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建议范文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2-04-24 11:51:44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建议

一、资本项目管理有效性评估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12年对外汇局、银行和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涉汇主体对外汇管理有效性评估如下:一是外汇管理措施整体上有效;二是新出台的政策普遍有效性高,且有效性高的政策往往管理成本低;三是资格额度等主体管理型措施、交易费率等间接管理措施有效性高,登记备案等事后监管高于事前审批审核;四是汇兑管理交易并不明显好于跨境收付管理,甚至略差;五是对于新出台或调整的外汇政策,如涉及银行代位监管,应尽量减少对业务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的真实性审核操作,在加快外汇管理方式转变的同时不能对银行期望过高;六是应急措施的有效性普遍获得各界认可。评估结果表明,虽然外汇管理措施整体上是有效的,但仍存在有效性较低、管理成本较高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应坚持通过改革来改进管理,应针对当前外汇监管的重点或难点,在得分较低的领域推进改革。可按有效性和成本得分将外汇管理措施进行分类,有效性高、成本低的好政策,可暂不必修改;有效性低、成本高的政策应尽快修改;有效性和便利性负相关的政策,应评估可否作为应急手段;成本低、有效性低的政策,若提高有效性会大幅增加成本,应谨慎行事。从评估结果来看,涉汇主体对资本项目改革措施和方向较为认可,赞同通过交易费率等间接管理措施取代直接管理,以主体监管取代业务分项管理,在极端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仍是必要和有效的。

二、境外资本项目管理改革相关经验借鉴

资本账户开放是外汇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各国并无统一的模式、标准和次序。

(一)智利资本项目管理演变进程及启示智利是发展中国家中较早开始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智利对资本项目采取渐进式改革,整个过程较为有序地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1982年到1989年,有选择地开放资本账户,通过修订《外汇管理法》,允许外国直接投资通过债权、股权交换的形式流入;二是从1980年到1999年,在加强注入管制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对资本流出的管制,为此,智利政府专门制定了限制资本流入的相关政策,包括无息准备金、印花税和最短驻留期等;三是2000年,智利最终取消了资本管制和汇兑限制,全面开放了资本市场。

(二)我国台湾地区资本项目管理演变进程及启示我国台湾地区资本项目的开放过程比较缓慢,解除金融体系管制规定的过程遵循了适当的程序。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主要是通过银行的“国际金融业务分行(OffshoreBankingUnit,OBU)”建立的离岸金融市场展开的。1983年我国台湾地区颁布“国际金融业务条例”,规定离岸金融市场的经营主体必须以“国际金融业务分行”的组织形式设立,并由符合资格的总行向主管机构申报批准。在QFII方面,台湾地区成功用10年左右的时间,经历了从建立该体制到逐步取消额度管制的过程。以2003年10月取消QFII制度为标志,总体而言,台湾地区已经基本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仅在证券投资项下极个别交易存在一定管理措施)。虽然资本项目已基本上开放,但当发生大规模异常国际资本流动时,台湾货币当局仍可出台政策对部分资本项目交易进行限制。

(三)印度资本项目开放的主要特征及启示印度的资本项目开放始于1991年的国际收支危机,在1997年进入实质性的开放阶段。2006年迈出决定性一步,建立“开放资本项目工作委员会”,力求实现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其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在基本条件尚未完全满足时推行资本项目开放。尽管在基本条件尚未满足时开放资本项目会加大风险,但印度政府认为,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了资本流动不太可能发生大规模的逆转,足够高的外汇储备水平也确保其可以有效控制资本逆转和汇率波动的风险,因而坚决推行资本账户自由化。二是采取渐进、有序开放资本项目的稳健策略。尽管印度的资本账户自由化进程较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有所超前,但在资本项目开放节奏的把握上,由于强调坚持立足于自身承受能力,实施渐进、有序地推动开放进程的稳健策略,确保了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三是资本账户自由化与资本项目审慎管理并举。在推进资本账户自由化的过程中,为防止资本逆转和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市场过度波动,并为不确定环境下的宏观调控提供充分的政策空间,印度政府强调对资本项目保留必要的管控能力,并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确认。境外国家资本项目成功开放的经验表明,一国资本项目开放无固定程序,也无固定的时间表;资本流入管理措施短期有效,长期看是无效的,保持流出入管理的对称措施是长期的选择。在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中,应强调资本项目审慎监管;在资本项目完全开放的情况下,仍可保留适度的资本管制措施。

三、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建议

当前,外汇资金持续大量流入,其中不乏热钱等违规或套利资金流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经营管理压力巨大。资本项目管制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成为涉外经济矛盾的一个集中体现。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已迫在眉睫,应在合理掌握开放的节奏和次序、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摸索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

(一)合理掌握资本项目开放的节奏和次序资本项目开放涉及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涉及简政放权与投资的便利化。在资本项目开放问题上,应将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考虑,根据制度、环境,不断地调整和调节开放的节奏和力度。资本项目开放要具备一定条件,如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健全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及有效的金融监管等等,但满足了所有条件再开放是不现实的,各国应按照实际情况,按照宏观审慎的原则循序渐进。一是要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没有固定顺序,应该协调推进,成熟一项,开放一项。二是要优化资本账户各子项目的开放次序。基本原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越有利的项目(如直接投资和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越早开放,风险越大的项目(如短期外债)越晚开放。

(二)探索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资本流动管理体系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探索拓展新的宏观调控和系统风险管理工具,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宏观审慎管理。推进宏观审慎是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方向,资本项目管理也应逐步从微观逐笔审批、规模管理转向宏观审慎监管。如在跨境信贷业务外汇管理政策方面,可从以事前审批或指标核定为主的计划管理方式,过渡到“宏观审慎管理”。可在特殊经济区域内对机构外债实行“比例自律”管理,即将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的“差管理”方式(短期外债余额加上中长期发生额不超过差),改变为“余额管理”方式(即外商投资企业外债余额不超过企业上年度末经审计的净资产的一定倍数);将中资企业的短期外债由现行的“指标管理”方式(向外汇局申请短期外债指标),也改变为“余额管理”(中资企业的短期外债余额不超过上年度末经审计的净资产的一定比例);将中、外资银行的短期外债由现行的“指标管理”方式(向外汇局申请短期外债指标),改变为“比例自律”(如中外资银行的短期外债余额不超过上年度末一级资本的一定倍数或比例)。

(三)加强危机管理和风险防范在放松资本管制的进程中,随着货币可兑换性的提高,风险也相应加大,发展中国家大多缺乏应对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下的国际经济金融波动经验,深入借鉴国际范围内应对国际金融波动风险可能导致的冲击尤为重要。现代危机理论主要研究各国在推进资本项目管制制度演进过程中发生的货币危机,其中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紧急资本管制是应付货币危机的手段之一。克鲁格曼1999年建立的多重均衡模型重点考虑了传染、传递问题,为避免政府在保持货币贬值与汇率稳定之间的矛盾,实施紧急资本管制可切断利率与汇率的联系,并有效地、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本外逃。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并不意味着对跨境资金流动、金融交易放松监管,而应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变化,实行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包括采取临时性特别措施。资本账户开放要谨慎推进,相机决策,遇险即收。因此,在放松资本管制的进程中,应加强危机管理,保留必要的临时管制手段,如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等,以避免在极端情况陷入束手无策的困境。

作者:陈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被举报文档标题: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建议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rlw/rmblw/64278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