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范文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范文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理论的发展在西方国家经历了两个阶段:传统股利政策理论阶段和现代股利政策理论阶段。前者包括“一鸟在手”理论、MM无关论和税差理论;后者包括顾客效应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成本理论。

(一)“在手之鸟”理论——该理论认为对投资者来说,现金股利是“抓在手中的鸟”,是实在的,而公司留利则是“躲在林中的鸟”,随时都可能飞走。既然现在的留利并不一定转化为未来的股利,那么,在投资者看来,公司分配的股利越多,公司的市场价值也就越大。

(二)MM无关论——米勒和莫迪利亚尼认为,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股票的价值产生任何影响。关键在于存在一套套利机制(Arbitrage),可以使支付股利与外部筹资这两项经济业务所产生的效益与成本正好相互抵销,股东的财富不受企业目前与未来的股利政策的影响。该理论成功地利用数学模型揭示了股利政策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是股利问题研究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股利分配的税收效应理论——由于股利收入的边际税率要高于资本利得的边际税率,假如一个公司股权集中,则股利政策将倾向于多留盈利少派股利;相反如果一个公司的股权分散,绝大多数股东更偏好当期的股利收入,他们更倾向于支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

(四)顾客效应理论——最早也是米勒和莫迪利亚尼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有些顾客偏爱未来的资本利得;有些股东则倾向于当期股利收入。MM认为,既然公司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股东的利益要求,公司就不必考虑股东对股利的具体意愿,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股利政策,并且自然有一批投资者偏好公司的股票。

(五)股利信号传递理论——林特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对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说,股利政策的差异或许是反映公司质量差异的极有价值的信号。因此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高派现向市场传递较好前景的利好消息。

(六)股利分配成本理论——詹森、麦克林和伊斯特布鲁克认为,上市公司由于高派现,帐面上的现金必然会减少,经营者进行非理性投资的可能就会减少;其次,因派现导致的现金减少,可能会使经营者的营运资金短缺,这将迫使上市公司向资本市场或货币市场融资,而要顺利融资,企业必须是资金供应者信赖的,这也将促使经营者努力经营。这些均有助于缓解问题,并降低成本。

从实证的角度来看,西方国家上市公司有两种典型治理模式,分别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

据统计,美国上市公司1983年至1992年间的平均股利支付率为65.8%,即净利润的大部分都分配给股东。

美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美国公司的自有资本率较高,股东的力量相对强大,这就决定了经营者不得不按照股东的价值取向来安排股利政策;第二,美国的资本市场相当完善,因此公司采取高股利政策,一方面可以稳定股东的情绪和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另一方面也能够达到保护自己和抵御恶意收购的目的。

美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大都按季度进行,每年支付四次股利,这样一是可以增加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因为每一次支付股利,公司公司都将公布自己的短期财务业绩;二是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股东和债权人监督和制约公司经营管理的作用。

日本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非常低,并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第一,日本公司中法人股东占主导地位,其持股的目的在于同被持股单位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生产和经营业务关系;第二,日本公司企业法人股东往往都是相互持股,如果相互持股的一方要求增加股利,则另一方也必然要求增加股利;第三,日本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他们宁愿将利润留存在企业内部。

日本上市公司不仅股利支付率低,而且基本上不采用股票股利和股票回购的支付方式。其原因在于:第一,由于股票股利将增大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从而导致股权分散和降低每股净收益,所以一方面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会削弱,另一方面公司的股票价格也会相应下降。第二,日本公司法对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约束较多,几乎不承认上市公司取得的回购股份。

总结起来,西方国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共同的特点有以下两点:

1.以现金股利为主

现金股利才是对股民投资的真正回报。如果现金股利率低,则分红对股东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他们则只好转而以投机证券获取股票价差收益为目的进行股票买卖了,这样助长了股市的投机行为。同时,派发现金股利有利于吸引国内外投资基金,这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中的重要一环,是股市走向成熟、投资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2.保持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加透明度

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长率的可靠性;二是是否能够指望未来至少能收到和现在一样的股利。大部分的分析家认为稳定的股利政策更受欢迎,投资者偏爱股利可预测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