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析银行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范文

探析银行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范文

时间:2022-10-20 06:08:24

探析银行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

摘要:为认真落实国家思政引领、立德树人、打造一流课程的相关会议精神与要求,高校课堂改革不断推进,课程教学创新也成为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文章针对传统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弊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等平台,融合EFA学习模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资源平台+EFA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设计了包含教学体系、考核体系、评价体系在内的课程实施体系,全方位覆盖高校课程学习过程,以期彻底解决教学中的痛点问题。通过实施效果对比,发现基于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创新的改革与实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极大地提升高校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一流课程;教学创新;EFA模式

一、课程教学创新的目的与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思政引领根本任务需要重视课程教学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时[1],为了实现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在课程教学环节、全方位、科学合理地渗透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化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强化“四个自信”和改革获得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综合素质优秀,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目标,需要我们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创新。

(二)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要求课程进行教学创新党的十八以来,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工作重点之一。2020年5月11日《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更明确指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2]”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因此,中央银行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如何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方面适应国家社会的新变化、新需求,就要求进行教学创新。

(三)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教学创新方案来有效匹配中央银行学是以中央银行为研究对象,从宏观视角研究现代经济和金融运行规律,探讨其发展机制。从课程定位来看,该门课程融合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等专业基础课,学科交叉程度高,体现出高阶性、复合性特点。从教学内容上看,既有中央银行制度、货币政策等相关理论,又涉及国内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的操作实践与比较分析,因此又集国内外实践性与前沿性于一体。为了更好地体现上述特点,需要依托教学创新设计和手段。

二、解决的“痛点”问题———“为什么学、怎么学及如何用”

在对历届学生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后,结合课堂教学中的长期观察,同时走访用人单位,综合三方面情况,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有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问题。溯其本源,可归结为:“为什么学、怎么学及如何用”的痛点问题。即,在学习前,学生们缺乏学习兴趣,不知道为什么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不知道该怎么学?在学习结束或工作生活中,学生们缺乏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不知道该如何用?这三个痛点问题几乎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和所有课程,并形成了周而复始、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关系,即:不知道为什么学—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弱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行为和学习方法的掌握—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最终再次弱化学生学习的获得感,降低其学习兴趣。分析痛点问题产生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没有及时调整匹配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的变化根据学情分析,从2018年开始,全国高等教育步入00后生源时代,其无论在生源地、受教育程度、形式,还是性格爱好、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上都与以往学生有明显不同。以某大学大类招生后分流的金融专业为例,学生整体普遍呈现成绩优异(经管大类前25%)、学习能力强、对未来有明确继续深造的意愿等特点。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表现出更高期望和渴求,对学习难度、学习强度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一旦他们的需求和规划与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资源之间存在不匹配,就会迅速体现出学习兴趣降低。同时由于有限的知识与经验认知,他们在课程学习方法上也容易产生茫然和盲从性。

(二)教学内容因循教材章节,容易导致知识学习“过时与局限”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处于跌宕变革阶段,赋予中央银行学课程更新、更广、更深的教学内涵,同时也提出更高的培养要求。因此,遵循教材原章节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内容编排,一方面更新速度慢,难以体现新的前沿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缺乏真正有效的贯穿与融合,容易断章取义,片面化和孤立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形成基于开放、系统、动态的视角下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影响教学效果。

(三)传统的考核方式难以全面、动态、客观反映学习效果长期以来,许多专业课程基于操作可行性原因,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来进行课程成绩的认定。虽然会小幅度调整平时与期末成绩的构成比例,但本质上还是“出勤+期末考试”———轻平时,重考试的考核形式。学生死记硬背、理论与实践脱节、学完就忘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手段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如何确定,同时如何最大程度调动每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全面、真实、客观地衡量每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能力,一直是比较困扰的问题。此外,教学方式、手段、教学资源上的单一性也会在学生兴趣调动、课堂参与、学习能力拓展等方面,产生抑制性作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平台的运用,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三、课程教学创新设计思路及举措

(一)教学理念

依托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构造“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强调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获取知识及操作实践能力的同时,在独立探究中感知,在感知中自悟,在自悟中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身知识结构的构建中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传授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中央银行是否应该进行金融监管?中央银行是否应该拥有独立性?通过抛锚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同学们在具体问题情境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深化。采用EFA教学模式。即将学习模式分为探索(Explore)、翻转(Flip)、应用(Apply)三个部分或步骤[3],进行推进式学习,克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个体差异,制定挑战性研习任务,最终达成“两性一度”的教学目标。

(二)设计思路

1.以学生为中心,教与学、学与研并举,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首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兴趣点、发展规划、学习环境、学习感受等方面进行学情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根据中央银行学相关理论及实践,挖掘思政元素,并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重构教学与研讨模块,保证学习内容的思政引领、前沿性和深度;最后,落实教学大纲与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衔接,教学组织过程的具体开展形式和设计,同时结合学生兴趣,延展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及写作,培养科研能力等。2.考虑学生习惯及偏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及平台,支持“教与学、学与研”明确教学资源的来源、形式与内容;可采用的教学手段与工具;构建线上与线下教学信息资源平台[4]。具体通过:课程微信群与课程相关的文献学习资料,帮助学生通过补充资料对课程有更有宽度和深度的认识。通过网络资源及热点梳理,督促学生开阔视野,多渠道学习知识。通过视频资源(中国MOOC平台和相关纪录片、课程PPT等),帮助学生进行课程自主学习。通过点对点针对性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专业期刊文献资源,并辅导完成研究性选题及写作。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强调“协作学习”在相关知识模块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任务或问题驱动下,建立学习小组(4人为单位),开展后期研学。而协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小组与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在后期也可考虑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同专业跨课程的基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学习等。4.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利用小组作业、课堂展示、课后交流、量表设计等形式,开展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强调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利用,真正体现过程考核的重要性。同时也应重视分阶段监控教学过程,调整教学计划,改善教学效果。

(三)教学创新的具体举措

1.教学目标重构———解决“为什么学”

(1)知识目标实践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宏观金融学素养,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努力培养学生从事中央银行工作的实际业务能力,熟悉中央银行的各项业务运作;提高对经济和金融调控的认识能力,达到中央银行学课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目标。(2)能力目标具体化通过“基础理论学习-教学资源拓展-科研素养提升”的模式,以文献、视频资源、案例、课程QQ群作为辅助学习资源或平台,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协作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完成分析报告或工作论文的撰写,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激发内在的研究潜能,逐步构建良好的科研素养。(3)价值目标思政化结合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典型案例等,在课程内容中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家国情怀、创新思维等元素,在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的同时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发展形势与国家历史使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与强国志,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与文化素养,帮助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5]。

2.教与学的内容重构———解决“怎么学”

经过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按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根据“适应匹配、两性一度、无重复性、弹性可拓”四大原则,对中央银行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最终形成四大弹性模块,突出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内容:中央银行制度基础理论:包括中央银行制度变迁及其规律性,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形式、职能、权力分配及其与政府行政关系等问题。中央银行业务模块:包括中央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及其他业务、资产负债表分析等内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模块:包括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一般及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效应等问题。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包括国内外金融监管最新理论与实践、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等前沿问题。每一模块视内容不同,综合采用教师讲授、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学生汇报与教师点评等多种教学方式。

3.教学方法的应用———解决“如何用”

(1)小组作业及讨论法首先,教师应在开课前2周进行小组的分配与组成。其次,清晰小组的学术任务与内容,安排小组研讨活动。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一定要积极了解学生动态,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指导。最后挑选合适的小组将讨论的结果以PPT或小视频的形式在全班展示,由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一起做出评价,并体现在考核成绩的差异与评估中。(2)案例分析例如:结合2020年肺炎疫情探讨2020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占比考核达标银行给予0.5或1.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优惠,让学生分析其操作的背景、作用的预期效果,真正理解“什么时候要调控?怎么调?调控效果如何?”通过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学术研讨活动,让学生直观理解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目标的意义,学会将理论运用于实际。(3)辩论法例如:“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应该保持较高的独立性还是较低的独立性”,可以要求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查找各国央行的实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与辩论,让学生思考、争论并参与教学,将众多分散的知识点杂糅在一起,使学生更深刻地认知抽象理论。(4)情景模拟法例如,在讲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中央银行决策者和政府决策者,通过双方的博弈最终形成兼顾币值稳定与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目标。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与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相矛盾的地方,理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单一性的特点,也让大家清楚知道货币政策工具不仅需要工具与工具之间搭配运用,同时还要考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时运用的意义。(5)总结、归纳与练习每个重点模块结束之后,教师都会对模块基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进行总结与归纳说明,并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考核体系重构———强化“为什么学”

中央银行学课堂采用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的双重考核方法。针对灵活性较弱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进行封闭式考查,主要根据卷面作答效果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实现学习效果的浅层评价。针对具体操作性、灵活性较强的自主学习、课堂展示、案例分析等采用开放式考核进行深度评价。采取教师考核和小组互核的双向考核办法,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贯穿三大学习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知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师生间信息反馈,增进师生交流。

5.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重构教学结束后,从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研讨法进行三角互证式评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一方面完成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另一方面与教学团队展开深度交流以切实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培养实况。在此基础上,团队召开教学成果评价研讨会,针对教学过程中收获的效果与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议,从而形成双向交互、立体协调的课堂效果评价体系[6]。

四、教学创新成果

1.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创新模式获得了学校和学院专家的认可与肯定,辐射金融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互联网金融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受益学生人数近千人次以上。教学团队撰写的相关案例入选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和教学创新优秀案例,教学团队成员同时多人次荣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并荣获课程思政示范教师称号。

2.在学习难度和强度增加的情况下,学生的总体成绩稳中提高。金融专业2017级期评成绩平均分达到85左右,且相对各区间分段较教学创新以前合理。考核评价能全面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正向的循环激励作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大幅提升。从2016年至今,金融专业的本科生在教学团队的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的研讨,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现状,选取最新的研究方向,已在国内知名刊物《金融研究》《系统工程》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多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次入选金融学年会并作分会场报告,真正实现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真正体现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质提升。

3.将“思政育人”与“两性一度”培养要求很好融合。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同时其道德素质修养、自我学习能力、表达沟通能力、思考研究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真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维度保障了思政引领和教学效果。匹配了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的需求,确保学生在保研、考研、出国、工作等面试环节中表现出类拔萃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由教学团队老师指导金融专业的学生,在“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了国家、省、校立项近20余项,并被评为校级“创新创业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作者:朱宁 单位:中南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探析银行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rlw/yhgglw/75145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