品。有一男孩多次举手希望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一直没有被教师叫道,就在另一名幼儿回答问题的时候,男孩的妈妈快速地冲到前面拉起自己的儿子,然后亲手撕下一枚粘贴愤愤地离开了教室。针对这一事件,且不说教师的行为是否妥当,但这位家长的行为真的值得人们深思,如果成年人把物质的诱惑作为对儿童的奖励,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儿童不关注自我认同,将评价寄希望于他人和物质,进而形成急功近利、虚荣、不自信等不良品性。可见,这位妈妈亲手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设置了一道障碍。当然,英语教师的行为对儿童产生的暗示和引领也是极其错误的,他过多地将教学效果寄托于物质奖励上,暴露出了自己内心的虚弱。这是一个反面的事例,但足以说服成年人要以帮助儿童内心强大作为奖惩的依据,选择奖惩的方式。

4.儿童的双手与其心智的发展。

蒙台梭利博士提出,人的上肢和下肢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人一旦降生,就肯定要行走,并且所有人行走的姿势都大同小异。但没有人能够说出任何一个特定的人将用手做什么。事实证明,人类环境的一切变化都是由手带来的,智力的整个职责就好像是指导双手的活动。所以,重视儿童双手的活动才能有利于促进其心智发展并达到更高的水平,心灵手巧,手巧心更灵。在家庭中,让孩子动手操作的玩具越来越多,甚至相当一部分的玩具标明是蒙台梭利教具。但是,家长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让儿童双手灵巧、智力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儿童从一出生就努力地获得独立和自由,所以,一定要让他们的双手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而且事实也是如此,儿童喜欢真实生活的活动内容,如喜欢跟妈妈一起洗衣服、择菜、扫地、摆放餐具、叠放衣物等,这些劳动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是麻烦的事情,但对于儿童却是他们完善自我的内在需求。家长一定要为儿童提供做事,或者叫工作的机会,儿童也会因为能够独自完成某事而在争取独立的道路上迈进一步。

三、蒙台梭利教育中的教师角色与职责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告诉教师,使儿童成长的主要原动力是实物本身,而不是教师的指导,是儿童使用这些实物,是儿童在活动,而不是教师。那么,教师应该是什么角色呢?家长们应该从教师的角色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1.教师是环境的保护者和管理者。

在蒙台梭利教室里,注意儿童的环境是蒙台梭利教师的第一且最重要的职责,所有的教具都要认真地依次放置,永远保持新颖、美丽、光泽和完美,可供儿童随时使用,也会吸引儿童开展活动。因此,家长在家中也要承担起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能力,从小年龄时帮助他们收整环境,逐渐过渡到协助、再到鼓励他们独立收整环境。但要强调的是,无论儿童收整得多么好,家长都要进行检查,做出及时的调整,以确保环境的完美。

2.教师是促进者。

对于教室中的每一件摆在儿童眼前的实物,教师都要进行解说,然后鼓励他们自行选择和运用,并心力于所选择的活动上。在家里,家长也一定要向儿童介绍每一种玩具、操作材料或物件,包括这是什么,怎样操作,如何收整等,在此基础上儿童才能出现有目的自主选择,才能专注于自己所选择的活动。否则,儿童就会出现因不了解而盲目,因难以掌控而烦躁,进而失去兴趣甚至出现破坏行为。

3.教师是引导者。

蒙台梭利教师必须非常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做观察,如何保持冷静和耐心,如何抑制自己的冲动不干扰儿童;必须非常清楚自己该承担的职责,如何引导儿童选择适当的教具,如何引发儿童的兴趣,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等等。上述对教师的要求其实也是适用于家长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教师,所以,作为家长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要承担起照顾、观察、了解、引导、支持和促进儿童成长的多重职责。家长应该多学习先进的育儿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多与孩子的班级教师沟通和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蒙台梭利博士认为“:教导儿童如何吃、洗与穿着的人是一个教育家,而喂儿童吃、帮儿童洗与穿着的人则是在做仆人的工作。而且后者是危险的,也是容易做到,它堵住了儿童成长的路,也造成了生命发展的障碍。”

四、结语

本文有关蒙台梭利教育的相关理论及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是在家园合作开展蒙台梭利教育的课题研究中得到的思想,对改善家庭教育现状,提高家长育儿水平具有应用和借鉴的价值,也对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同时,希望能给关注和热衷于蒙台梭利教育研究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思考。

作者:李海雁单位: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四篇:幼儿生命情感的家庭教育

一、幼儿生命情感解析

幼儿生命情感指幼儿对自我生命的接纳,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和生命意义的领略,对生命存在乐趣的体验和对幸福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生命世界的普遍关爱。幼儿生命情感渗透他们的一切“作为”,是他们在跟世界互动,并且向世界表达着自己的心声。积极的生命情感促使幼儿主动走向世界、探究大自然的奥秘;消极的生命情感则意味着对生命的否定与无望,促使幼儿漠视生命,从而走向生命状态的沉沦。

二、家庭中对幼儿生命情感培育的现状

幼儿在与父母的互动中不断丰富其生命情感,从而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但是,对广大幼儿来说,幼年的生活现实与此大相径庭,当前家庭中幼儿生命情感的培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忽视“儿童期”存在的价值

幼儿是身体和心理都不成熟的个体,“儿童期”的存在是幼儿生命成长的必经阶段,正确对待“儿童期”的价值是家长应该重视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成龙”或“成凤”的心理促使家长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可谓不遗余力,但是关乎生命意义的教育却被不经意地忽略了,甚至轻视幼儿生命的情况屡见不鲜。据报道,浙江一位母亲因为3岁女儿对不上“床前明月光”这句诗殴打女儿致死。在这类家庭中,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通过拥有知识,增强自己与命运抗衡的力量。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太过于迫切,陷入“不打不成材”的误区而不能自拔,从而酿成悲剧。此外,随着家长面临的各种压力日益增加,家长把孩子看成“出气筒”,将一些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也导致了各类极端方式的出现,从而酿成各种悲剧。

(二)对幼儿幸福感的忽视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成人本位的,幼儿所接受的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为了使幼儿不输在起跑线上,在将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各种兴趣班成了家长趋之若鹜的时尚,有的家长出现了揠苗助长的现象。广东省妇联儿童部联合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2012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广州市儿童兴趣班参加率普遍较高,且大多集中在学龄前阶段,参加率为93.8%,初始参加兴趣班年龄越来越小,6年间由原来的5岁发展到2岁。更有14%的幼儿1个学期内参加6个以上兴趣班。现实中,太多所谓的“教育”占据了幼儿的生命空间,降低了幼儿的幸福感。

(三)对幼儿生命关怀的缺失

父母是幼儿最亲密的伙伴,是幼儿生命情感的最好培育者。父母与幼儿的积极互动能够有效充盈幼儿的生命情感。但是现实生活中,“抽点时间陪陪我”成为幼儿内心最深处的呐喊。大多数父母陪婴幼儿时间不够。2012年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对江苏省泰州市区0-3岁孩子父母陪孩子的时间调查结果揭晓,约6成父母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不足4小时,超过4成的父母陪孩子的时间不足2小时。幼儿通过与父母的情感互动,体验着生命的关怀,领略自我的生命意义,进而超越这种血亲的生命情怀,实现对其他生命的关爱、同情和接纳。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交流的时间较少,特别是父亲逐渐淡出幼儿的教育,使得幼儿生命情感的丰富性大打折扣。

三、幼儿生命情感的家庭教育策略

父母是幼儿生命成长中的第一位教师,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氛围直接影响着幼儿生命情感的发展,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幼儿精神的港湾,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幼儿能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为幼儿的生命情感的培育提供优良的环境,否则不利于幼儿的生命情感的培育。

(一)亲自教养幼儿,培育幼儿的生命情感

“再没什么图画比家庭这幅图画更动人的了。但是,只要其中少画了那么一笔,也就把整幅画弄糟了。……只要父母之间没有亲热的感情,只要一家人的聚会不再使人感到生活的甜蜜,不良的道德就势必来填补这些空缺了。”父母要营建和谐的家庭氛围,亲自教养幼儿,为幼儿生命情感的充实提供肥沃的土壤。首先,母亲如果健康条件允许,就应该把给哺乳孩子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样既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又能发展母婴之间的血亲之情,有利于孩子健康依恋关系的形成,形成积极的生命情感。其次,父亲也应该承担教养子女的责任,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要抽出时间亲近孩子、和孩子游戏,进而了解孩子的心声,抓住生活的每一细节,对幼儿进行教育,以便丰富孩子的生命情感。最后,父母应该陪伴孩子的成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挫折,需要和人交流、向人倾诉,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父母作为孩子最亲的人,应该经常和其交流,做其知心朋友,成为其生命成长中的最亲密的伙伴。

(二)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丰富幼儿的生命情感

幼儿刚开始学习说话的时候,家长首先要教幼儿认识周边的人和事,培育幼儿的生命情感。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不能采取打骂、恐吓等手段,要给予幼儿恰当的关心和帮助,避免给幼儿灌输荒唐和谬误的知识与观念。父母要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养方法,采取恰当的教养方式,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对孩子作出奉献的同时,也要让其了解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爱心,让其承担与年龄相适应的责任。父母要让孩子了解亲情的可贵,懂得与他人进行积极的生命情感互动。父母应多鼓励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生存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加强与他人的友谊,养成对生命世界普遍关怀的习惯。幼儿积极的生命情感总是与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息息相关的。幼儿的“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能唤醒他们的愉悦的生命情感,对自我、他人乃至异类生命在儿童的幻想世界里被赋予生命的非生命体的关爱,从而在幼小的心灵里有意无意地唤起美好的生命情感”。所以,教育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给予幼儿真正的自由,让幼儿有更多管理自己的机会,并从小养成不依赖他人、不命令他人、不驾驭他人的习惯,使幼儿自由快乐地成长。

(三)从积极和消极两维充盈幼儿生命情感

真正的幼儿教育首先是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从积极和消极两维充盈幼儿的生命情感,能够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获得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1.爱的教育。

父母要理智地爱他们的孩子,爱要有度,做到宽容而不纵容。爱不是简单的给予或接受。父母要多与幼儿交流,做幼儿的知心朋友,让幼儿感受到关心、呵护和信任;要多与幼儿进行平等交流,增加幼儿对父母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对长辈的孝顺、对他人的善良、对家庭的责任心、对社会的感恩,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让幼儿从心里感受到爱,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建立起理解、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进而萌发幼儿的感恩。爱要懂得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给父母端杯水、捶捶背等,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作用,增加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当幼儿帮助了父母时,父母要及时感谢孩子,让其体会到助人而带来的快乐,激发其爱他人的动机,引导其做出更多关爱他人的行为。

2.挫折教育。

适当的挫折教育对于幼儿十分重要,是幼儿教育中的最重要的一环。“担当挫折,会使人格更加深邃精微。趋乐避苦当然是自然人性的。但当厄运、灾难、逆境无法避免时,人就应勇敢地承受它。厄运会使人更深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质。悲剧性境遇,痛苦的体验与人的本质力量的激活有一种普遍必然的联系。痛苦并不只有消极的意义,也有积极的功用。”生命不可能一帆风顺,教育幼儿正确认识和面对挫折是幼儿通向幸福的钥匙。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告诉幼儿父母的不易,让幼儿体恤父母的辛劳。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是让他们体验生活的重要途径。教育幼儿正确面对生命成长中的挫折,激发生命的活力,提升生命的质量。

作者:岳玉阁单位:宁德师范学院教育系

第五篇:父职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影响

1.榜样: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催化剂

父亲在幼儿的身心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与母亲迥异的社会角色,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催化作用。首先,父亲主动参与家庭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性别角色。当前,制约幼儿生长的两大外部环境(家庭和幼儿园)都具有明显的性别同质化特征,即幼儿教育的重任主要由母亲和女幼儿教师承担。因此,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有助于弥补幼儿成长环境中男性角色的缺位,从而为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树立鲜明的参照标准。其次,父亲主动参与家庭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心理行为和品质。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具有积极主动、刚毅独立、果断豪放等显著的性别特征,男性这些优秀的个性品质、生活态度、道德行为等会经由父亲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推动幼儿健康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此外,父亲主动参与家庭教育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一般情况下,相对于母亲而言,父亲的人生阅历丰富、知识结构多元且具有独立探索、刻苦专研的思维品质。因此,父亲主动参与家庭教育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知识和视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和探索创造精神等。

2.博弈:社会期望与父亲职责的角色冲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状况却并非如我们所期许的那样乐观。幼儿家庭教育的重任仍然由母亲或者祖父母承担,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环境中普遍处于微弱或缺席状态。男性的社会角色冲突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男性在社会上和家庭里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父亲角色”却在男性所扮演的众多角色冲突中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父亲角色中的教育职责角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男性生来就被社会赋予了浓厚而又沉重的“工作角色”。因此,当男性所扮演的父亲角色与工作角色发生冲突时,父亲角色便自然而然地处于让位状态。此外,我国素有“女主内,男主外”的传统观念,男性被认为是承载家庭荣辱的脊梁,是支撑家庭幸福的砥柱,相对于教养子女的职责,其为家庭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则显得更为重要。当这种传统文化逐渐内化成男性的内心理念时,多数男性就会在为社会、家庭和父母妻儿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隐蔽其“父亲角色”所应该承担的教育职责。

3.回归:社会进步对父亲角色职责的理性召唤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集中在中南部的省份。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六省。这六个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加起来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了半数,达到52%。此外,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排名前十位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和江苏。报告还总结出在这农村留守儿童分布最集中的十个省份中,大多数是属于典型的贫困省份,外出务工劳动力输出大,但广东、江苏这两个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省份由于省内劳动力的流动,从而也产生了一定规模的农村留守儿童。

二、农村隔代式的家庭教育的现状及留守儿童接受的教育方式

(一)隔代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接受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爷爷奶奶(隔代)监护、单亲父母监护、自我监护、兄长或姊妹(同辈)监护以及亲戚朋友监护,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方式。通过中国人民大学的杜鹏教授带领着该校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进行了一系列的统计调查,这项调查主要针对父母等人口的流动外出,对子女造成的影响和对家庭教育造成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大多数留守儿童中,单亲父母抚养和爷爷奶奶抚养是主要的监护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45%和48%。通过数据,隔代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已经和单亲监护方式一样成为主要的留守子女面临的家庭教育的方式。

(二)留守儿童得不到相应的监护与引导

大多数农村留守的教育基本由隔代人负责,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都是文盲、半文盲的样子,在思想观念和对现代教育的理解上差距比较大,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再有就是忙农活照顾不上管学生,更有的是身体不好根本照顾不好学生,更有甚者是一两个老人照顾几个孙辈,精力根本不够。上述种种原因加上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对学生只能在物质上或生活中给予满足,缺少道德和精神上的引导。在隔代教育中,隔代监护人的教育方式也比较单一,大多是粗暴和放任,使得留守儿童在学习中,心理上,以及安全方面屡屡发生问题。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也在上升,更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三)留守儿童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未得到提高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多数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外出挣钱养家,在家的时间比较少,教育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了妈妈的责任。或许正是在我国这种传统思想和观念的作用下,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得越来越少,甚至渐渐淡出了家庭教育,对自己的孩子知之甚少,对育儿更是一无所知。

二、不可或缺———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在传统家庭教育观念长期影响之下,我国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相对于母亲而言,总显得不如母亲那么重要,孩子也总是更依恋、亲近母亲。然而,越来越多探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父亲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与母亲不同的独特作用。土耳其阿狄家庭教育暨康复中心心理研究人员加利斯撰文称,从出生到入学前是子女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包括心智、情绪、及适应周边环境的能力都在这一时期养成,而父亲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还指出,以协助子女人格成长而言,包括子女在智力、情绪表达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的成长,一位尽责父亲对子女的照顾较母亲对子女的照顾可增加25%—30%的正面成效。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现代家庭的父亲既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要责任,又要扮演好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角色。我认为,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二者同样重要。母亲情感细腻,在生活上可以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在亲子游戏中,母亲更倾向于和孩子玩较传统的、带有语言和教导性色彩的、非剧烈性活动的游戏,因为出于安全和健康的需要,母亲往往过多地限制孩子的活动。从母亲那里,孩子学会了同情、善良、关心他人等方面的情感体验;父亲则倾向于与孩子展开形式各异的不同类型的游戏,游戏形式更多变,更具刺激性。另外,父亲往往偏于理性,从父亲身上,孩子们可以形成独立思考、果断、自信等品质。由此可见,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东西截然不同。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没有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常表现出自卑的情感素质和性格特征,这类儿童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抑郁、孤独、任性与依赖行为等较为普遍,有些心理学家将其称为“缺乏父爱综合征”。这一点,在“爸爸去哪儿”节目第一期中林志颖儿子小kimi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离开父亲就会大哭,做什么事情都要父亲陪同,直到在第一期节目快要结束时,小kimi过分依恋的行为才有所好转,能够离开父亲,跟小伙伴一起去完成任务了。我认为,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角色不容忽视,对于女孩来讲,父亲参与到家庭教育可以为女儿提供一个最初的与异性交往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以致影响到她以后的婚恋观。许多研究证实,5岁前失去父亲的女性,难以了解男性如何生活及其与女性的区别,并且在青春期与男性交往时,常常会表现出焦虑、羞怯、无所适从。而对于男孩来说,父亲可以为其提供男性的榜样,通过观察、模仿父亲的语言和行为,逐步树立做个“男子汉”的价值观。相反,从小父爱缺失的男孩往往缺乏攻击性,在性别角色中倾向于女性化的表现———过分依赖、喜欢非刺激性的活动等。这也是许多学者建议加大力度培养幼儿园男教师,弥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男性缺位造成的性格缺失的主要原因。

三、父爱回归———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科学制定教育计划与确认教育目标从内容进行划分,幼儿语言能力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为语言基础知识、文学欣赏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以及早期阅读能力。其中,语言基础知识主要指由句子、语义、语音以及词汇等构成的规则;文学欣赏能力主要指幼儿可以了解与感知儿童文学作品,同时可以尝试应用艺术语言进行表达;语言交际能力主要指实际交际中语言表达与倾听的能力;早期阅读能力主要指幼儿早期具备的读写能力。一般来说,语言交际能力主要以语言基础知识、文学欣赏能力以及早期阅读能力三者为基础,四者关系密切,息息相关,所以,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于语言交际能力。经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知道,选择动画片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主要适合应用在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及语言基础知识两方面的发展。通过科学制定教育计划与确认教育目标,家长不参与,幼儿单独观看动画片,也能够对其语言能力进行培训。比如作者曾开展一个主题为“农村留守儿童动画片收视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处于非普通话语言环境中时,给儿童播放动画片,其经过观看动画片便可与作者开展一定程度的普通话对话,同时还使用到大量平常生活中未曾接触的词汇,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对此,在应用动画片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家长应该科学构建教育计划,换个说法也就是家长应该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时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相关有效措施进行纠正,不断提高其语言能力。

(二)家长和幼儿一起选择合适的动画片一般来说,幼儿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在家观看动画片,分别为家长选择以及幼儿自主选择。对于家长来说,其生活目的以追求功利为主,因此其让孩子们观看动画片,目的在于希望孩子从中能够有所收获。家长通过购买音像制品或从互联网下载给幼儿提供动画,而孩子自主选择时,通常是电视播放何种动画,他们就观看何种动画。但是在众多动画片中,不是全部动画片均适合幼儿观看,动画片质量也有高低之分[2]。对此,需要家长与幼儿一起选择合适的动画片。第一,家长应该将某些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动画片排除,并且坚持观赏性和教育性结合的原则,首先选择艺术性强、主题明确、观赏性和趣味性均很高的动画片。第二,重视幼儿的兴趣,家长不可将个人兴趣强加在孩子身上。尽管幼儿均喜爱观看动画片,但是每个幼儿喜好并不相同。比如作者通过调查发现,男孩子主要喜欢竞技与机甲题材的动画片,比如《变形金刚》《赛尔号》以及《星际飙车王》等;女孩子更倾向于观看童话类型的动画片,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以及《芭啦啦小魔仙》等。家长和幼儿一起选择,才可以将两者的意愿有机结合,由此达到一边观看动画片,一边对幼儿语言进行教育的目的。

二、动画片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家庭教育具体措施探讨

(一)运用动画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内容上主要指书面语言以及口头语言使用词、字、句以及段时的能力。幼儿语言表达的要求主要为可以清楚、正确以及流畅地通过口头语言将事件描述出来,并且表达个人观点,与他人开展交流。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表现形式当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其中的一种,幼儿愿意与他人表达,同时具有表达能力,才可以与他人开展语言交流。作者对工作单位附近的幼儿园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幼儿5岁前的表达能力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部分幼儿经过家长的锻练后,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对此可以知道,幼儿表达能力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来讲,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属于对语言基础知识的综合使用,表达时幼儿可对已经理解的词语、语法以及语音再次开展巩固与温习。另外,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断上升,幼儿为了可以充分将个人见闻与思想表达出来,其会对现有语言发展水平产生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其不断征服各个障碍,最后取得成人语言发展水平效果。所以,在幼儿语言家庭教育中,应该将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当作重要内容。

(二)通过动画片对幼儿语音进行教育发音是幼儿语言发展内容当中不可缺乏的一个内容,幼儿发音规律性不低,部分幼儿出生不久便可发音,但是部分幼儿需要长到6个月以后,这是由于受到幼儿的发音位置、发音器官以及舌头等因素影响,而通过动画片可以促进幼儿获取正确的语音。首先,家长的普通话均携带一定的方言,但是动画片的普通话对白却非常标准与规范,可以产生巩固发音的效果,在我国不少方言区农村,动画片是幼儿学习普通话的主要途径。第二,通过动画片正确的普通话发音,可以对幼儿错误发音进行纠正[3]。家长先将幼儿发音错误的字具体列表,同时客观制定一个纠正计划,有序对问题进行处理。比如:幼儿有4个字发音错误,那么家长应该分4次对问题进行处理,而不是一次就将问题全部处理。家长与幼儿观看完动画片后,可以给幼儿大概复述一次动画片内容,复述时,应用正确标准的发音依次展示幼儿读错的字,在整个复述过程中,家长不需要强调幼儿的错误发音。通过此方法,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获取正确的发音,另一方面对其错误发音进行纠正。

(三)利用动画片帮助幼儿掌握更多词汇动画片属于一种影视艺术,并且动画片对话主要为书面化的口语,与口语对比艺术性与规范性更高,同时更加容易明白。此外,动画片属于想象艺术的一种,故事发展的空间与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均高于我们平常生活,所以,动画片可以给幼儿提供大量信息源,并且在动画片观看过程中,家长应该适当对幼儿进行提问,方便幼儿掌握更多的词汇。对此,家长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与孩子共同观看动画片,当遇到平常生活中比较难接触的词汇时,可对幼儿开展提问,从而产生强调的作用。孩子反问时,家长还应该对孩子做简单的,对动画片观看造不成影响的回答。例如在动画片《爱探险的朵拉》当中,其中有一集讲到:朵拉需要将其捡到的风笛物归原主,路途中既要走过桥,还需要走出黑暗森林。黑暗森林中有三条道路,有鹦鹉叫声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朵拉把风笛物归原主后,风笛主人通过吹奏风笛,产生了悦耳的音乐,并且地里长出一大片玉米,果树枝头挂满沉果实。在本集动画片中,桥、黑暗、森林、玉米、既要、需要这些词均是幼儿在平常生活中比较难接触的,家长与幼儿共同观看动画片时,应该对幼儿进行提问。比如:朵拉走了什么地方,之后再走出哪些地方,终于找到了风笛的主人?怎么样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提问过程中还需要对桥、森林以及玉米等词的意思进行提问。比如:森林主要指什么?玉米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看见吗?等等。若幼儿无法回答,家长应该适当进行解释。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幼儿主要经过屡次重复与模仿来掌握词汇。比如家长每天与幼儿讲一遍以上的“孩子,吃饭前需要洗手。”经过长时间熏陶,幼儿便可形成记忆深刻的印象,由此便能够理解“洗手”这个词语。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以使动画片帮助幼儿掌握更多词汇,进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三、结束语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实际上,当前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却微乎其微。

1.1孩子上大学后,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和教育责任缺失。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大学开学的第一天,家长们高高兴兴地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说:“孩子考上了大学,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这说明,中国的教育现状是,在上大学之前,家长的大部分精力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大学生”,自己要孩子上了大学,家长就认为他完成了自己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孩子从此不再需要家长的培养教育,好多家长直接等着放松几年之后继续把孩子的孩子培养成“大学生”,仅此而已。于是,在有些家长眼里,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最多把自己的联系电话留给学校,然后被动地等着学校与他们取得联系。他们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关心孩子在大学吃得好不好住得好不好,甚至有人把更多的心思用在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比别人更优越的待遇,更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成绩或是其他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和学校共同探讨孩子出现的问题的原因然后加以解决,反而是花更多的心思希望通过某些方式把孩子已经出现的问题缩小化或是掩盖掉。这一切,都说明家庭教育在孩子大学阶段失去了教育本应该有的意义,只去追求一个所谓想要的“好的结果”,而严重忽略了对孩子在人格方面、价值观方面应该有的继续培养和教育。更可怕的是家庭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走上了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背的方向。这个时候,家庭教育不但没有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反而成为学校教育的绊脚石,不但影响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更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性。“药家鑫”事件、“我的爸爸是李刚”事件等等多起事件早已印证了这个观点。

1.2上大学后,学生个体接受家庭教育的意识缺失。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学生个人,他们往往忽视了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上了大学之后,学生不再主动与家长沟通,也不愿意接受家长的指导,觉得自己长大了,自己的学识超过了家长,自己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的表现让家长把自己从一个应该承担教育功能的家长身份变成了一个只提供经济支持的“提款机”身份,即使偶有关心孩子在校的成长过程的想法,也会被孩子几句话搪塞敷衍了事。

1.3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家长与学校联系不畅。偏远的地理位置、难懂的方言、家长的素质和学识水平、家庭的经济压力等因素,也都成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不能紧密结合的障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与每一位学生家长保持持续而有效的沟通,然而经费限制、地域限制、方言限制等一系列限制因素,使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大打折扣,有的学生家长甚至大学四年都没有跟学校联系过,尽管我们采取了家长会、家书、家访、喜报等多种形式,但还是不能完全覆盖来自天南海北的家庭。

2家庭、学校合力提高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家庭、学校的合力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完善,更加具有实效性。

2.1家长要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早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只要家长足够重视,家庭教育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家长转变传统观念,要摒弃“孩子送到学校了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儿”和“孩子只要将来能找到个工作别的都无所谓”等传统错误思想,要认识到没有教育过程就不会取得想要的结果。家长要充分发挥家庭所具有的亲和力,多与孩子沟通,平等交流,让孩子说说自己在学校的情况,说说自己将来的打算。家长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要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一致,特别是不要把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运用到孩子身上,因为家长的价值取向和人格修养是一本无形的教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价值取向和人格修养。

2.2家长要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现在的通讯已经非常发达,但是如果家长只被动等待学校联系,势必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学校在联系家长方面确实存在一定困难,现在好多家长为了打工挣钱都没有固定的住所,还有很多在国外,联系电话也经常更换,学校很难全面掌握情况。有些家长普通话一句不会说,说出来的话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句也听不懂。如果家长主动联系学校,家长可以找到会普通话的亲朋好友帮忙联系,这样就解决了语言不通的问题。

2.3学校要创造更多的与家长联系接触的平台。学校要及时提供家长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多种转播媒介,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吸取已经取得成效的高校家、校联系的经验,结合学校自身招生特点制订适合本校的家、校联系方法。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尽量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通过分地区家长会、家长QQ群、家访、书信等方式给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2.4学校要引导学生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要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不管自己的学历比家长高多少,家长的人生阅历永远要比子女高一些。要强化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主动接受家庭教育。通过感恩教育等手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家庭对自己在思想和学业上的进步具有的重要意义。

3结语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社会教育的多样化是以公民为教育对象,以社会、家庭、学校诸多教育资源对公民产生影响的多元教育。公民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之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所有公民是构成社会的元素。当把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有机整合之后,这种强大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家庭成员中的公民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公民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公民教育以政治说教的形式为主,公民的行为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道德来制约,使公民素质教育显得单一。把学校、家庭、社会诸多教育资源的融合,使公民不自觉地置身在一个多元的教育环境之中,公民在有意和无意中接受了教育。于是,这种多样化的教育功能就得以彰显。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促使家长自我素质的提高。任何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积极进步,那么,家长就得给孩子一个积极进取的家庭环境,这便促使家庭中的成员提高自己的修养,改掉自己不良习惯。(2)学校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对家庭中的成员产生隐性的、积极的教育作用。(3)学生良好的行为对社会产生巨大的震撼作用。(4)电视、网络平台、社会舆论等途径,对社会公民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5)教师长期与家长的沟通、对话,影响着家长对教育及自身素质的关注。(6)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影响着家庭的和谐发展。

二、家庭学校结合共同提高

在教育各个阶段,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实施三结合教育实践中,各小学、中学,大学都应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充分依靠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逐步探索出各种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途径,指导和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各学校努力探寻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结合点,形成家校育人的合力。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教育的优势,举办家长学校,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主动了解家长的需要和能力,介绍科学的教育方法,主动为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利用教育互联网络,交流家教体会。也可以利用学校开放日、校长信箱、家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反馈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的师德、师能水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三结合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和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从而也有力地推进了社区文明的发展。

三、良好的教育环境需要统一的教育理念

要使人得以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具备和谐的教育环境。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出现严重的分离,其各自的教育功能无法形成合力。要全方位全面推行教育的步伐,必须得到政府的调空和指导,必须以学校教育为基础,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发挥诸教育功能的互动作用,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确保学生所受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一致性。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对社会建设的重要价值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1.1流动跨度和性别因素影响家庭教育类型总体上51.4%的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采取的是“情感温暖”型的家庭教育,但是,随着流动跨度的增加,采取这一教育类型的比例在下降,相反采取“严厉型”教育方式的比例在上升,从本地家长的11%上升到来自外省流动家长的25.7%(参表1)。流动家长平时生活压力大,工作劳累。文化程度较低,一旦遇到孩子顽皮或犯错误时,由于缺乏亲职知识和技巧,采取严厉惩罚手段便不足为奇了。这明显地体现在流动家长对男女童差异性的教育方法上。56.3%的流动女童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教育“以朋友式沟通为主”,同比只有42.3%的流动男童持同样的观点。反之,在“基本是命令式教育”“以枯燥说教为主”“以打骂式教育为主”三个选项上,流动女童的选择均要比流动男童低5%左右。卡方检验结果为0.000,低于0.05,说明流动儿童的性别与家长对他们的教育方法存在显著关联性。但是,值得欣慰的是,不管是哪一类流动群体,家长以身作则总体情况良好,32.7%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履行对孩子的承诺,并做好表率,另有58.7%的家长“基本能做到”,比起郭黎岩等人的调查结果“占2/3的流动儿童父母所使用的教养方式不恰当”,这无疑是比较令人欣慰的。这说明,随着对城市生活的逐渐融入,流动农民工在家庭教育上还是接受了一定的科学观念,家教行为也有所改进。

1.2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家庭教育类型家庭人均收入越高的家庭,越趋向于采用“情感温暖型”家庭教育类型。不管哪一类流动群体,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提高,在家庭教育上采取情感型教育方式的比例也逐渐上升,但是同时选择“严厉惩罚型”的家庭也逐渐增多。究其原因,很可能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及价值观有关。当经济条件达到一定程度的好转之后,部分流动家长会更加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希望后代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因而在教育孩子上会接受更加科学的理念和采取更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相反,另有部分流动家长因为在城市感受到了收入增加带来的快感,会激发更强烈的追逐财富的欲望,因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缺乏耐心,采取简单粗暴的严厉惩罚就不足为奇了。而在采取“自由放任”教育类型的家庭中,以流动一类的人群中家庭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的家庭最明显,为55%;流动二类的人群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0-3000元的家庭最明显,为41.7%。

1.3家长文化程度影响家庭教育类型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选择“情感温暖型”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流动家庭,选择这一教育类型的比例都在五成以上,其中以“高中(中专)”这一教育层次的家长比例最高,达61.0%,而小学文化程度的家长选择这一家庭教育类型的只有四成出头。同时,随着家长文化程度的提高,选择“严厉惩罚型”的比例逐步下降。这些与郭黎岩等人的研究结果“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是一致的。

1.4家长疏于关心孩子学业,家校配合较被动,流动女童家长更少联系班主任“经常”辅导孩子学习的只占到33.3%,“偶尔”辅导的占到57.1%,还有近一成的家长从没辅导过孩子学习。因为流动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普遍是非正规就业,迫于生计压力,为追求更多的收入,延长劳动时间是必然的生存选择,即无暇辅导;另一方面,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在辅导孩子学业上,他们显然力不从心,即无力辅导。这与访谈的结果相当一致,疏于关心孩子学习基本上是所有班主任的共同印象。绝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在家校配合上都显得比较被动,89.6%的流动儿童认为,父母有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而且流动女童与男童的家长在这方面不存在差异性。但是,家长卷显示,七成的家长除了参加学校的家长会之外,就没有参加孩子学校组织的其它活动,三成的家长平时基本上与孩子的班主任没有联系,一个月至少与班主任联系一次的家长只有26.9%。相比之下,流动儿童对家长联系班主任的频率预期还更高,只有12.4%的流动儿童认为父母“基本没有”与班主任联系。此外,家长联系班主任的频率与孩子性别有显著关系。认为只有在开家长会时,家长才联系班主任的流动男童占到27.1%,流动女童占到35.7%,只有在犯错误时联系班主任,流动男童占到24.3%,流动女童占到13.2%。总的来看,流动女童的家长联系班主任的频率更低些。这可能与“流动儿童到城市学习的费用高于在家乡求学,在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观念支配下,女孩比男孩更加不易到城市来学习”,“因此到城市学习的女孩比男孩更加珍惜学习机”有关。因为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流动女童在异地他乡求学路上表现得更加遵守学校和社会规范,更不会因为调皮捣蛋或违反校纪校规以致家长与班主任联系更频繁。

1.5家长对孩子性格评价总体向好,流动男女童自我反馈差别大无论是哪一类流动群体的家长,都有过半认为自己孩子主要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开朗”,认为自己孩子“内向胆小”“任性”“孤僻”的分别达到28.3%、15.5%和2.9%。相比之下,流动儿童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反应会保守些,42.5%的流动女童认为身边的老师同学或亲戚一般都认为自己“活泼开朗,乖巧懂事”,相比之下,流动男童要低得多,只有32.9%,但是流动女童选择“内向胆小,乖巧懂事”的比例要高过流动男童5.2%,而对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不太清楚”的男生占到近五成,为46.2%。如果以“年级”为变量考察发现,无论在哪个年级的流动女童,总体上都是比较“活泼开朗,乖巧懂事”的,低年级流动男童和高年级流动女童更加倔强,流动男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太清楚”。这可能与步入初中阶段的儿童身心发生剧烈变化,自我评价处于矛盾状态有关;也可能与男童比较少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关。

2结语与建议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1985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报告中指出,「我国教育仍以死记硬背为主,不注意培养独立判断能力和创作力,这样的人才培育过于模式化,缺乏个性,且因竞争激烈,造成青少年行为不良等荒废现象日趋严重,有必要突显学校教育中德育的首要地位。」所以至1985年起,日本就智、德、体三育的顺序改为了德、智、体,可见德育在日本教育社会中也是放在首要位置。日本的家庭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视子女的挫折教育。父母鼓励子女在幼时受到挫折和失败的教训,并且强调要不在父母的帮助下引导子女自己克服解决。日本的父母在子女两岁之前教育他们“等待”这个道理,并且在两岁以后养成他们“忍耐”的个性。这里所说的“忍耐”并非消极地忍让,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意识积极地忍耐来克服困难的。另外在家庭德育中,日本家庭也很重视子女的自信和自立。

大部分家庭都是让子女自己完成自己房间的家务整理,同时也很重视子女的意志力的养成。日本人总相信这句话“习惯了之后就变成理所应当的了”。所以当看到孩子洗自己的衣服觉得累了想听下的时候,父母绝对不允许他们停下来,如果允许了的话,第二次,第三次就还会这样,也不坚持也不克服了。礼仪教育方面,中国大部分家庭不把礼仪教育放在家庭教育之列,认为那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而日本人早就深刻意识到当今世界面临着道德危机。所以礼仪教育也渗透在日本家庭教育中。日本家庭礼仪教育的另一个重点则是“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是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课题。这个习惯的养成给日本整个民族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二、中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从国家庭的智育培养角度来看,中国家庭特别重视孩子的智育培养。但是中国家长植入给孩子的知识大部分是撇开孩子兴趣之外的知识。中国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所以为此让学生进行各种素质教育,但此点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纯真。

从国家庭的德育培养角度来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调查显示,现今中国有67%的家庭存在教育不足的问题。按照子女要求去做,满足孩子的要求是现今中国的普遍做法。将孩子的角色放在家庭的中心,不允许听到自己小孩的不是。给予关心的大多是孩子物质上的不足,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样一来则会带来大部分孩子在人格和道德上面的种种问题。太过溺爱以至于导致孩子性格欠缺,这也在某种层面上剥夺了孩子人生中的一部分体验。从家庭的礼仪培养来看,新华社曾报道说,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竞争的严峻化。所以中国家庭重视养成孩子的竞争意识。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在竞争教育下却忽略了一个“谦让”的礼仪教育。中国教育局的调查中报道出,中国的家庭中40%的孩子在家里用“喂”来称呼自己的父母,虽然孩子还不知道自己是否爱着自己的父母,但是在孩子们心中最爱的是他们自己。

三、日本学前的家庭教育给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