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计算机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计算机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计算机教育研究论文

计算机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将计算机列为基础课程,不论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要修读计算机课程,计算机操作能力作为本科生必备的技能,学生计算机考试通过的等级证书甚至与毕业证书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达标便得不到毕业证书。可见现如今计算机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却存在了很多的现实的问题。

(一)科学性不完善高校计算机教育科学性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过分注重操作性和实用性,对计算机工具性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现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课堂,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课堂,基本上是老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相关原理,学生看教师操作一遍,之后学生自主模仿学习,完成教师要求的作业内容。这样的教学虽然让学生迅速的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步骤,却忽视计算机科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学生个人学科科学精神的塑造,学生只知道怎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对计算机这门科学深层次的了解不够,科研精神缺失。计算机的工具性不应该是单纯的表现在学生会应用一些系统的方法解决计算机操作问题,还应该是具备一定的科学钻研和探索发现的精神,在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善于科学思考,主动进行科学创造,学生科学精神的树立是计算机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另外,让学生了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资讯也是计算机科学性的体现,现在高校计算机教育当中普遍缺乏对计算机前沿资讯的了解。在一些计算机课堂中,学生完成作业任务之后,教师便让自己上网和玩游戏,甚至有些学生上计算机课就是为了能够上网玩游戏,这样就完全扭曲了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大大的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机会。其实,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前沿,深入了解计算机以及信息、网络发展背景和未来发展趋势,让学生能够熟悉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现状和动向,让学生在计算机科学的世界中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兴趣,进而树立科学精神。

(二)人文性缺失高校计算机教育计划中将学生对计算机原理、操作等技术方面的内容作为唯一的目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系统、使用办公软件、浏览和制作网页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强化,并能够在日常应用中日益熟练,客观上达到了现代信息社会对计算机操作的要求。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育日益沦为一种工具理性至上的机械式训练,计算机教育忽视了学生个人的丰富的情感,学生知识被当做死板的训练对象,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差别,计算机文化与信息文化在教学中被忽视,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实际的应用,人文精神在计算机教育中缺失。有学者指出“由于对纯粹操作技术的强调和对人文精神教育的忽视,当今大学计算机教育体制培养下的大学生表现出了种种令人难以满意之处:从计算机黑客的横行到电子流氓的产生,从沉溺于网络恋爱到网络成瘾,从数字化犯罪到信息垃圾的泛滥……”因此,我国计算机教育由于过于注重工具性,对学生在现如今的信息时代产生了一些不良行为并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人文性缺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能够清醒、理智地看待计算机教育,应该提升对计算机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和意义的关注,在注重计算机实用性的操作的同时,增加对学生个人的关注,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进而为了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因此,计算机教育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应该关注学生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增加对学生的计算机文化、信息文化、网络文化等相关文化性知识的传授,充分发挥计算机教育的人文性。计算机教育欠缺科学性会导致学生对于计算机科学体系理解的不够全面,对于学科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科学探索精神,单纯追求计算机技术的实用目的和功利目的,这完全不利于高校层次学生对于计算机学科的科学领悟。计算机教育人文性缺失会导致计算机教育沦为僵化的技术灌输,欠缺计算机教育的时代性、社会性、个性,不同的学生对于计算机教育有着不同的需求,计算机教育的人文性能够有效的帮助高校计算机教育符合时代需求,培养适合社会需要并且全方面发展的学生。计算机教育科学性与人文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能够为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科学人文主义视角下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体系改革探讨

(一)计算机教育以学生为本计算机教育首先应该将视野从计算机技术转向学生的需要,要鲜明的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是书上怎么写学生就怎么做,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样操作,这样是教育明显是以计算机程序为中心,学生被“牵着鼻子走”。以学生为本的计算机教育应该让学生们理解到技术是人的能力的拓展与延伸,其中蕴含着人类长期的智慧的结晶和人类精神、道德与价值的凸显。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下的计算机不再死板的、冷冰冰的客观物体或技术手段,计算机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获取、处理、生成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避免让学生产生被动接受的麻木性,不让学生成为计算机程序的“奴隶”,而是让学生成为主导者,在计算机科技与技术中发挥自我。另外,在如今的网络时代,要加强计算机教育的与时俱进,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的有效用途,培养学生在互联网中健康的交流与共同,计算机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要求,摆脱与学生生活脱节的窘境。

(二)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计算机作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必备的工具,其基本功能是为人类服务。在计算机教育中,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教育的只要目的,但在信息高速膨胀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文化充斥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因此,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应该知识与素养并重,既重视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还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所谓信息素养,也就是对计算机文化的内化。学生学会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很好地融入信息社会。有学者指出信息素养的本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操纵、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可见,信息素养自身就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它既体现了学生情感意识、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素质,有体现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开发,因此,我国高等计算机教育应该放眼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而不是只停留在知识层面的单项传授。

计算机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1.1方便学生日常学习。由于计算机网络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一方面,其具有快速查阅、上传等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生学习,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的搜索功能,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有效的信息。并且,网上资源丰富往往可以帮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轻松有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更主动的要去学习,变得爱学习。同时,通过网络学习能将学生的知识面变得宽阔,在上课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上有更多更丰富的话题,从而活跃了课堂,学生自己本身也会在讨论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在课堂上“一遍过”,利用互联网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这一特点,灵活的调整教学实践,将与课堂上相关的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上课内容,也可以发一些课外相关的资料给学生加深他们的理解与记忆。这就不受传统课堂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限制,老师原本上课本内容的时间就不多,更不可能吧课堂外的知识完整的带给学生。

1.2帮助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节约教育资本。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计算机教育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文字图片还能看到动态的视频,这样趣味生动且直观的的教学,方便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3]。在拥有海量资源的同时,计算机教学还具有节约资源这一特点,如果把我们的教课书,教学资料变为电子稿,将学生平时的测验由笔试变为机考,平时的作业改成用word、PPT等形式,节约了大量的纸张不说,也可以节约为这些教育资源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及经济上的不菲开销,减少了学生学习成本。而在学生学习的内容上来说,降低成本的同时不当没有减少应学习的内容反而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的丰富多样。再加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它可以被随时随地的使用,当学生需要学习去朗诵、背诵课文时就可以在电脑中找到各种名家的朗诵,无论是音频还是视频甚至是动漫等一些丰富有趣的资源,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将枯燥的朗读背诵变得有趣。

2计算机科学技术对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发展

2.1积极创新。要想计算机教育取得更好的发展,在教师和学生使用中受到更好的成效,应该要积极努力不断地创新。了解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只有从实际中出发,才能让创新的内容更为贴近学生的需要,被广大学生所接受。也正是用为有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教育中的教学技术和质量才能不断的得到提高。

2.2规范教师对计算机教育的使用。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对学生学习环境的控制能力,引导学生适应计算机教学,并正确使用。不断地对学生在计算机教育中会遇到的问题,提出猜想,积极地寻找解决的方案,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在接受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正确的认知,利用计算机教育去切实的提高对所要学的知识的认知程度,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灵活的去运用计算机教育中的教学资源。

2.3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认知。就像对电脑的使用有利还是有害这一问题的辩论一样,计算机教育在学生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对计算机教学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要明白计算机教学的初衷。同时让自己能够运用计算机教育,就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的使用水平,这样才能配合老师的教学以及教材的需要,掌握自己要学的知识。

3结束语

计算机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1.1教学方式落后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计算机学习的效率,但是在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影响,计算机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对中专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非常不利。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只是机械的传授上课前备好的教学内容,根本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听懂,很多学生听不懂也没有机会或是不敢向教师咨询,最终导致不懂的计算机知识越来越多,从而降低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师的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减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降低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自然不高。教师对学生计算机的考核方式还是传统的纸质考核,仅仅通过纸质考核,只能够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更不能够了解学生对计算机实践操作的应用能力,这种落后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降低了中专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水平。

1.2使用教材不适合只有适合的教材,才能够帮助中专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促使中专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但是很多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材不合适,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中专学校在计算机的教育工作中,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计算机教学,不管学生所学的专业是什么就利用相同的计算机教材教学,很多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无关,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重新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不利于提升学生在岗位上的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但是很多中专学校还是使用过去老版本的计算机教材,学生无法学习到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非常不利。很多中专学校还是只传授学生一些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没有将计算机软件、网络信息技术等教材引入中专学校中,阻碍了中专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2提高中专学校计算机教育水平的相关策略

2.1提高中专学校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中专学校要加强对计算机教育对学生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提高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中专学校计算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中专学校要重新调整教学计划,将计算机设置为学生的必修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平台。除了重视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实践操作的练习,为此中专学校要加大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设施的投资,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安排计算机操作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巩固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除此之外,学校要改变计算机考核机制,除了要保留传统的纸质考核形式外,还要考核学生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够提高中专学生计算机教育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2.2不断创新计算机教学方式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计算机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在计算机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多媒体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计算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来增加对硬件和软件概念的理解,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学习了word2003的基本文字处理软件之后,教师在实践操作课堂上给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来制作毕业论文的版面设计,设计要求不限,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来对毕业论文的版面进行设计,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的团结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2.3加强社会调研,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中专学校要及时地做好计算机应用的调研,根据调研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的应用,及时地对计算机教材和教学内容作调整,这样才能够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中专学校的教师要通过进入企业来了解不同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计算机知识,加强对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关注,根据社会调研及时更换中专学校计算机的相关教材,保证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工作岗位对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的要求。中专学校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应该把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实践操作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不同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将教学内容和社会生产接轨对中专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1.1教学模式单一中学计算机理论知识内容比较广泛,但计算机课程的课时安排有限,因此学生无法全面地学到充足的计算机知识。目前,尽管计算机课程普遍出现在大多数学校之中,但教学形式依然沿用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一直是计算机教学常用的模式之一,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与操作技巧方面受到限制,学生的思路只能按照教师讲解的套路进行延伸,因此无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计算机逻辑思维与操作能力,从而降低了计算机整体教学质量。

1.2师资力量薄弱一般情况下,部分中学的计算机教师只是进行短期培训就开始上岗教学,不具备专业的计算机文化水平,无法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与计划。随着计算机系统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一些计算机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难以跟上时代的变化;另外,部分中学会聘请大专、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行教学,虽然这些教师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掌握全面,但是他们缺乏教学经验,而且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处理,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培训来积累教学经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教师。

2实施中学计算机教育改革策略

2.1改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思想观念。一些计算机教室不仅身兼教师一职,而且还要分管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相较于其它科目教师而言,工作量与待遇呈反比,从而使计算机教师对工作缺少热情与积极性。所以,计算机教师要提升自我的思想观念,了解素质教育与计算机教育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第二,教育理念。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理解教育不只用于传递文化知识,而且是发展认知的必要方式。所以,中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育学习之中,从而发挥了其主体作用。

2.2课程结构的改革因为中学生学习任务量大,学习科目繁多,所以无法编排更多的计算机课程。针对有限的计算机课程学习,应该制定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来实施教学,教材的内容要能发挥出全面性和实用性,使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内容,又可以对目前市场发展的最新状态有所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除此之外,学校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关的计算机辅助材料或者成立学校的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2.3教学内容的改革教材应该选择与中学计算机素质教育相符合的理论内容。教材内容应该以实际为出发点,做到有重点、有规范、层次分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而且,计算机教材也要随着计算机系统的更新进行升级调整,使计算机教材内容涵盖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4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在中学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中,教师的品格素质是决定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素之一。所以,中学教师要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自我提升来充实计算机教学能力,加强自身的素质锻炼,吸取成功的教学案例来积累经验,从而达到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

3结语

计算机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1.1教学观念滞后大多数技工学校总仍然存在“轻实践重理论”或者理论和实践“不挂钩”的问题,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其顺利发展。由于技校管理层不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不愿意配备硬件设施,学生想实践但是缺乏条件;部分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观念滞后,认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是相互独立的,造成实践和理论脱节。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要满足社会需求,就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对于上述技校,即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依靠理论知识获得了计算机等级证书,但是一旦参加工作,轻视实践的教学方式的短板就显现出来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势必会有更高的人才需求,对人才的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教材、课程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技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材和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对于计算机教学,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水平选择,但是很多技校更换教材的周期很长,部分院校的实践教材和理论知识教材分开,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再者,计算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并且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逐渐紧密,但是技校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教材内容滞后。举例来说,传统的HTML制作的网页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CSS、Javascript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大多是技校计算机教材缺乏这个方面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陈旧的知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进入社会,技能和社会需求也是脱节的。

1.3教学方式枯燥无味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这是计算机教学具有的特点,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也要求学生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这就是技校提倡的一体化教学方式。纵观现今的技校计算机教学,大部分仍然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在教学中非常被动;理论知识讲解完后,教学习惯给学生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方法枯燥无味,过于单一。计算机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如果缺乏实践,也就缺少了由“抽象知识”到“具体知识”的转化过程,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多技校缺乏足够的硬件设施,教师也不愿去转变教学方法,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落后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4管理方式有缺陷大部分技校已经建立了机房,能够满足学生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需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病毒、垃圾等,由此产生计算机死机、系统损坏等问题,长此以往,计算机损毁严重,对于技校来说,这是缺乏有效管理的体现。

2.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

2.1树立对教学对象的正确态度相比于高中生,技校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都有较大差别,技校学生的智力特点比较特别,并别偏重于形象思维,通过教学可以培养为实践性技术人才。对于高中生和技校学生,势必不能采用相同的培养方法,所以,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安排、教学组织等都要针对技校学生做具体安排。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走入社会得到好的工作是主要目标。对于技工学校来说,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是当务之急,技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自我提升能力,做到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向培养。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导学”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更加重要,一方面,教师应尽力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将一体化教学观念落到实处,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而不仅仅是提高考试成绩和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

2.2开发一体化教学课程目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而不是“为什么”,和教材的编写思想不相符合,造成计算机教学中存在问题,也不符合技校学生的思维特点。对于技校来说,开发一体化教学课程非常重要。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只是按部就班的讲解软件使用方法,将具体的操作方法列举出来,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即使掌握了,也没有很大帮助,因为他们没有获取实质性的计算机知识。技校应采用和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计算机教材,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知识和实践联合起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计算机教学中,教材仍然是最重要的工具,技校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优质教材应注重“工学一体化”,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案例而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任务式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难易适中。设计一体化教学课程,教师应注意几个方面。教材中应有具体案例,并且案例要有较强的实践性、针对性,更加生活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各个案例之间应联系紧密,能够形成教学系统,应按照学生水平由易到难的设置。为学生设置上机课程,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实践操作技能。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2.3设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多媒体教师中讲解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在机房中自己操作,虽然教师详细讲解了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但是到了机房,学生可能又忘记了,教师可能还要重新讲解一遍,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事倍功半,再者,这种教学方式也不符合技校实践技能为主的教学观念。技校应为学生设计一体化计算机教师,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在机房计算机中预装多媒体控制软件,教师可以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在学生屏幕上演示具体的操作方法,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第二种是在机房中设置投影仪和幕布,教师利用投影仪、幕布和计算机,变讲解边操作,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灵活生动,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2.4运用分组、分层、合作的教学方式对于技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可能已有一定了解,但是有些学生却根本不知道,要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应该依旧学生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即1、2、3三层,每层选择一到两个学生作为小组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知识水平最低的第3层学生为基础,着重培养第2层学生,适当的给1层学生增加练习难度。学生分组学习,遇到问题和困难可以小组讨论解决,教师也应该给与适当的指导。这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自己水平的同时又能够帮助别人,这种差异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效果较好。

3.结束语

计算机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一、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

1.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每天所获取的信息量大幅增加。计算机教育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目前,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演示、操作、讲解是计算机教育的基本模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假如在课堂上思想不集中,错过了教师演示操作的关键时期,那么之后的自我操作便不得要领,更谈不上掌握操作技巧。集体授课仍是目前计算机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师与学生缺乏一对一的专业辅导,所以学生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在繁重的理论学习中将会力不从心,进而消磨掉计算机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计算机考试不科学在计算机教育中,计算机基础考试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它综合反映了计算机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计算机考试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它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有力证据,是检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中职院校在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考核时,缺乏实用、严密的考试形式。随堂测试是计算机考试的主要形式,学生难以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而且单一的机试或者笔试不能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水平。

二、改革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有效途径

1.实现教育与行业的接轨中职院校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时展需求是其确定教育内容的根本出发点,计算机课程要紧跟时代和行业发展趋势。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所以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育时要时刻以岗位需求为前提。教师要总揽全局,时刻掌握最新的社会资讯,合理规划和划分教材内容,重点讲解计算机热点知识,掌握计算机发展前景,不断提高学生适应计算机岗位的能力。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出技术型和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更好地就业。所以,在设置中职课程时,要将就业作为先导条件,紧密联系实际,切实加强生产生活和教学内容的联系,为社会发展提供专业化人才。同时,中职计算机教育要以就业方向为依据,细分专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输送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而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要始终坚持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近年来,高校进一步扩大了招生规模,中职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而数学知识和英语知识是计算机学习不可或缺的知识构成,所以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编程班,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2.加强实践训练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计算机十分注重实践操作和演练。在改革计算机教育的实践中,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重视校外实践和课堂实训,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全面掌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此外,学校还要适当增加计算机课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计算机操作时间,从而夯实计算机基础。

3.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中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一般较差,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上机操作。教师要实事求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引导,帮助其梳理知识脉络,强化知识记忆的过程,同时大力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信心,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予以点拨,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从中职教育的具体特点着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同时,要适当增加教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不断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提早熟悉工程流程和内容,满足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4.颁发计算机资格证目前,用人单位极为重视学历证书,所以中职院校通常以理论考核来衡量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这就使计算机教育偏离了实践操作的轨道,学生只能掌握最基本的软件使用方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从而与职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用人单位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引进方法,中专毕业证书不再是他们考虑的唯一因素,他们要求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取权威部门颁发的各项资格证书。所以,中职院校要实现综合技能训练和基础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推动计算机教育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5.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保证中职计算机教育的顺利开展,就要加强师资力量和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在中职计算机教育过程中,硬件设施也就是计算机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学校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更新计算机设备。同时,师资力量也是影响中职计算机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计算机基础考试不仅是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检验,更是对教师授课能力的考验。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中职院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定期对计算机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

教材更新慢、教育模式单一、基础设施差等是阻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中职计算机教育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1世纪,计算机技术是人们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计算机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进行计算机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

作者:蒋建峰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农业综合技术学校

第二篇

针对目前计算机教育面临的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保障计算机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提高计算机教育的实用性

在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教育要具有高度的实用性,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提高计算机教育实用性的首要环节,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即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为本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做好课程设置。第二,选择符合学生和社会需要的课程。一方面,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合理安排课程。比如对于设计专业、广告影像行业等,在以后的从业中,需要具备处理图像的Photoshop软件,还有一些AutoCAD等,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社会对学生提出的各项要求来教学,从而提高计算机教育的针对性。这就要求学校做好社会调查工作,了解社会的各项需求,不断改革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2重视实践教学

在信息化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首先,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保障计算机教学效果。其次,在计算机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上机操作。与此同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日后参加工作做准备。最后,学校需要跟社会中的企业合作,给学生一个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习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与社会接轨,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3转变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你听我讲”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不佳。所以,老师必须要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1)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计算机教学中,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讲解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考,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与学生进行互动,多与学生交流,从学生那里得到教学反馈,能偶及时调整计算机教学,保障教学效果。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黑板板书的教学手段,相对来讲,比较单一落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比如丰富的图文信息、多样化的视频资料等,将其运用与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知识的难度,有效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4结束语

计算机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7篇

教育能不能被学生接受,要判断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生命力。创造符合学生的教学环境,编制符合学生的专业课程资源。根据社会的需求,编制特色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大纲。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将理论结合到项目中。近年来各个出版社的教材都是偏于理论、偏于大项目的。肓目追求外国的形式,直接过渡到项目教学,学生基础东西不会,直接过渡,老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习也很吃力。如果综合一下,理论精讲、小案例、大案例、再过渡到大项目。因此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老师也能顺心如意地讲课,然而校本教材要保证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符合,保证对学生培养。

(二)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有主观性。比如photoshop教学,上课开始展示上届学生优秀作品,调动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课下认真备课,备课时精选素材,认真找到适合本次课的精典案例,将知识融入到案例中去。上课时充分利用时间,保证课堂质量。上课时先展示讲解的案例作品,再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分析怎么做,教师协助攻破难点,演示新知,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所思、有所想,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创造性地学习。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激发学生思维。

巩固学生技能,要不断举一反三,讲解新知时,引导并带着学生做,给学生相似的案例,完成练习,熟练后让学生进行设计。比如PS教学,讲解杂志封面和电影海报制作、婚纱摄影、企业宣传册、建筑效果图设计等大型案例后,讲完一个,就让学生给出相应的定位,自己设计,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主体。将老师解放,进行指导。得到锻炼的学生才能走向工作岗位,缩小毕业生与工作需求的差距。

(四)增加表扬机制,树立学生自信。

教学管理过程中,表扬与鼓励对学生的作用大于批评与指责。因此,不管再坏、再不好管的学生,你要发现他的闪光点,加以表扬,拉近与学生距离,再让学生学习会轻松些。完成任务较快较好的学生,要不断鼓励。比如:把学生完成的较好作品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自我、相互点评。在老师指导下做出改进,然后将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认可,树立起了信心,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五)教师能力提升。

学生完成在校学习后将走上工作岗位,学校教学质量高低对学生就业影响很大。如果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该校教学质量肯定好,学生在校能学到更多知识与技能,更易找到适合的岗位。加强教育、心理学学习,提高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入企实践学习。将所得经验及企业需求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在新形式下不能抱着陈旧观念不放,要以平等眼光看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学习者,教育学生同时也向学生学习。教师岗位是平凡的,教师作用是巨大的。

(六)师生关系。

计算机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8篇

1引言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对专业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之下,优化计算机教育、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是教育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复式分层教学法在计算机教育中的有效运用,为计算机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2复式分层教学法的相关概念

复式分层教学法是在教师对学生知识基础、智力等因素的差异进行考量,采取有区别的分层教学方法,进而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复式分层教学法充分考量了学生的差异性,摒弃了传统教学“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使学习基础和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够进行充分、有效的学习。复式分层教学法来自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在国内外教育学者的研究实践以及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复式分层教学法在我国得以发展和实现[1]。复式分层教学法通过对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进行区分,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分类辅导、分层教学和分段提高的方式,使学生全体能够对教学目标进行达成,同时又促进了水平较高学生的深层次发展。

3复式分层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意义

3.1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满足

复式分层教学法通过分层管理教学的方式,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设定上考量学生的差异性,采取分层备课、教学、练习、评价和辅导方法,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满足。传统教学中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很容易造成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而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教学内容不具有挑战性,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成绩难以得到提升。复式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和层次,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能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打造适合的学习方案。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对基础性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基础较好需要深层次的学习的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度的发掘和提升。

3.2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在复式分层教学中,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组、分层教学,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同时还强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分组教学是复式分层教学法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将对教学的大方向进行掌控,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课堂讨论、自主探究是复式分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实施,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2]。同时,通过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化,为学生增加了学习和表现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在复式分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了解,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更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

3.3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复式分层教学法对教师科学分层和科学指导等能力的要求很高,复式分层教学法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的科学分层,是复式分层教学法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从另一个角度来考量的话,复式分层教学法实施能够有效地对教师的组织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进行锻炼。教师在复式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在复式分层教学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学习中会产生更加深化的问题和疑惑,对学生深度问题的解决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全面的促进。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进行有效的提升,才能够满足复式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求。

4强化计算机教育中复式分层教学法运用的途径

4.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复式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加倾向于指引、指导的角色,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在教学中得到重视和提升。复式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首先计算机教师要对自身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位置进行准确的认识,在适当引导的前提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知识、能力等差异进行全面的考量,这是开展复式分层教学法的基础,只有对学生的了解到位,才能够保证分层教学方法的准确性。另外,在复式分层教学法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有效的掌握和引导。例如,有的学生因为分组的差异性可能会自尊心受到伤害,对自己产生不认同不自信的心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鼓励,避免学生不良情绪的产生。

4.2通过组别的划分,推进复式分层教学法的展开

组别的划分是复式分层教学法实施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划分组别是复式分层教学法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组,使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在教学任务的布置上,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的组别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学习及合作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还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有相应的学习任务来完成。另外,教师进行组别的划分时,除了学习成绩和水平外,还要对学生的不同个性以及兴趣爱好进行考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竞赛和挑战,教师可以组成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技能比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得到双重的提升。

4.3通过分层教学方案的设置,全面开展分层教学

复式分层教学法在计算机教育中的有效运用,需要教师科学地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等。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技术型、实践型专业计算机人才,在对这一总体目标进行掌控的前提下,教师通过对学生不同基础、个性等进行调查分析,设定分层次的教学计划和纲要。教师要在计算机专业整体教学计划和纲要的基础上,将教学纲要和计划进行适当的差异性调整,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计算机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分层教学、提问、练习和作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复式分层教学。计算机教育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很重要,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对其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和提升,而针对能力较强或是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动手能力进行强化。例如,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教学,将数字媒体等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得到深化。

5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科学开展组别划分、有效实施分层授课几点途径,能够有效强化复式分层教学法在计算机教育中的运用。通过复式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实施,能够增强计算机专业学生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时对计算机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促进计算机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肖刚.复式分层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考试与评价,2016,20(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