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范文

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范文

时间:2022-07-05 11:50:04

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人、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这一转变,必将要求社会事业的发展也与之相适应。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在不增加投人或少增加投人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和结构的调整,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向社会提供满足群众需求的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因此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要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

l要充分认识优化卫生资源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卫生资源配置是指在卫生经济运行中各种卫生资源(包括医技人员、医疗设备与药品、医疗费用等)在医疗卫生机构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我们知道,任何社会都面临着经济资源稀缺性问题,不容置疑,卫生资源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将这些有限的资源得以合理、充分的利用,使其处在最佳的配置状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利。

首先,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出现了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的现象。在粗放型管理方面的表现颇多,如:在城乡配置上,80%的卫生资源集中于城市,而80%人口的农村卫生资源却只占20%,至使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缓慢,甚至有些农村医疗机构已难以维继。在区域配置上,由于条块分割、部门林立、职能交叉、责任不明,政府缺乏有力的宏观调控,社会各方面纷纷投资办医,盲目增加病床,扩充人员,购置大型医疗设备,造成了机构重叠,人、财、物浪费严重;在人才资源配置上,严重不合理,城市医院人才济济,每年的大学生、研究生纷纷拥入城市医院,而农村卫生队伍却人才匾乏,且素质不高;在医疗设备设置的配置上,重视高精尖设备的购置,忽视基础服务设备投人。这种重城轻乡、重医轻防、重高级次医院轻社区预防保健的卫生资源配置结果,既不能适应我国疾病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卫生服务需要,又不能提供费用低廉和方便群众的服务,只能加重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负担,使现有的卫生资源不能产生应有的效应,严重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

其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由于医疗保健服务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不能按一般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但医疗保健服务客观地存在着卫生资源的配置问题,竞争、价格、供求等市场机制在卫生资源配置中起很大的作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卫生资源经营活动背离价值规律,又缺乏合理的调节手段,导致配置上的盲目性和使用上的低效性,难以适应社会成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卫生机构必须构建起与人口结构、疾病结构及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的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国家、集体、个人都能承受的起的卫生资源配置和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其三,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是我国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有力保证。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是李鹏总理代表我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作出的承诺,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声誉,代表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的文明程度。世界银行在(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还有1亿贫困人口没有享受到卫生服务,而大量的卫生资源正在不合理地向城市大型医院集中,应该有的放矢,将有限的卫生资源用到最需要的人群身上”。这一问题的提出非常符合我国的实际。只有将卫生资源向农村特别是老少边贫地区倾斜,才能使不同经济水平下的人民群众都能得到基本的卫生服务,从而使社区内社会卫生状况及人民健康状况得到改观。其四,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医疗卫生工作必须重视配置资源,以适应疾病谱的转变。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社会面临的卫生问题也日益增多,但受经济的制约,卫生投人的增长难以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问题就显得越发重要和突出。

2在转变增长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发展与增长的关系。卫生资源(体现在人、财、物方面)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卫生事业的发展。仅有卫生资源数量上的增长而没有一个优化的资源组合,有时反而带来大量的重复和浪费,反而不利于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是因为生产要素的投人并不等于现实的生产力。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提在注重质量、结构和效益前提下的发展,那种盲目增医疗机构、床位、人员的增长是粗放型的,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发展与增长的关系,从注重数量向注重结构、质量、效益转变。

二是处理好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资源配置的调整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存量调整,一是增量调整。只有处理好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才能逐步实现区域内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目前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部门交叉、结构重叠等不合理现象,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有限的卫生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应把优化现有的存量调整放在首位。对医疗机构设置过多的地方,要按照区域规划,有步骤地采取关、停、并、转、迁等措施,将节约出的资源向资源不足的地方倾斜。但是,也必须看到,存量调整涉及现有利益调整,而且象医院“消肿”后多余的医务人员妥善安置的问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和政策的实施。因此,在积极推动存量调整的同时,也可利用增量调整的手段,把新增投人用于加强资源不足的地方去,以促进整体卫生资源的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

三是处理好卫生资源的横向调整与纵向调整的关系。调整卫生资源在城区之间以及在医疗和防保之间的配置属于卫生资源横向配置,调整卫生资源在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的配置,则属于纵向配置。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针对城乡之间和医疗与防保之间的配置的不均衡的问题,加大对农村卫生和防保两个战略重点的投人力度。另一方面,也要针对目前卫生服务体制不合理,医疗机构功能分工不明确,不同级次的卫生医疗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双向转诊体系,“大马拉小车”的资源利用不经济现象十分突出,调整卫生服务模式,相应降低卫生资源的配置重心,逐步从高层次上沉降下来,充实加强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同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有效、经济、便民、利民的卫生服务体系。

四是处理好卫生部门内部与卫生部门外部的资源调整关系。长期以来,卫生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医疗机构,内部各系统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有过多强调各部门利益的倾向,缺乏必要的区域整体优化意识,存在职能交叉、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难以形成区域内资源组合的合力优势的问题。今后,卫生主管部门要从医疗机构的直接管理者的身份中超脱出来,从“当老板”,到“管老板”,以宏观调控者的身份,解决好卫生部门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改变由于机构过多,分工过细,造成的分工不清,责利不明,互相扯皮等弊端。同时,卫生部门所管理的卫生资源之外,还有一部分散在企业、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卫生资源,如何同卫生部门的卫生资源一起共同纳人全行业管理,这涉及到现行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而这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体制是在长期内形成的,不仅存在于卫生行业,同时也存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其他部门。因此,必须转换政府部门的职能,对区域内的全部卫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监督、统一管理,实现从‘管脚下”到“管天下”,从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从管医疗机构到管卫生行业的转变,真正提高整个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

3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认真搞好卫生资源的配置卫生资源的配置涉及各个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认真搞好。

第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快结构的调整。不合理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同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是相一致的,因此要把调整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切人口。首先,从服务地域上调整。城市医院着重提高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办出特色。在提高质量,上档次等级上下功夫,切忌再铺新摊子。对农村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三级医疗卫生网,对不足三万人的乡镇卫生院,不搞小而全,突出以防保为主,以为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为主,要加强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在人、财、物予以重点倾斜,使之在区域范围内发挥龙头作用。其次,从服务对象上进行调整,要立足于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面向大众。同时,也要根据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提供特需医疗保健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患者的要求。再次,从服务手段上予以调整。医疗卫生人员,对患者应因病施治,对症下药,避免开大方、滥检查,甚至开搭车药,不要为患者诱发超前的医疗保健服务,避免或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

第二,加快医疗卫生机构资产重组,盘活存量,提高效益。要针对目前存在部分卫生资源浪费闲置,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推动现有资产重组,盘活资产存量,苦练内功,提高效益,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在卫生资源的重组过程中,要以特色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以综合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不分隶属关系,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引导卫生资产向新的医疗保健服务领域转移,扩大医疗保健服务辐射网络,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技术效益。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在原有的医疗保健服务中,技术含量偏低,阻碍了医疗卫生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把技术改造和资源配置相结合,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用较少的增量带动较多的存量。在硬件上,适当地增加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要牢固树立人才为本的思想,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加强重点学科带头人建设,采取送出去、请进来、政策引导、制度保证等措施,促进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充分发挥广大医技人员的技术优势,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探索,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技术含量。

第四,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大卫生的思想,加强全行业的宏观管理。要按照李鹏总理最近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讲的“为增强政府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能力,解决城乡医疗供需平衡问题,必须建立和逐步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合理确定卫生机构的布局规模和设置,对区域内卫生事业实行统筹管理,全面监督”。对此,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联系实际,制定出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合理配置好现有的卫生资源。今后,对新增的卫生资源,必须按照规划严格审批。要建立和完善大型医疗设置购置审批制度,制止盲目引进和相互攀比;强化用药管理,控制药品在医疗卫生机构经营收人中的比重;搞好社区医疗,改变大医院“超负荷”,小医院“吃不饱”的局面。总之,要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引导卫生资源的合理流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被举报文档标题: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jjzzlw/60545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