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族旅游发展策略探讨范文

民族旅游发展策略探讨范文

时间:2022-04-16 04:14:18

民族旅游发展策略探讨

西南民族地区作为我国诸多少数民族的重要杂居地,曾以秀丽的山川风光、独特的民风民情闻名天下,成为外地游客向往已久的旅游目的地。随着“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尤其是随着西南地区强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民族特色游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经济、富裕各族百姓等方面的关联带动作用日益明显。今后,西南民族地区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下,旅游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创新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基于此,我们试就该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从地理概念来讲,西南民族地区处于四川盆地、云贵和青藏高原之间,横跨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及重庆等省区市,幅员面积有“211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2.1%……有人口3600万人,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4%”[1],涉及“藏、门巴、彝”[2]等20多个少数民族。近些年来,西南民族地区依托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民族特色游为主体的多元经济,从而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经归纳,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如下特色:

(一)别具风格的自然风光

西南民族地区地貌复杂,自然风光旖旎,旅游资源富集,为我国自然条件最险峻、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受印度洋、太平洋及亚欧三大板块的长期作用,这里地形崎岖不平,高山环绕,峡谷陡峭,山地、丘陵、高原、河谷、裸岩、冰川等交错并存,形成了许多令人向往的自然风光,像雅鲁藏布江、青藏高原、雪山冰峰、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路南石林以及西双版纳、苍山洱海、丽江、香格里拉、玉龙雪山等,衍生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以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别致景观。尤其是贵州的山水、洞、林等自然景观,颇具地域或民族特色。由于这里山高路险,人迹罕至,空气清新,加之茂密的原始森林,潺潺的涓涓细流,跳跃的各种野生动物,致使当地生态系统多样,生物物种丰富。西南诸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这地势险要、山清水秀的崇山峻岭中,他们分属相互隔绝、互不相通的地域单元,过着自我封闭、免受外界干扰的田园生活。西南民族地区正是依托这种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强力推进特色旅游的宏观背景下,从而为该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自然基础。

(二)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

西南地区民族众多,特有的民族风情、独到的文化解读以及迥异的人文内涵,在八方游客面前具有某种神秘感和新鲜感,逐渐成为拉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的重要精神力量。服饰方面,西南少数民族依气候、地域及生产、生活方式不同,设计制作了款式不一、样式别致、多姿多彩的各式服饰,像彝族的披毡和“察尔瓦”、苗族的刺绣及体现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各种织锦,诸如壮锦、土家锦(西兰卡普)、苗锦、侗锦、黎锦、傣锦及藏族的氆氇等,还有羌族、白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缠头帕习俗,对外地游客颇有吸引力;饮食方面,西南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除米粉、糯米饭、糍粑外,还有侗族的侗果、“打油茶”,苗族的“憋汤”,彝族的“坨坨肉”,壮族的“五色饭”,布依族的腌骨头,藏族的糌粑、酥油茶、青稞酒等,不一而论。民俗风情方面,西南少数民族通过艺术提炼和人为加工,创作了许多别具特色的文娱项目,像高原的赛马、射箭等,陆地的秋千、陀螺等,水上的龙舟等,还有像丢花包、阿昌刀、踢毽子、转山、锅庄以及火把节等众多娱乐项目,或是生产劳动的产物,或者军事战争的需要,或是宗教祭祀的变异,或是生活娱乐的凝练,涉及藏、土家、哈尼、景颇等多个少数民族。总之,西南民族地区人文资源丰富,富含历史文化内涵,地域特征明显,民族风情浓烈,这是该地区民族特色游梯度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渐成体系的旅游景区

经过西南诸多少数民族的共同开发和拼搏努力,旅游经济不但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目标,而且实现了从单一向多元的方向发展。据粗略统计,云南省已有10个部级风景名胜区,4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个部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部级自然保护区,11条部级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游线路,丽江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四川九寨沟—黄龙风景名胜区则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峨眉—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一并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贵州省有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4个部级自然保护区、2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则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网,黄果树瀑布群堪称中国瀑布之最;广西以桂林山水名扬海内外,漓江山水乃为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优美的溶岩风景区之一,特别是壮族的山崖壁画,是研究该民族历史文化及民族学、考古学、民俗学的珍贵史料;西藏的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早已扬名国内外,大昭寺、罗布林卡园林更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重庆的长江三峡以瞿塘雄、巫山秀、西陵险和观巫山云雨驰名,且名胜古迹众多,如丰都、石宝寨、白帝城及大量题刻等。特别是三峡工程建成后,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价值。

二、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西南民族地区围绕旅游产业的多元发展,在景区建设、线路开发、产业培育、市场营销等多个层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使民族地区旅游逐渐在国内外声名鹊起。但在多元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值得关注的症结问题,尤其是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具体问题有如下两大方面:

(一)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

生态环境是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最大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了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保住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后续动力。一是景区水质有污染。部分旅游经营者诸如饭店、宾馆乃至游船等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产生并排出大量废水,致使周边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游客在参与乘船、划船等旅游项目时,随意往水里乱扔废弃物等,同样对水体造成了污染。加之部分地区相继推出各种农家乐旅游项目,虽然部分增加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收入,但也为当地水资源的污染埋下了隐患。二是自然环境有破坏。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各族群众收入较低,生活质量相对较差,地方政府迫切希望通过加快发展,以改变当地经济的落后面貌。受此因素影响,部分政府官员对旅游资源存在重开发、轻保护或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等短视现象,决策过程缺乏应有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科学的论证、评估与规划,出现了盲目开发、无序开发或重复建设等不良行为,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浪费,直至出现资源退化现象。部分政府官员只对上旅游项目感兴趣,并通过修路、建索道、搞雕塑等方式来提升景区的旅游品质,殊不知这严重破坏了自然景观,将原生的自然资源改造得不伦不类。比如,云南禄劝轿子山风景区为建筑旅游宾馆或相关服务设施,派人大片砍伐国有林木,造成周边水土流失严重,部分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遭到人为破坏。贵州部分民族地区则存在对溶洞进行粗放式开发的现象,进而对溶洞的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三是卫生环境欠佳。随着外地游客的纷至沓来,部分景区出现了白色污染和生活垃圾,对周边的卫生环境破坏较大。加之超负荷的观赏活动,部分游人或者随意踩踏珍贵的植被,或者拆木损花,或者为取景照相,肆意破坏景区设施,有的景点变得面目全非,有的则变得百孔千疮,环境质量随之明显下降。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

所谓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以及在现阶段社会中各种令人产生良好感觉和旅游展望的表现的总和。”[3]西南民族地区在开发民族风情游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资源的保护问题。一方面,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存在曲解现象。部分景区为满足游客的媚俗心理,在旅游开发中肆意编造、篡改或夸大民族文化,甚至打着创新的旗号随心所欲,陆续开发了一些庸俗的文化项目,出现了“假文化”、“伪文化”和“媚俗文化”等造假现象,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鱼目混杂,游客真假难辨,从而导致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破坏。比如,有的景区编造所谓的历史典故,图腾信仰,随意篡改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简单化、庸俗化以及同化异化等现象,结果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失真。如西南民族地区的某些景区景点,常在门前或广场前立若干“图腾柱”,给游客以高大、神秘的观感,但细细品味,他们只不过是把西南少数民族的诸多面具搬来而已,这与图腾柱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相差太远。一方面,对民族传统文化存在传承保护问题。随着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同样刻不容缓。比如,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在国内外久负盛名,部分旅游者就是冲着这一人文奇观慕名而来的。但目前熟悉东巴经典和古风民俗的纳西族老人所剩无几,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年青人更是屈指可数,若不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抢救和振兴,一个事关旅游业兴衰的重要人文资源也就随之丧失。除此之外,包括手工艺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等诸多层面,都面临着类似的保护问题。倘若失去民族传统文化做精神支撑,将对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三、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开始步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旅游开发中遇到的诸多症结问题,必须结合该地区旅游发展实际,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发展理念,使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基于此,我们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主导

一是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西南民族地区在梯度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科学开发和有效保护的关系,避免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实际,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合理开发,协调发展。制定开发规划时,一定要注意尊重或保持本民族地区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原貌,然后根据规划,分步实施。为增强规划的保护性,可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评估,切不可盲目开发。二是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资源的行为。针对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加强动态监管,凡发现有违规苗头的开发行为,要及时出面予以制止,以消除保护的死角。对违规开发的建设项目,要依破坏的行为和后果施以重典,情节严重者,可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三是做好保护的宣传导向工作。由当地政府的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新闻、文化等宣传部门做好保护知识的宣教工作,在特定的景区景点、民族村寨或民族社区,向游客和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广泛宣传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使他们增强保护自然、保护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二)保持民族特色

特色是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持地域旅游的民族特色、培育“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旅游项目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是突出地域特色。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品种多样,类型齐全,质量最高,无论是山水、气候,还是动植物、园林,在世界上都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其中,以黄果树为代表的瀑布旅游资源,以桂林漓江为代表的江河风景旅游资源等,上述水资源若与山体、生物、气候、建筑物等相互结合、交融渗透,会形成许多奇妙的、雅致的独特胜景。以云贵和广西地区岩溶地貌风光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尤以石林、峰林和溶洞最有观赏价值,其景色之优美在世界都是少有的。在今后的地域资源开发中,我们应把更多的着力点放在特色开发上。只要突出“人无我有”的特色主题,就会受到外地游客的青睐。二是突出民族特色。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共有苗族、彝族、藏族、布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若以单位面积拥有的民族数作为民族密度来衡量,那么西南地区的民族密度之高,不仅在我国是首屈一指的,即使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其中,仅云南省就有彝、白、壮、傣等20多个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一个省份。上述少数民族或沿边居住,或跨境而居,或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各民族因交通不便、封闭落后等主客观因素限制,形成了独具地域或民族特色的民风民情,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广泛吸引力。在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划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即便同一民族进行联合开发,也要注意民族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不能千篇一律,或一概而论。三是突出项目特色。西南民族地区应结合未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项目,重在特色项目的深度开发上狠下功夫。其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喜马拉雅山脉、喀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等,这些山体峰高坡陡,终年积雪,冰峰林立,景色壮观,是国内外游客登山的好去处;此外,西南民族地区有相当丰富的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包括因天气变化所形成的各种景色,像贵州毕节的“南山雨霁”,黔灵的“坐石观云”以及云南大理的“下关风”等等,都是极富吸引力的奇景胜地。上述别致地域景观,有的已经进行开发,有的尚未开发或正在开发。若按规划突出项目特色,有序开发,必将为西南地区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攒足后劲。

(三)注重环境建设

借鉴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制定符合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实际的相关制度显得十分必要,也是该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所谓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开发商应对所开发区域支付相应的费用,以补偿开发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通过确立类似的补偿机制,促使人们树立“谁污染谁治理”以及“谁受益谁付费”的生态补偿理念,进一步转变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使生态保护理念不再停留于政府的强制性行为和社会的公益性行为等发展层面上,从而有效缓解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逐步改变西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落后局面。二是制定环境保护责任制。围绕制定生态保护奖惩制度,应建立对当地领导干部的“生态审计”制度,把空气质量、水环境、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等指标作为考核官员政绩、评价当地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使那些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管理者、监督者乃至责任人,同步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三是构建保护与开发协调机制。应结合西南地区保护开发实际,构建“以保护为前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协调机制。通过实行保护性开发,既要使西南民族地区的自然或人文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又要使相应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要注重民族地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又要维护景区的自然风貌,更要提高景点的科技含量,使旅游由单一型变为符合型项目,由自然之旅上升到文化之旅,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扩张,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产业与环境、旅游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被举报文档标题:民族旅游发展策略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lyjjlw/59764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