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产业变迁与经济增长探析范文

产业变迁与经济增长探析范文

时间:2022-04-03 02:42:04

产业变迁与经济增长探析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变化。总的来说,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部门构成变动趋势;二是部门比例变动趋势。部门构成变动趋势,一是产业部门的增殖,即产业结构体系由越来越多的(有限地增殖)产业部门构成,历史的发展展示了第一、二、三次产业部门是如何逐渐发展起来的和如何构成不同的产业格局,在未来发展中,新的产业部门有可能形成第四次产业或第五次产业。二是产业部门的重组,即产业部门的构成由变化的行业重新组成,如属于制造业部门的许多活动划归服务部门,属于服务部门的信息部门将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等等。这两方面的变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产业部门的增殖和重组往往是同时进行的。部门比例变动趋势反映了产业结构体系内各产业的地位消长。如果按产业部门产值比重序次排列,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在不同产业结构体系中呈现下列几组模式:(1)农业—畜牧业—林业—矿业结构;(2)农业—工业结构;(3)工业—农业结构;(4)初级产业—制造业结构;(5)初级产业—制造业—服务业结构;(6)制造业—初级产业—服务业结构;(7)制造业—服务业—初级产业结构;(8)服务业—制造业—初级产业结构。上述8组模式基本上概括了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各种产业结构构成的格局,第8组模式,即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格局,是目前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基本模式。对产业结构变动进行分析,必须注意区别两个不同范畴的趋势,一是绝对变动范畴,二是相对变动范畴。绝对变动是指本身不同时点的动态比较,如产值、就业量等等,而相对变动是指各产业间的横向比较,如产值比重、就业比重等等,在正常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变动模式:(1)产值、就业绝对增长而同时相对比重亦提高;(2)产值、就业绝对增长而同时相对比重下降;(3)产值、就业与相对比重均呈下降趋势。因此,在对发展趋势的分析中,某个产业部门的下降趋势并非意味着该部门没有增长。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展中的结构变化是各产业的产值绝对增长,而相对比重有的下降,有的上升。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结构变动呈现出鲜明的规律性。从宏观来看,第一产业本身的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在整个产业结构体系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初级产业部门为其他部门提供原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饮食必需品这个意义上说,第一产业仍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但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来看,它已处于次要地位。第二产业本身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持续增长,在经济由农业主体结构向工业化过渡的过程中,第二产业部门的扩大与持续增长是构成经济结构转变的根本动力。在持续增长过程中,新的产业不断涌现是第二产业部门动态结构体系构成的一个突出特点,整个经济体系内容的丰富就是以第二产业体系内容不断丰富为基础的。工业化过程的完成最终确立了第二产业的主体结构地位,但也预示该产业部门持续增长趋势的终结。第三产业的扩大和发展是“后工业化”经济的一个突出标志,经济活动的“非物品化”趋势主要是以第三产业的空前发展为前提,“非物品化”并非是说物品化生产将会逐步消失或不重要,而是指经济增长和经济整体结构中的动力结构和构成比例的变化。

(二)产业结构变动呈现阶段性和周期性。一个产业部门的形成并非是短时即成的现象,而是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产业结构变化的时序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周期是与经济波动的长周期相吻合的。当然,周期性特征体现在产业部门内部行业的变化,其周期决定着其变动的秩序和模式,尤其是主导产业的变化周期决定着产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的格局。

(三)产业结构的变动带有突出的国别特色,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特点。以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为例,进入“后工业化”较早的英国、联邦德国与意大利、西班牙、希腊有着明显的差别。到1960年,英国农、林、渔业占GNP的比重已降到3%,服务业已升至48%,而意大利则分别是22%和32%。产业部门内部的结构变化在时间和格局上的差别更为突出。如建筑业的变化趋势极大地受到各国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收入水平及变化差别的影响,而矿产业则受到各国矿产资源质量以及参与国际交换方式及程度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同样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征。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产业结构畸形,发展次序混乱。在1953~1978年的整个时期,就产值构成看,第一产业的比重从1953年的40.7%下降到12.99%(1978年我国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按GDP计算分别为28.1%、48.2%和23.7%。);第二产业比重从43.67%上升到78.87%,已占居绝对优势地位;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5.6%下降到8.14%,呈非正常变化状态。就劳动力构成在一、二、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来看,1953年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是83.1%、8%、8.9%,到1978年分别为70.7%、17.6%和11.7%。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看,第一产业呈缓慢的下降趋势,但依然占绝对优势;第二产业呈缓慢上升趋势,但比重依然很小;第三产业则以更慢的速度呈上升趋势,但在整个就业构成中比重最小。

总的来看,在三次产业构成中,劳动力的构成比与产值的构成比之间,表现出极不对称的情况,与正常的“一般发展模式”比较,呈现出畸形。在这一阶段由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片面倾斜,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构成逆向发展和劳动力构成的缓慢上升,这种异常走向反映了这时期我国的交通、运输、金融、商业等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产业的严重短缺和发展滞后,显然,这一切都是和传统经济体制、工业化目标、片面追求重工业的高速发展等密切相关的。1978年以来,我国实施一系列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措施,包括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放慢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加快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以求彻底扭转前期造成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状况,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动从整体趋势看,开始逐步符合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演变规律,在1978~2002年时期,就产值构成看,第一产业的比重从28.1%下降到15.4%;第二产业比重从48.2%上升到51.1%,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3.7%上升到33.5%;劳动力构成1978年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是70.5%、17.3%、12.2%,到2002年分别为50%、21.4%和28.6%。但是因前期产业结构畸形产生发展次序混乱,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重重,不仅产业结构变动受阻,而且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渐突出,致使大量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普遍缺乏竞争力。

二、Chenery模型的估计

经济理论只能作出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变化方向的描述,但不可能对经济结构与有关变量的相关关系以及经济结构变化的趋势和速度作出定量的说明和预测,这是一个经验研究的问题。为了对经济结构变化的规律性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我们借用钱纳里和塞尔昆的模型,对我国1978~2002年的经济结构变化进行估计,回归方程是:lnx=α+β1lny+β2ln2y+γlnn(1)其中,x是用比重来表示有关的经济结构,y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收入(人均GDP),n是总人口。对(1)式y求导,并乘以y得:xy•yx=β1+2β2lny(2)同理得:xn•nx=γ(3)其中(2)式表示经济结构的收入弹性。若观察期内人均收入(人均GDP)是增加的,(β1+2β2lny)的估计为正表示该部门比重上升,为负表示该部门比重下降;反之则反。(3)式表示经济结构的人口弹性。γ的估计值表示总人口增加1%,该部门比重上升(γ为正)或下降(γ为负)γ个百分点。1.生产结构变化的趋势。用(1)式对我国1978~2002年期间生产结构数据进行估计,解释变量是人均GDP(以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和人口总数(年底数)。估计的结果为:lnx1=2.707+2.837lny(2.135)-0.169ln2y(-2.745)-0.972lnn(-0.574)R2=0.949F=130.610lnx2=24.122-2.104lny(-2.995)+0.127ln2y(3.918)-1.007lnn(-1.524)R2=0.791F=26.433lnx3=-31.111+2.783lny(2.002)-0.156ln2y(-2.424)+1.898lnn(1.071)R2=0.881F=51.607其中,X1、X2、X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GDP所占比重。采用(1)式对生产结构进行拟合的结果是满意的,显著性P=0.000(近似值),可知其回归方程十分显著。

回归结果说明,第一产业GDP比重的收入弹性是(2.837-0.338lny),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部门生产比重下降,且下降速度逐渐加快,人口弹性为-0.972表明,如果收入水平不变,人口增长1%,则第一产业GDP比重下降0.972%。这是因为,人口的增长从而劳动力的增加,意味着乡村劳动力的大量增加,由于自然资源的约束,大量乡村劳动力剩余,随着体制的不断变革,劳动力得以自由流动,第一产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部门转移,随之促使第一产业生产比重的下降。第二产业GDP比重的收入弹性是(-2.104+0.254lny),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第二产业部门生产比重逐步提高,人口增长1%,则生产比重下降1.01%,这说明第二产业生产比重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上升,但上升速度又被人口增长产生相反的效应所减缓。第三产业GDP比重的收入弹性是(2.783-0.312lny),人口弹性为1.9,这说明第三产业生产比重随着人口增长而大幅上升但上升速度又被人均收入增长产生相反的效应所减缓。这正好验证了我国这一时期的实际情况。2.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我们再用(1)式对1978~2002年我国就业结构进行回归分析,估计结果为:lnn1=-4.444-1.195lny(-3.172)+0.043ln2y(2.447)+1.363lnn(2.837)R2=0.984F=423.156lnn2=5.269+4.064lny(8.997)-0.198ln2y(-9.504)-1.954lnn(-3.392)R2=0.963F=181.776lnn3=14.105+2.526lny(5.110)-0.093ln2y(-4.085)-2.269lnn(-3.600)R2=0.995F=1289.565其中n1,n2,n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部门就业比重,从拟合结果系数看,估计值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根据以上计算,我国在1978~2002年期间,第一产业部门就业比重的收入弹性为(-1.195+0.086lny),人口弹性为1.363,表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而下降,下降速度随着人口增长而趋缓;第二、第三产业部门就业比重的收入弹性分别是(4.064-0.396lny)和(2.526-0.186lny),人口弹性分别是-1.954和-2.269,说明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而上升速度因人均收入增长和人口增长而减缓。事实上,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体制的不断变革,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得以自由流动,其流动数量符合边际递减规律,以此相应的就业比重在第一产业下降速度由快到慢进而趋于平稳;在第二、第三产业的上升趋势也是由快到慢,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转而从事服务业,出现第二产业劳动力剩余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第二产业部门就业比重进入平稳期甚至略微下降,第一、第二产业共同作用,第三产业部门就业比重在观察后期仍有较大幅度上升。

三、经济增长的部门因素分析

上述研究是从总量的角度出发,对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性。在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中,分析的视角是从总量增长看结构变动的趋势,认为经济的增长必然带动产业结构的变换。这里我们略去资本、劳动力和科技进步等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仅对产业结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为了分析和度量这种变化,引入一个经济增长的部门分解模型:Y(t)=∑3i=1Yi(t)(4)其中,Y(t)表示第t年的GDP,Y(t)i(i=1,2,3))表示各产业部门第t年的增加值。对(4)式求时间t的导数,并整理得:Y(t)•/Y(t)=∑3i=1[Yi(t)/Y(t)][Yi(t)•/Yi(t)](5)令Gp=Y(t)•/Y(t);Gi=Yi(t)•/Yi(t);Vi=Yi/Yi(t)则(5)为:Gp=∑3i=1ViGi令V-i=1T∑Ti=1Vi则有:Gp=∑3i=1V-iGi(6)其中,Gp表示GDP增长率;Gi表示三次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增长率;Vi表示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T代表样本期长度;V-i表示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平均份额。(6)式即是一个经济增长的产业部门分解模型,它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V-i为部门相应的权数。

实际上V-i即为第i产业部门GDP弹性,V-iGi表示第i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定义:Ri=(V-iGi/∑V-iGi)×100%(7)Ri代表第i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程度。显然,它是一个动态指标,反映了在国民经济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第i产业部门的增长对国民经济总增长的带动作用的大小。根据(6)式和(7)式对1978~2002年期间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GDP增长的部门贡献进行测定。数据按不变价格计算,回归结果是:Gp=0.247Gi(8.575)+0.478G2(26.142)+0.224G3(9.109)R2=0.989F=618.174从上述回归的结果看,统计检验的结果是非常显著的。模型系数之和:0.247+0.478+0.224=0.949≈1这表明,从经济意义上讲,总体经济增长是各产业经济增长的加权和。据此可知,我国1978~2002年期间,第一产业部门GDP弹性为24.7%,即第一产业部门生产年增长率对于整个GDP中年增长率的贡献为24.7%,说明第一产业部门增长1%,将带来GDP总额增加24.7%。

同理,第二、第三产业部门GDP年增长率对于整个GDP年增长率的贡献分别为47.8%和22.4%。R1,R2,R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部门在当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通过计算,我国1978年R1=0.197,R2=0.652,R3=0.151,2002年R1=0.055,R2=0.800,R3=0.145。1978~2002年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从1978年65.2%的贡献上升到2002年达80%;第一产业贡献程度由1978年的19.7%下降到2002年的5.5%,第三产业贡献程度在这一时期下降了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贡献程度比1978年为1∶3.31∶0.77,2002年为1∶14.55∶2.64,由此可以看到,第三产业部门贡献相对第二产业来说下降,而相对第一产业提高了。但也显示出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足,产业结构还远没有达到现代产业结构的水平。

四、结论

本文对我国1978~2002年时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检验证明,模型的假设及其设定是合理的,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而与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及总人口的变化密切相关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在人均GDP提高时,将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投资,而使消费率下降,积累率上升。与此相适应,生产部门必须生产越来越多的投资品,此外,政府强调第二、第三产业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的积累资金用于第二、第三产业部门,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技术变化和第二、第三产业生产的高效益,又强化了这种趋势。模型没有使用政策变量,完全用经济变量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过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化内在的规律性。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快的,按不变价格计算,GDP平均年增长达9.37%;三次产业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8.1%下降到15.4%,第二产业从48.2%略升到51.1%,第三产业则从23.7%提高到33.5%,位次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转变,三次产业是按照符合规律的方向变动的,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然而,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看,产业结构转换仍严重滞后于总量增长的要求,特别是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因此,从中长期看,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实现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必须依据WTO原则,在WTO框架下加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一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即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要选择适合人均农业资源稀缺的技术道路。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技术方向:一类技术创新活动是为了节约劳动力,而沿着机械技术的方向进行,其结果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类技术创新活动是为了节约土地而沿着生化技术的方向进行,如动植物品种的培育和改良,化肥、农药的发明及其施用方法的改进等,其结果是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要选择适合于人均资源稀缺的农业生产结构。根据我国的要素禀赋和产品特征,在农作物的选择上更偏重于种植那些劳动密集程度高的作物。

二要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三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工业化中后期,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逐步超过制造业发展速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将按照该组织的规则和国际惯例进行,大多数产业和部门将要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尤其以金融业、电信行业为代表的垄断性服务业,需要深化改革。

被举报文档标题:产业变迁与经济增长探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jjzylw/59653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