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银行理财论文(4篇)范文

银行理财论文(4篇)范文

时间:2022-07-27 10:34:18

银行理财论文(4篇)

第一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措施

摘要:

随着外汇储备增多与居民存款的攀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起来。然而现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开展中,在创新性以及收益情况等方面并不乐观,其中包含较多影响因素,要求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才能保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优势凸显出来。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相关概述、理财产品创新以及影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因素进行探析。

关键词: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收益

前言

作为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重要投资产品,理财产品在个人投资趋势增大背景下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相比外资,理财产品在产品设计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仍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特别在金融创新环境下,更要求理财产品根据投资方向变化进行改变,这样才可保证理财产品推出后为商业银行带来利润空间。但如何做好理财产品创新,又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及影响其收益的因素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相关概述

在研究理财产品中,应对个人理财业务概念进行明确,其主要指以个人客户财务需求为依据,为客户财产使用、财产增值、财产保值与消费提供相应的管理计划。对于个人理财业务,银监会也对其进行定义,认为商业银行从个人需求角度出发,所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活动如资产管理、投资顾问、财务规划以及财务分析等都可作为理财业务的具体表现。且以管理运作方式为依据,可将个人理财业务具体细化到综合理财、理财顾问两方面服务,前者侧重于在对用户授权、委托接受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投资方式与计划完成服务活动,包括资产管理与投资管理,而后者以专业化服务形式呈现出来,如投资产品推介、投资建议或财务分析等。这些服务内容中的理财计划实质便为个人理财产品,是基于目标客户需求角度所提供的具体资金管理计划以及投资计划等。从个人理财产品类型看,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类型产品,如以理财货币角度出发,表现在人民币、外汇两种产品上;以投资收益为依据,表现在浮动、固定收益产品方面;以委托期限为依据,可细化为无线滚动、长期、中期与短期产品层面;或以本金回收为标准,又表现在保本或非保本产品上。无论哪种类型产品,其都可作为交易性中间业务,与一般贷款业务、存款业务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第一,理财产品为银行自行发行,可将银行投资与产品设计自觉性、主动性突显出来。第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为制式产品,需与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相吻合,但在合同签订方面,商业银行对于其中细节有一定自主性。第三,理财业务开展下委托关系表现较为的明显,禁止银行在资金上进行使用或变更,而客户在角色定位上以委托人为主,盈亏自负[1]。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表现

(一)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理论与方法在金融创新方面,国内外较多学者多从创新诱因着手,提出较多理论,如技术推进理论,其强调金融业中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的引入成为金融创新的主要支撑。再如财富增长理论,强调在财富增长趋势下,人们为实现风险规避,迫切需要有相应的金融服务使其财富得到保值,加速金融创新步伐。此外,也有其他相关理论如Hicks的交易成本理论以及制度改革理论等。从这些理论内容中可发现,金融产品创新的目的集中表现在重新配置风险、降低成本、规避金融管制与税收、促进交易效率的提升以及降低成本等。而这些目的实现关键在于有相应的创新方法作为保障。具体创新中,首先应对金融产品设计的目的与服务对象进行明确。如较多金融衍生产品,在设计目的上集中表现在无风险套利机会挖掘、套起保值等。其次,应对金融产品运作市场进行判断。如金融产品投放后,其在权益市场、债券市场或货币市场中运作。再次,对产品投资模式与中介结构的引入进行判断。以分业经营市场为例,要求结合客户对股权市场收益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投资模式。最后,设计与改进金融产品。该过程实现中,可引入以往学者提出的如基本要素改变、衍生工具创新或条款增加等方式[2]。

(二)基于创新理论的理财产品创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否保持持续创新,将决定产品能否满足商业银行运营发展要求。本文以金融产品创新理论为指导,从理财产品要素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具体包括:第一,将金融衍生工具嵌入或采取静态复制方法。其中在金融衍生工具嵌入方面,可考虑以期权角度出发,如在关于黄金产品方面,可将组合期权嵌入,或在关于汇率产品方面,可将看跌期权嵌入。而在静态复制方面,主要采取衍生类、结构性产品复制方法。如对于权益类市场,可将其中关于浮动收益的股票具体复制为股价指数[3]。第二,改变基本要素。这一改变过程可从较多要素方面着手,包括:①可投资币种改变。如在国内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不再以美元等外币理财产品为主,而直接将人民币理财产品推出;②对理财期限调整。由于投资者在资产方面有流动性需求,所以商业银行也在理财期限上进行调整,如客户持有资金处于稳定闲置状态,可选择中长期产品,而资金流动性较大客户适宜选择短期理财产品;③对最低委托金额调整。由于商业银行推出理财产品中,面对的客户群体不同,所以需设置不同的门槛,保证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④对挂钩资产进行调。一般理财产品较为活跃的要素以挂钩资产为主,如招商银行推出的“金葵花”、民生银行的“鼓浪屿”等,都有其相关挂钩的产品。此外,创新过程中也可从其他要素上进行调整,如投资方向的改变等[4]。第三,在实际创新中,采用条款增加的方式也能取得明显效果。以当前商业银行常用的条款设计方法为例,多集中在计息方式、终止或质押条款的增加等方面。以计息方式为例,其可细化为浮动与固定利息两种类型。对于浮动利息,一般设计中会选择“依赖”、“不依赖”等路径,前者侧重于以挂钩资产价格、收益率情况为依据进行计息方式设计的,而后者要求在选定参考价格的基础上,对收益率函数以及参考日期进行明确,以此完成产品收益率确定过程。另外,在质押或终止条款方面,其设置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客户资金压力得以缓解,且银行面临的风险也会减少许多。如对于流动性不明显的产品,便可考虑将终止条款增设其中。事实上,理财产品创新中,由于其涵盖的条款与要素较多,所以可结合商业银行实际情况与用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确保产品的推出既能满足用户需求,也可使商业银行自身获取一定的收益[5]。

(三)投资者需求视阈下的理财产品创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中,尽管依托于创新理论可为产品创新提供较多方法,但这种由产品自身进行创新的方式,极易出现被模仿或被抄袭现状,整个市场中将出现较多同类产品,这样用户在选择产品中也会面临一定的难题。假若商业银行在该环境下直接从价格战角度出发,虽然可在短期内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但也会导致其自身负担累累,对投资者利益也会带来一定的损害。对于这种现状,实际改变中要求商业银行能够立足于投资者需求,采取层次创新策略。该策略运用下将理财产品属性、用户以及当前投资环境等所有内容纳入其中,实现层次化创新目标。具体创新中,首先应做好产品属性的分析。对于大多理财产品,其涵盖的变量都极多,如挂钩资产、理财期限以及理财币种等,这些产品都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即流动性、风险性与收益性。创新过程中要求对产品的不同属性进行分析,保证资产流动性要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尽可能规避其中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实现产品收益目标[6]。其次,应以投资者风险的偏好为依据进行理财产品创新。在经济学理论中,关于风险偏好,可具体细化为风险喜好型、中性型与厌恶型。一般对于倾向于选择确定性收益的投资者,可叫作风险厌恶者。而部分投资者往往在有风险环境下期望收益,可将这类投资者称为风险喜好者。不同类型投资者对于收益提高、风险降低等都会采取不同的决策。如风险厌恶者更注重以成本低为前提,即使投资效益较低,也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再如风险喜好者,在选择产品中完全从高收益角度出发,通常该类产品投资风险较高。这样商业银行在推出理财产品中,需结合不同类型投资者,这样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将更具针对性,能够解决被模仿或被抄袭等问题[7]。此外,在层次化创新中,也可细化为不同的理财层次,如基础层、投资层与储备层等。其中基础层针对的投资对象主要以医疗需求、教育需求、养老需求的投资者为主,产品创新中可应注重工具在风险性上较低,或适当引入有一定风险的投资,可满足资本储备要求。而储备层针对的对象主要以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且有一定的富余资金等投资者为主,此时理财产品可选择风险略高且收益较高的产品。另外,在投资层方面,在理财产品上倾向于以高风险、高收益等类型为主。这种理财产品创新方式,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商业银行也会因此受益许多[8]。

三、影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因素研究

本文在研究影响理财产品收益因素中,主要将人民币理财产品作为实例。由于该类产品在基本要素上包含许多,如业务模式、质押情况、发行地区以及银行信用级别等,所以在判断不同要素对收益情况影响中,可采取回归分析方式,能够发现对于全国性、区域性理财产品在预期收益率、挂钩资产以及收益设计等方面并不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预期收益影响因素中可将发行地区排除。再如委托金额,由于金额的设定有相关规定,且个人理财金额无法从委托金额中获取,这样对银行募集资金总额不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也可排除。采用同样的排除方式,其他如付息周期等带来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因此,在影响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因素研究中,可将自变量界定在固定存利率、投资模式、本金保证、收益计算方法、挂钩资产、理财期限以及银行信用级别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将SPSS11.5引入,分析所选定的数据,可发现这些因素与收益率都处于正相关状态,充分说明理财产品收益的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这几方面,要求商业银行在创新理财产品中,应注重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四、结论

创新理财产品与产品收益分析是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开展中需考虑的重要内容。实际创新中,应正确认识理财产品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可依托于金融产品创新理论完成产品创新过程,或直接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进行创新,有利于产品创新目标的实现。同时,在推出理财产品中,需做好影响产品收益因素的分析,确保理财产品的推出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方先明,余丁洋,杨波.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结构及其收益的不确定性[J].经济问题,2015,06:69-74.

[2]孙兴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动机及影响因素[J].商场现代化,2015,13:177-178.

[3]周建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实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04:59-62.

[4]高冉.商业银行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市场调研[J].现代商业,2014,01:108-110.

[5]彭碧,孙英隽.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分析——基于博弈论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4,21:96-97.

[6]戴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与收益研究[J].经贸实践,2015,13:165.

[7]李瑞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风险表现及建议[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1:35-39.

[8]陈昊.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3.

作者:周碧波 单位:中国民生银行广州分行

第二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与防范

摘要:

2011年初,随着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一些营业网点私售理财产品而产生的风险披露,很多血本无归的背后案例让我们看到了银行风险管理与我们也是密切相关。广大中小投资者作为理财产品的主要购买力量,应该如何在诸多银行风险中进行识别和防范,都是应该值得学习和思考的话题。

关键词:

理财产品;银行风险;风险管理

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种稳健类理财产品,一直是广大投资者沉稳的投资品种。但是,随着近年来被曝出很多负面风险事件,让百姓对此信心度大跌。对于银行理财而言,不具备金融知识的投资者往往不能辨别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长篇大论的说明书更是让人一头雾水。那么我们将如何购买靠谱的理财产品,稳获本金与预期的收益呢?

一、私售银行理财产品的“飞单案”

近年很多银行员工违背职业道德私自出售一些理财产品,导致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让银监会为之震怒,让人们看到了冰山一角一个个浮出水面。2011年起,中信银行郑州黄河路支行支行前副行长郭文雅等人以超过银行同期利率数十倍的高额回报,向多位中信银行客户销售“理财产品”数千万元,再将吸纳到的资金通过“发放高利贷”牟利,最终资金链断裂,110多名银行客户的4000万元可能无法追回。因为该产品也并非中信银行正规发售的理财产品,客户是与借款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中信银行不承担任何责任。然而这位副行长从始至终都是在中信银行黄河路支行的营业大厅和办公室里完成这些购买合同,并且一直公开称该“理财产品”是中信银行的“联合理财项目”,多名中信银行黄河路支行的员工参与项目。2013年,在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坑梓支行时任副行长杨巧斌的推荐下,投资者邓先生鼓足勇气买下了一款超高收益“理财产品”。该产品是投资500万元,期限1年,年收益13%,保本保收益!合同约定于今年1月18日到期向投资者支付全部本息。金额巨大的此类案件当属“华夏银行理财事件”,2012年,投资人在华夏银行上海某支行购买的收益率高达11%的投资产品在到期后,不但一分钱没赚到,涉案的本金金额高达上亿。银行方面随即发表声明称,事件属于该行员工的个人行为,相关的产品并非华夏银行的理财产品,该行也从未代销过该款产品。银监会为之震怒,公安机关对该事件立案侦查,涉案的通商国银基金公司相关人员已经被拘留,投资者为了索回自己的投资本金走上了漫长的司法程序,为自己的草率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二、银行理财产品中的风险管理

投资始终与风险并存,客户首先是承担风险,并通过管理风险以获得收益为最终目的。投资活动必须在确定的风险偏好指导下进行,这个过程既是风险管理过程,也是风险收益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下一些风险。

1.市场风险:这种风险是投资者首先考虑的风险,不要因为是理财产品就忽略了市场风险的特性,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面临的市场风险也大。

2.信用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如果与某个企业或机构的信用相关,也和他们所涉及的项目信用有关,如果这个企业发生违约、破产等情况,理财产品投资会蒙受损失。

3.政策风险:受金融监管政策以及理财市场相关法规政策影响,理财产品的投资、偿还等可能不能正常进行,这将导致理财产品收益降低,我们也看到现在诸多“宝宝产品”的收益率已经和最风光的时候无法相提并论,这就是政策的影响所在。

4.操作管理风险:银行是理财产品的受托人,其管理、处分理财产品资金的水平,以及其是否勤勉尽职,直接影响理财产品投资的理财收益的实现,很多员工由于职业操守不同,也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这是投资者需要面对和审视的问题。

5.信息传递风险:商业银行将根据理财产品说明书的约定,向投资者理财产品的信息公告,如估值、产品到期收益率等,但是很多客户经理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甚至一些操业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私下进行“飞单”业务,这种风险虽然是最不可能发生的风险,但是却最需要值得警示的风险。

三、理财产品的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要确保理财产品是银行卖的理财产品。投资者要查看银行官网上有无这款产品,如果是在营业网点购买,也可以让工作人员在电脑上展示,是从该行官网购买的理财产品。银行自营销售的理财产品是最稳的投资,近年来银行员工私自勾结外部人员售卖非银行自营产品,这种“飞单”案例不断发生结果导致不法分子卷款而逃的案例不在少数,所以在协议中一定看清楚,同时还要检验公章是否是银行的公章。其次,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银行代销的基金不要去碰。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客服人员表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必须要求风险评级等级达标,但是申购银行代销的基金则不受限制,超出评级也不需要重新申请,只要勾选同意有关的风险提示就可以,这样则视为您愿意承担该产品的风险,所以投资者在购买前需要认真阅读“服务协议和风险提示”。第三,风险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理财产品最为稳妥。理财产品分为五个风险等级,R1级风险很低,通常可以保证收益,R2级风险较低,一般是比较安全的非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R3级以上就不能确保本金及收益了,购买此类产品就需要个人风险偏好。总体来说银行理财产品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在购买之前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各种风险,力求达到我们的投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磊.浅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会计师,2008.(05).

[2]张福荣.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与化解[D].东北财经大学,2000.

作者:杜志强 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

第三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展望

摘要:

银行市场的竞争在现阶段越来越激烈,中间业务的创新成为各大银行思考的重点,理财产品作为一种新的利润增长点,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对于理财产品市场的完善提供了一定价值。

关键词: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服务

创新理财产品是一种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是商业银行研究分析了潜在目标客户群,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特定的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的。银行只是经过客户授权后,满足管理资金的需求,而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承担,或者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的迅速发展要追溯到2004年8月,那时候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中国的股市也逐渐回暖,因此为理财业务开拓了比较好的市场环境。随后的几年中,理财产品的成长犹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全国90多家商业银行不同程度上都开发出本行的理财产品,产品的种类的领域也是各有差异,这些都给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客户在基本存款稳定的情况下,不妨把一部分闲散资金投入理财,进行资金的最优化利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理财的机构多种多样,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私企银行,以中农工建交五大行为领导的国有商业银行拥有较多的理财产品,在全国各地的分行也是占到了所有银行的76%,但是能够进行理财业务办理的并不只有银行类金融机构,还有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以及一些涉及投资咨询,投资理财项目的个体或者集体企业,都在抢夺理财产品这块大蛋糕。乡镇商业银行兴起迅速,伴随着的理财业务也如火如荼,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教育程度也改善地越来越好,人们开始关注理财,因为资金在账户里放着,活期存款或者短期定期存款的利率非常低,相比较之下,理财产品的众多优势被大家认可,人们愿意将钱交给信托机构,用他们专业的知识去理财,同时人们也加强自身的学习,以便能够在众多银行理财产品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交易量显著增长,上市公司的流动资金非常大,如果将理财和股指期货、可转换债券、黄金白银价格、汇率结合起来,就能够为自身创造更多利益,信托机构的发展也离不开上市公司,优秀的理财方案如果得到公司董事会的认可,那么就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说理财产品的发展前景非常不错,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主要有:理财产品的种类虽然很多,但是缺乏差异化,客户去每家银行打听,除了收益率的略微差异,其他的几乎大同小异,没有新颖的产品,就没有理财的市场,客户对银行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银行也需要创新自身的业务,才能增强竞争力。监管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理财产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就要求监管机构严格地进行监管,现实中反映出的不少案例说明现阶段有很多地方是监管机构力所不能及的,加之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漏洞,理财产品的推广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缺乏专业的理财师和分析员,因为能够开展理财业务的机构众多,这就对理财师和分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对于银行、债券、股票、基金、黄金、外汇等的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管理能力,还要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内部最新政策及时跟进,对于其他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要经常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和本行的业务进行对比,使得开发的理财产品更能够受到客户的青睐。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较低。理财产品如果是非保证收益的,获得利润的空间会很大,但是大多数的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不想承担风险,或者在面临风险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应对自如,风险防范的意识相对不足。

三、进一步深化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建议

为了解决目前理财产品业务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提高服务质量,分层次细化服务。银行的工作人员是直接和客户接触的,能够面对面地进行相关咨询服务,比起手机app来说,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客户也能享受到贵宾级的待遇,在舒适的环境中解决自身的疑惑。另外,很多客户不知道理财产品的投资细节,这就需要银行工作人员耐心和专业的指导,购买不同产品的客户服务应该分层化。拓展产品种类,创新用户模式。银行要想使得自己的理财产品和别的银行不同,就应该从产品自身入手,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私募机构、投资咨询公司等的合作可以更加细化,开发新的用户模式。改变销售思路,大力开发业务。传统的销售方式是电话、短信营销和现场推销,以及网络的宣传,其实从用户的角度讲,应该更加个性化和系统化,如果建立一套客户服务体系,根据收集到的用户资料和使用数据,定制属于客户自己的理财产品。营造正确的监管引导。监管机构流于形式的东西太多,应该加强监管人员的素质和修养,真正地监督理财产品的去向和收益情况,这也是为了服务未来潜在用户做铺垫。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更加广泛,存贷差不是盈利的唯一途径,其次,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信托机构等的合作,开发出新的业务模式,能够依靠其网点规模的优势来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与保险公司等的协同效应也非常明显,如果对理财产品能够更进一步地完善,那么理财产品市场未来将会呈现欣欣向荣的一番景象。

参考文献:

[1]朱柯达.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现状、风险及建议[J].区域金融研究,2013

[2]李杰.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及发展[J].金融商务,2010

[3]吕乐千.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研究[J].金融实践,2013

作者:吴小翠 喻冬玲 张曼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第四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研究

摘要:

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金融产品的一种,是投资理财产品作为金融产品的一种,是投资理财的重要渠道,也是商业银行不断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主要对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一)银行理财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理财产品需求也越来越大。为满足人们对理财的需求。我国的商业银行中的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5年前几个月,我国的93家商业银行共计发行3012款理财产品,普通类产品2926款,同比增长大约40%,环比增长大约35%(二)银行发行的短期产品越来越多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市场不稳定因素较多,长期理财产品虽然稳定性好,但不灵活,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而短期产品具有灵活性,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进行调整,受到的影响波动较小。为了减少或回避风险,公众更倾向于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因此,各大银行更倾向于为居民提供短期理财产品,而居民也更愿意接受。

(三)债券以及货币类产品占理财产品的比重比较大在我国理财产品的结构中,债券与货币类的产品占的比重较大,且仍有增长趋势。原因在于债券与货币类产品收益比较稳定,风险较小,因此,债券类以及货币类产品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类型。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者的缺乏风险意识理财产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也具有着一定的风险。其中,投资的收益与风险之间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其带来的效益回报就越高。有部分投资者片面追求收益,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缺乏风险意识,一旦达不到预期收益,银行和投资者就会出现纠纷。

(二)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纠纷现阶段,在我国的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十分严重。现有的理财产品专业术语多,投资者需要咨询理财服务人员。而理财人员在向客户回答问题时,则会过分强调理财产品的预期的收益,以吸引客户购买,而忽略了向客户讲述产品的风险性。银行如若无法将受益按期支付,则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三)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意识不够今几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也相应的得到了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其本身还在着不足。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较发达国家来说,种类较少,只是在数量上具有优势,创新产品不多。而且,理财产品的存在雷同的现象,如若一家银行推出了一个新的理财产品,其他银行马上模仿。由此可见,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缺少创新意识,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四)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制度不健全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大,市场竞争激烈,但风险大,再加上理财服务人员片面强调收益,忽视向顾客提醒风险。而我国的监管制度不完善,银行与投资者容易出现各种纠纷。

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风险意识的教育,促进投资者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银行对投资者进行教育是为客户提供宣传相关理财政策、解析理财风险、帮助客户树立依法维权意识的活动。对投资者进行教育,有利于促使投资者树立较为科学的理财观念,进而加快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步伐,使得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增强。为了保障投资者能够对理财产品的优势充分认识、深入了解,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拒绝与自己条件不相符的理财产品,养成自觉接受科学、规范的理财产品。

(二)加强沟通,提高产品信息的透明度虽然银监会对银行提出要及时公开相关销售以及盈利的情况的要求,但是,银行只是通过不定期的在网点通报某一产品的收益变动情况等,很少涉及到银行业务的运作方面,就会造成各支行对银行的实际运营状况不了解,不能对客户做出清楚的解释,运作的透明度较低。对于发行、销售的理财产品,银行应该将产品的效益、风险以及投资的方向等均详细的告知客户,可以通过完善说明书内容与工作人员介绍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投资者做出一个较为合理、科学的决策。

(三)不断创新,满足投资者个性化需求投资理财越来越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银行应该利用自身的某一优势,设计出属于自己品牌的理财产品,并且要保证投资期限的合理性,进而满足消费者对于金融产品的不同需求。利用产品的差异性不同将客户进行划分,并开展相应的业务。具体可以通过货币种类的多样化、期限的多元化等来满足客户的多方要求,提高产品的创新性,进而吸引更多的客户。

(四)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促进银行理财产品健康发展各监管部门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建立起一个较为统一的理财产品的平台。由于理财产品在运作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货币市场等。因此,在产品进行运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使潜在的风险增加。在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时期,必须要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监管部门之间的交流,使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更加的合理。

参考文献:

[1]栾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管理的优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2]田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孙从海,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供给行为分析[J]。经济导刊。2011年,(2):32-33

[4]陈晖,监管力度逐渐增强下的银行理财市场发展,银行家,2011.12

作者:谢光义 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银行理财论文(4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rlw/yhlclw/69670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