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谈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研究范文

谈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研究范文

时间:2022-11-07 10:36:48

谈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研究

[提要]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黄河流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总结当前绿色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发达地区,对于发展欠缺地区的研究不足,同时对于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之间关系不够重视;通过对黄河流域相关问题研究的梳理,指出未来应更加关注该流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

关键词: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一、绿色发展内涵界定与时空演变研究

(一)绿色发展的内涵界定。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从内涵来看,绿色发展包含两层含义:“绿色”和“发展”。其中,“绿色”表明在发展过程中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和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则要求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应保持和谐发展。根据卢风等的研究,绿色发展内涵的界定可作出如下描述:绿色发展是在传统生产和发展方式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和方法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制约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举措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的、高效的发展模式。

(二)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能源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友好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提倡绿色发展,逐步从传统发展观向可持续发展观转变。通过文献梳理,可将研究成果按研究视角归纳为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两个方面。在绿色发展的时序演化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对绿色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选择、模型评估、影响机理和优化对策等方面。如,DajianZhu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立起“对象-主体-过程”框架体系,分析全球绿色发展的实践和政策评估模型;程钰、任建兰等运用投影寻踪评价模型计算出我国2000~2016年的绿色发展指数,分析得出我国绿色发展指数逐年增加,绿色发展的水平在总体上升,但变化十分缓慢,说明我国目前还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缓慢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周亮等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分别测度了2005~2015年中国285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W”型波动过程,提出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经历了先初步调整、后逐步上升的过程。在绿色发展的空间演变特征研究方面,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如,王勇等人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中国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点,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绿色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省份和生态环境良好较好的西南省份。程钰等研究发现,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这种空间分异特征表明持续扩张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不高,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郭付友等利用空间模型对山东省的绿色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山东省绿色发展经历了空间依存关系不明显到明显的过程,且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态势,两极化发展特征较为明显。我国现阶段对于绿色发展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经济带和地级以上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缺乏对黄河流域及县级城市的研究。

二、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转型的影响研究

随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逐渐增强,科技创新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必经之路,也是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由此,科技创新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在当前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有关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少,文献大多集中于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转型的作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对资源利用的影响。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大量研究证实科技创新能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发展模式转变。一方面科技创新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如,常涛等以山西省为例,研究山西省科技创新现状,发现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态势旺盛,但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尚未改变,认为应尽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增加科技创新效益。另一方面将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资源要素,分析资源配置的时空演变和影响机理。如,周密利用数据包络分析30个省份的科技资源变量,归纳出我国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形成的3个科技创新极化区;李国平、王春杨运用Moran'sI统计证实创新活动的集聚分布模式和变化规律;张建伟等以专利授权量为创新产出的指标,得出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空间格局变化与地区政策、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

(二)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生态环境构建方面,科技创新主要通过在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和知识探究三个方面进行创新,直接和间接地带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质量和速度,支撑引领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如,杨多贵、刘开迪等以京津冀地区为代表,采用余值法基本思想测算出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贡献率,发现科技创新对该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贡献率攀升明显,其中资金和劳动力投资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贡献最为突出;向丽以中国30个省为研究对象,构建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又运用变异系数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测度分析发现两者的协调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规律。

(三)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方面,科技创新能通过改善原有的生产方式、革新生产工具、提升劳动力素质等途径带动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的提高,加速实现国民经济转型,支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唐未兵等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对我国28个省区相关数据进行评估,发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负相关,应运用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效应能增加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尚勇敏、曾刚对Storper的三位一体理论扩展,探索科技创新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影响的具体演化机制,并证实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都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三、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研究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走廊,大规模的城市演进和工业化发展,使流域的生态环境脆弱,加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落后,洪涝灾害治理、沿线用水保障、传统产业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突出,已严重影响到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陆大道等指出新时代黄河流域全面深刻转型发展的任务艰巨,应该转变理念持续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见促进流域的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转型已刻不容缓。

(一)黄河流域的绿色发展研究。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国绿色发展水平的评测,可发现绿色发展水平在黄河流域上下游的分布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且格局成因比较复杂。如,赵娟娟,桂振华等根据绿色发展指标,对全国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发现山西、甘肃、吉林等位于黄河流域的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处全国较低水平,而下游的山东却排名靠前;胡鞍钢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绿色创新与绿色发展协调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发现两者的协调度基本呈现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趋势,黄河上游耦合度低且发展缓慢,推测与上游粗放式发展对生态的破坏有关;姜长云、盛朝迅等认为黄河流域的绿色发展受到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传统产业污染严重、流域治理财政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

(二)黄河流域的科技创新研究。创新要素外流、驱动力不足等问题是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黄河流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已成当前学者关注的问题。樊杰、王亚飞等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地域发展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自然禀赋是黄河流域主要短板,并对此提出建立黄河科技创新一体化、吸引全国科技创新人才、加速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等措施;薛松贵介绍的冰凌检测系统、河流预报技术等多项创新性的黄河水利进展,满足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泥沙淤积清除、水资源开发等需求;白春礼提议通过创新体制与机制,激活科技的服务能力,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黄河流域的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协同研究。科技创新是提高绿色发展水平的新动能,必须依赖科技创新才能突破当代中国的绿色发展瓶颈,而绿色发展反过来又作为科技创新的引导准则。对于黄河流域而言,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已成为现阶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内外专家对流域的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如任保平、张倩认为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都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提出利用绿色创新技术加快实现区域技术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连煜主张协同技术创新推进黄河的生态问题治理与自然环境保护,最终实现脆弱生态区的高质量绿色发展;陈耀、张可云等结合系统治理、区域分类等方法,提出建立流域的区际利益补偿创新机制、出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政策、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等全方位的创新提升思路,以期实现黄河流域生态、绿色和富裕的总体目标。

四、结语

经过对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问题研究的梳理,可发现当前研究仍存在巨大挖掘空间:一是现有文献较少运用科技创新视角研究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间的时空演变与协同机理;二是基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的迫切诉求,未来需对流域内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间的耦合协调规律与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究,找到适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区的优化提升路径。

作者:邢玉琦 杨姝婷 张毅 张梦娜 朱欣怡 付世元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谈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kejifazhanlunwen/75182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