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金融系统稳定风险传染与防控策略范文

金融系统稳定风险传染与防控策略范文

时间:2022-12-31 04:13:00

金融系统稳定风险传染与防控策略

摘要: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应该通过自我纠偏、市场自律能够重新恢复市场均衡,阻止问题扩大为系统性风险。金融稳定不仅要求金融体系能够履行调动储蓄、分散风险、配置资源、便利财富积累、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职能,而且还要求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支付清算系统能良好运行。当前国际间接投资的膨胀,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基于金融系统稳定的视角提出了风险传染防控策略。

关键词:金融稳定;风险传染;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传染效应是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种扩散现象,随着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日益深化,金融传染效应也在不断地扩大。传染性是金融市场风险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破坏性特别强,严重的会导致金融系统产生危机。金融风险传染效应指的是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以多米诺骨牌效应扩展到其他国家。它强调的是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是另一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换言之,若没有他国的金融危机,这个国家原本是不会发生危机的。金融传染的出现为国家维护自身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微观金融主体的决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家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使得危机快速传播,这为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际投资组合所能提供的风险分散能力也逐渐被减弱。同时,也是金融风险传染加速的动因。

一、金融稳定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认为:稳定性问题是动态系统理论的首要问题。俄国数学力学家李雅普诺夫是常微分方程运动稳定性理论的创始人。金融系统是一个稳定的动态系统,系统处于一种动态的与环境交换能量与信息的过程之中,因而系统总是在稳定与不稳定状态下进行转化,稳定性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状态,例如小到一个具体的控制系统稳定性,大至一个社会系统、金融系统总是在各种偶然的或持续的干扰下运行的,承受这种干扰之后,能否保持预定的运行或工作状态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成为关键。李雅普诺夫在1892年所创立的用于分析系统稳定性的理论李雅普诺夫提出了两种研究非线性系统稳定性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方法,也叫V函数方法,无需求微分方程的特解或通解,而是寻找具有某些特征的辅助函数V函数,并用它来判断稳定性;第二种方法是间接法,用级数展开求通解,然后在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960年拉萨尔给出了李雅普诺夫直接法,特别是利用极限集的不变性,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他称此思想为“不变原理”。他以不变原理为纲,用简洁的篇幅,高度概括地介绍了动力系统运动稳定性的基本理论。1999年,国际清算银行发起成立了“金融稳定论坛”,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开展“金融部门评估规划”对一国金融稳定的状况进行判断和评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金融稳定定义是:只要金融体系能够抗击内生或由于外部未预料的冲击造成的不平衡,继续履行提高实际经济运行效率的职能,金融系统就处于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稳定状态中。总体来说,金融稳定包含金融资产价格稳定和金融机构稳定。

(一)金融资产价格稳定

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由供给和需求两个主体决定交易价格的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则价格降低,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则价格上升,供给量与需求量相当时才能形成稳定的均衡价格。金融资产的价格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在证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商品市场上,金融资产的波动引起的风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证券和金融衍生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直接地决定了交易者的收益和损失。由于金融危机极易蔓延,使公众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履行合约的能力产生怀疑的金融不稳定的重要表现是金融资产的价格突然急剧波动。显而易见,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的波动性是金融风险传染的一个重要根源。

(二)金融机构稳定

金融稳定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金融机构稳定,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具有最特殊的功能,即存款创造职能,在吸收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发放贷款从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进而影响全社会的货币供给。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发展进步为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的宏观条件,企业效益提升则有助于金融稳定的微观机制形成。从金融机构稳定角度判断,过度发展一种融资服务模式,整个金融机构的稳定是难以保障的。而且,银行本身如果主要依赖资本市场融资,那么,金融机构很难实现稳定。在经济低迷时期,银行信贷质量逐渐恶化,只是依靠资本市场补充资本金在这种时候是不实现的,金融机构的不稳定性还存在一种风险的放大机制。

二、金融稳定与风险传染

金融系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由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逐渐营造出来的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对金融体系而言,金融稳定并不是指每一个金融机构在任何时点都保持最优的状态。随着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放松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金融全球化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各类市场的互联和金融一体化。但是也对金融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的影响、短期资本的冲击以及发展中国家开放初始阶段的金融结构的差异等因素,都会不断考验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风险承受能力。金融全球化实质是金融资本向全世界扩张而形成的金融全球化与国家宏观经济稳定,全球资本流动对一国宏观经济失衡的影响程度下降,资本流动的风险由宏观经济领域转向金融市场领域,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得到了收益,但是一些国家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例如随着资本持续流入在推动金融深化、扩大金融市场规模、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以及金融危机爆发等问题,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的一系列的问题。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一些金融机构为了增加收益,放弃安全性原则,逐渐开始经营高风险业务,从而使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加速。国际金融市场的交叉感染日益显著,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市场的一体化以及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性,使得国际金融动荡的“蝴蝶效应”大大增强,局部的风吹草动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金融危机时表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金融风险的传染更为迅速。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各国金融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风险,促使各国政府及国际机构高度重视维护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因此,金融风险传染的进一步破环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三、基于金融系统稳定视角的风险传染防控策略

(一)建立一套完善的间接调控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

中央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监管的首领,在金融体系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它的每一个政策与制度都对金融体系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近几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金融部门所采取的一系列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取得显著成果。中央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建立和完善间接调控体系,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进行微调,在继续加强货币和信贷总量的同时,积极进行信贷结构的调整,支持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加强央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保证金融监管的统—性和有效性。本国的中央银行要注重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之间的交流,时刻关注国际投机资本的动向,监控任务必须落实到具体机构和组只有对国家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完善金融法律与法规,充分运用国际金融技术建立国家金融监控体系,可以有效地避免金融风险的传染。

(二)建立金融和实体部门之间的隔离机制

金融机构与其他行业最大区别就在于高风险高负债经营,风险不可能避免。因此,金融机构只能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如果在某一时间或地点暴露风险,要尽量使风险趋于最小而不能完全消灭它。尽管金融风险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金融机构自身决策行为模式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讲,金融风险是非金融经济主体风险和经济运行风险对金融机构或金融业的转嫁。金融机构作为资金融通的中介,实质上是建立一种多边的信用网络。信用关系借贷双方的关系是相互交织,相互联动,任何一方的借贷者出现的风险损失都有可能通过这个信用网络对其他金融机构或实体部门产生较大的影响;任何一个链条断裂,都有可能酿成较大的金融风险,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社会金融风险通过共同客户渠道向商业银行传染。有相当比例的社会金融活动主体或者受众是商业银行的客户,而一旦银行与社会金融活动有共同的受众,风险就很难隔离。因此,当一家金融机构暴露风险,管理部门要重点关注控制风险蔓延,建立有效的隔离风险机制,防止风险蔓延到其他金融机构或实体部门。

(三)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监管

流动性风险是引致系统性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大动荡的一个主要成因。风险的监管是贯穿于整个银行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它包括外部的监管和内部的控制两个方面。外部的监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对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进行审查,防止银行和企业选择过高风险。另一种是由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稽核部门实施的内部监控。在流动性监管的过程中,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风险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银行体系要时刻关注随着风险的变化不断进行自我监控。如对于风险暴露的银行,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风险进一步传染造成系统性风险,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综上所述,提高对我国金融风险传染的机制、效应和动因认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客观性,从而提高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决策水平,使我们采取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措施更加有效。以期能为当前复杂的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下,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防范、监管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作者:刘晓宇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金融系统稳定风险传染与防控策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jrjjlw/74653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