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事业单位改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范文

事业单位改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2-11-04 11:00:13

事业单位改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摘要:

通过介绍事业单位改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事业单位改制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改制;财务会计

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其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许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部门利益和追求个人利益,而已经形成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结构在改革中很难被打破,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阻力。另外,很多单位对自己的业务定位不够明确,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改革加以解决,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事业单位的新要求。事业单位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和规范政事关系。

一、事业单位改制的内容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转变政府职能

要解决事业单位职责定位不清晰的问题,把应该归政府和事业单位履行的职责进行有效的剥离,把事业单位行使的行政职能交还给政府部门,从而实现行政职能的有机统一和行政行为的依法依规实施,同时要解决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问题,把应该由事业单位行使的权力进行充分授权,以充分激发事业单位在社会事务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明确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

要解决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问题,需要根据其不同的属性和性质,实施分类改革。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直接划归到政府行政机构,把主要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推向市场改制为企业,把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成为新的事业单位。由于事业单位性质的复杂性,在改制过程中结合改制单位的情况而定,按照事业单位的不同的性质和类型进行分类改革。

(三)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要结合社会发展对事业单位的要求,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属性创新管理方式。促进政府职能和事业单位职能的有效分离,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等有效的实现形式,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

(四)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

公益服务要解决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活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活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打造政策平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公益组织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完善有关收费标准、资产处置、收益分配、服务质量等政策,规范社会力量的公益服务行为。

二、事业单位改制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

(一)对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

1.会计核算基础的改变

事业单位改制前其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而改制后的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改制后的企业在核算经济行为时,不光是在收到或支出现金时才确认,而是在财务活动过程中就必须对经济行为加以确认。这一变化是事业单位和改制后的企业单位的一大区别。

2.会计核算科目的变化

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会计核算科目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双方会计核算要素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和净资产类科目的不同、利润类科目和结转及结余类科目两个大的核算要素科目上,但对于资产、负债及收入科目上也有一些具体的差异。

3.会计计量方面的变化

事业单位会计的计量属性涉及历史成本,而企业单位的计量属性则涉及到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等计价。对于能够获得可变现净值的资产也可以采用可变现净值计价,对于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资产采用现值计价,而对于能在公平交易中获得价格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所以,企业比事业单位在会计计量方便就多了许多选择,处理也更加灵活。

4.会计核算方式的变化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这种方法不能准确核算生产、销售等成本,每项业务活动都不能准确计算出分摊的成本,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成本控制变得尤为困难,也不能更好地反映出每项经济活动的收益状况,不能准确地分清各个部门的生产、管理责任。而改制后企业单位改变了原有的成本核算方法,能准确测算出每项业务活动的成本及其所占的比例,这有利于加强对各个部门的业绩考核,落实各个部门的责任,实现有效管理企业的目的。

5.会计报告方面的变化

事业单位改制前所用的财务报表的种类较为单一,而改制后的企业单位在财务报表上较为丰富,新增了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并且增设了许多有关披露的信息和资料。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只能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支出情况,而改制后的企业单位不仅能够反映出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而且能准确反映出特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因此,改制后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更能准确反映出每项业务活动的成本使用情况。

(二)对会计核算内容的影响

1.对收入管理的影响

财政投入制度对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影响很大。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是指其依法取得的非偿还资金,比如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费收入、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等。改制后的企业单位逐步脱离政府的财政收入,其主要依靠前期累计的各类净资产及上级拨付的改制基金。改制后的企业单位的收入呈现多样化,主要有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租金利息收入、接受捐赠收入等。因此,改制后的企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内容上的变化比较大。

2.对支出管理的影响

事业单位的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损耗和损失。事业单位的支出大体上可以分为经营性支出和非经营性支出。经营性支出只占一小部分的比例,而非经营性支出则占主导地位。事业单位一般使用收付实现制来核算非经营性支出,而使用权责发生制来核算经营性支出。由于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支出仅占一小部分,因此,事业单位的支出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这导致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容易被忽略。然而,成本核算实际上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只有准确核算产品中消耗的成本,才能对事业单位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进行衡量,从而才能有效地规范企业管理的行为。

3.对资产管理的影响

首先,对资金管理结构的影响。事业单位的性质是非营利性的,因此,确保资金的安全则为其要实现的目标,而企业单位的本性则是营利性的,确保资金的增值则是其首要目标。其次,对投资制度的影响。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受约束性较大,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的审批,不得投资于高风险项目,而企业则一般不受有关部门的强制约束。再次,对融资制度的影响。事业单位基本没有融资的概念,其所需资金均来自于政府拨款,而企业则需要通过融资来进行资金周转。最后,对资产核算方式的影响。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仅仅登记资产的账面原值,不进行计提折旧,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则直接列入成本,其固定资产的更新维护则由计提修购基金来解决。而改制后的企业不单要记录资产的原值,更重要的是要反映资产的折旧及净值。

三、对策

(一)转变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改制后要实行企业化管理,需加大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实时更新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更加规范化。事业单位要认清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全程参与到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以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改制后企业中的核心作用,并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核算方法的培训,制定并完善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制度,塑造财务管理人员强烈的资金收益的观念,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

改制后的事业单位不能完全照搬企业会计制度,需要结合改制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定位。第一,重新设计企业会计管理的理论结构。改制为企业的事业单位需要从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准则、会计程序及会计处理方法等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来建立相应的会计管理理论结构。第二,要重新定位企业会计管理的机制结构。改制后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机制结构在功能和静态上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从功能上来看,会计管理机制结构表现为目标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和约束机制等,但是从静态上来看,却又表现为内部责任会计、对外报告会计和预测决策会计三个部分。第三,重新设计企业会计管理的周期和循环。会计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初设会计管理目标到实现会计管理目标,这个动态的过程就是会计管理的循环。只要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中,那么会计管理活动则也处于相应的管理循环中。改制后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周期分为会计预测、决策、预算、计量、控制、报告、分析等环节,这七个环节会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周而复始、首尾相接的循环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婷婷.论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及路径选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50-52.

[2]孙丽捃.浅议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J].现代商业,2010(6):108.

[3]俞路.事业单位改革的五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1(5):38-41.

作者:王一帆 单位:河北乐亭财政局

被举报文档标题:事业单位改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rlw/cwkjlw/69942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