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数字金融下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实践范文

数字金融下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实践范文

时间:2022-12-05 04:50:00

数字金融下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实践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字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践行教研统一、开放包容、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办学理念,优化升级金融工程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创建量化投资与高频交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三方面的教改举措,实质性地提升了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水平。

关键词:数字金融;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学科交叉;培养方案

数字金融指的是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武装金融体系,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更高效支持实体经济及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数字金融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网上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网上贷款、网上保险、网上基金等金融服务。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金融逐步成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就业、激发市场活力的中坚力量。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需要适应数字金融带来的市场需要,而这重中之重的核心问题就是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问题。

一、现状与问题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近年来数字金融领域一些前沿技术、投资产品和新兴金融机构,如金融数据挖掘、智能投顾、量化投资、对冲基金等迅猛发展,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底,基金业协会自律管理下的各类资产管理业务存续总规模猛增到51.71万亿元。很显然,量化投资与对冲基金在中国的崛起是大势所趋,对金融工程从业人员的庞大需求也是必然。查阅了大量的研究文献,走访了个别私募基金公司调研,我们发现中国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堪忧,主要有几个方面:(1)中国私募基金公司(对冲基金身份多是私募)普遍没有时间、精力仔细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金融工程人才,不成体系,基本处在师傅带徒弟原始阶段,跟着业务走;(2)从文献来看,高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总体比较浅薄,主要是没有深入研究,没有深入行业调研分析,不了解行业的真实状况,基本是在校园内部揣摩,提出的观点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有些教改研究找出了一些问题,但多数都没有提出解决方案,更谈不上培养体系的完善;(3)行业与高校沟通不畅缺乏交流,面对量化投资与对冲基金行业特性,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在国内转圈圈,没有与国际接轨,缺乏国际视野,而研究数据的细粒度,又难以开展深入地研究,尚未建立行业需求与高校的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之间的路径。

二、探索和实践

分析现状与问题,高度概括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面向新经济的数字金融业,金融工程人才供不应求;二是现有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而要解决好这两方面问题,依据教育规律,那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多方面下手。为此,西安邮电大学依托本校数字经济研究院和计算金融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面向金融工程专业做出了一系列积极地探索和实践。

(一)践行教研统一、开放包容、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办学理念何为金融工程专业?简言之,就是设计、开发、维护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近些年,金融信息化发生了质的改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纷纷被应用于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开发方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面临挑战。而接受挑战,适应这种变革的最佳途径就是践行教研统一、开放包容、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办学理念。西安邮电大学金融工程专业依托计算金融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围绕金融工程主干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金融工程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平台体系。该平台体系分为八个部分:金融工程实验室、金融业务、量化投资实验中心、融资并购上市研究中心、金融数据挖掘实验中心、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IT金融工程应用中心、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通过这个平台体系我们一方面苦练内功,将学生的知识技能打造坚实;另一方面,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中国金融业和这门学科特点,防止闭门造车,积极拓展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学科发展。该模式的具体实践活动有:交叉学科教学方法研究、暑期免费金融技能培训、校级开放实验、企业参访和实习、讲座、学术沙龙等。通过多种形式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逐渐完善自身的计算金融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二)优化升级金融工程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西安邮电大学金融工程专业2014年首届招生,至今已经有五个教学年、两届毕业生。教学是紧密围绕课程展开的,这五年,金融科技日新月异,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和行业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培养方案。首先是以新办金融工程专业基础上,结合其他专业学生IT能力、管理能力、数学能力、外语能力等跨学科加入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意识、系统分析问题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数学模型研究解决金融问题,并系统掌握现代金融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成为面向各类金融机构、公司、监管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资产定价、衍生产品分析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与计算金融、金融工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先后开设了新的选修课程,比如计算金融、金融数据挖掘、互联网金融、Matlab与金融计算、Python程序设计等。同时,还从各个金融机构或金融公司获取最新的市场咨询信息来学习,与券商、基金公司、IT公司等单位合作,由这些单位提供数据、资料,来锻炼学生的金融领域编程、数据分析等能力。

(三)创建量化投资与高频交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国家积极推进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给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目前,西安邮电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已经建设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并申报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该项目以全球金融市场的量化投资与高频交易为视角,将金融工程与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项目实验环境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技术架构,数据服务器采用Hadoop大数据存储技术。该教学项目提供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量化投资策略设计建模和编程回测、高频交易实训、风险管理、在线课堂、在线测评等特色教学模块,高度虚拟仿真国际金融市场投资决策应用场景。实验内容适用于金融工程、计算金融专业,也适用于金融学、金融数学、计算机软件等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该项目支持开放共享,可支持200以人同时在线,使用者可通过网络直接以网页形式访问使用,或者远程下载虚拟仿真实验终端,进行本地化虚拟仿真实验。

三、结语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金融时代,全球已经有60多个国家或地区制定并执行了金融教育国家战略。金融工程专业在这新的时代肩负着新的使命,西安邮电大学在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积极地教学改革提升了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鸿.数字经济时代陕西如何追赶超越[J].西部电商.2018(4).

[2]王勇.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创新的愿景与短板[N].上海证券报,2017-3-15.

[3]高祥宝.量化投资创新性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8).

[4]陈有为,郭建峰.面向新型电子化交易的金融工程仿真实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6).

[5]武烨.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18(22).

[6]吴金栋,任光辉,黄东键,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5).

作者:陈有为 郭建峰 李言 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数字金融下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实践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