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知识转移与企业自主创新范文

知识转移与企业自主创新范文

知识转移与企业自主创新

论文关键词:知识转移;自主创新;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论文摘要:知识转移作为配置知识的基本手段,实现了知识供需双方的交流、互动和知识的转化。扩展了企业的知识存量,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加强自身科技创新的研究,也要依赖于广泛、深入的知识转移。所以,一方面要促进企业知识吸收、转化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保持创新思想的多样性。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刚性,实现跨越式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是创新主体必须具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联合国著名的千年计划“科学、技术和创新”项目组于2005年发表了《创新——知识促进发展》的报告,强调了知识和创新对于每个国家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自身特点以及模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技术创新对现有技术发展水平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技术创新发展随时间的变化不再是随机的,而是累积性的,依赖于已有的知识存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主动、自觉、大规模地转移先进的知识,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知识转移是指知识跨越组织或个体边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共享。知识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由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知识所构成的复杂系统,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转移,发展各种各样的知识来获得竞争优势。

一、知识转移的形式、渠道和重要性

(一)知识转移的形式

根据知识管理理论,一般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文字等形式记载在物质介质上并能以某种方式传播的知识,具有确知性、客观性、有形性和可表达性等特征。显性知识易于文本化,可以通过多种传输中介(媒介)如课堂教学、远程教育、书刊杂志、电视、电脑等进行传递和转移,且转移成本较低。所以,显性知识的转移障碍小且转化率高。隐性知识是指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清晰表达的、不可能传播或难以传播的知识,存在于知识主体的潜在素质中,是知识主体长期积累的结果,具有高度个性化、非文档化、难以共享等特征。它通常以经验、感悟、技术诀窍、团队默契、组织文化、惯例等形式存在。隐性知识的传递转移比显性知识困难得多,其传递和转移需要采取合适的形式,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完成。其转移的形式也比较独特,需要通过观察、交流、示范、思考、尝试、领悟等多次循环往复才能获得。

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的GunnarHedlund把知识转移解释为知识传递和转换的一整套过程。华盛顿大学的Carayannis则称知识转移为互动性和连接性途径。(1)传递(或连接)主要指相同知识类型之间的转移。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而显性知识之间的传递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主要通过分布式文档管理、内容管理、数据库等工具,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并用专业语言表述出来。通过传递整合,个人知识就上升为组织知识,因而能更方便地为更多人共享。(2)转换(或互动)则是一种社会技术现象。它主要强调人和人之间各种隐性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表述,主要依赖于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会谈等方式;而显性的组织知识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团体工作、干中学和工作中培训,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

(二)知识转移的渠道

知识转移在个人、团队、组织等之间的不同层次相互展开,构成了创新网络系统。知识转移渠道主要包括:企业间合作、产学研合作研发、技术帮助、教育与培训、人员流动、国际知识流动等。在上述知识转移渠道中,前五种构成了自主创新系统的内部知识传递。(1)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既是知识转移的接受者,也是知识转移的传播者。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通过人力资源和技术储备的相互补充。可形成丰富的技术资源、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2)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作为企业创新的主要知识来源,其知识储备向企业流动,并形成良好的反馈回路。这种转移主要体现在企业作为技术需求方,而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作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包括联合研究、共享专利、合作出版以及其他非正式合作。(3)教育和培训是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的重要环节。从根本上说,创新依赖于人的素质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知识的转移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才能得到螺旋式的升级和创新运用。(4)人员流动使人员及其所携带的知识(通常是隐性知识)得以转移扩散。这种方式在创新系统中是十分关键的。而国际知识流动实现了自主创新系统的外部知识交流。国际知识转移一般通过高新技术产品交易、技术许可转让、外国直接投资三种方式来实现。跨国公司成为推动先进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主力。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机会。

(三)知识转移的重要性

维娜·艾莉曾经说:“如同光的波粒二相性一样,知识是‘实体’和‘过程’的统一体”。也就是说,知识既是静态的实体,又是动态的过程。把知识视为过程,更多关注的是知识如何在传递和使用时,使其价值显示出来。知识的可传递性和可激活性是知识应用的一个关键条件,同时也是进行知识开发的基础。知识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由于知识分工、知识分布的非均衡性,产生了知识的需求与供给。知识转移作为配置知识的基本手段。实现了知识供需双方的交流、互动和知识的转化,使组织的知识存量得以扩展。李正风和曾国屏认为,“各种创新行为总可以抽象地理解为增进或利用已有知识存量的活动,因此,不同创新行为以及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总是伴随着知识的流动和扩散。随着社会的不断知识化,知识流动逐渐成为创新主体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换句话说,知识只有通过转移才能促进和推动自主创新。从而实现并放大其价值。

二、从知识到创新的传导机制

组织知识创造理论指出,创新知识是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日本学者Nonaka等(1995)根据这种知识划分,提出了关于“知识创造”的完整模型(SECI模型)。该模型分为四种知识传输形式,即由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形态的转移(结合Combination)、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形态的转移(社会化Socialization)、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形态的转移(内化Internalization)和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形态的转移(外化Externalization)。这些转移过程都伴随着相应的转移特点。即知识产生的特点。对知识的产生过程来说,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创造其实就是一回事,知识的创造正是在其转移过程中实现的。

一般地说,知识的产生总是从混沌状态开始,并以个人隐性知识的形式来体验和发展。个人的隐性知识体系由知识体系、记忆体系、感受体系、思维体系等共同构成,其形态往往是零散的和无序化的。这是一个庞大的混沌系统,隐藏着无数创新突破的可能。这种特定的知识体验和发展需要社会化的过程,即需要知识主体之间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相互交流隐性知识和共享经历,在个体之间形成经验传授和扩散,促使经验和技能本身得到发展,否则,可能会终止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能力和社会化的环境非常重要。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移,是一个外部化的过程。个体将自己的经验、直觉和想象进行了归纳综合。转化为可以用语言描述和表达的内容,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形成知识共享。对于群体来说,这是一个将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的过程。由于外部化的明示特点,虽然掌握知识的个体的作用值得重视,但群体性的活动和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形态转移的过程是一个群体活动的阶段。因为,这时的知识转移和创造只是把已经相当清晰的知识重新组合。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文档、会议和交流等形式,知识将在组织成员之间进行交换和创造。知识转移的实质就是将群体的显性知识编辑为组织的显性知识,并在组织范围内进行广泛传递和应用。显性知识再次向隐性知识形态的转移,则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常也是通过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基于已知科学对未知现象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员工将组织的一些规章制度、方法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诀窍”,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使整体的生产效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在这个阶段,知识实现了在组织内部的共享,并拓宽和改变了个体的思维方式,使知识逐渐变为可根植于实践行动、流程和战略创新之中的隐性知识。一旦知识内化为思维方式或创新源地时,它就变成了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

在企业知识创新活动中,可运用其中一些很关键的特点和规律。比如,在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很明显的知识创新在经历混沌状态知识之间的转移后,个体的社会化活动十分重要。因此,可以组成一个由不同部门的关键技术人员参加的小组来进行实际的策划,增强人为刺激产生新思想和新知识的可能。

三、自主创新依赖于知识转移的广度和深度

(一)自主创新依赖于知识转移的广度

广泛地吸收多学科、多层次的知识,是企业保持创新思想多样性、突破核心技术刚性、适应环境变化的有效措施。一方面,信息资源全球共享的发展态势,使知识创新活动中的资源供给呈现出多样化。这种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创新既有知识本身的不断发展进化、新技术的产生,也有多种知识之间的渗透、交叉、综合和相互作用,并实现体系化。许多创新管理的文献已经表明,产品创新所牵涉的范围越大,使用的技术越复杂,则越容易受到组织内外部变化的影响,从而对知识获取、知识共享和知识支持的要求也越强烈。企业只有不断地扩展知识边界,才能保证各种思想在相互碰撞中产生足够的交叉催化,为自主创新提供最大限度的可能。

另一方面,持续的竞争力需要不断地更新创新模式。新的创新模式的产生过程,实质上是在创新系统产生的多样性中进行选择。企业只有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存量和大量的外部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具有战略优势的新的创新方向。目前我国很多高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模式在竞争中奏效后,企业行为便明显地具有路径依赖和边际搜寻倾向。其表现是,研发人员倾向于寻求边际上的改进,在原有方案的“附近”寻求新的方案,而对行业领域最新的技术概念缺乏检测,丧失了认知更广阔领域的潜在可能性,导致新技术概念不能顺利进入企业,因而阻碍了新的创新。

(二)自主创新依赖于知识转移的深度

按照知识转移理论的观点,知识转移可以形容为围绕某种知识类型,或者标识着某种技术水平的一个知识群的扩散过程。比较典型的理论是把知识转移活动看作三个有机过程组成的一个整体,即通用知识的转移过程(即所转移技术的支持性知识),系统知识的转移过程(即特定技术的转移活动本身),以及企业特有知识的转移过程(即特定企业伴随此项技术所发展的专有技术)。事实上,通常的技术贸易只能解决系统知识的转移,而通用知识和企业特有知识的转移一般是不能通过商业行为来完成,必须依靠本企业自身的技术投入和技术积累。没有前后两个转移过程,那么整个技术转移过程就不完整,往往也不会取得成功。同时,引进技术的企业还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为引进的技术建设内生环境,即所谓的消化吸收过程,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特有知识的转移,否则,引进的系统知识难以长久发展。日本和韩国的工业崛起正是依靠两国对引进技术的深度消化吸收,进而赶超技术输出国,最终成为创新强国。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工业技术的进步也主要依靠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的操作、模仿和创造过程来实现本国工业的自主技术力量。而要实现技术的深度转移,需要做好以下几个转变:(1)从产品模仿转变为技术模仿。产品模仿表现为对进口设备的高度依赖,而摆脱这种依赖,必须依靠引进方企业的努力,实现从产品模仿到技术模仿的转变,使企业在充分消化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产品。(2)从对技术因素的关注转向对非技术因素的关注。完善我国企业制度,健全市场经济体系,促使企业在正常商业经营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将是激励企业深入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3)从对低附加值技术的应用转向对高附加值技术的应用。发展经济学理论表明,应用高附加值技术将有利于促使一国工业迈上高增长的技术道路,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强化这种发展趋势,形成高附加值技术的自主发展能力体系。

四、知识转移对自主创新的促进和决定作用

(一)国际间知识转移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赖本国力量把握技术发展的脉搏,需要通过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来引进技术和知识。很多后进经济体如韩国、日本、台湾等的工业化历程都表明,进口替代和技术追赶策略是促进本国技术发展、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依靠外来知识与技术引进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东道国的技术升级。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缩短研发和应用周期。现代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爆炸、技术创新和扩散速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迅速。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技术转移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国外先进技术而节省了许多前期的研发成本,因此,其相对成本较低、花费的时间较少,可以较快地进入产业技术的前沿。(2)提高研发层次。新引进技术为本国技术创新提供了较高的平台,从而推动了本国技术发展与国际接轨。(3)通过技术效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关联是产业关联的核心因素,新引进技术通过前后向技术关联直接带动本国技术多维度发展和创新,从而推动工业产业升级。

(二)国家创新系统内部知识转移对自主创新起决定性作用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看,打造创新型国家应该有健全的国家创新系统发展战略。OECD在1997年的《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基于这样的前提:理解参与创新的各行为者之间的联系是改善技术绩效的关键所在。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创造、传播、应用各种知识的行为者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结果。”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转移效率是国家创新系统良性运行的关键所在。

知识转移维系了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决定性的作用:(1)实现原始创新系统中知识的有效流动。原始创新系统主要是为创新体系提供原创性的知识、技术等研究成果,它是创新体系重要的活力来源。知识转移可以使原始创新成果通过系统内的有效配置,不断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推动整个创新体系的良性运转和持续成长。(2)知识转移是创新系统内要素联系的载体。创新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创新系统中的要素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互动关系,知识转移主体呈现多样化,知识转移参与方之间的双向交流渐趋密切。创新系统取得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它们的联系包括合作研究、人员交流、专利共享、购买装备和其他各种渠道。可以说,要素联系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它为知识转移提供了基本的运作平台。(3)知识转移通过技术扩散实现产业发展效应。知识转移使系统内创新的规模不断扩大、活力不断增强,因而实现了创新的扩散目标,最终使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因此,要加快培育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从国家整体、区域、产业和企业四个层面上实现知识的转移与扩散。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从企业角度出发来加强其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单位等之间的转移。通过加强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有利于形成行业、区域内的知识共享,拓宽传播渠道,进而推动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