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现况及原因范文

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现况及原因范文

时间:2022-04-21 10:10:21

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现况及原因

摘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实现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我国乡村发展的要点。本文首先梳理了脱贫攻坚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得出二者无论是在逻辑关系上还是实践中都有显著的先后顺序。通过分析2016年摘帽贫困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状况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得出摘帽后的贫困地区还未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要实现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需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来建设脱贫地区。

关键词:乡村振兴;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也由10.2%降至0.6%,且在2020年年底,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已彻底解决,但面临的更显著的问题是如何保持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延续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脉络,为中国农村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促进中国乡村持续发展,保留脱贫攻坚的成果,实现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开展建设。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战略内在逻辑分析

首先,从宏观角度按照马克思主义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二者关系。事物的发展遵循对立统一规律、量变改变质变以及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中国的乡村发展亦是如此。中国乡村发展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乡企业并举战略;由小城镇化战略,到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战略;再到现阶段的乡村振兴战略。每个战略发展到了极限便会产生新的矛盾,激发新的战略,多个战略的积累促进中国乡村发展。中国乡村发展战略相互承接,具有内在的逻辑顺序,缺一不可,更不可颠倒顺序,所以乡村振兴战略承接脱贫攻坚战略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抉择。其次,从微观角度借助需求理论分析二者关系。脱贫攻坚总要求是“两不愁三保障”;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中国乡村,二者能够很好地满足基层人民的需求。脱贫攻坚战略实施要求好比需求理论的最低一级,即个人的生理要求,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则实现了个人的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产业兴旺要求中国农村不仅要优先发展好农业、农村、农民,更要做好三次产业的融合,实现二、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即实现安全需求;生态宜居要求建设整洁、绿色、无污染、设施完善的宜居区,满足群众归属与爱的需求;乡风文明要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满足基层群众的尊重需求;而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建设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人民的共同富裕,满足乡村人民安居乐业的自我实现需求。最后,两项战略在时间上属于承接关系。2015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同年11月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并且决定于2020年年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同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乡村振兴分三阶段实现其总目标,此战略具有长远意义。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确保脱贫攻坚成果保留的唯一途径,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建设脱贫地区,能够实现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地区脱贫后能实现其生产率的持续增长,而不是止步不前、停止发展或是发展速度逐年递减。通过选取2016年摘帽贫困县为例(表1),以定量的方法分析这些贫困县在脱贫当年以及脱贫后3年内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状况及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判断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状况可以初步判断地区收入是否实现增长;进一步根据地区生产总值逐年增长率的变化状况可以判断地区生产值增长的速率快慢,如果增长率逐年上升,则说明地区实现了脱贫的可持续发展;相反,若增长率波动或者持续下降,则说明脱贫地区还未实现脱贫后可持续发展。由于数据获取有限,本文选择了17个县区作参考,主要考察这17个县区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分析这些县区地区生产值增长率状况。根据表2数据不难看出,除望都县、井冈山市、赤水市三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在这四年有所波动外,其余14个县区在2016—2019年,其地区生产总值呈上升的趋势,这说明2016年摘帽贫困县中大约有82%的县区地区生产总值是不断增加的。但为了进一步考察各个县区地区生产总值上升的速率,再根据17个县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各个县区在2016—2017年、2017—2018年、2018—2019年这三个时间段内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情况,做数据分析情况如表3。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除了兰考县、滑县、武隆区、秀山土家苗族自治县以外其他13个县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都未实现持续增长,其中井冈山市、滑县、广安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持续下降。说明2016年摘帽贫困县中大约有76%的县区未实现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

四、脱贫地区缺乏可持续发展力的原因

1.产业开发与升级难以实现。我国的脱贫地区普遍存在生态条件脆弱、产业发展落后、新产业开发困难的特征,尤其是“三州三区”地区,虽然极具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而难以开发,无法发挥贫困地区的自然优势。而且,传统产业扶贫效果逐渐减弱。脱贫地区的传统农业、手工业等产业存在生产技术落后、产业小众化、产业固化的特点,在时展的过程中若没有进行很好的产业改革和产品销售扩大化,很容易造成传统产业的消逝。未寻找到新的支柱产业或是新开发的产业还未能完全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使得传统产业与新晋产业两者之间不能够很好衔接,抑制脱贫后地区的持续发展。2.基层建设与脱贫工作效率缓慢。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打造过程中,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基层组织不完善、责权不清晰、管理不合理等问题。尽管国家出台“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政策丰富基层干部人员,但能持久服务于农村的青年人并不多,农村基层干部多为当地“乡贤”。由于乡土情感和适应性,农村基层干部很难从政策中突破出发展道路。还有在脱贫攻坚的工作过程中不乏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工作,未将脱贫的政策落实到实处,这都减缓了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程。3.脱贫的主体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国扶贫政策实现了贫困地区的物质脱贫,却忽略了贫困主体精神贫困的问题。首先,“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解决了我国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使得个别贫困人员缺乏上进意识,没有谋生本领,以及思想保守的脱贫主体宁愿守着政府给予的基本补助也不愿意改变自身生计状况,缺乏继续发展的动机和意愿。其次是贫困亚文化的塑造,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现象被视为其情境适应的结果或状态,是一种贫困亚文化的产物。贫困人口可能是世代贫困的家庭,他们已经习惯了贫困环境,短于对创新、发展和技术的认识,缺乏勇于创造、勇于冒险的精神。最后,在扶贫过程中贫困人口只是一味地按照政策发展,未曾或是不能够判断政策的合适性,没有发挥主体作用,缺乏对政策加以利用和发展自我的能力。

五、以乡村振兴实现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地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农民,并且借助第二、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地区产业扶贫,巩固产业发展基础,确保我国目前发育成长产业能茁壮成长。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顺畅的产业链,充分利用电商、互联网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积极进入市场,按照市场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最终,尝试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让贫困群众普遍享受产业发展红利。2.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贫困地区具有生态脆弱性特征,实现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生态与经济二者的协作发展,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生态修复、生态补偿机制,开发绿色产业。借助贫困地区的生态优势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将其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和社会价值,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绿色共享、生态宜居的美好生活环境。3.以教育促进乡风文明。教育改变的是思想、人生和发展,坚持长久和有效的教育扶贫机制运行能够对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教育扶贫实施一系列政策,包括控辍保学、高校定点扶贫、推普脱贫、职教脱贫等对脱贫地区的教育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应该继续坚持稳定长久的教育扶贫机制。4.强化基层治理,实现治理有效。加大乡村治理机制的发展,首先要健全基层组织,要设法留住基层工作高质量人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提高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与此同时要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打击农村黑恶、腐败势力,坚决不允许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其次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强化法律权威地位,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提高农民法治素养;以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让德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5.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富裕生活。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落脚点,也是脱贫后地区发展的终极目标。防止脱贫农户返贫,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实行低收入群体预警机制,采用有条件福利转移的方式促进脱贫主体发展生产力;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建设,发展规模以上乡村产业,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做到公平,以期最终实现全体乡村百姓迈入小康生活。六、结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是我党以及全国人民奋斗的结果,要想实现中国乡村的全面发展,保证脱贫攻坚的成果就需实现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承接了脱贫攻坚的成果,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总要求结合脱贫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脱贫地区,如此才能确保中国乡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5-01:01.

[2]黄少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理论总结[J].经济研究,2018,53(12):4-19.

[3]李柏红.《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解读(摘选)[J].农村实用技术,2020(06):1-2.

[4]徐嘉,赵艳霞.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与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10):68-70.

[5]胡钰,付饶,金书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中的生态环境关切[J].改革,2019(10):141-148.

[6]刘欣.内生偏好与社会规范:脱贫内生动力的双重理论内涵[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1):33-40.

作者:王娇娇 侯琴

被举报文档标题: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现况及原因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kcxfzlw/74980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