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经济作用与普及运用探析范文

生态经济作用与普及运用探析范文

时间:2022-04-12 10:36:31

生态经济作用与普及运用探析

抗旱试验测定,连续干旱124d,成活率为97%,绿色茎叶100%,反复干旱2次后成活率为93%。抗寒试验测定,其相对电导率为43.4%,半致死温度-23.6℃,可忍耐极端最低气温-40℃,抗寒性强。耐盐试验测定,虽然在土壤含盐量为1.0355%和1.4785%,驼绒藜相对发芽率分别为89.7%和65.5%,但均不能出苗正常生长。驼绒藜春季萌发早,7—8月中旬开花,8—9月结实,10月上旬种子成熟,生育期约170~195d。植株呈多叶型丛生,一年生枝条占60%,质地脆而疏松,叶片密而大。

驼绒藜种子椭圆形,千粒重2.5~3.0g,具有后熟特性。通常在自然贮藏条件下,种子寿命为8~10个月,被称为短命种子,但在内蒙古西部干旱地区和生产实践表明,驼绒藜种子可维持发芽率达18个月。据栽培观察,温度在4℃左右时,土壤水分适宜,种子很快萌动,在温度25℃时,24h之内发芽率可达75.9%。驼绒藜是一种温带旱生半灌木,适宜于≥10℃年积温1700~3000℃及年降水量在100~200mm的干旱与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土壤为棕钙土、灰钙土、灰棕荒漠土或棕色荒漠土。主要分布于荒漠地带,也可进入荒漠草原地带。在上述地带的山地、山麓、山间谷地以及河岸沙丘等处,形成单纯优势群落,或与其他小半灌木及多年生禾草等共同组成不同类型的驼绒藜群落。

驼绒藜的经济价值

1营养特点与饲用价值驼绒藜是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饲用植物,尤其是幼嫩枝叶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随着生育期的增加,植株体逐渐老化,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而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含量有所增加,见表1。驼绒藜放牧地在冬春季是抗灾保畜的重要基地。因其植株较高,大雪不易全部覆盖,地上部分茎保存良好,牲畜易从雪下采食到枝条,这具有较大且独特的饲用意义。近几年,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试验示范中心在四子王试验基地种植的驼绒藜和其他旱生牧草如冰草(Agropyroncristatum)、木地肤[Kochiaprostrata(L.)Schrad.]、苜蓿(MedicagosativaLinn)、锦鸡儿(Caraganasinica)组合建植的人工草地是荒漠草原区效果显著的放牧地、割草地和草场改良方法。

2适口性驼绒藜的当年生枝条和叶片为各类牲畜终年采食的饲草,在各种家畜中,骆驼与山羊、绵羊四季均喜食,秋冬最喜食,绵羊与山羊除喜食其嫩枝外,亦喜食其花序及果实,马四季均喜采食,牛的适口性较差。天然驼绒藜草地放牧条件下,最适宜利用的年限为1~6年,内蒙古人工建植的驼绒藜草地可刈割或放牧利用10~15年。牲畜采食驼绒藜的部位主要是当年生的幼枝嫩叶。秋季霜打后,枝条变软,适口性提高;冬季叶脱落,枝条干硬,适口性下降,家畜只采食顶部1/3~1/2的较细部分;降雪后,硬枝条变软,适口性有所提高。

3产草量由驼绒藜组成的天然草地因分布的生态地理区域不同而产量各异,一般在年降水量200mm的地区即能正常生长并形成一定的产量。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原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多年研究的结果显示,华北驼绒藜现蕾期单株鲜重200~600g,干鲜比1∶16,茎叶比45.4∶54.6,地上植物量7500~11250kg/hm2,籽实375kg/hm2。1株驼绒藜可产新鲜饲料0.5~1.8kg,或风干饲料0.21~0.8kg。由此可见,驼绒藜不仅可以收获相当可观的地上植物量,而且种子产量也较高。

建植技术

驼绒藜在荒漠草原区直播很难成功,但根据多年推广种植的经验,总结出较为成熟的人工栽培技术和模式。目前,生产利用中主要推广小面积育苗大面积移栽技术。小面积育苗采用种子撒播(播量每667m21.5kg)或条播(播量每667m21kg,行距20~30cm),浅覆土,播深1cm。夏季抢雨播种,最佳播种时间为7月中旬—8月上旬。育苗6月龄以上植株即可移栽,起苗后可在土壤化冻前进行假植。春季移栽成活率72.6%,秋季移栽成活率90%以上。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推广利用价值

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和牧区进行以人工种草及草场改良为主要内容的草业建设,恢复植被,是这一地区生态建设的主体。西部干旱地区生态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缺乏适宜的当家草种,以及牧草旱作种植不易成功等,严重影响了生态建设的进程。如何在干旱地区提高人工种草的成活率,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是关键所在。选择适宜干旱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一方面应引进优良牧草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筛选;另一方面更应当注重立足于本地区,将本地优良的野生牧草资源引种驯化栽培,从而进行生产开发和利用。

驼绒藜生态适应幅度广,据研究报道,在年降水量117.9mm,≥10℃年积温1900℃地区均有分布并能正常生长,可耐受45℃的高温和-40℃的严寒。除流动沙丘和低湿盐碱地不宜生长,可生长于戈壁、沙漠、干旱山坡、固定沙丘、沙地、黄土丘陵、沟谷及干河床等地段,并可形成大面积驼绒藜群落,成为干旱地区重要的植被类型和建群种。驼绒藜的防风固沙能力可与柠条相媲美,同时较柠条建植成本低、见效快。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西北省区的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在草场改良及沙漠化生态治理中均引种驼绒藜属植物并已获得了成功。实践证明,驼绒藜不仅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治理生态环境的首选物种,而且是西部干旱地区建植人工草地的优良牧草。

作者:赛希雅拉单位: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生态经济作用与普及运用探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stjyfzlw/61760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