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商业银行柜台设置范文

商业银行柜台设置范文

商业银行柜台设置

一、现行商业银行柜台设置存在的缺陷

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柜台设置模式主要是按业务种类进行设置。如设置了人民币对公业务、储蓄业务、公积金业务、外币对公业务、外币储蓄业务等柜台。这种专业化、分散式的柜台设置是伴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其灵活、方便等特点。它适应了当时的客观条件,满足了商业银行业务扩张的需要。但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速和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及今后业务发展的需要,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有:

1、不利于商业银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企业对外形象的树立。客户在同一营业网点办理不同的业务,需在不同的业务柜台完成。而不同柜台之间业务量大小不一,有的柜台客户排长队等候,有的柜台无人问津。增加了客户等候的时间,客户难以理解,影响商业银行企业形象。同时由于柜台分设,如会计、出纳分设两柜,增加不同柜台间的票据处理及传递环节,影响账务处理时间。

2、不利于网络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商业银行柜台按业务种类设置,实行条条归口对应管理,造成条块分割不易沟通。且因政出多门,使部门间的协调难度加大。不利于全行实行统一的网络行动,削弱上级行对营业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增加营业网点人员统筹安排的难度,使人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使用。

3、不利于内控制度的落实。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要求,对不相容岗位不能兼岗,如章、证、押必须分管;会计柜台要求分设记账、复核、出纳、稽核等岗位。但一些业务量不足的网点,因储蓄人员与会计人员柜台严格分设,无法兼顾,使混岗现象难以避免,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4、不利于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许多员工往往一直从事某单一种类业务,缺少对其他业务接触和学习的机会,使得员工素质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囿于业务分割、人员分块,员工忙闲不均时处可见,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综合柜员制是改革商业银行柜台设置的必由之路

综合柜员制是指营业网点在法定业务范围内,按照规定的业务处理权限和操作流程,由单一员工或多个员工组合,通过临柜窗口为客户综合办理本、外币对公业务、储蓄业务、信用卡业务、政策性业务等多种金融服务,并单独承担相应责任的一种劳动组合方式。

改革商业银行柜台设置必须要扎扎实实、积极稳妥地进行。既要考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增强竞争能力的需要;又要考虑内部管理、降低成本、风险防范等问题;同时更要考虑方便客户、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需要。而综合柜员制正是符合了这一要求。具体表现:

1、有利于为客户提供集成式柜台服务。综合柜员制改变了传统营业柜台的设置,促进了营业网点从单功能窗口向多功能窗口改进。可根据客户需要灵活调整窗口、人员和业务品种,减少中间处理环节。客户可以随意选择窗口办理所需业务,避免选择不同窗口的麻烦和由此带来诸多不便。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真正做到快捷、高效、全面、优质的服务方式,增强商业银行的企业形象和竞争能力。

2、有利于人力、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综合柜员制打破商业银行传统的营业柜台业务分割的僵化管理模式。可根据客户需要灵活调剂,达到高效弹性配置营业网点资源。同时,综合柜员制设计了标准的柜面操作模式,使得不同分、支行之间的柜员工作有了可比性。使柜员的业务有了量化的依据,为柜员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提供科学依据,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3、有利于内控制度的落实和风险防范。综合柜员制使营业网点能根据其业务种类、数量,灵活定岗定编,解决岗位分工不均以及部分岗位兼岗、混岗等问题,使内控制度得以顺利贯彻实施。同时综合柜员制的实施,简化了前台业务处理秩序,强化了后台控制,使前、后台业务分离。通过后台集中结算,缩短管理半径,使会计核算风险得到集中控制,提高经营管理集中化程度,使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4、有利于员工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综合柜员制要求员工熟练掌握各类柜面业务操作技能和基本规定,迫使员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

三、推行综合柜员制面临的问题

1、难以同时满足两大客户群体各自的服务需求。传统的银行柜面服务将两大客户群体分设网点或柜台服务,互不干扰,已被相应的客户群体所广泛认同。推行综合柜员制将两大群体混在一起,难以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特点开展优质服务。

2、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难以认可。目前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业务范围实行“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制度。商业银行的营业部、分理处、储蓄所的经营业务范围不同。而推行综合柜员制扩大了营业网点的经营范围,人民银行难以认可。

3、商业银行核算系统的技术条件难以满足推行综合柜员制的要求。因历史原因,目前商业银行的核算系统大部分是按业务种类独立开发的。如对公会计、储蓄、信用卡等各成独立体系,账务核算系统分散,难以满足综合柜员制的要求。

4、现行制度难以适应推行综合柜员制的需要。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综合柜员制的规章制度可遵守,难以防范推行综合柜员制引发的风险。

5、临柜人员业务素质难以达到综合柜员制的要求。传统商业银行柜台人员按业务种类设岗,能够全面掌握银行各项业务及操作处理程序的只是凤毛麟角。而且目前商业银行柜台业务繁忙,一时要培训大批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也有一定难度。

四、推行综合柜员制的思路

综合柜员制作为商业银行经营观念与柜台服务的一次重要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银行内部多个部门,受制于技术条件,应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具体思路如下:

1、统一管理、统一制度是推行综合柜员制的基础。商业银行内部应避免政出多门、各行其事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要树立“大会计”的思想理念。将储蓄业务、对公业务、信用卡业务、公积金业务等会计核算归口由会计部门负责管理。会计部门根据各项业务管理规定,制定统一的会计制度、核算办法及操作规程,以便于柜员在操作过程中有制度可依。并由会计部门对柜员实施统一的监督检查,保证会计制度与管理的权威性和唯一性。

2、统一会计核算软件,完善系统网络功能。综合柜员制是金融业务发展和金融科技进步的伴生产物。实行综合柜员制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是至关重要的。综合柜员要求受理的业务品种繁多,需将各品种业务的会计核算集中在一个软件系统内处理。以免一种业务一个核算软件带来核算口径不一致,操作流程不统一,增加柜员界面切换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完善系统网络功能是必要的技术保证。

3、依托技术条件保证授权制度的落实,是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无论是传统的双人临柜模式,还是实行综合柜员制模式,能有效防范会计核算等金融风险,是服务模式选择的前提,也是银行稳健经营的要求。综合柜员制必须依托技术条件,实现电脑自动授权控制,后台适时控制前台柜员操作。使业务处理全过程完全处在系统风险标准设置的权限操作管理监控之下,使综合柜员制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4、强化监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实施综合柜员制对临柜人员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员工不仅要掌握现行的临柜业务规程,而且要熟悉计算机操作、必要的点钞等技能。因此,柜台人员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的高低是综合柜员制能否成功推广的关键。商业银行应建立出纳会计人员培训制度,以人为本,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前提下,加强对柜员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在柜员中形成依法核算、按规处理的自律行为。

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生活的日趋活跃,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银行柜台的服务方式。为适应金融时代潮流,向集约化经营及与国际银行经营模式靠拢,商业银行改革现行的柜台设置模式,推行综合柜员制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