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合作范文

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合作范文

时间:2022-03-07 11:00:07

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合作

摘要:

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跨国公司双方受益于国际经济合作,未来中国对跨国公司仍将是最具吸引力的区域,但双方战略合作需求点、趋势和模式已有了新变化,中国必须因势利导调整制定相关的政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本土企业;创新合作;政策建议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技术革新速度加快,企业所处技术环境的变化也越来越快,而且更难以预测;同时消费者需求在不断变化,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技术创新速度日趋加快;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和企业生产体系逐步向区域化和全球化发展,企业的全球化竞争更加激烈。这种情况促使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企业都在寻找新的方式来加快新技术的开发与企业自身发展,其中最为重要方式为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战略合作。跨国公司通过合作来实现它们通过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所难以实现的目标,实现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优化,保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和跨国公司双方均受益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中国GDP占世界的份额从1990年的4%上升到2010年的14%,同期跨国公司的总份额则从5%上升11%,其国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更是增长到32万亿美元(KPMG,2012),见图1。2013年10月受有关部门委托,我们对104家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合作从区域层面(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行业层面(电子信息业占9.6%、运输设备业占9.6%、制造业占30.8%、环境保护业占3.8%、新材料业占9.6%、新能源业占7.7%、医药业占7.7%、食品饮料业占7.7%、现代服务业占15.3%),以及企业层面(伙伴选择、合作因素)的合作路径、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地访谈和调研。这为本文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性的翔实资料。

二、跨国公司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的基本情况

从产业上看,跨国公司企业间的研究合作主要集中在少数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汽车、环境、新材料、能源和运输设备等行业)。公司间的合作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由产业的特征决定。在知识密集度高的产业公司间,合作研究协议最多。例如,信息技术产业签订的技术协议一直是最多的。从合作区域上看,跨国公司绝大多数研究合作主要集中在北美、日本和欧盟区域,在其他区域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和制造业。一国在一个技术领域内的力量越强,就越有利于促进该国企业在该技术领域内的研究合作,同样对国际企业参与研究合作的吸引力也就越强。从合作主体上看,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研究在所有组织参与的合作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跨国公司通过参与合作研究,促使各个行业的主要企业在不同的技术领域中相互接触。但现在众多跨国公司都积极与中小高技术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此外,跨国公司与大学的合作研究在促进技术进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特别在基础研究方面。通过对104个有效样板分析,跨国公司与本国企业合作,都是带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技术导向,以及绩效导向的。跨国公司选择与本土企业合作的基本考量依序为:本土企业在业界的地位(占样本企业的92.3%)、本土企业的营销渠道和市场占有率(占样本企业的86.5%)、本土企业的地理区域分布(占样本企业的82.7%)、本土企业的业务范围和行业差异性(占样本企业的75%)、前向或后向联系的紧密度(占样本企业的71.5%)、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占样本企业的71.5%)。改革开放以来,众多跨国公司与中国本土企业开展了紧密合作。从产业路径上看,跨国公司首先优选传统行业、制造产业(占样本企业的30.8%)。因为在这些领域,他们在全球范围拥有足够的品牌、资本、市场、技术话语权,跨国公司在这些行业的合作更多的是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在高科技领域(占样本企业的38.4%),由于区域本土化市场研发的需要,跨国公司选择了与中国本土企业进行联合研发,满足本地市场技术升级的需要(占样本企业的38.4%)。而从合作主体上看,跨国公司则优选了与中国中小高科技企业合作(占样本企业的44.2%)。对于这些企业,跨国公司更加容易获得控制权与话语权。跨国公司与中国本土跨国公司的合作(占样本企业的55.8%),主要是一些战略资源、或者市场领域为央企、大型国企控制的领域。因为,通过央企、国企,境外跨国公司能更便捷地打开和进入中国市场。在此过程中,既有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一批中国企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500强的案例(如中国平安),又有整个行业呈现掌握核心技术为终极目标的模式(如ICT行业),也有市场换不到技术的持续争议(如汽车制造),见表1。因此,对中国企业而言,与跨国公司合作,首先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司运作机制;其次要明晰公司创新的使命远景;在路径上,要特别强调:一是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要力争成为创新驱动或者价值突破型合作;二是在积极进取型合作中,中国企业要尽快转变为创新驱动或者价值突破型合作;三是创新使命薄弱型要积极向积极进取型合作转变,并尽快形成创新驱动/价值突破型合作;四是坚决拒绝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边缘化型合作,见图2。

三、跨国公司与中国本土企业创新合作趋势

过去20年,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持续吸引着全球顶尖的跨国公司落户,在中国市场拓展足迹。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在《2013世界投资报告》对全球最大的20名东道经济体排名,也反映了这一点(见图3)。因此,跨国公司在未来中国经济中仍将具有诸多的发展机遇(占样本企业的92.3%):把握中国内陆城市发展机遇,以及中产阶级消费需求是未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布局的重要机遇;中国企业强大的执行力,中国企业雄心勃勃,不断致力于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国内本土企业技术创新以及海外市场扩张的需求将是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合作的重要机遇;虽然,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不足引致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跨国公司长期持续关注的问题,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本土企业新市场合作仍然是长期机遇。但是,与过去20年相比,跨国公司感到在中国未来十年与本土企业合作发展中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一是“廉价中国”时代的日趋终结,成本上升削弱中国的竞争优势。许多跨国公司发现在华经营条件日益艰难,多数公司认为: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廉价的产品制造和服务外包的国家(占样本企业的62.5%)。二是随着外资超国民待遇的取消,政府监管的持续稳定性,中国“购买国货”或“自主创新”对跨国公司产生了“挤出效应”(占样本企业的35.6%)。三是中国一些本土企业竞争优势赶超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人才保留的压力和成本也越来越高,中国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开始超过跨国公司(占样本企业的25%)。此外,跨国公司在对中国市场和客户的理解方面有时也缺乏优势(占样本企业的2.9%)。四是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合作亦出现背离趋势:在制造领域,外资企业撤离中国初显热潮势头,跨国公司开始“中国+1(往往更多)战略”或“邻近采购(near-sourcing)”,或许出于对成本上涨和潜在贸易分歧的顾虑,在中国的制造业外企甚至也在设法对冲风险(占样本企业的7.7%)。由于在中国所面临的环境已然发生深刻变化,这必然会导致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重新调整布局,量身打造中国战略,加大其无形资产转移到中国的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新背景下,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战略也要量身定制。按照中国本土企业VS跨国公司竞争优势,以及中国国内市场环境的比较优势(人力成本),大致可以将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创新合作分为四类情景或者类型(见图4、表2和表3)。

四、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合作政策建议

促进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合作的政策既要量身定制,又要因地制宜。推动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政策,首先需要考虑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战略合作的现实需求,同时所制定的政策也要顺应宏观经济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未来战略合作形成有效的合力。

1.从市场原则、公平待遇原则,有效撮合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合作。(1)尊重市场规律,以增强合作各方国际竞争力为目标,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应立足商业目标,尊重市场规律。(2)要以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政府的取向要从重管制、重审批转向重宏观指导、重服务支持。不仅政府要尽可能给我国的跨国公司提供服务,更重要的是,政府要牵头打造支持本国跨国公司的社会性支撑服务体系,由公益性、非盈利性和商业性服务机构共同组成。(3)要平等对待跨国公司、本土各种所有制企业。目前要着力改善对非国有企业的服务,使之能够与国有企业平等得到政府的扶持与服务。

2.有重点驱动中国企业在合作中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争取世界级别的中国跨国公司的形成。国家强大的根本在于形成一批极具世界级别话语权的跨国公司,华为、中国平安、TCL等一批优秀企业的发展证明,世界级别的中国企业的发展对国家、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强大的推动作用,也会在区域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驱动效应。一是鼓励我国企业对拥有核心技术、品牌和人才的企业进行并购和股权投资,以快速弥补核心竞争力的不足、促进所有权优势的构建。按照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对本土重点企业实施“规模型”激励政策。对与跨国公司合作意愿比较强、经营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给予重点联系和支持,将其中前30强作为本土大型跨国公司的重点培育对象。二是支持中国本土企业、中国跨国公司形象的创建。包括建立专项国际舆情监测和应对体系,引导和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驻外使(领)馆应充分开展经济外交,引导和帮助跨国企业加强与所在国政府的沟通以增进互信,在影响双边经贸关系的重大项目上,加强对中国企业的规范管理,以减少因我国大规模境外投资引发的不利舆论等。

3.构建有效撮合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有效创新合作的机制。(1)信息撮合,可以定期跨国公司、本土企业战略合作的投资指引;建立、完善跨国公司、本土企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统计和考核体系;建立多边走访机制,寻找跨区域跨国战略合作机制。(2)产业/资源撮合。重点鼓励:跨国公司、本土企业在向上下游产品和相关产业延伸的资源合作、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在持续退出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方面的合作、鼓励跨国公司增加本地采购。(3)资金撮合。包括:重点发展并购贷款支持、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创新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合作的金融业务(如项目合作贷款支持、政企银三方联动、支持重点企业融资的新机制,以及银企联动、共同参与重点项目的新型业务模式)。(4)交易撮合。构建服务跨国公司、本土企业战略合作的综合服务平台、简化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战略合作的项目核准手续,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善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舆论环境,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吸引力。

4.吸引跨国公司人才加盟本土企业,虽非主流但最有效。三星公司总结的经验显示,人才永远是最重要的,人才战略尤其是吸收跨国公司的优秀员工虽非主流但最却是最便捷、显著的路径。(1)政府可以努力牵线搭桥,为本土企业构建跨国公司人才信息系统,尤其吸引跨国公司高级人才信息系统。(2)建立人才交流平台,设立专门机构跟踪跨国公司高级人才。(3)争取在国外工作的中国高级人才。(4)政府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建立双边高级人才中心。(5)联合国内企业设立各类奖学金、科研基金,吸引跨国公司等各类高级人才。

5.搭建以开放式创新为导向的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合作系统/平台。开放式创新是各种创新要素互动、整合、协同的动态过程,这要求跨国公司、本土企业要有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以实现创新要素在不同企业、个体之间的共享,构建创新要素整合、共享和创新的网络体系。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创新合作机制要具备如下特征:融入开放式创新体系成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1)协同性。它持续需要跨国公司、本土企业等不同的创新参与者共同参与创新的开发与扩散,并最终建立市场、技术、科学间的关系。(2)网络性。技术创新过程的复杂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新,它不仅促使企业与大量的组织建立联系,交换各种信息、知识和资源以获得发展,同时随着合作层次的不断加深,企业会与这些组织之间形成一个个网络。所以,融入开放式创新体系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3)制度性。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这种创新合作将会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反复交易及契约关系与外部组织机构之间建立起长期协作、互利互动、彼此信任的各种制度安排。此外,未来我国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关于创新能力的加强,必须实现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重组,广泛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技术资源和市场。在不同层次的集成创新均会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在整体上推动经济的发展。一是慎重选择跨国公司创新/研发合作伙伴;二是选择合适的国际研发合作模式;三是本土企业要积极参与境外的研发合作;四是本土企业要注重合作学习与消化吸收。

6.加快开发创新合作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合作服务平台。地方要发挥自贸区、高新园区政策优势,先行先试,在园区内建立面向企业的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开放式创新合作的专项服务项平台。(1)推行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合作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清理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合作市场准入政策,制订统一规范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和指导规范。同时,要放宽企业出资限制,探索出台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版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具体措施。(2)创新企业登记注册制度。放宽园区内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研发合作等投资限制,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均允许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开展合作。(3)创新监管执法方式。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完善跨国公司、本土企业创新合作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机制,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区域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查询,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分级公示制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针对跨境、跨区域经济违法问题,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完善情报交换、委托调查、文书送达、联合办案合作监管链条的形成。

7.重点推进新医药、新技术、新材料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创新合作。(1)政府推动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研发合作的专项平台,为新医药、新技术、新材料企业参与国际研发合作提供优良的技术环境和服务。(2)推动新医药、新技术、新材料产业与跨国公司合作互联网络的建设。加强科技、电信等部门的综合协调,推进企业国际研发合作互联网络建设,加快企业上网的速度,为企业开展网上实施的国际研发合作创造优越条件。(3)推动以国际技术合作中介机构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建设。中介机构要能够做到可以向企业提供国际研发合作方面的政策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支持、融资服务、人员交流、法律援助等专业化的服务。(4)利用政府间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研发合作。要改变以往政府间的国际科技合作总是将增强地区的科技能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作为科技外事的首要目标,企业往往被排除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之外的做法,未来政府应将推进企业技术开发作为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13世界投资报告[M].2013.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M].2012.

[3]中国美国商会.2012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R].2012.

[4]KPMG.跨国公司-未来的“中国之路”:对跨国公司中国区高管访谈[R].2012.

[5]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外资企业撤离中国热潮[R].2013-04-16(第13-4号).

[6]奥巴马.国情咨文2014[EB/OL].

[7]葛顺奇.跨国公司技术战略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模式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作者:简徳三 杨晔 刘曦腾 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投资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合作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kggslw/68823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