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思考(3篇)范文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思考(3篇)范文

时间:2022-07-05 05:09:05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思考(3篇)

第一篇:区块链技术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信息不对称、担保难度大等原因,融资受限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型、改善融资现状,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迫切需求。文章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关键原因的基础上,运用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以及银行信贷、供应链金融和数字化金融平台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企间信贷服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服务平台”三种模式,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思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金融服务平台

1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融资方面的困境。根据银保监会测算的银行贷款覆盖率可知,我国大型企业的贷款覆盖率已达100%,中型企业约为90%,而小型企业的覆盖率不足30%,有72%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通过阅读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因素的相关文献发现,信息不对称性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最为关键的原因。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规范的信息记录和披露制度,金融机构难以通过可靠的渠道来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为了规避自身的业务风险,金融机构只能通过提高信贷产品的准入门槛,缩小信贷产品的覆盖范围,限制中小企业的贷款。近年来,随着比特币进入大众视野,区块链技术的优越性逐渐显露,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信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这类特性给予了区块链技术坚固的信任基础,能够高效解决各主体在协作时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作用。为此,应充分发掘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性,找到适合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新路径,促进中小企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2文献综述

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学者已提出了多种解决思路。吕劲松借鉴国外经验,从法律制度、金融市场体系和征信、增信体系建设三个角度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相关对策[1];夏泰凤、金雪军等通过运用银企信贷动态博弈模型理论,证明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缓减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的关键,供应链金融的独特优势正切合了中小企业信息传递方面的重要因素。文中指出,供应链金融具有长期稳定性、信贷整体性、融资外包性、风险易控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效率和成本问题。在互联网大数据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供应链金融的问题逐渐显露。针对这一问题,王文杰分析了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优势以及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耦合点,并从技术、金融监管、生态体系三个层面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尽管探讨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数量很多,但是少有学者就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路径提出创新见解。为填补这方面的空缺,文章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优势特性,对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3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研究

当前中小企业仍面临着与融资有关的诸多现实问题,融资模式的创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以下将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企间的信贷服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基于区块链为技术的金融服务平台”三种模式出发,阐述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3.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企间信贷服务模式

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我国的银行业实力雄厚、资金充足、诚信水平高、网点分布广泛,在金融领域具有较强的自身优势。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露,业务流程复杂、风控水平低、信息孤闭等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区块链技术的融入是对商业银行底层技术体系的升级,它能够优化银行的支付体系,改变银行的征信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效率。

3.1.1提高信息透明度

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信贷主体所具备的信用水平。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通常会导致银行难以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水平等信息,给自身带来较大的业务风险。目前,企业的信用信息主要由央行集中统一管理,商业银行通过央行征信中心的查询服务获取相关数据。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银企间的信贷服务后,不仅能将中小企业的财务、运营信息真实完整地记录在区块链上,而且能更直接、简便地为银行提供更为可靠的信贷决策依据,也可记录下中小企业的每一次贷款、还款情况,全面反映出企业的信用水平。基于区块链技术真实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中小企业无法通过伪造企业信息提高其信用水平,大大降低了贷款到期后企业无力还贷的可能性。

3.1.2签订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一段预先编好的可以自动执行的代码,当这段代码中的条件被满足时,设定好的条款就会被自动执行。利用这一特性,将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所提供的抵押物以及企业贷款的相关信息以智能合约的形式数字化地存储在区块链上,便可大大降低贷款业务流程中所发生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除此之外,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特性可以保证中小企业按时还款结算,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率,避免传统合约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摩擦和纠纷。倘若出现不良贷款问题,合约也可立即自动停止执行,阻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降低银行所面临的业务风险。

3.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供应链金融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新型融资渠道,这种融资模式主要以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为依据,通过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一体式捆绑,为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进而帮助其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更为灵活化、个性化、高效化的金融服务。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弥补了中小企业交易信息不充分的缺陷,加深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任,使得中小企业能够通过更低的成本获取融资。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通过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可以掌握供应链条上企业的交易信息,加强对链上中小企业信用情况的了解。整条供应链的运营环境相较于单个中小企业而言更为稳定,其信贷风险也更易预测和监管。此外,在这种模式下,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企业可以提前将其应收账款变卖给金融机构进行贴现,及时填补资金漏洞,提高营运资金的周转效率。虽然供应链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仍然存在着信息难以验证、信贷规模受限等缺陷,需要依靠区块链技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弥补和改进。

3.2.1建立联盟链

联盟链是一种介于私有链和公有链之间的,受预选节点控制的区块链。位于链上的各个节点之间无信任或信任较低,但可以通过共识机制确保对方信息的真实性。与公有链不同,联盟链上的数据只有经过授权的位于联盟内部的用户才能访问,因此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建立联盟链,可以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链上形成一个集体。联盟链上每家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都可以通过链上各节点的交易信息进行反映与核实。在这种去中心化的模式下,金融机构不再单独依靠一家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来决定是否放贷,而是依据每家企业通过业务活动在联盟链上积累起来的信用做出信贷决策。这种模式避免了由于核心企业无力担保产生的失信问题,使得整个供应链的信用更为稳定可靠。

3.2.2创建数字化单据

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位于上游的中小企业可以凭借核心企业开具的金融单据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但是这种方式仅适用于核心企业的一级供应商,范围十分有限。借助区块链技术,位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可通过数字通证记录交易中所发生的各种单据信息,并根据交易的不同需求自由地拆分、转移这些通证,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通过这种方式,供应链上的每一级供应商都能够向金融机构提供具有担保效应的金融单据来申请贷款。金融单据的数字化不仅免去了纸质介质的人工审核环节,更能通过数字信息的传递,扩大金融机构的贷款覆盖范围,满足更多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3.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

金融服务平台的优势在于,企业用户进入平台后只需通过简单操作就可完成企业的注册和认证。通过认证的企业可以随时在平台上自身的融资需求,平台便会快速为其匹配相应的金融产品供其挑选。已经入驻的金融机构也可以在线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或是根据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抢单,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双向选择。在将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支撑后,不仅能够对此类金融服务平台进行系统上的优化,还能弥补平台存在的诸多漏洞。

3.3.1实现多维度信息采集

由于企业的相关信息都已被存储在链上,平台可以通过公钥对服务对象进行多维度的信息采集。在对这些有关企业运营、交易、借贷、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处理后,系统便可输出多维度的评估结果供入驻平台的金融机构共享。从单一化的信息录入转变为多维度的信息采集,信息指标的准确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平台也能更有针对性地为中小企业匹配符合其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此外,随着信息质量的提高,基于企业信息得出的风险评估结果也变得更为准确、可靠。

3.3.2强化实时监管体系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平台缺少严格的监管体系,风控质量层次不齐。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平台的监管规则能以智能合约的形式呈现,并被记录到区块链上。一旦满足提前设定的条件,智能合约便得以自动执行,触发对平台融资行为的监管,做到实时的自动化管控。采用此类监管模式后,平台无需依靠人工进行监督管理,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3.3.3整合资源信息,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除了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还可以通过P2P网贷、众筹、向政府申请资金补助等方式解决。但是由于信息的闭塞性,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供给难以实现高效的匹配。为了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金融服务平台的职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升级。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除了能够汇集金融产品,满足中小企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外,还能依靠其强大的信息共享功能,整合政府以及金融市场上的各类数据资源,为企业提供更为多元化和一揽式的金融服务。

4结语

中小企业是助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助力其发展成为“隐形冠军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优势特性,构建了三种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通过优化信息的采集和传递,提升企业的信用水平,健全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解决了传统银行信贷服务、供应链金融以及数字化金融平台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中小企业排除了融资阻难。

参考文献

[1]吕劲松.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思考[J].金融研究,2015(11).

[2]夏泰凤,金雪军.供应链金融解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优势分析[J].商业研究,2011(06).

[3]王文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07).

[4]付宪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轻工科技,2019,35(12).

[5]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6,42(04).

[6]陆岷峰,张欢.运用区块链技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02).

[7]程华,杨云志.区块链发展趋势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6(06).

[8]朱兴雄,何清素,郭善琪.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03).

[9]张召哲,蒋九,赵静,等.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1).

作者:浦心怡 张庆民 代润霞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二篇: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影响

摘要:文章通过对2011—2018年中国中小板企业面板数据的分析,考察了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发展会显著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且金融科技会通过降低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来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更加能够通过对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改善来减轻他们面临的融资约束。

关键词:金融科技;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中介效应

0引言

Fazzari等(1988)[1]的经典文献开辟了公司融资约束研究的先河,并在此后引发了研究者们的广泛讨论。“金融科技”一词最早由花旗集团董事长JohnReed于20世纪90年代在新成立的“SmartCardForum”上提出。各国均将金融科技的发展作为完善金融生态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也首次将金融科技提升到战略高度。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金融各领域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其中包括的银行业竞争、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关联等诸多方面都会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2—4]。同时,金融科技创新也是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目前金融科技的相关研究中,虽然有不少学者认同金融科技会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对于其中具体的作用机制仍然以经验分析为主,并没有就金融科技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展开深入的探究。因此,本文通过对2011—2018年中国中小板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旨在厘清金融科技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用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进而有效落实“六稳六保”提供一定的参考。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信息不对称与融资约束

要想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企业,就必须解决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是因为当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借款时,资金需求方(借款人)和资金供给方(贷款人)要签订相关合同,但是除了所有法律规定的条款之外,当涉及信息不对称问题时,合同则是借贷双方妥协的结果。而信息不对称则是公认的导致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原因[5]。在不完美的市场中,“事前”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会分别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传统借贷市场中,如果资金提供方无法区分资金需求方和具有不同信贷风险的投资项目的信用等级时,就会出现逆向选择;如果资金需求方将借来的资金用于其他项目而非合同约定的投资项目时,就会出现道德风险。因此,在信息不对称下,企业的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并不能像在完美资本市场中那样无差别替代,传统的借贷业务都会要求资金需求方承担较高的贷款利率和贷款抵押,继而产生了融资约束问题。

(2)金融科技与信息不对称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到,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削弱了企业的融资可得性,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信息披露意识不强、财务制度不够规范,更容易面临麦克米伦缺口。而金融科技则可以凭借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有效缓解资金提供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运用大数据的手段,金融机构可以在传统财务信息的违约预测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企业的交易行为、支付行为、第三方平台数据等多维度数据以提高违约预测的准确性。人工智能的人工性能够将一些需要大量重复劳动的工作交给机器来完成,从而使资金提供者可以提高投资决策中的效率。而且其智能性还可以对人的思维过程进行模拟。其中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企业各个维度信息的训练,做到对企业的精确画像,这使得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根据企业的特点匹配其对资金的需求,为企业制定个性化的融资解决方案。区块链实质上就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从而使资金提供者一方面可以实现对贷款用途进行溯源,有助于企业的风险监控;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资金提供者在企业发生违约的情况下对企业资产进行追索。综上所述,金融科技手段可以极大地改善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拓宽交易维度[6],合理分散风险,最终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金融科技发展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假设2:金融科技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

2研究设计

2.1模型构建、变量选取

为了估计金融科技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程度,本文构建如下基准计量模型:关于核心解释变量,目前有两类常见的金融科技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一类是通过搜索引擎基于文本挖掘的方法对金融科技相关的关键词进行词汇统计以构建相关金融科技指数[10];另一类是基于相关结构化数据构建的金融科技指标体系[11],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该指标体系对33个具体子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赋予相应权重并从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方面加以衡量,最终合成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考虑到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数据具备客观性、全面性和稳健性等特点,因此,本文选用2011—2018年城市一级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来衡量金融科技的发展程度,同时为了缩小金融科技发展程度指标的数量级与其他指标的数量级差异,本文在模型回归中对该指标除以100。另外,下文也同时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构造金融科技发展程度的度量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关于控制变量,本文参考已有文献选取如下控制变量:(1)成长能力(Growth),用企业营业总收入的同比增长率来表示;(2)资产负债率(Dar);(3)有形资产占比(Tar);(4)独立董事占比(Indep);(5)企业规模(Ta),用企业资产总额的对数来表示。在探究金融科技发展程度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时可能会受到内生性的干扰。为此,本文参考谢绚丽等(2018)[12]的做法,选择企业所在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Ip)作为工具变量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来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假设金融科技的发展会通过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为了识别这一系列作用机制是否存在,在上述基准方程的基础上构建如下递归方程组进行检验:为了识别这一中介效应是否存在,借鉴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14]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2.2数据描述

由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更为有利,所以本文以中小板全部上市企业为初始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范围是2011—2018年。另外,基于如下原则对初始数据进行筛选:(1)剔除连续三年出现ST类的上市企业;(2)剔除金融类上市企业。经过筛选最终共计得到367家上市企业,2936个观测数据。公司的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万德数据库以及企业年报中的财务报告。

3实证分析

3.1基准模型回归结果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见表2列(1)。可以看到,金融科技发展程度Fintech的系数为-0.0276,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随着金融科技发展程度的提高,企业的融资约束会显著降低。对于其他控制变量,其中Growth的系数显著为负,这可能是因为资金提供者更倾向于将资金提供给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资产负债率(Dar)的系数显著为正,由于金融机构会尽量避免企业潜在的违约风险,因此他们对高负债企业发放贷款时会更加谨慎。独立董事占比(Indep)的系数显著为负,独立董事的存在可能会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独立董事占比较高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的青睐。另外,本文采用省级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工具变量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以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结果见表2列(2)。结果显示,金融科技的系数依然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说明金融科技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是稳健的①,本文的假设1得到了证实。

3.2金融科技对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分析

由上文分析可知,区域金融科技的发展会改善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能够缓解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困境,接下来将检验这一作用机制是否存在,公式(2)至公式(4)的回归结果见表3。从表3的列(2)可以看到,金融科技发展程度的系数显著为负,即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降低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表3列(3)中信息不对称前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再结合表3列(1)基准回归中金融科技发展程度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可以得出区域金融科技的发展确实可以通过改善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这一途径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同时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的Z值为-2.11,P值为0.035,也证实了中介效应的存在,本文的假设2得到了证实。对于多数企业来说,以合适的价格获取外部融资往往是较为困难的,因此企业通常会对利润进行留存,这不利于对股东的回馈以及企业投资研发等流程的开展。而金融科技可以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缓解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有效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边界,进而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困境。

3.3异质性分析

国有企业因为其较为特殊的社会地位更容易获得外源融资,因此,相对民营企业而言,国有企业通常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较小。为了探究金融科技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差异,本文将样本划分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两类。分析表4列(1)至列(3)可以直接得到金融科技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来缓解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在民营企业中存在,而通过表4列(4)至列(6)无法直接确定中介效应是否在国有企业中存在,故使用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检验得到Z值为-1.92,P值为0.055,这说明金融科技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来缓解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在国有企业中同样存在。进一步的计算显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6.18%和4.37%,这说明金融科技的发展更能通过降低民营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来缓解他们的融资约束。

3.4稳健性检验

(1)替换金融科技度量指标的稳健性检验

基于网络爬虫的方法构造新的金融科技发展程度度量指标。首先,通过对《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等相关重要文件和新闻进行词频分析,提取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关键词,包括:大数据、第三方支付、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金融、监管沙盒、开放银行、量化金融、NFC支付、区块链、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数据挖掘、数字货币、移动支付、智能投顾、智能征信、知识图谱。然后,以“企业所在地区+关键词”为检索对象利用百度搜索引擎进行检索。最后,通过爬取网页源代码得到检索对象2011—2018年某一具体年份的搜索结果数量,将所有检索对象的结果加总并取加总结果的自然对数作为衡量地区金融科技发展程度的指标。表5给出了替换金融科技度量指标并使用解决内生性问题的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后的结果。结果显示,列(2)中金融科技发展程度的系数显著为负,即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降低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列(3)中信息不对称的系数显著为正,即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再结合列(1)中金融科技发展程度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可以得出区域金融科技的发展确实可以通过改善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2)其他方式的稳健性检验

①使用企业的现金流水平(Cf)来替换SA指数以进行稳健性检验,并且用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与企业上期总资产的比值来定义。与SA指数不同的是,现金流水平是融资约束的负向指标,因为现金流水平越高,企业的融资约束就越小。②参照Pastor和Stambaugh(2003)[15]构造替代ILL的信息不对称测度以进行稳健性检验。用Cf替换SA指数后的结果见表6列(1)至列(3),表6列(4)至列(6)报告了替换信息不对称度量指标后的估计结果,经过上述相关核心变量度量指标的替换后主要结论仍与前文结论相一致,故不再赘述。③构造了包含金融科技与信息不对称交互项的方程组来进行稳健性检验,主要结论仍与前文一致,限于篇幅,相关结果未予报告。

4结束语

金融科技发展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中国中小板367家企业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揭示了金融科技发展程度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显著缓解他们的融资约束问题,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及一系列控制变量后该结果依然稳健。另外,本文还通过中介效应探究了金融科技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路径,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会通过降低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一途径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分析发现,民营企业更能利用金融科技的发展克服信息不对称给企业造成的融资约束问题。

作者:王相宁 刘肖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三篇: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分析

摘要:过去的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特别是在肺炎疫情影响下,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不同程度的生产经营困难,所以在特殊时期推动我国社会中小企业普惠金融发展、助力中小企业融资是非常必要的,它旨在建立数字普惠金融与服务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实现对中小企业在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的金融资源有效配置,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文章中简单探讨了我国科技赋能构建数字普惠金融的基本思路,希望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同时对中小企业的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中小企业;基本思路;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普惠金融追求贯彻落实金融行业协会精神,凸显商会组织作用,指导并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发展转型。在整个过程中,它促进了中小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建立金融机构合作关联关系,有效推动了中小企业的数字普惠金融机制发展,特别是在帮助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中小企业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现状

数字普惠金融是服务于中小企业实体经济的,它在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的过程中也希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更希望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现实问题。特别是2020年疫情冲击下,诸多中小企业面临破产风险,出现了企业现金余额与预计营收下降等问题,也导致许多中小企业无法正常复工,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已经建立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影响很大。具体来讲,中小企业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现状涉及四点现实问题。[2]第一,其业务快速发展态势严重受阻。受到2020年经济低调走势影响,中小企业的业务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发展态势严重受阻。第二,其新增贷款投放难度加大,中小企业的客户群体在2020年有所减少。第三,其线上产品模型深受冲击,甚至出现了线上与线下商业连接断裂情况。第四,其线下信贷管理业务可能难以落实。中小企业在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过程中希望加大对微贷款的投放,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与此同时注重科技赋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二、中小企业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思路方法

中小企业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应该分两点看,第一是科技赋能,第二是破解难题,下文结合这两点展开分析。

(一)科技赋能、全面深入发展构建中小企业数字普惠金融体系

金融服务发达的关键就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这也是国家在2020年以来一直倡导的,那就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可触达、可持续、可体验、可确保效率与质量明显提升的科技赋能体系,利用科技智能技术体现中小企业融资优势性。具体来讲,它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利用基础账户有效普及并降低“金融排斥”这一问题上,保证提升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贷效率。为了保证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国家希望促进金融领域运用各种金融科技服务手段,不断创新服务渠道,拓展金融服务深度,确保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便利性。在该过程中也要为中小企业适当降低普惠金融融资成本,充分利用智能化新技术、新渠道来解决金融乱象治理问题。确保利用小额、分散的融资服务内容与成本控制手段来维持产品价格在合理区间范围内。而在该过程中,中小企业还运用到了互联网保险技术,确保保险易得,如此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保险服务优化对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有利。[4]如果从科技赋能角度来讲,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需要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引领,建立可持续发展道路,合理运用数字普惠金融内容,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重要金融科技手段实现对自身企业服务半径的有效延伸,深化企业服务内涵,降低服务门槛与服务成本,为中小企业融资提升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而在数字普惠金融引领作用下,也希望构建具有高效、互助共享的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机制,满足对目标客户的精准有效识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精细化管理与精确服务体系,保证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创新来有效缓解数字普惠金融中突出存在的信用与信息动力问题,如此对合理应对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而言具有较高价值。当然,利用科技赋能遏制目前社会上中小企业的融资乱象,防范风险问题也是有必要的,它能够确保通过数字普惠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明确基本原则与底线,这对中小企业是否能够成功融到资金非常关键。在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手段方面,需要有效解决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在该过程中,希望追求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到位,确保切实打破其中所存在的地域限制,保证融资信息共享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目前,要为中小企业不断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可触达范围,其目的就是建立科技化融资方式,有效消除信息隔阂问题,将金融知识传播体系建设到底。

(二)数字普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向来存在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这也是当前国家希望解决的数字普惠金融问题,进而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究其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还在于金融机构在成本与风险层面无法实现有效覆盖,金融行业领域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不敢贷款的极端情况。但是,数字普惠金融其本质上还是追求数字化建设方式的,它主要运用到了计算机、信息通信、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处理等重要普惠金融服务内容,希望借此机会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触达能力,另外就是降低金融银行领域面向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与放贷风险。在该过程中,利用科技手段确保中小企业获得融资贷款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也希望建立风控水平背景下有效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效率。就以风险评估与防控工作为例,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金融普惠体系建设希望寻求新突破,其目的就在于解决某些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金融机构无法在相对低成本条件下面向中小企业进行放贷的这一现实问题,所以必须做好针对中小企业的有效风控,例如可采用电子签名、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帮助银行金融企业与社会中小企业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准确、高效识别小微客户风险,确保机器学习与标准化审批到位,这对降低金融业务操作风险也是非常有利的。就目前看来,社会上的传统金融银行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科技金融发展体系,其目的就是面向中小企业构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国家普惠金融事业向前发展。为帮助中小企业真正获得融资提供便利。当然,针对中小企业而言,在数字普惠金融等主要业务上,科技赋能已经成为融资的重要契机。而反观金融银行行业领域,它也是民营银行的发展契机。民营银行普遍面临着客户少、网点少、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而金融科技的发展将逐渐将物理银行的边界淡化,帮助民营银行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三、中小企业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普惠金融希望有效提高普惠金融发展质量,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构建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普惠金融服务与保障体系增加更多可能性。就目前看来,国内已经打造构建了诸多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它借助银行金融企业的信用科技技术系统在中小企业中实施数字普惠金融改革试验。例如它就建立了企业征信融资E网通,构建“融资服务+信息查询+信用评价+风险防范”综合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信用融资建立完整服务链条,希望从根本上能为中小企业消除信息壁垒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形成全新的征信融资模式。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与水平,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太高等问题,提升中小企业参与融资的积极性。结合上述做法,文章认为中小企业若希望有效融入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解决融资难问题,在未来还要协力地方规范经营,结合企业规范化经营提升自身融资能力;要建立中小企业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重视对企业中人才流与现金流的有效发展,并建立企业“三品”,保证企业家人品、企业产品以及抵押品都具备高品质;围绕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纳税申报表展开“四表”优化调整,并指导中小企业选择适合于自身融资的金融机构。而政府方面也必须积极寻求自身与银行之间共同建立产业发展互联网,发挥上下游产业链优势,确保融资模式得以有效优化。

四、结语

在未来,我国商业银行还应当多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政策,进一步运用各种数字化技术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机制发展,为中小企业搭建各种融资平台,提供友好的融资基础环境,建立中小企业常态化、协调性较强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他们切实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曹志鹏,王诺.创新数字金融技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968(5):94-95.

[2]黄诗琦.互联网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7):12-14.

[3]周诗博.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中外企业家,2020,669(7):31.

[4]本刊通讯员.内江市“五举措”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内江科技,2020,306(5):12.

[5]邓萍.基于融资租赁方式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6):28-29.

[6]张远显.促金融市场发展拓中小企业“钱”程:谈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现代国企研究,2019,152(2):47.

[7]卞荣辉.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9,344(24):129+131.

作者:程露莹 单位:广州南方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思考(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jrjjlw/75036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