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和对策分析范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和对策分析范文

时间:2022-03-01 11:31:50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和对策分析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是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资金的使用因周边环境及主客观因素的不确定而带来的各种风险。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的意义、风险及产生原因分析,特别是预算风险、人员风险、资产安全的风险、内外部会计监督的风险等方面的分析,对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等方面提供针对性建议,从而把行政事业单位部分环节的会计风险降到可控,做实做细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关键词:预算风险;人员风险;资产安全的风险;会计监督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会计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变革,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政府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承担着绝大部分的公共事业服务项目,事务所有进展最终都体现在资金的运用中。然而,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风险。因此,识别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有效防范会计风险是各项业务的重中之重。

1.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

性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财务资金大多属于国有资产,在资产采购、资产保存、经营销售和资产清理的过程中,需要将资产的应用情况进行完整记录,从源头上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可能存在的会计风险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需要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发展所开设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追踪调查,对经济往来的各环节进行如实记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管理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开展的效果以及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障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性,行政事业单位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各项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会获取海量的会计信息,作为单位运营发展的主要依据。因此,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的可靠性,通过会计风险管理能够针对当前会计活动的开展流程,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综合控制管理,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数据的准确性。提升会计信息综合管理水平,真实反映出当前单位经济项目能够创造的经济效益,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提高单位资产管理效率。

2.提高资产安全性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的实现,能够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起到良好的监督管理作用,全面提高单位会计风险控制成效,要求将会计流程中的多项工作环节进行完整记录,提取出相关会计管理信息。严格按照会计风险控制标准执行工作任务,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助力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综合发展情况的全面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具有占有权,但国有资产的所属权属于国家。因此,在进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管理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规范资产管理的相关流程,有效解决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营发展存在的资产违规现象,杜绝资产挪用、资产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对单位经营发展的影响,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率。会计风险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创新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资产日常管理,做好各项会计数据的清查与盘点,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确保单位制定出符合自身经营发展要求的会计活动项目。

3.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职能的履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风险的综合管理,要求内部会计工作人员结合单位发展情况,认真处理单位财务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会计管理规定,有效避免单位发展阶段会计违规行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规范性。通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监督与控制,能够全面降低违规行为对单位经济效益造成的影响,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阶段,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完成对单位各部门财务人员管理职责的综合监督,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效率。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产生原因分析

1.预算合理长效的风险

首先,关于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格局不同、站位不同,对一个项目的可行性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在这个过程中若有偏颇,可能导致方向性错误,使后续的努力无法达成预定的目标,为之努力的心血付诸东流。其次,项目实施过程中会牵涉众多内外部单位及人员,经常会出现政策传达领会不到位、任务执行力度不一致、验收结果标准不合规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资金使用的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提质增效,全程有力执行是关键。最后,后续投入跟不上。一个项目除了前期基本投入外,还有许多配套服务,没有全盘考虑,达不到最佳效果,造成虎头蛇尾甚至烂尾的现象。

2.人员风险

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主要涉及经办人员、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经办人员的风险主要有对资金使用范围的不确定,超范围超权限预先支出,如采购手续不完整、合同订立不合规、验收能力有限无法识别缺陷等。单位负责人的风险主要发生在对单位整体资金的合理合法调配安排,存在人定高于制度的风险,资金使用的安全意识不强,缺乏第一责任人的觉悟。会计人员的风险主要是业务能力不足导致,涉及业务的涵盖面及深度跟不上,在新会计政策的学习使用、法律法规的更新及各种业务软件的迭新换代中迷茫。

3.资产安全的风险

资产安全主要涉及流动资产的安全及固定资产的安全。流动资产主要涉及现金流的收支存及应收应付款的及时清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如财政性收入的合法合规性、库存物资存储量的经济合理性、往来款项清理的及时性等。固定资产主要涉及投入及使用过程和更新换代时产生的风险,如账实不相符、管理松散粗放、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等造成资产的流失,导致资产看不见、管不住、调不动、算不清。

4.内外部监督的风险

(1)内部审计监督方面。由于单位内部人员的流动性、互通性,内审人员常兼职做内控制度,不相容岗位职责无法完全分离,若有岗位轮换制度,容易出现监守自盗的现象,且共同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只能探查此表面存在的问题,无法查究深层次的问题。(2)政府部门监督方面。现阶段主要是财政部门或审计部门实施,特别事项由检察机关等介入。这部分监督相对注重事后监督,如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换届审计、届中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往往只能事后采取措施进行补救。(3)社会监督方面。由于行政单位的业务政策性比较强,各项规定与社会上其他行业有所区别,中介组织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对文件精神的领悟可能有所偏颇,部分存在拿钱办事、应付了事等情况,常常出现审计结论书洋洋洒洒一大本但只侧重于表面功夫、没有实质内容、不求实效的现象。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1.强化预算

作为财政资金的始发站,预算这一关尤为重要。行政事业单位站在合理使用财政资金的角色上,应比照自身的社会职责,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统筹安排各项资金的使用比重、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分配资金。(1)预算管理要符合政策要求。欲速则不达,以稳为前提,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达到长期发挥社会效益的目的。该保证的支出一定要保证好,在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中,要切实做到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必须科学安排预算,同时做好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准备。(2)规范预算管理流程。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合理安排年度预算,按时序进度进行支付,防止年终突击性花钱,导致不能花在刀刃上,甚至盲目花钱的情况发生。提高预算编制的合法性,有依有据的事项应合理保证,民生项目应首批先保证,防止随意立项而挤占有限的公共资源,造成铺张浪费乱花钱、绩效不佳乱花钱,这些情况应当被依法依规问责。(3)用到关键处,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质量的前提。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完善绩效管理的指标和标准体系,覆盖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将绩效管理的关口提前到事前并贯穿全过程,加强事后的审核和评估及激励约束机制,以评促建、良性互动,以保证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4)为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预留缓冲空间,积极主动地进行预调微调。对基本可以确定要发生的预算进行预调,可以保证项目的稳妥推进。对已发生偏离预定轨道但处于合理范畴的事项应及时进行预算微调,使各项业务得以可持续开展。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增强德育。德育教育可影响人的一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防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至关重要。在这个前提下,作为单位负责人,才能负起整个单位的领头羊重任,确定一个单位的风向标,通过正确的观念引领一个单位稳妥高效地运行;作为单位的财务人员,才能坚守职业道德,合法合规使用资金,保证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作为经办人员,才能遵纪守法,严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守则。其次,加强业务能力的学习。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在这种大环境下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出来了。实施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保持学习的能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培养一支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才能跟上社会的脚步。

3.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均为国家所有,应加强资产管理,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好的管理,离不开制度保障,参照国家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规定,根据单位实际边梳理边完善,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系统,责任到人、履行职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对资产实行绩效管理,把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物尽其用,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现阶段,应建立台账制度,定期清理旧账坏账。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等应建设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业务控制流程明朗。从购置验收到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制定工作程序,按规定办事,加强自我约束力、增强责任心。不跟风购买、不浮于事,应根据单位存量状况和资产配置标准,对申购事项进行审核,并注意采购方式是否得当,是否存在分散采购达到化整为零以规避政府集中采购等相关规章制度。一般情况下,会计风险问题主要出现在会计工作执行的各个阶段,因此,通过动态化会计风险防范机制的确立,能够助力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动态化会计风险防范首先需要设置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工作人员会计工作落实过程的统一管理,建立风险防范小组,负责监督会计工作行为。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审计,规范动态化风险防范流程,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方案,成立风险防范小组及时化解风险危机。健全现有的单位内控机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对会计工作执行的重视程度,培养相关技术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外部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

4.加强资产管理,提高监督结果的利用率

成立相对独立的内审科室,认真贯彻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规定,内审人员中要包括有会计业务能力较好的人员参与制订和实施,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忧患意识,防范潜在风险,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应将监督行为提前到事前、事中。政府部门监督主要是政府主管部门或授权国家审计机构实施的监督行为,对单位和单位中相关人员的会计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以及对发现的违法会计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事前监督结合预算和绩效双重管控,可有效避免重复、低效的建设或项目的开展。事中监督结合资金的使用进度和项目完成度,合法安全地使用资金,对关键节点进行重点防控,有利于项目的有序推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风险苗头扼杀在摇篮中。社会监督侧重于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及公共财产的完整性进行监督。选择有相关业务经验的事务所和业务人员,对约定事项各细节进行深入讨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审计过程中应积极主动跟进,对发现异常的事项追根究底,从不同的侧面看待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四、结语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客观性、隐蔽性和社会影响的重大性,既要求单位相关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加强自我约束力,又要充分发挥内外部监督的作用。全面加强会计风险防范,方能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会计工作队伍的清正廉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促进政府部门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淑娇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卫生健康局

被举报文档标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和对策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kzxxlw/75353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