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3篇)范文

农村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3篇)范文

时间:2022-08-30 12:05:06

农村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3篇)

第一篇: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

村级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其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很多,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经济环境,保障了农民的稳定收入,有助于实现国家发展的小康目标,完善新农村的建设。近年来我国“三农”问题愈加凸显,各层政府十分注重“三农”问题的解决,开始将眼光放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上,就经济的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集体经济来拓展。当前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村地区组织正常运作和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有助于促进农村农民收入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仍然存在很多“空壳村”的状况,经济发展情况十分不平衡,有很多发展阻碍急需解决。文章主要对沿海A市B区C镇和D镇渔业特色村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当地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找出当地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措施,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过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十分艰难,沿海A市B区C镇和D镇地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其他地区的农村一样,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经济的势头不断加剧,当地村级经济的发展被忽视,甚至出现挤压的情况,发展举步维艰。在农村税改革之后,当地农村开始出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受阻的状况,当地经济发展呈现停滞甚至经济衰退的情况,经济出现严重亏损,导致当地资产严重流失,“空壳村”的情况不断加剧,因此在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局势下,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受阻,对当地基层政权的巩固造成威胁。现就村级集体经济现状及如何发展壮大问题,对沿海A市B区C镇和D镇以及所属部分渔业特色村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一、概念界定

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被称为村级集体的所有制经济,其中包含农业和农村地区不同类型的经济模式,还包含不同类型的合作社经济,是农村地区部分劳动者在一定范围内占据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一种经济共有模式。村级集体经济能够将各个农业企业或者经济单位的生产资料和资产划分给组织的成员,集体划分,通过集体组织来分配使用生产资料和资产,同时集体组织的成员可以按照劳动所得的主次对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按照该原则对集体的经济利益进行分配。分析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类型可知,其主要的类型主要包含三种,第一种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其中包含承包制和租赁制,该种模式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作为基础,将土地和主要的生产资料归于集体所有的一种农村双层经营的体制,农村大多数的地区都开始实行了农村双层经营的体制。第二种类型是合作经济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第三种类型是股份合作形式的公司模式。

二、乡镇村基本情况

2015年沿海A市B区C镇和D镇共有行政村27个,渔业总人口50971人,渔业专业从业人员14564人,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6619元,超出全市2015年度渔民人均纯收入33%以上;渔业总产量260673吨,其中捕捞产量154317吨,养殖产量106356吨;拥有各类渔船2060艘,183952马力。渔业总产值701179万元,其中渔业捕捞产值176638万元,渔业养殖产值22876万元,渔业加工业产值226603万元,水产流通业产值275062万元。

三、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

2015年沿海A市B区C镇和D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458万元。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村级经营性收入953万元,占38.8%;管理服务费收入147万元,占6%;村居办企业和三产服务业上缴承包款收入406万元,占16.5%;上级拔入补助性收入143万元,占5.8%;财产租凭收入296万元,占12%;其他收入513万元,占20.9%。其中,在100万元以上的村居5个,占18.5%;在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村居2个,占7.4%;在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村居10个,占37%;在10万元以下的村居10个,占37%。

四、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基本做法

沿海A市B区C镇和D镇发展村集体经济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集体经济比较富裕的村针对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村来看,他们的做法是:这些村经济发展条件本身比较优越,能够充分利用自有渔港、冷库、制冰厂、船厂、网厂以及三产服务业为重点的渔具修理加工企业等资源,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项目纷纷落地,给这些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逐年壮大,渔民收入稳步增加,村民福利待遇和养老金逐年提高。

(二)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一般,但是经济发展整体波动很小,经济相对稳定的村,他们的做法是:在现有的基础上保持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和渔业生产的发展,虽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条件有限、空间范围小,区域环境和自然条件优势不明显,但仍然有码头、超市、水产批发市场、虾池等,捕捞渔船较多且比较集中。这些村依靠生产单位上缴的管理服务费、租赁费、承包费等收入来维持村级日常开支,每年基本持平略有盈余。

(三)集体经济比较贫困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贫瘠的村,自20世纪末实行村集体企业改制,船厂、冷库、渔船等集体资产逐渐卖给个人,集体经济逐渐萎缩并陷于停滞状态,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下降,目前基本上靠村干部上级一点转移支付以及向捕捞大户收取一点管理费来维持村级日常开支。个别村全年集体经济总收入不足5万元,支付村干部和后勤管理人员报酬都有一定困难。

五、发展村集体经济面临困难

近年来,沿海A市B区C镇和D镇村集体经济收入总体上在逐年提高。比如,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人为2275万元,2015年达到2458万元,增加8%。但是村与村之间的收入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强村集体收入几百万,弱村集体收入不过数万,难以保障正常支出,甚至还有村依靠借贷维持运转,发展的极端不均衡,影响了总体水平的提高。

(一)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积极性在目前土地、渔船、虾池等生产资料都承包给个人经营的情况下,村民对村集体经营没有信心,对上项目、争资金不感兴趣,对占用个人承包的池塘等由集体来搞生产经营有抵触情绪。

(二)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很多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信心不足,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认知不足,由于少资金、缺少专业人才、缺经验,特别是缺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成熟思路和有效办法以及有担当、有本事的带头人,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缺乏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专门政策我国当前的惠农政策中关于集体经济发展的涉及很少,多数政策重点在于解决“三农”问题,注重对农民耕种的补助和鼓励,忽视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前的支农惠农政策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针对性和适用性不是很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宏观性较强,在发展经济论坛村集体经济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的措施。

(四)偏远地区发展条件和环境差对一些边远偏僻村来说,现实存在人口外迁、土地少加上人口分散,既无村办企业、又无三产服务业,家底薄、条件差、发展后劲不足,发展村级经济确实有一定困难。

(五)村级资金缺口较大,不利于村级经济发展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村级新开支项目大量增加,村级资金缺口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经济的发展。比如:修路、绿化、通水、改电等公益项目及干部各类保险等;虽然绝大部分资金开支有上级补助但还是远远不足。

六、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许多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地区发展集体经济工作的重要性认知,将其作为重要发展事项,并采取实际行动促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村级收入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切实用好经济政策方面注入的村级资金。如“土地征用补偿金、上级补助资金、转移支付资金”等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二)进一步管好用活现有集体资产,对村级集体资产实行产权型管理模式当地有关部门和组织需要进一步管好用活现有集体资产,对村级集体资产实行产权型管理模式,可以通过村集体经营、出租经营、承包经营等模式,使集体资产做到保值增值,增加村级集体收入。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与村民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说到底集体资产管理好与坏是关系到全体村民合法权益向题,如果不妥然管理好这些资产,农村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就要受到一定影响。

(三)切实摸清各村现有经济家底,提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路子村干部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切实摸清各村现有经济家底,提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路子。目前有部分村干部对村级经济家底有多少具体也不十分清楚,为了澄清家底有利于经济决策和发展经济。建议村干部对本村范围内经济家底进行一次实地盘查,切实理清权属关系,使集体资产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率。

(四)加强转移支付力度,保障村级组织运转需求在当前财政转移支付补贴的形式基础上,需要对农民收入增加的情况进行考虑,分析村干部工资水平低、物价的整体变化导致村级办公经费增加的情况,还需要考虑到部分必要支出的公共服务经费等影响因素,避免出现村级组织受到以上因素影响出现运转成本增加的状况。因此当地政府需要通过加强转移支付力度的措施来保障村级组织运转需求。

(五)利用各项扶持措施,强化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当地的上级政府可以利用政策扶持、资金补贴、项目支撑等方式来鼓励并支持村级组织根据自身发展的优势来创建新型的增收渠道,强化村组织的整体发展能力,提升村级组织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自我保障能力。上级政府还可以通过部门联村、以富帮穷、以强带弱等形式,来促进当地的项目引进、资金引入和技术帮扶,鼓励当地的村级组织创办经济实体,利用优质的服务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在根本上提升整个村级集体经济的运转能力和财力水平,最终实现的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六)着眼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在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着眼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可着眼当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好机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融合当地文化传统,设立适应不同消费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服务项目,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带动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

七、结束语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好坏和村领导的发展意识与管理能力有关,利用培训的形式对人员进行改革、选拔和任用,利用激励制度来强化村级干部队伍,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和集体管理的能力,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平台,保障集体经济的发展效益。注重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需要采取对口支持、强弱合作和集体经济多种模式发展等形式来鼓励当地专业协会合作起来,支持集体经济的发展,使其发展朝向资源利用、资产运营和物业服务的方向前进,政府需要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担当主导作用,但是不可以包办,需要在发展规划、项目落实和资金扶持等方面加强措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助于保障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行,有助于建设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保持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志权.上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科学发展,2013,03:112-117

[2]黄寒梅.当前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以印江自治县缠溪镇为例[N].中共铜仁市委党校学报,2013,03:39-42

[3]王品旺.浅谈欠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3,18:13-14

[4]余青华.山东省东营市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3,22:14-15

[5]艾孜买提•沙吾尔.尉犁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

[6]伊全胜.发展完善我国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7]严明新.溧水县东屏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09:381-382+386

[8]皮坤乾.贵州民族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策探析——以铜仁市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11:166-169

作者:刘晓生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第二篇:农村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探析

摘要:

简述了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关系,讨论了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教育;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1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现状

农村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关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为广大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更难”的问题,不仅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政府政策与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农村教育面临严峻考验和严重困难。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不仅阻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也对农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进步,城乡教育一体化趋势逐渐形成,但城乡经济和教育的“二元”结构依然明显,农村教育和经济发展依然面临重大挑战。当前情况下,只有全面挖掘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促进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完美融合,形成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布局,才能使农村地区更加高效地发展,进一步加快全面小康的建设步伐。

2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人的素质和能力与其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价值成正比,而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的发展。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基础仍然是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投资。从历史和经验来看,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一直互为基础和动力,二者相互作用,对农村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1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技能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当代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都与教育密不可分。而农村的基础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劳动力素质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中,不但可以培养出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新型农民,也可以通过提高人的劳动生产能力来实现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农村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育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主要受政府财政投入的影响,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受经济发展影响。尤其是以县级财政为主的农村教育,其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速度更是有直接的关系。之前所形成的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很大程度上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而近年来,政府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软硬件设施有所改善,城乡教育一体化得到有效发展,这些变化都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城乡一体化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3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3.1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实现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的直接互动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加大农村教育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拓宽农村教育投资渠道,鼓励农民提高子女教育投资,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教育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教育投资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投资,农村教育投资的增长又必将刺激农村教育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经济整体增长。另外,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农民提高教育投资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互动。

3.2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

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都要强化主动意识,融入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去。一方面,农村教育要利用城乡教育一体化趋势的契机,借助教育投入的增加、优质资源的共享、友好学校的帮扶等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发挥特色与优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地区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和特色经济,利用城镇化带来的更加完善的经济发展空间和载体,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提高农村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从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

3.3加速农村教育转型,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协调互动

农村教育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加速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转型。一方面,农村教育在巩固基础教育的同时要加强离农教育、技能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有效地向城镇转移,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教育要大力发展基于“三农”本身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和农业科技创新,培养一大批“依靠农村、为了农村、扎根农村”的有知识、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协调互动。

作者:孙雪 解红晖 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篇: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及对策

摘要:

在当前新时期下,我国农业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在不断增多。然而,管理方面的缺陷使得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陷入瓶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成为搞好农业经济建设的关键。本文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对策

1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缺乏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然而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与基本经济体制之间尚没有协调发展。

第二,农业经济管理不受重视。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了解不够,没有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于是在工作中对农业经济管理比较轻视,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有深入学习党和国家颁布的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有关的文件、政策。同时,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割裂了农业管理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脱离实际。

第三,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素质较低。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于是在管理方面的执行力较弱。作为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不高无疑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多的难题。

第四,经济管理信息化不足。在当今新时期,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并且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工作量。如果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则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等均能够获益,大量的即时信息能够达到用户手中,发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2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这项举措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小康社会。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需采取优化措施,从而对当前的管理工作加以改进与完善。可行的对策如下。

第一,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在当前新时期,我国应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将提高农业产品质量作为发展目标,而不是单纯追求农业数量的增长。同时,引导低碳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中建立起完善的生态效益评价体系,从而使我国的农业经济从传统农业发展为现代化农业。

第二,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新时期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应当采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工作人员应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严格控制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并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创新与创新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农产品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质量。一方面,我们应组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活动,提高其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改善其知识结构,从而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储备大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定期考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心、政治素质,评出其中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并为其提供福利待遇以及升迁机会。

第四,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其一,向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人民群众宣传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作用,从而强化信息化管理意识。其二,加大资金投入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购置计算机等现代化设施、架设网络系统等。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信息化技术大范围应用。其三,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予以规范,及时将市场动态反映给农民,从而防止出现产品生产过剩等问题,帮助农民增收。

3结束语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理念与实践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逐渐累积下来,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面对这种落后的局面,我国应实施正确的应对措施,从管理体制、管理理念、管理团队、管理方法等几个方面予以改进,从而促使我国农业经济在新时期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丽莉.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和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

[2]孙成英.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5(14).

[3]宋辽平.新时期经济管理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4).

作者:刘会宗 单位:天津市宝坻区牛道口镇人民政府

被举报文档标题:农村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ncjjlw/69752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