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银行业治理商业贿赂问题范文

浅谈银行业治理商业贿赂问题范文

时间:2022-11-21 11:36:33

浅谈银行业治理商业贿赂问题

摘要:本文旨在以银行业作为主体,从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出发,认定银行业商业贿赂的行为及其构成要件,探究其共性与特征,分析商业贿赂行为在银行业中的表现和形成该现象的原因,从而得知商业贿赂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机构和社会的危害及影响,思考并研究如何治理银行业商业贿赂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防治措施。银行业应加强金融监管力度,从而规范银行业竞争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以保证银行业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稳步推进,为树立银行业良好的国际形象,实现反腐倡廉的政治需求提供保障。

关键词:银行业;商业贿赂;制度分析;防治措施

“乱狱滋丰,贿赂并行”,“贿赂”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昭公六年》,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银行业商业贿赂问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大的环境下,以金融市场结构为脉络,从局部出发而提出的相关问题。研究银行业商业贿赂问题同时也是建立健全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而作出的重大举措。

一、银行业商业贿赂的行为研究

1.商业贿赂行为的认定与构成要件结合现行法律法规中对商业贿赂的认定,可以将商业贿赂定义为两类行为,一是商业行贿行为,即经营者为了创造更好的条件去交易,用一些鲜为人知的手段给对方当事人好处的行为。二是商业受贿行为,即跟这个商业有关的单位团体或者个人,因为有很好的条件和自己有利的商业地位,不正当的选择性收取他人好处的行为。所有的商业贿赂行为,都与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构成商业贿赂行为的要件分为:一是主体。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二是主观。有意识的发生收贿或受贿行为;三是客体。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四是客观。无法准确认定,给现实执法带来困难。

2.银行业商业贿赂的共性及特征商业贿赂具有竞争性、与具体交易或交易机会的关联性、行为的多主体性和双重不正当利益等共性。银行业商业贿赂具有如下特征:(1)商品可接受性。与一般商业贿赂行为的交易客体不同,银行业商业贿赂行为的交易商品是货币或者与货币等价物相关的物资,这一客体具有一般可接受性。(2)利率可调节性。银行业商业贿赂行为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阻滞正常金融交易市场公平竞争,蒙蔽真实资金的价格信号,加大市场交易风险,通过实际可操控利率,祸及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3)危害具广泛性。与一般商业贿赂活动影响不同,银行业商业贿赂行为影响危害力极大,波及整个金融交易市场和社会成员利益,降低和违背正规的授信审查标准,形成不良贷款或其他资产,严重危害投资人和存款人利益,其影响虽不限于行、受贿双方,但危害广泛、影响深刻。

二、对我国银行业治理商业贿赂问题的分析

1.商业贿赂在银行业中的现状及性质(1)隐蔽性———防治难度大。行贿人熟悉隐蔽性在当代社会主流层面上的特征,巧妙结合各种贿赂方式,除了用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用以交换从而实现自身的目的外,给予或收受回扣、高规格宴请、安排客户旅游、就业、承诺晋升职务等变相贿赂的形式已不足为奇。违法分子为了降低贿赂风险,贿赂方式在商业领域中不断出奇,使得该行为更加隐蔽并难以暴露,用法律规范难以做出行为认定,从而逃避法律制裁。(2)数量性———资金和信誉损失严重。以大利套小利的行为,在商业贿赂的领域中,现金收受或其他贿赂行为已是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更深的“大老虎”,诸如高风险贷款、存在问题或无法保质保量等诸多隐患事故的采购项目,成为了商业贿赂在数量性层面的具体表现者和严重影响者。商业贿赂行为在银行业领域所承担资金方面的惨痛代价,是维护社会信誉度、公众信任感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必须要做的工作。(3)行为性———领导人员及机构负责人首当其冲。银行业商业贿赂行为发生主体即为商业贿赂行为的责任人,领导人员及机构负责人在商业贿赂案件中占绝大多数的行为主体。因该人员具备较充分的权利,可以使一些商业环节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标准、造成诸多不公平竞争。商业贿赂行为发生后,收贿受贿行为一种是归为己有,另一种则是以“小金库”的形式放在单位,同自己的利益团体所共有。更有甚者,二者并存。

2.造成银行业商业贿赂的原因第一,利率可调节性产生准“经济租”引发寻租活动。利率本身需要在透明化的市场上调节价格,但由于自身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引发出部分银行工作人员限制价格机制等影响利率在信贷市场上所发挥的作用,进而产生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使得市场出现不完全出清的不公平分配行为。这种行为无疑对商业贿赂的产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通过方式转换实现贿赂目的,利用利率来调节的资金需求配给方便之人。与此同时,这种调节再配给的方式无形增长了银行业资金配置权力,监管堪忧。第二,银行业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银行业在金融市场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作为吸纳和分配资金的中介机构,本身就具备商业贿赂的潜在基础和可能,规范银行业交易规则和约束市场纪律更是重中之重,如果发现不正当交易行为没有及时得到解决或改善,更有可能滋长商业贿赂之风。因此,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不完善,加之缺乏对于银行业商业贿赂行为的惩戒力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还在筹措商议和备案阶段,商业贿赂行为发生在违法人员身上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第三,金融资源具有稀缺性。纵观经济形势发展,从金融本质属性出发,金融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同时处在一个大的时代浪潮下,其既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又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当越来越多的资金需求向其走来,掌握着资金配置绝对权力的银行业面临的商业贿赂越来越多。商业贿赂主体尤其是银行机构相关负责管理人员,面临巨大诱惑及可变通渠道,成为了大时代浪潮下的“弄潮儿”,随波逐流直至腐化,严重影响了国家财产安全,损害国人利益。

3.商业贿赂对银行业的危害及影响一般认为,商业贿赂对银行业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阻碍经济秩序,破坏资源配置。商业贿赂行为扭曲了公平竞争的本质。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诚信企业,由于贿赂行为的发生,不仅妨碍其改善服务、监督的工作进程,更影响银行业的服务质量,阻碍企业进步、市场运作以及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在现实中,在这样的“潜规则”面前,企业往往无法面对,只能遵循“潜在规则”,从而在竞争中避免错失市场机遇或丧失其应有的市场份额。(2)浪费社会财富,削弱政府公信力。高收益、低风险造成了一些银行业内部高管敢于“贿赂”,商业贿赂不仅拉下官员,更多的受害者是其他热衷于正规经营、合法交易的商家,从而导致整个行业被迫支付没有效益可言的“入行费”。中国法律体制的不完善,加大了执法与监督的难度,本应有权查处的机关,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赋予其他部门的执法权力,出现尺度不一,“或争或推”的现象。(3)损害投资环境,滋生经济犯罪。投资所带来商业贿赂的出现,使得贸易平衡向行贿者一边倾斜,阻碍市场机能的正常发挥,影响国内投资环境,减少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社会资源和技术的合理分布以及资金的流通。商业贿赂主体行为人,诸如银行高管、信贷部门负责人等利用自己的职务与工作之便,产生行贿受贿等不良行为,严重影响行业风气,败坏商业道德。

三、对我国银行业治理商业贿赂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1.我国银行业商业贿赂治理的制度分析从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自身情况来看,其在未来规划、增长模式、战略需求和人员考核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经营模式、市场趋向、客户群体、考核方式、产品结构及竞争区域的同一性,结构性竞争过度与相互压低价格问题日趋显著。面临相同的社会资源,银行员工寻求商业贿赂的短期化行为从而获取高额回报,不痛不痒的金融机构管理机制缺乏普遍约束力,使得贿赂成为这些人的垫脚石,同时也是绊脚石。下面以包商银行为例,分析我国现行的银行业商业贿赂的治理制度。201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中国银行保监会公告称,鉴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严重信用风险,对其实行为期1年的接管。信用风险,极大地威胁到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正是由于内部员工违规操作放贷,内部管理缺失,制造虚假贷款资料,无法弥补巨额资金亏空,才出现了此种由商业贿赂导致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件。虽对涉案人员采取刑事判决,面对巨额资金赤字和社会各方面压力,刑拘反倒成了这些违法犯罪分子的“避风港”,蹲几年或者十几年的监狱,以人身自由换来巨额财富流失,社会影响恶劣,所亏资金损失至今无法追还。基于包商银行是非上市商业银行,且股权结构分散、主要股东均为民营企业法人,违规放贷和治理制度缺乏,很大程度上使借款人产生违约或骗贷心理,给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留下风险隐患,直至出现大额不良贷款。包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缺口增大的同时,风险抵补能力贫弱,资本充足率指标不符合监管要求,补充资本能力匮乏,加之银行内控监督机制有效性较差,重点岗位和高管人员制约乏力,因此商业贿赂给其自身和社会带来的创伤不可弥补。

2.对银行业治理商业贿赂问题的建议与防治措施(1)制定科学发展战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对经营目标进行重新规划考量,不以市场占有率为经营动力,加快市场转型和服务升级,综合评估市场,从而进一步细分以避免银行业商业贿赂作用在金融资源稀缺的关键位置上。另一方面,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各省市各地方实现政务公开透明化,政府不仅要行使权力高效透明,更要公平合理,彻底清扫权力设租、寻租行为的毒瘤。利率本身反映价格变动及供求关系,是引导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价格信号。消除因利率管制而形成的准“经济租”,是提高利率反映所有明显和隐藏成本或收益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利率自身对价格起到的杠杆作用,抑制商业贿赂发展空间,净化市场环境。(2)优化市场生态结构,提高政府公信能力。商业贿赂与市场形态相关,好的市场环境对建设健康的银行业起到了关键作用,过度竞争和行业垄断只会让银行业在迫切的环境中逐渐走下坡路。生态结构和发展空间是控制金融市场容量的重要因素,在有限的空间内产出质量高、安全性好的服务产品,是提升银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非一家独大,畸形增长。必须严厉打击因行贿、受贿对个人、企业乃至国家造成损害的恶意违规员工,将其永远踢出银行队伍之外。信息体系的完善建设和诚信评价系统的建成关乎亿万百姓,是提高银行业社会地位、提高政府公信能力的重要步骤,只有将不正当交易和贿赂问题记录作为上述二者的评价要素,严厉惩处,才能更好地把商业贿赂问题扼杀在摇篮里。(3)改进竞争方式手段,塑造良好企业文化。目前银行业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不论从利率角度等银行自身调节因素出发,还是从因某种目的而接收特殊受贿群体好处的外部因素分析,要想铲除银行业商业贿赂的影响,必须加快银行业服务升级转型,竞争要在健康稳定可持续的轨迹中运行。正确引导银行内部员工的服务宗旨,处理好职业忠诚度与个人利益之间的联系,规范自身与客户、银行与自身、银行与客户三者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推进绩效评价制度与选拔用人考核管理,建设优质化服务市场,确保道德底线高的同时人尽其才。(4)完善行政执法体系,提高制度执行力。目前,银行业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出现了多部门监管,有效安排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除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外,建立相关部门参加治理商业贿赂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解决处理问题,发挥监管效力,形成监管合力。加强银行业内部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抵补能力,资本充足率指标要符合监管要求,补充资本能力。加强对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调查工作,明确相应的部门关系与工作属性,加强监督。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坚持把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同日常监管、优化竞争环境、改善金融服务质量、合规文化建设与长效机制建设等工作相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要肩负起历史使命,杜绝一切以损害人民财产安全、国家发展利益相关的商业贿赂事件发生,确保银行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环境的建设中,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美]彼得•林奇著,刘建位、李国平译:战胜华尔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0.

[2]李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治理商业贿赂[J].吉林政报,2014.

[3]胡怀邦.金融反腐要抓好源头治理[N].人民日报,2014-07-15.

作者:马林 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浅谈银行业治理商业贿赂问题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rlw/yhylw/74432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