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究创新经济环境下人才的培养范文

探究创新经济环境下人才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2-05-24 10:36:19

探究创新经济环境下人才的培养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复兴的印记,经济水平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我国现阶段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健全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国家战略布局,创新教育作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运而生。以“人文精神为中心”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即关爱人类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即具有审美精神又有科学的思辨的人,也是顺应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社会趋势。

[关键词]创新经济;人才培养;人才需求

1创新的内涵

创新《辞海》里讲创是“始造之也”,是首创,创始之义;新:初次出现,与旧相对,才,刚之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更新;三是指创造性新意。创新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矛盾再创造。制造新的物质和矛盾关系,形成新的生产方法,管理制度,物质形态。创新经济理论是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的创新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成为创新经济理论研究的鼻祖。熊彼特认为,社会经济打破原有的均衡状态,促使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变革的内部力量主要是创新,提出创新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创新者、模仿者、改进者互相竞争和蚕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创新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创新型企业往往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从而获取超额利润。利润的诱惑促使其他企业进行模仿、效仿,从而出现更多的创新,使得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

2创新经济在国家中的战略地位

2016年,中国政府《“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到2020年,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可见创新已经不再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来讲更是国家创新。在2017年7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部署到,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某种程度上,这将是人类第三次心智革命①,主要发生在人工智能与脑科学领域。虽然尚不知道人类的第三次智力觉醒将给未来的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新的物种却不断的冲击我们的视野,如谷歌AlphGo拥有了人一样的思考和自学能力等,奇点来得太快,我们从没有像今天一样感受如此大的压力。如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宇宙波澜》中所言:不论是否愿意,科技将摧毁人类与非人类之间难以逾越的藩篱。从国家战略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在尖端人才方面上需求的迫切性,全球大环境竞争的紧迫性,所以人才的培养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需要,更需适应经济全球化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下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人才的培养不只是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更是关乎国家,关乎民族,关乎人类进步和人类福祉安全的需要。

3创新经济模式下社会经济需求趋势

没人拥有可以准确看到未来的水晶球,但总结历史深耕现在,总能找到一些依稀可辨的需求趋势,找到影响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而这样的动力可能需要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未来创新经济着力点在哪里?主要有以下三个趋势:(1)感性思维的非主流作用,如果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发展靠的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断学习,复制和规模性创造的理性思维占到主导地位,那么接下来感性思维将冷艳登场。个性化创造灵感的闪现需要找到瞬间感性思维的火花,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高度结合才能寻找出新的创造性亮点,但这一切的基础便是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全面交融将会给创新经济带来新思路。(2)消费升级促进个性化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意识的增强给社会经济活动带来新的变化,见微知著是经济研究判断新的趋势起点。个体因素被更多地关注,将带来消费的主战场不断升级,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发生,消费升级已是趋势,个性定制,创新引领,已是大势所趋。(3)过程创新成为新的经济点,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化都是在不断的选择和探寻中进行,选择和探寻作为过程创新的重要作用点,将代替传统分析中的量化概念。日本的科技曾在世界被追捧,其根源和日本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过程创新,价值挖掘将会是未来竞争的主要战场。它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并且也是明日选择和探寻的自然出发点。

4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培养建设

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科技创新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那么作为创新型国家,人才素养如何构建呢?

4.1全球相互依存,培养全球竞争力

放眼世界,各国之间相互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密,国家之间高度相互依存,成为命运共同体已是时代所需。新的时代需要具有全球化的知识,技能和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经济全球化需要培养具有全球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和知识体系的人才,这是目前迫切需要的人才素养。世界各地日益增加的相互联系和文化交流,跨越国界,专业和民族文化空间的流动会产生新的知识前景,文化的多样性会成为人类发明和创造的源泉,所以未来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内容,更要学会融会贯通、学会建立知识网络,学会合作交流,学会随时更新知识,保持知识的时代性。哈佛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说,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古人云:读外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我们眼中的世界大了,我们的心胸自然开阔豁达,有了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怀,才会有立足脚下的家国情怀,时代担当。接受世界不同文化,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放眼全球的起点。

4.2科技引领,构建科学思维体系

想把握全球发展趋势,深入探索前沿领域取得颠覆性科技成果必然需要构建科学思维体系,科学思维主要是包括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即如何从现实的世界开放式的问题假设推导出新的探索结论的思维方法,同时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必须的知识和技术进行实验论证,通过变量论证得出不同的数据结果,并根据结果统计,分析数据给出答案。批判性思维是科学思维不可或缺部分,即怀疑的精神、批判的精神。它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美国的高中毕业生的教学目标,其中一项就是通过教学,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也就是说,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才是一切的根源。在目前阶段,全球可支配可利用的资源可以说是充足的,但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拥有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4.3创新驱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它首先是能尽人之才情的个性创造,从而产生伟大的科学和艺术,是一种美好的生命状态与境界,是一种有精神深度的价值观。目前中国教育很多人为了谋生、为了找工作、为了最求更高的物质生活,缺少了精神世界的追求,缺少审美的艺术感与创造性,缺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我们要立足教育的本质,回到原点重新开始,要以“人文”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具有人文精神,人文思想的高贵人格,这是创新经济人才培养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国家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文精神只有科学思维相互结合,才是创造性思维的沃土,人文是创新之本,科学思维是创新之术,二者合一,才能造就出拥有全球意识,家国情怀,具有人道主义价值观与充满创造活力的人才个体。

5结束语

提出的为民族铸魂,为事业铸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贡献是我们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最高宗旨,中国一带一路的思想的提出和目前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影响力都呼唤创新经济体系人才培养必须确立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文科学”的价值观,构建科学的思维体系,培养具有审美精神,人文情怀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让每一个人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有家国情怀,人道主义担当的人格,这是每个个体成长,社会的和谐与文明,世界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舒新城.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美]约瑟夫.创新经济学之父[M].叶华,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卿上君.西方创新经济学给我们的启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24-26.

作者:杨秀梅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探究创新经济环境下人才的培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jjhjlw/71464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