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区旅游经济的时空转化探微范文

经济区旅游经济的时空转化探微范文

时间:2022-10-20 09:51:30

经济区旅游经济的时空转化探微

1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差异动态变化过程

1.1数据来源

以中原经济区27个城市2005-2010年的旅游总收入作为分析对象计算的基础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可比性,选取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旅游经济的主要指标,其中旅游总收入通过旅游外汇收入乘以当年平均汇率再加上国内旅游收入计算而得,单位为亿元,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6-2011)。

1.2各市旅游经济空间分布

根据2010年中原经济区各城市的旅游经济总收入绘出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分布图(济源的数据不列于其中),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郑州与洛阳的旅游总收入值最高,旅游总收入大于348.54,其次为运城、安阳、焦作与开封,旅游总收入在99.98与222.76之间,其他20个城市的旅游总收入均低于96.98亿元,前六个城市的旅游总收入占中原经济区旅游总收入的59.62%,可见各地旅游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

1.3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动态势

对2005-2010年的旅游总收入根据公式(1)和(2)进行计算,分别从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反映中原经济区的旅游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结果见表1所示,变化趋势如图2和图3所示。表1显示,2005-2010年中原经济区各市旅游经济的标准差从37.132增加到125.78,随时间的推移,中原经济区的旅游经济总体水平显著提高,旅游经济总收入差异在不断扩大。从变异系数来看,从2005-2006年以及从2007-2009年,相对差异出现两次增长;在2006-2007以及2009-2010年,相对差异出现两次缓慢下降。因此,各城市旅游经济相对差异并没有完全呈现出上升或下降,而是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总体来看,2005-2010年,中原经济区各城市之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主要是由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各地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旅游经济总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因各城市的经济基础、旅游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因素差异,造成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内旅游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断拉大,从而形成绝对差异进一步拉大的格局。

2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通过对比中原经济区各城市旅游总收入与中原经济区平均旅游总收入比率,以及6年的比率均值可以分析出2005-2010年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济源的数据不列于其中),并按6年各市的比率均值进行降序排列,如表2所示。依表2,按2005-2010年各城市旅游总收入是中原经济区平均水平的平均值0.8、1.2和3为界,根据梯度推移原理将26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分为四个梯度,并作图3进行空间差异分析。

由表2及图3可知,第一梯度为旅游总收入与中原经济区旅游总收入的平均值的比率大于3的城市,包括郑州和洛阳。且郑州与洛阳所占比率在缓慢增大,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原经济区平均水平,属于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发达区域。郑州旅游总收入尤为突出,其旅游总收入为平均值的6倍左右。第二梯度为旅游总收入与中原经济区平均水平比率在1.2和3之间的城市,包括开封和焦作,其所占比率在逐年增大,说明其旅游业发展迅速。第三梯度为旅游总收入与中原经济区平均水平比率在0.8和1.2之间的城市,包括安阳、运城、南阳、长治、三门峡、邯郸、晋城等7市。其中安阳与运城稍高于平均水平,其他四个城市略低于平均水平。安阳、长治、邯郸、三门峡所占比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其旅游经济整体水平增大的速度不及其他城市。长治、运城、南阳三市变化规律不强,但都接近于平均值,所以这7个城市也归属于旅游经济较发达地区。第四梯度包括新乡、平顶山、信阳等15个城市,其旅游经济发展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其中菏泽、亳州、新乡三个城市所占比率略有增加,其余12个城市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属于旅游经济落后的区域。

2.1各市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显著

2005-2010年仅有2个城市旅游总收入与中原经济区旅游总收入平均值比率大于3,在2010年第一、二梯度四个城市旅游总收入占中原经济区旅游总收入的51%,说明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大,郑州、洛阳、焦作、开封一直处于中原经济区较高水平,而这四个地区中也存在显著的不平衡性,郑州和洛阳两城市的旅游总收入占这四个城市旅游总收入的76%,占中原经济区旅游总收入的39%;第三梯度7个城市旅游总收入占中原旅游总收入的25%,逐步接近中原经济区旅游总收入的平均值;第四梯度包括的15个城市旅游总收入仅占区域旅游总收入的24%,旅游发展远远落后于平均水平。位于第一、二以及三梯度的城市均位于中原经济区的西北部,而第四梯度的15个城市,大部分都位于中原经济区的部和南部。目前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在: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显著,西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高,东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

2.2各市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惯性明显

2005-2010年间仅有6个城市旅游总收入高于区域平均水平,且6年一直为位于第一梯度与第二梯度的城市为郑州、开封、洛阳、焦作、安阳4市,运城位于边界位置,波动会影响其所在的梯度;位于第三梯度的7个城市中,除晋城、邯郸在6年的波动会影响其所在梯度以外,其他城市具有稳定性;位于第四梯度的15个城市中,只有新乡在2010年超过了0.8,其他14个城市在六年中持续位于第四梯度。总体而言,前三梯度的城市主要包括山西的晋城、长治、运城,河北的邯郸,以及河南省西北的城市;第四梯度的城市包括安徽的宿州、亳州、淮北、阜阳以及河南东南的城市。虽然各市旅游比率都有所波动,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基本格局。

3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探索性空间分析

以中原经济区各市行政区域为空间单元,各市边界数据来源于国家动态地图网1:400万的基础地图数据,应用ArcGIS进行数字化,建立拓扑关系。属性数据以中原经济区27个城市的旅游总收入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济源数据未列),采用GeoDa软件提供的Moran散点图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相邻规则构建空间权重矩阵。从2005-2010年局部空间相关分析的散点图(图5)可以看出,落在第三象限的城市明显比分别落在第一、二、四象限的城市多,中原经济区的27个城市旅游总收入存在着显著的负的空间自相关,各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的随机性,相似的观测值趋于分散分布。2005-2010年,旅游经济Moran散点图的四个象限的样本总数变化不大,HH型的城市较少,说明旅游总收入较高的城市空间聚集较少,LL型、HL和LH型的样本个数变化不大,说明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差异随着时间的变化具有相似性,并且具有惯性。受经济、交通、各地旅游资源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原经济区各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加上中原经济区各城市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各城市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基本格局。

4结论与对策

以中原经济区各市旅游总收入为基础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10年间,中原经济区区域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旅游经济空间差异较大,但这种差异正在逐步缩小,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差异;(3)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具有惯性,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为提高中原经济区的旅游业整体水平,根据本文对中原经济区的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中原经济区在旅游发展规划上,应实施整体推进的同时注重各区域旅游业联合,最终实现在中原经济区内各城市旅游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2)建设和完善相关合作机制,发挥中原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构建区域旅游协作网,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加快中原经济区的旅游经济建设。(3)处于第四梯度的城市应克服旅游资源禀赋较差、旅游发展基础较薄弱的缺陷,加强与其他城市联合发展,同时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创造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作者:李波李勇单位: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经济区旅游经济的时空转化探微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lyjjlw/63006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