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讨(6篇)范文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讨(6篇)范文

时间:2022-02-06 11:41:01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讨(6篇)

第一篇: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浅析

摘要:

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问题是当前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重点推动内容。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衔接对策,以期提高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问题是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推动内容。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就要探索并建立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但包含招生制度、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宏观问题,还包括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课程实训内容等微观方面的衔接,但在衔接过程中,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上来说,归根结底落脚点都是在课程衔接上。下面笔者以我院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办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对策。

一、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高职公共基础学习课程衔接欠妥

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进行的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一般专业知识上衔接较为理想,但是在公共课程学习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尤其是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学习、财经应用文等课程上出现的问题尤为明显,在考试测试时合格率不容乐观。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基本按照其学校自身的性质、培养目标以及任务等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为体现职业院校特点,同时考虑到生源素质,一般较为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忽略了公共基础课程对其人文素质的影响和培养。例如,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很多中职学校在进行专业开设时以一些证书为载体,例如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及收银员证等来进行教学课程的组织,强化会计相关技能的培训,这样就放松了国家要求的公共基础[1]课的学习。其次,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对中职生源和高中生源的差异没有区别对待,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为普通高中生,小部分来自“对口升学”或者“单招”的中职生,在课程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高中生源的标准开设课程,忽视中职生源的文化课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没有充分考虑其在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中高职课程学习中出现衔接不到位的问题。

(二)中高职职业学习能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糅杂

在对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对比中发现,二者之间的界限往往不是很清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中职课程在高职学习中也会出现;从专业内容技能训练上,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重复问题。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发现学习内容重复出现,认为自己都学过,导致不认真听讲,打消了中职生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种现象也给教师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他们基础知识不牢固,有些问题似懂非懂,而且学习态度不端正,比一些无基础知识的高中生源教授起来还要困难。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之间沟通较为缺乏。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办学上属于一个类型的学校,高职院校级别比中级高上一个级别,但是往往在当前很多高职和中职在业务上毫无沟通,使得不同的院校开设会计专业,但是二者在业务上并未有交集,双方教学交流处于一片空白;第二,在中高职教材编制上存在一定的重复性。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和高职之间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在衔接上不连贯,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都没有统一的中高职递进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对接意识欠缺,因此教材内容上相互涵盖,出现重复;第三,中高职教学都将考证作为重要内容,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院校,考取会计职业资格证以及更高层级的证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为考证而设置了大量重复的课程,也导致出现衔接性不足的现象。

二、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有效对策

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笔者通过我院和中职学校多年的实践办学经验,总结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职业资格证书的[2]衔接策略

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首先需要依托国家承认的会计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作为进入会计行业的准入门槛,会计专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首道门槛,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的参与更高层次的考试,初级、中级甚至高级等职业资格证书,由于工作年限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只能考取两个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证书。在中职培养过程中,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很难,一是从学校管理角度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难度不断加大,如果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的附加条件,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毕业;二是从学生自身来看,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从事会计行业,有些学生也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升学,并不重视取证。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高职教育应当在第一学期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需要考试的三门课程设置,然后根据情况对学生参加初级资格考试证书进行鼓励。在之后进行课程的设置上,难度范围不应当超出中级会计资格证书的难度,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在毕业后考取会计师资格提供坚实的后盾,也能满足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会计专业技能的衔接策略

会计是一项对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中高职衔接不但要立足职业资格证书,更应当以专业技能衔接做保障。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根据培养层次,要求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为出纳和会计的基本技能,如珠算、点钞、小键盘录入、银行业务办理以及现金管理、日记账登记等基本操作,技能要求相对简单,在知识结构上掌握基础知识,强调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除了要求具备基本职业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例如对总账的处理、会计报表的处理、成本核算以及纳税业务等,此外也应初步掌握一些公司的财务分析、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控制等技能。高职阶段的会计技能既是中职阶段会计技能的一个延续和提升,又在层次上高于中职阶段。因此,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培训应当是一个连贯的系统,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训练项目的安排上,中职阶段多强化基本技能,进行一些课内实践操作岗位技能实训即可,高职阶段应当突出学生综合技能的应用,多进行综合岗位的实训以及财务分析和管理方面的实训,更好的提升学生会计职业综合能力。

(三)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策略

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会计专业课程主要核心要点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主线。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和企业通力合作,对于职业就业岗位要科学定位,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进行课程结构的设置,将中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起点,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课程内容的衔接。应当重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聘请行业内专家和中职教师共同商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从而实现中高职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以会计实务课程为例,要按照难易程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在中职阶段开设“初级会计实务”,在高职阶段开设“中级会计实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深化中职课程的内容、强化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会计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每年的生源也在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将自我定位应当加以明确,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课程的内容加以整合和优化。例如,在进行中级会计实务的教学中,课程内容所得税会计与税费计算与纳税申报可以进行整合,成本会计的成本分析课程可以和财务报表分析进行整合等,实现课程内容的横向衔接,保证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有效性。当前,中高职院校正在不断对会计专业的有效衔接进行探索创新,力图推进中高职教学一体化策略,以期建立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将为职业院校学生的终身教育和持续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惠君.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问题的思考——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3,15:256-258.

[2]邓倩兰.对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若干思考[J].企业家天地,2013,10:108-109.

作者:吴莅芳 奥丽汗娜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

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又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由于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有的各种缺陷,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因此,不断改革和创新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会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社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必然的要求。

关键词:

高校;会计专业;培养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大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又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讲,适应大学会计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我们应不断创新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会计培养人才质量。

一、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会计教育主要是传授会计知识,以便使学生在未来职场中能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实工作中的会计应用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实际已发生了变化)。大学会计教育是应注重学生知识获取、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是应该更关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应有的素质呢?西方发达国家会计教育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了:“会计专业教育应该为学生成为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而不是在进入职业界的时候成为职业会计师。”会计本科教育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他们打好终生学习的基础,而不把教学重点放在职业资格考试上;英国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也主要是关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我们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虽然近年来,随着高校会计教育的改革,一些高校也提出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表现在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自身的缺陷:

1.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应性差,针对性不强。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它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然而,就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多数还是目标不明晰,定位也不准确,没有根据社会的需要,地方特点、行业需求及会计人才发展趋势等方面来考虑人才培养,而是一概套用教育部的教育目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雷同,根本体现不出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特色,导致培养目标大而空,起不到指导作用。

2.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如果把高校会计教育当成是一种产业的话,那么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产品的质量最终需要市场来检验,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惟一标准。但是许多高校尴尬的发现,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会计工作,但面对企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常常也感到束手无策,学生适应能力普遍不强,这也直接暴露出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还多少存在着脱离市场需求的现象。

3.会计专业教育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或对实践重视不够的现象。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践教学内容比例大小的确定,应该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定,再就是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但是,目前在很多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或对实践教学关注不够的现象。从实践环节来看,目前多数学校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试验、综合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各校安排的内容基本类似,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缺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环节。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实际参加实践的时间很少,在有限的实习中,要达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难的。

4.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目前各本科院校在选修课的开设上随意性比较大,部分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层次性和结构性不甚合理,专业课之间的跨度太大,缺乏系统性。对于会计人员来讲,既需要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具有广博的其他专业或学科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长期以来,国内的本科教育在会计人才知识结构的设计上侧重于会计专业知识的介绍,培养的人才过于专门化,缺乏从事现代会计工作所必备的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知识,如管理、金融、证券与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和综合技能。这种现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不符。

二、创新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仅在知识、技能,而且更看重的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由此,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会计专业专门人才,就成了高校会计教育最根本、最迫切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要有熟练职业技能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这给会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会计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学会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还必须培养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培养成为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在不同环境和复杂经济条件下,积极面对,努力担当,能更好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型会计人才。

2.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现实相符并具有前瞻性,而且随着社会变化不断进行修正。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或者说会计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基本素质的判断与界定。根据经济建设对会计人才需求实际及趋势,从人才市场细分和就业目标定位的视角,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会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素质,大学教育应为学生提供终生学习的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适应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创新课程设置,优化和整合课程体系。构建大专业、小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增设职业能力选修模块。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基础理论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兼顾适应性,强化实践能力和未来工作适应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应根据会计岗位第一线技能和能力的需要进行安排,注意理论知识的前瞻性、专业技能的适用性,强调学以致用。实现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的科学化、合理化。在课程设置上,除公共基础课与会计专业课外,要以各种方式开设相关学科课程以适应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尽量避免内容的重复,在有限的课时内加大课程容量,使学生即使在一门课程中,也要力求知识的广博性。会计学本科专业遵循“平台+模块”的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注重特色办学,采取大专业、小方向的培养形式,并在原来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了职业能力模块。

4.创新会计实践教育,更好培养社会实用人才。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会计教育要逐步压缩理论知识课程学分和课堂讲授时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强化会计教学实践环节,使会计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系统化,注重对各专业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的能力。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策划好每个实践教学环节,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能经过多个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不断提升学生较为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

5.重视会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实践证明,“产、学、研”相结合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形式。实行校企合作,可成为学校与企业双赢的事情,一方面,学校可聘请行业专家共同制订培养方案,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过程,如聘请企业财务总监、高级会计师等,通过他们现身说法,就企业会计、财务与管理热点问题进行讲座,激发学生关注企业财务会计实际,为将来投入献身财会工作而刻苦努力学习的积极性。高校通过与一大批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等成功人士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聘请他们为“兼职教授”或学业导师,能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同时通过与企业签订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也可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实习,提高其实践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教师与企业的广泛接触,了解企业会计实践,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科研,解决企业实际可能遇到的财务会计问题,同时,通过吸收企业界人士参与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能及时为企业输送更多更好更实用的会计人才。

6.利用课外学分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树立学生开放式的积极探索精神,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培养出学生未来的创新能力。在会计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应适当增加课外学分,课外学分可通过社会调查、专业创新设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举办学术讲座、报告以及其他获奖等方式获得。如安排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科技讲座、学术报告;鼓励高年级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撰写科研专题调查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等;鼓励学生参加文化活动,包括撰写文化素质教育必读书的读后感,参加体育、美术、音乐等各种竞赛,开展各种英语学科竞赛;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一项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提倡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参加社团和文体活动,培养社会工作能力等。

作者:陶学伟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浅析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基本价值取向,都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的构建与优化,是解决会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措施。为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把握时代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按照教育发展要求,结合我国国情,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人才的目的不仅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更在于培养他们在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当具有的素质,培养他们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能力,是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能力。创新能力也是人才水平高低的分水岭。然而,目前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并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的很多问题。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持续升温,各高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会计专业人才。但是,我们发现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表现还不能令人感到满意。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信息反馈,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后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会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还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有些毕业生到企业之后,连支票都不能填写,账簿记录的内容和数定填写的都不规范。凭证的装订,账簿的登记和保管都不清楚。这些都反映了学校平时教学的欠缺,也反映了学生在学习时,对于基本的会计问题重视不够;其次,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现在的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所学的会计教材主要以会计准则为主。教材内容主要是关于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问题。但每个企业面临环境不同、背景不同,需要将准则的规定进行具体的分析。在这个问题上,会计专业毕业生不能将自己的所学与企业的实际很好的结合,对于新情况的处理显得比较茫然。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很可能更多注重考试分数,忽略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再次,学生掌握的知识面比较狭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资产置换时有发生。企业的会计问题绝不是纯粹的会计问题,有些业务的处理需要用到管理学、税收学、法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专业学生不能将其所学有机融合起来,无法完成复杂问题的处理。

(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合作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模式和评价标准偏重理论,不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操作能力的掌握、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差,在工作中与他人沟通、协调和合作的能力以及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也比较弱。高职毕业生从被动灌输信息到主动获取信息,从被要求到主动了解企业和工作发展对自己的要求,学会自主消化和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白付出和回报的关系等,在这些方面还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学校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相应的基本训练还需要加强。针对以上问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基础教育,更需要培养他们的核心创新能力。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着重点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是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手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未知的知识、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创新的习惯。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多数企业要求会计人员能够进行电脑操作。会计核算已从单一的手工做账向会计电算化过渡。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采集、传输会计信息,开展电子商务并保护数据安全是会计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计还将从电算化走向网络化,这就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和技能以及网络系统的使用与管理知识。

三、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专业创新人才的建议

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培养目标到培养内容,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操作都必须有详细的计划和缜密的安排。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会计理论教学的传统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目前,会计专业理论已经构建了成熟的框架结构和内容,并且为会计工作者所接受。对会计专业理论内容,教学的重点在于讲授其产生的根源,理论内涵,在会计实践中的作用,给学生做好传统会计理论的铺垫工作。同时,老师必须善于总结,将会计理论发展中那些起至关作用的思想因素寻找出来,分析这些因素变化规律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让学生思考目前这些因素的存在状态以及变化趋势,从而帮助学生分析会计理论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内容,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好会计理论的发展脉络,为学生将来的理论创新打好基础。

(二)培养方法侧重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

完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建设,为会计人才技能培养奠定扎实基础。在会计教育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的一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会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可将其划分为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内实验不仅是验证已有的会计理论,更重要的是将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将教学与科研相挂钩,通过课内实验,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内容可以是单项课程实验、课程间实验和专业综合性实验。课外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到实际单位实习,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毕业论文,参加各种知识竞赛,与老师共同完成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扎实牢固的创新本领,为学生日后的发展积累足够的知识储备。

(三)建立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

我国目前对高职学校教学水平评估主要侧重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管理水平、学校特色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评估涉及较少。这不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教学对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影响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十份重要。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看,会计专业人才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立足,才能很好实现其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骏,崔永华,贾林.基于非营利组织经营行为的职教集团发展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5)

[2]郭苏华,马树超.上海职教集团化发展的特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8(3)

[3]王俊一.构建实践创新体系教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4]马国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4)

作者:洪煜娴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第四篇: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尚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依托会计职教联盟协同创新平台,从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入手,探索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实践证明,该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提高中高职衔接质量,推动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理论是指基于共同目标下的各创新主体通过深入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协调一致的合作创新和共享平台。引入协同创新视角,不仅能帮助各创新主体(包括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地方企业等),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实现深入合作、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等内涵方面的深度衔接,实现协同育人,还能借助行业、企业的创新实体,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协同创新视角对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起着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相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制订出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出的学生更能满足社会需求,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二是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并构建适应会计专业岗位群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通过创新平台的共建,实现多方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协调发展机制[1]。高职教育可以以职教集团为平台,真正联合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以职教集团合作协议或公约为基础,创新中职和高职合作办学模式,最大程度地减少中高职不衔接的问题[2]。高职会计专业可以联合几家中职学校,同时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与几家重点企业及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联合起来,整合多方力量,组建会计职教联盟,构建一个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充分发挥会计职教联盟协同创新平台优势,可以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协调发展机制,从而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先后获得广州市第一批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和广东省第二批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的立项,并于2015年与广州两所中职学校启动“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工作。实践证明,通过成立会计职教联盟,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实现了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

一、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1.校校协同,实现专业教学标准的衔接

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有“一贯制”“衔接制”,前者要求在中职、高职阶段学习的课程及内容完全不同;而后者则允许中职、高职阶段的课程及内容相同,但在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要有所区别并进行衔接。对于“一贯制”,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可以协同制订一套专业教学标准;对于“衔接制”,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应充分沟通,制订的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与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既要有关联又要有层次差别,使二者既能单独体现层次差异并螺旋式提升,又是一个统一、关联的有机整体。在会计专业中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衔接过程中,校校之间应注意衔接的方向性。中职学校应以就业为主导并兼顾部分学生的升学需求,专业教学标准应相对独立,只需在设置课程时考虑学生向高职的后续发展;高职院校也是以就业为导向,但因有部分生源来自中职学校,所以在设计专业教学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状况,要“向前衔接”[3]。

2.校企合作,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需要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协作配合,从会计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会计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同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在确定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规格时,要注意避免衔接过程中的断层和重复问题,以确保二者衔接的科学性、连贯性。同时,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有所侧重,中职会计人才培养侧重实操性,学生能核算企业简单的经济业务、进行基本电算化操作和手工账务处理,注重培养实操性人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侧重高技能、高层次性,学生能核算复杂的经济业务,在中职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财务管理、数据分析与加工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强调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4]。

3.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现职业能力的衔接

职业能力强调知识的应用性,不仅能反映职业教育人才的本质特色,而且是职业教育人才的层次表现,是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由于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独立发展、缺乏交流与联系,没有分析、统一筹划岗位职业能力,导致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能力培养衔接不严密甚至人才断档等现象。因此,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会计职教联盟协同创新平台,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从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分别确定中、高职毕业生对应的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企业财务及相关岗位进行描述分析,归纳出职业能力要求及素质,对职业能力按照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进行分解,形成会计职业能力标准;按照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对中高职学生实施循序渐进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

4.校企、校校合作,完成课程体系的衔接

课程体系建设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也是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的关键点。会计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体系。借助会计职教联盟协同创新平台,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参与,分析财务岗位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职业能力由低到高、循序渐进,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财务岗位要求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实践学时等方面的有效对接,培养能为企业所用的高技能人才[4]。针对中高职学生的不同特点及需求,对中高职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按照“技能对接、能力递进、课证融通”的原则设置相关课程模块(见图1)。

5.校、校、企三方协同,促进教学实施过程的衔接

中高职课程内容能否有效衔接,关键取决于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实施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师生双方的主体影响、教学与实训条件、“双师”队伍、课程教材、考核评价方式等。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解决教学与实训条件,如校企共建实训室、建立“厂中校”或“校中厂”的校内实训基地等;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兼课、教师参加专业职业能力培训或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等方式,解决“双师”队伍建设问题;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教材、纸质教材外,还开发电子教材或网络教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基于协同创新平台,采取多元主体参与、过程考核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建立校校、校企联合评价机制,完善考核评价标准,建立起独具职教特色的评价模式。

6.基于会计行业标准,实现职业证书的衔接

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应将我国财政部有关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和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实行“双证书”制度,实现“课证融通”[5]。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应合理确定职业资格的等级,体现不同的层次及要求,避免出现重复或倒挂等现象。针对中职、高职阶段分别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在中职阶段开展初级训练,指导学生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初级证书;在高职阶段则进行中级甚至高级培训,指导学生获取初级会计师、会计电算化中级证书或中级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二、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践

1.校企协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联合珠三角地区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形成职教联盟,并依托协同创新平台资源,成立由多名企业财务管理专家、会计师事务所有丰富会计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企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办学机制。为确保会计专业“3+2”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实操技能的一线经验型实用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会计、税务、财务管理等知识,具备成本核算、数据分析、财务信息管理等综合能力的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校、校、企三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多次邀请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讨论、制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修改和审议专业教学标准、教学计划等。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明确会计专业人才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对每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炼岗位工作职责,同时依托“校中企”及会计职教联盟,开展课程教学与工作岗位实践相交替、企业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模式,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工作岗位,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最终提炼形成“岗位导向、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岗交替”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见表1),实现专业与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课岗交替”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循序渐进地将各阶段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并在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实现岗位课程与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学、训、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模式[6]。

3.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

通过协同创新平台,联合两所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以职业能力为切入点,结合各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制订职业能力标准,整合衔接课程,按照“重视素质教育、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的原则,系统设计,共同开发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本质上的对接。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3年)见表2,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2年)见表3。为了更好地实现“课证融通”,会计专业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中职阶段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会计电算化初级证书,在高职阶段则应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用友ERP证书,并建议报考初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

4.校企合力,保障教学实施过程

通过聘请行业企业有丰富会计工作经验的高级会计师等专家到校兼课,每年至少选派一名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脱产顶岗实践,解决“双师”队伍建设问题;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并出版《基础会计》《财务会计》《金蝶K/3应用实训教程》等工学结合教材;校企合作开发无纸化立体教材,如正在建设广东省《财务会计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还与东莞力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搭建“贴心大学”网络及微信学习平台,不断开发、完善会计专业系列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基于协同创新平台,采取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如顶岗实习采用校企联合评价机制,双方分别从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对学生的实习成果进行评定。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对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中高职教育已在衔接模式、衔接方法方面实现了有效对接,但在衔接内涵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实现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形成一座层次衔接、相互贯通的“立交桥”,形成一个统一、灵活的系统,有利于促进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协同发展,健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明智,赵玲珍,韩兰娟.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113-114.

[2]谢肖力.“3+2”高职教育两段式衔接的调查与分析—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32.

[3]雷建龙,冯雪姣.湖北省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中关于“衔接”的探索[J].职业教育:下旬,2014(9):49-52.

[4]欧亦兰.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2+3”模式下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7):117-118.

[5]王翠菊.会计电算化专业中高职衔接的问题探讨[J].科技视界,2015(6):26.

[6]王慧.中高职会计专业“课赛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5(31):65.

作者:王王慧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财经与管理系

第五篇:管理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浅谈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已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本文首先根据目前普遍的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现状分析,了解现在企业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结合自己的多年经验,认为应当从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会计学进改革,以培养本科类管理型会计人才作为会计方面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会计专业;管理型;课程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企业越来越迫切的需要管理型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日常经营决策,于是出现了财会人才的结构性短缺的情况。在我国的会计人才培养中,一般的本科高校课程设置基本是基于会计准则所要求的记账、登账、报表编制等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要求。对于管理类知识相当缺乏,这远远不能满足一些企业的实际需求,也与实际脱轨;与此同时,管理专业的学生则不能准确的掌握会计信息,对会计知识了解很少,有的几乎是零起点,这同样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所以,本科类院校开设管理型会计专业就显得很有必要,与实际需求相吻合,也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但是,毕竟本科类院校对于开展这样的课程体系还是相当缺乏经验的,个别院校也只是处于试点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对于该课程的体系设置还没有一个统一健全的纲要,笔者就结合其他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部分院校的试点案例,谈谈如何设置本科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

一管理型会计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

(一)专业课程开设不及时

很多高校新生对其所选择的专业并没有很多的了解,为了避免新生报到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本人的专业,甚至产生厌学行为,很多本科院校选择在大学一、二年级更多的学习公共基础知识,直至本科二年级之后才有机会接触其专业相关内容。以我校会计系和经管系为例,本系下开设多个专业,有管理类、经济类、财会类专业。不管什么专业的所有新生在入学后前两年基本是不分专业,以公共课程为主,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计算机基础、VB语言编程(或C语言编程)、体育、毛概类等公共基础课,同时结合一些学科基础课,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管理学等课程。这样设置课程的有利之处在于能够使得学生首先对自己的专业有个大致的了解,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自己的专业方向,或者进行专业方向的变更即进行转专业。不利之处在于,学生前两年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接触的太少,这种不及时会耽误大部分同学的后续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掌握,以及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多,内容杂

一般的本科院校在大二,甚至到大三才开始接触专业基础必修课和专业课,就会计专业而言,就涉及到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国际会计、财务报告分析等等课程。这些课程都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负担太重,很可能学不好,而且课时安排也会显得很紧张,老师也会教不好。所以,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在本科课程开设时,应该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学习,这样就能使他们有充足时间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今后用得上的课程知识,并且有时间决定自己以后是考研还是就业,因为过多的课程学习会使他们紊乱了对这门课的认知。大四一年,由于学生要接受实习生活,实际上这直接导致教学时间上的紧张,部分高校不得不压缩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时间,以衔接高级财务会计的开设,从而影响后续课程的进度和掌握程度。再者由于这种办法导致授课的顺序与知识的链接顺序颠倒,学生不了解连接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主线,只能是学到了一团杂乱无章的知识,却不能将各门课程内容融会贯通。由于课程安排缺少逻辑联系,学生没有选择的接受了多门课程的学习,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知识点之间没有一个结构构架,让学生不能适应自己手头的工作,对所学知识开始怀疑它的实用性,其实高校开设的课程有些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但是在开设中,缺乏逻辑,授课时不考虑知识点的串联,导致最后学生接受到的知识只是一盘散沙。

二现代企业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易越来越密切,以前的一些会计人才在当今社会的进步步伐中,越来越与实际需求脱轨,现在的企业在会计方面,需要兼管理与会计于一身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人才,可以在公司的财务审核、原料购买、成本预算、财务管理等等方面全方位操作,这样可以使公司运营科学化、规范化。所以,正确的管理决策离不开相关、准确的会计信息的供给,这也就意味着现在会计人才必须有能力了解管理层对决策所需信息的需求,根据信息需求来决定决策相关信息的有效和及时提供。现代企业要求会计人员的工作既要满足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和监管部门的信息需求,能够按财务会计准则或制度进行账务处理,同时还要能够领会管理层对信息需求的意图,进行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内控管理、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及时提供管理层所需要的财务数据,并且根据税法要求进行纳税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在步入社会后,胜任自己的工作。

三重新构造管理型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首先需要重新认识财务报表的重要性。财务报表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一整套会计信息,它反映一家企业过去一个时间段的表现及目前状况。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其实反映了企业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即管理活动与财务报表上相关数据的变动存在因果关系,报表数据能够反映企业的管理行为。以资产负债表为例,企业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改变进货策略、销售策略、收款策略等都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上相应的流动资产发生变化,也即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活动将会导致流动资产的变化。而发展战略的变动则会导致非流动资产的变动,如进行战略性外部投资,那么就会增加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反之,非流动资产则会相应减少,从而变动非流动资产的构成。财务管理活动的变化与资产结构的变动是相互影响的,从而引起了资本、资产、和现金流的变动。而对于利润表,凡是与收入和成本有关的管理行为都会导致利润表的变化,例如加强对原材料和管理成本的控制,实行合理的成本管理和业绩考核制度,则会有效地降低成本、费用,扩大盈利的空间。因此,笔者认为本科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应以财务报表为核心,把所有涉及到财务报表的知识归属到课程设置的范围内。企业各种管理行为、财务报表形成过程、管理行为对报表的影响等都是培养课程需要包括的内容,具体课程涉及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全面战略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全面预算管理、薪酬制度设计与绩效考核、内部控制等。财务报表作为学习的根基,整体目标设置为培养管理型会计专业本科人才,那么课程体系还应包括管理学、战略管理这些联系财务报表和各种管理活动的纽带。对于一些不需要掌握,但要适度了解的知识,让学生在毕业后有多方面的选择,不至于都一窝蜂的涌向某一职位。

四管理型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教学模式

(一)人才培养应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要实现这一转变, 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有所突破。首先要确定培养目标: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才有更宽、更专、更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规格:宽口径、复合型。复合型人才才能灵活的适应这个多变的市场环境。培养过程:除了基础的教学,还要加强实践操作,根据不同的兴趣进行个性化培养。

(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管理型会计虽然是与财务预算、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等等多方面相结合的专业,但是,由于这些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的工作单位不一样,接受到的财务类型也就不一样,每个公司的规章制度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在培养这些本科类管理型会计人才时,要更加注重于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适应于日后在不同企业的工作,能够解决突发情况,真正做到学习致用。五结语 会计是我国金融体系不可缺少的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实际,管理型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值得人们和高校关注的话题,管理型会计人才在未来我国的社会发展中一定会成为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慧璞.会计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刘玲雪.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

[3]李谊. 地方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培养模式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3.

[4]卜丽雅.高校会计教学引入国际执业资格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5]梁兴敏. 管理类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6]陈之举. 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学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8.

[7]刘胜辉. 商科院校本科会计教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

作者:袁晓文 单位: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会计系

第六篇:职业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近几年发展迅猛,但繁荣表象背后存在诸多问题。会计专业是国家职业类院校重点建设学科,其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彰显已久,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笔者首先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着手进行分析,之后就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给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构想,希望能够给予我国职业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一些建议,以期在今后的同等研究中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是:在教育理念的指导和特定的现代教育模式下,依照预计的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综合。目前,职业经济类院校会计专业生源还是旺盛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但仍有企业感叹会计人才难招,同时也有应届毕业生抱怨对口工作难找。究其主要原因,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短板”,因此造成了学生就业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能进行无缝对接。

二、培养模式问题解析

(一)定位过高

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深厚,这是高级会计人才的要求,而且他们也同时拥有着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目前,职业的人才培养存在定位过高的问题,着力于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高级会计人才是在工作中随着经验的累积逐渐培养起来的,职业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定位过高,刚毕业的学生难以胜任,无法达到职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职业培养计划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方方面面需求。比如,把培养目标定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会计和出纳”,更多面向中小企业,培养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基本的运算记账能力、初步的职业感等等。

(二)缺乏对职业能力的培养

1.学生对知识消化不了。学生学习会计专业,大部分还是以理论为核心,对会计的整体框架、职业岗位、工作程序等等仍然不是很清楚。

2.实践课程的安排,主要是为了强化阶段性学习,缺乏整体性。学生不能对会计专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采用先讲解后实践的方式,不能做到边实践边教学,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统一性,无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知识不系统,缺乏整体性。

3.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够合理匹配会计的特点。按理来说,“就业教育”既然是培养具有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经验的学生,因此教学中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应该与实际工作有密切联系。但在实际会计工作中,这只是一小部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支票的填写规则、编制工资表的机制、登记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税金的计算方式以及会计监督和审核对某项经济业务要注意的问题,这些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是在实际教学中少有提及的,这对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会造成很大障碍。

4.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脱节。目前,在企业招聘中,多数都只看招聘人才的资格证书或是能力证明,而对于会计工人员的企业招聘也是同样的方式。虽然学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也拥有会计技术资格证书以及会计从业资格,但是由于学校在培养过程中没有将实际的操作能力很好地置于教学中,从学校角度来讲,难以提高其会计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从企业角度来讲,因为学生毕业不能立即上岗,因此会增加二次培训费用。

(三)实践教学、实习环节薄弱

目前,职业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实训、顶岗实习等。会计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除了校内教学实践,还需要到各企事业单位去实习,让学生获得初步的职业感。但是,校外实训过于形式,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往往只能掌握企业相关方面的一些边缘化知识,很难涉及到核心业务,使得顶岗实习仅仅是应付了事,没有起到真正的实践作用。

(四)职业会计专业缺乏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

随着社会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诱惑也越来越大,会计行业的犯罪率也越来越高。学生在校接受的只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较少,因此缺乏对职业犯罪相关知识的认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生感到空洞和乏味,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仅是应付学校的任务、应付考试的需要,而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课时又较少,《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安排主要还是以应试为目的。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做得不够好,导致职业犯罪的犯罪率居高不下。

(五)“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缺乏

近年来,多数院校都在紧锣密鼓地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基本招聘上来的教师都是“双证型”而不是学校想要的“双师型”师资力量。“双证型”教师即在具有讲师或教授职称、具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同时,仅通过考试拥有职业资格证书而已,并没有去企业工作的经历,也没有实习的经验,无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感。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一)以人才需求和岗位群为导向,准确定位人才培养

目标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定位应该是以适应岗位需求为准,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第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职业院校主要是以培养建设、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主。第二,职业毕业生的就业流向。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针对中小型企业,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助。第三,职业会计人才岗位。总是离不开这句话,“高职会计人才岗位的工作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等”,这就是职业会计人才的岗位工作。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提升为核心,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

1.课程体系进行新的改造.要以会计本质的工作任务为主导,使课程体系与工作达成统一性。

2.建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标准。将职业岗位标准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内容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实行“岗课结合”“课证结合”,将未来工作所需时时纳入到课程之中,实现工作与专业课程学习的一个有机融合。

(三)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

针对职业会计实践教学现状中教学设施落后、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情况,应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一方面,在会计专业教学体制的层面上加强实践和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扩大建设会计校内模拟实验室的规模,会计模拟实验室里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要不断加强更新完善,能够保证学生在校内实习的本质。多多扩展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去社会实践,加强校方与校外企业的合作交流,争取建立一个稳定的伙伴性关系,要让学生有时间去接触实践,熟悉企业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会计业务处理等内容,积累初步的会计从业感,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实际操作技能。除了做好上述两个方面,我们其实更需要打造一种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公司”理念下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在吸取国内外“教学工厂”理论的经验上,把会计以往的实践教育教学转变为真实的生产性、经营性实训教学。这样就能做到“教学和一”,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又能时时了解市场,可以紧跟行业形式,以便及时调整课程体系、调整教学方法,及时把握“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加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彰显学生的职业力度和就业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师资结构

专业教学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除应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第一,注重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建设。会计专业带头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专业带头人与中青年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学术梯队,对专业教改起到关键性作用。第二,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提倡、鼓励教师团队利用各种渠道进行业务方面的进修,将实践能力提高作为重点。对于年轻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利用技术服务、企业顶岗实习等等方式,也可以聘请这方面的专家进行定期培训,来克服年轻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在社会中,会计的实用性非常强。它需要很强的操作性及专业知识能力,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中具有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职业院校,我们应关注市场需求,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改变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目标,培养更多能够为社会做出共享的会计专业人才,让学生能够成为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双荣.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6.5:96.

[2]何丽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研究,2013(15).

[3]刘铮,范莹莹,蔡文芬.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4]连先亮.浅议当前我国会计人才结构性矛盾及其对策[J].当代经理人,2013.21:45-46.

[5]肖凌.会计职业准入制度与会计高职教教育[J].职教论坛,2012.4:4-7.

作者:李娜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被举报文档标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讨(6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rlw/kjzylw/70219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