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存款定价调查范文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存款定价调查范文

时间:2022-10-30 11:13:40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存款定价调查

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的短短半年时间,我国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经历了“三级跳”,从2012年6月起的上浮10%扩大至上浮50%、放开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推进至关键阶段,距离存款利率的完全放开仅有一步之遥。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是否已做好迎接利率市场化的准备,其定价机制和定价能力是否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值得关注。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存款定价情况

本文选取常州市13家商业银行,其中大型国有银行4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4家,城商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等地方性银行5家。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3月和5月这三个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的时点展开调查。调查显示,当前商业银行存款定价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上浮幅度随政策放宽呈扩大趋势。随着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的逐步扩大,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上浮幅度也整体呈现扩大趋势。以一年期个人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为例,调查行中,除1家银行的当前利率上浮幅度较浮动区间上限为1.3倍时降低外,其余12家银行均呈上升态势;所有调查银行当前挂牌利率上浮幅度均较1.2倍浮动区间时高;有9家银行随浮动区间上限的调整逐次扩大上浮幅度。

(二)从各家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定价情况来看,不同类型银行定价上浮分化明显。在网点和规模的优势下,大型国有银行定价策略相对谨慎稳定,挂牌利率整体上浮幅度明显低于其他类型银行。就以城商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银行而言,由于品牌影响力小、经营受地域制约,存款增长压力较大,不得不通过价格优势吸引存款,因此这些银行在每次利率浮动区间调整时,定价往往在同业中处于最高位置,在1.3倍浮动区间之前大多采取“一浮到顶”的策略。就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而言,这类银行既想通过一定价格优势保存款,但又面临着严格的成本约束,因此定价大体介于大型国有银行和地方性银行之间。

(三)定价策略向差异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在政策的持续引导下,商业银行合理化定价意识明显提升。一是大多数银行开始对不同客户、不同存款品种实行差别化定价。一方面,一些银行已将个人与对公存款定价分开,不但挂牌利率体现出明显的差异,且特定对公存款还有优惠利率审批通道。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普遍对不同期限、种类的存款上浮幅度进行了差异化设定。不少银行对活期、协定、通知等品种的存款按基准利率执行,对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的上浮幅度也进行了控制。将被调查行一年期和三年期存款的挂牌利率上浮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浮动区间上限为1.2倍时,对一年期和三年期实行同样的挂牌利率上浮幅度的银行有6家,浮动区间调整为1.3倍后降为4家,而截至目前所有调查行三年期存款挂牌利率的上浮幅度均低于一年期。二是地方性银行逐步放弃“一浮到顶”的策略,开始有意识地调整和控制利率上浮幅度。随着浮动区间上限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地方性银行不再实行“一浮到顶”的做法,尤其是从上浮区间调整到1.5倍后开始,已无银行将利率上浮幅度抬升至50%。以个人一年期存款为例,上浮区间调整当日,挂牌利率最高的银行上浮40%,且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指导下,数天后上浮幅度又降至33.33%(见表1、表2、表3)。

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存款定价机制建设情况

(一)战略思路与制度建设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存款定价的战略性思路也逐渐清晰,成本收益相匹配、精细化管理、差异化竞争等存款定价原则已成为大多数银行的共识。如某大型国有银行存款定价战略的主要思路包括两方面:一是坚持量价平衡的授权策略,确保负债成本和资产收益相匹配,形成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良性互动;二是定价过程考虑不同期限品种的利率敏感性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实现精细化价格管理。比如,某股份制银行存款定价机制坚持价值导向、理性报价、保持合理利差,依据“科学定价、分类指导、灵活调整、分级授权”的原则对存款定价采取精细化管理,把差异化定价和成本管控放在重要位置。某地方法人银行对存款定价的管理将遵循全面成本覆盖、兼顾市场竞争、体现客户差异、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相结合的原则。从制度建设情况来看,当前商业银行普遍已建立了基础性的利率管理制度,但针对存款利率定价的专门性、细则性制度建设仍然相对落后。这一点在地方性银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长期缺乏定价自主权,浮动区间较窄时“一浮到顶”的应对策略也延续了近3年时间,使得地方性银行建立健全存款定价机制的动力相对不足。但2014年11月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倒逼这些银行从加强制度建设做起,着手完善自身定价机制。如辖内某农商行今年3月初启动了存款定价办法的拟定工作,6月初已初步定稿并向监管部门报备,不久即可正式发文施行;某城商行也反映其总行近期将专门制定出台存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以进一步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

(二)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1.大型国有银行和不少股份制银行的利率定价组织架构较为相似,利率管理最高决策机构一般为总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审定利率管理政策、利率定价目标、利率定价策略和利率执行方面的重大事项,并根据政策规定授权利率管理部门行使相关职能;计划财务部门是利率的牵头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各项利率政策和管理规定;各业务条线在授权下指导和管理条线产品的利率定价;分支机构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定价的管理和执行。2.地方性银行利率定价决策部门的设置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有所差异。如某城商行在总行成立利率定价管理领导小组,由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等10个部门组成,负责制定利率定价管理目标,审议利率定价管理政策及重大调整方案。某农商行以行长办公会为利率定价最高决策机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则在其领导下负责定期沟通讨论利率定价执行情况,根据市场及政策的变化调整定价策略,确定新产品的定价机制。村镇银行的定价组织架构相对简单,“决策-管理-执行”链条中的层级相对单一。如某调查行的利率定价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综合管理部负责利率管理,营业部、业务发展部人员组成利率管理专职团队负责具体定价工作的实施。从管理方式来看,商业银行大多采用集中管理、分级授权的模式。1.在集中管理、分级授权的模式下,各商业银行总行在确定指导价或挂牌价的基础上,授予一级分行一定定价审批管理权限,部分银行还进一步对二级分行甚至支行进行转授权,从而增加定价的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对于超过本级审批权限的业务,则需逐笔报上级行进行审批。2.除基本管理模式之外,部分银行还会根据自身需要,对利率定价附加设定临时性的个性化管理条款。如目前某大型国有银行江苏省分行对辖内二级分行的存款利率实行上浮的占比、限额管理,其中要求常州分行执行上浮的存款余额占比不超过65%,对今年各季度末执行上浮30%的存款额度也分别规定了最高上限。3.虽然大多数银行已开始适当放权,注重培养市场化的自主定价能力,但也有一些地方性银行定价管理方式仍然僵化。如某村镇银行目前仍在母行的指导下进行存款定价,确定挂牌价后,严格按照统一利率标准执行,几乎无任何本地化差别化定价措施。某城商行的分支机构在存款定价中也以执行挂牌利率为主,特殊情况需要提高上浮幅度的,必须由上级行进行严格审批。

(三)定价基础系统建设当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已建立起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基本业务系统,部分银行还建立了专门的存款利率审批系统,虽然支持存款利率定价的系统建设已具备一定基础,但真正建立起核心存款定价系统的银行仍在少数。在系统建设方面走在前端的某股份制银行,2012年初上线了自主研发的产品定价管理系统,并主要运用于贷款定价,在此定价系统基础上该行又进一步开发了存款产品定价功能,并于2014年9月正式上线运行。存款定价系统以客户为中心,针对客户的综合贡献,对每笔业务实时进行产品定价方案设计,并提供定价的查询、分析和管理功能。目前,该行对于需要进行差别化定价的客户存款,已能通过产品定价系统自动测算出目标利率。客户经理录入客户基本业务信息之后,产品定价系统通过系统间数据交换自动呈现该客户在本行的定价参数、收益情况以及定价结果。在政策导向和同业经验下,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性银行也加快了存款定价系统的建设。以辖内某法人银行为例,经过几年的建设,该行全成本管理系统、贷款定价管理系统等基础信息系统已先后上线并有了两、三年的运行积累,功能和参数运用日趋成熟,在此基础上,存款定价核心系统的开发也已收尾进入测试阶段,拟于6月底完成上线。该行的存款定价系统选定了适合农村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前后有效过渡的存款定价模型,通过多个基础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抓取各类影响存款定价的参数,以助于实现多维度差异化定价。

(四)定价方式目前,商业银行中较为主流的存款定价方式是成本加成定价法,其原理是在合理确定各项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利润目标要求,并经一定调整后得出定价水平。如某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定价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收益)、运营成本、信用风险成本、资本占用成本、税赋成本、目标利润率以及交叉营销收益水平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综合确定,在日常经营与管理中,常借助于FTP定价曲线下的定价规则进行一般存款的初步定价计算。2015年5月,人民银行组织部分金融机构研究制订了《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定价模板》,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健全科学的存款利率定价机制。在此模板指导下,城商行和农商行积极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定价模型。相较于之前“一浮到顶”的粗放式定价方式,中小银行存款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明显趋于提升,与利率市场化要求的差距正逐步缩小。以辖内某银行为例,该行将定价公式设定为“存款测算价格=资金成本率-管理成本率+调整点差-目标收益率”,其中资本成本率根据资金转移定价(FTP)确定;管理成本包含了人事费用、营销费用、日常营运费用、折旧(摊销)费用、管理费用、税费、存款保险保费及其他费用等;目标收益率根据经营管理要求另行设定;调整点差是实现差异化定价的主要依托,包括了区域、产品、客户、金额和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按此定价原理简单测算,6月28日降息后,该行一年期存款定价若较基准利率上浮50%,则相应的收益率仅0.58%;三年期存款利率较基准上浮50%和40%的情况均为亏损,其盈亏平衡点位于基准上浮37.85%处(见表4)。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完善存款定价机制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定价系统建设与应用仍是实现差别化定价的短板在银行业务日益繁多的情况下,要提升存款的差别化定价水平,仅仅依赖经验判断、手工操作已不现实,必须依靠科学的定价模型和完善的系统支持。但目前,大部分银行核心存款定价系统仍处于未建成或不成熟状态,推广与运用仍然存在一些阻碍,尚难为差别化定价提供有力、可靠的支撑。1.系统未建成。如某大型国有银行反映,目前其存款业务系统还未实现客户识别、业务办理、效益测算的全流程整合,无法完成综合贡献度测算和业务办理的实时交互,从而达不到客户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限制了基层机构议价能力的提升。2.系统参数获取存在困难。某农商行虽然核心定价系统已建设完成,但运用该系统进行定价测算需要从其他系统获取各类参数,这就对全行各类系统的建设水平,特别是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部分系统上线时间较短,历史数据积累有限,参数测算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对定价的准确性也将产生不利影响。3.主观能动性不高,参数设置尚待调整。如某股份制银行对需要进行差异化定价的存款业务,已可实现通过存款定价系统自动进行成本收益测算。但一方面,受客户经理流动性大、行内培训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客户经理在新客户拓展过程中,运用定价系统进行模拟定价和收益测算的主观能动性不高,无法充分发挥系统在定价中应有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系统定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仍有待不断提升,目前定价的参数设置主要参考运营成本、资金收益以及央行基准利率等指标,缺少同业竞争信息的关联参考,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同业竞争定价信息关注度和敏感度的提升变得愈加重要。

(二)专职岗位设置和专业人才储备存在缺口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包括定价在内的利率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需要也值得投入更多专业力量。在岗位与人员配备方面,大多数行在总行层面都能做到设置专职专岗负责利率定价管理工作,但从一级或二级分行开始,往往不再设立利率管理专岗或专员,而由从事计划财务的人员兼职负责。在人才储备方面,利率定价管理是一个崭新的业务领域,从商业银行总行到基层网点,从定价机制的建设到具体化的执行,需要大量配备定价规则制定、测算、执行等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但由于缺乏过往业务积累,定价管理方面的人才稀缺,专业人才储备面临不足的困境。随着存款定价的不断放开,商业银行自主定价任务日益繁重,利率定价管理专职岗位设置及专业人才储备方面的缺口,将对利率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定价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产生不利制约。

(三)定价后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在各商业银行加快健全存款定价机制之余,却大多忽视了对定价后考核与评价机制的建设。完善的定价后考核与评价机制,一方面能及时向定价机构反馈定价执行效果,为其调整定价策略、提高定价质量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能有效调动分支机构运用定价自主权的积极性,促使基层行不断提升定价水平。从建设现状来看,部分商业银行建立了存款利率执行情况的定期通报反馈制度;个别商业银行对于通过审批的业务实行事后监督评价,不定期要求分支机构就业务实际综合收益情况进行书面报告,督促落实各项审批条件,并以此作为后续利率审批的重要参考依据;更多的商业银行则通过加强对EVA、效益类指标的考核间接评价利率定价水平。但总体而言这些做法离真正的定价后考核与评价机制还有较大的差距,难以做到全面客观地评价存款定价质量,也无法为利率定价、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撑。

四、对策建议

(一)夯实定价支持基础,为实现市场化定价提供保障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定价制度和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分支机构在定价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加定价机制的灵活性。二是要加快定价系统建设,依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完善系统功能建设,提高电子化定价水平,同时应加大定价系统推广运用力度,灵活运用定价信息指导业务经营良性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定价后的评价管理机制,一方面引入存款定价后管理模式,通过加强定价后期跟踪管理,更好地了解客户、把控风险,提高成本管控和定价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差异化定价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利用定价系统等手段,正确评价差异化定价水平,并与经营绩效考核挂钩,以促进差异化定价能力的提升。四是要做好岗位职责的科学合理分工和专业人才的培育和使用,结合自身转型发展和政策制定、执行需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合理配置岗位和人员,进一步完善员工成长和发展的激励机制。

(二)加大负债管理理念转变,走差异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挑战,但也增强了其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动力。商业银行应大力转变负债业务发展思路,从追求存款规模的增长转变到注重成本的有效控制和提升差异化竞争力上来,合理使用利率定价权,积极运用市场化工具增强主动负债能力,提高理性定价和以质换量的能力,避免不计成本的恶性价格竞争,以多样化创新产品和优质服务吸引客户,打造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品牌。同时,在合理范围内适度扩大分支机构自主定价权限,充分发挥其贴近客户的优势,提升差别化定价水平。

(三)有效发挥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为利率市场化的平稳实现创造良好条件一是持续开展利率市场化宣传,不断巩固宣传成效。灵活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普及利率市场化相关的知识和政策,促进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强利率市场化意识,提高对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认识和重视度。二是切实加强存款定价指导工作,传导先进、科学的定价理念和模式,引导商业银行对存款的市场化定价方式进行大胆的探索和试点,不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三是大力推动地方定价自律机制建设,促进商业银行加强互相监督和自律管理,不断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地方金融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四是不断强化市场监督工作,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利率市场的监测和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商业银行适度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五是推动建立市场定价信息制度,全面收集、分析和披露市场利率定价数据,为商业银行存款定价提供同业信息支撑。

作者:赵晓春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

被举报文档标题: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存款定价调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rlw/llschlw/68122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