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发展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范文

经济发展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范文

时间:2022-03-07 11:37:59

经济发展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又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传统教育影响学生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同时现在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缺乏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团队,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人才创新的制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性的发展,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培养;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经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些都需要大力培养各个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发展核心技术和产品。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统筹全局、尊重规律、详尽务实,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对于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的全方位部署,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统筹全局、尊重规律、详尽务实,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体现了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如何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1]。

1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创新广义理解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合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也就是说创新是一个多维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性实现的特定空间。然而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精神不足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1传统教育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教育的思想陈旧,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教师是执行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习材料主要是教材或者老师推荐的参考资料,学习效果的评价以考试为主要手段,以高分为目的,自然而然的就养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造成学生只寻找标准答案或唯一答案的习惯,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没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寻求其他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受到了遏止。

1.2缺乏创新观念和持之以恒的创新毅力当代大学生普遍认识到创新的重要作用,普遍具有一定的创新动机,但他们缺少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去创新,不去用探索的勇气和发展的眼光去改变现状,日积月累就缺少了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毅力。也有一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受到专业上的限制,大部分学生没有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知识面不宽且所学知识没能完全与时俱进。在思考问题时存在片面性,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他们在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能力等方面都还比较欠缺,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要想有创新必须有的毅力,虽然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他们也想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但往往是虎头蛇尾,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并且创新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现在学生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对事物的认识缺乏深度和广度。

1.3缺乏创新能力发展的外部环境创新是在广博的知识做基础,加上较强的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变通能力,基于一定的创新平台,在创新兴趣的正确的激励,孜孜不倦、不怕困难而实现的。如果没有知识做基础,创新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大学生所学的知识较少,并且在学校里能够进行时实践活动也比较少。在课堂上依靠老师讲解,课后不去主动地复习和巩固,很多同学只学习本专业知识,不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就不善于把知识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造成知识的僵化和知识的无力化。有的学校没有学生的创新平台,没有经费的支持,没有具有创新经验和创新精神的教师团队,要想取得创新显得无能为力[2]。

2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研究

2.1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形势下,高校要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积极的进行教育改革,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高校要从应试教育向创新型教育转变;由传授知识向强调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价值观方向转变,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考察、学生评价这些最需要改变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贯穿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3]。要改变师生关系,从传统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向师生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转变;从原来由老师课堂教学为主,以老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主教学观念转变;要改革当前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个性的人才,教学上应该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2因材施教的进行课程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性发展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的压力下,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开设选修课是世界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墨尔本大学为代表,建立了六大新本科课程,学生至少主修一门学科,并选择25%比例的其他学科课程。因此,我们国家的大学教学也应该学习墨尔本大学的教学经验,要求学生选择除本专业以外一定比例的其他专业课程,允许学生跨系、跨学科、跨专业的选择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选修课程,扩展学生的视野,扩充不同的专业知识,这样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创新的主动性。

2.3从发展的角度研究激发人才创新的制度制度是一种静态的规范,要使制度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应该建立一系列的动态发展的运行机制。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高校从内部、外部和激励政策三个角度,建立创新人才的激励制度。内部激励主要是针对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和教师,首先要结合时代的要求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识,通过网络或媒体让学生了解优秀的、成功的创新典范,讲解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渠道,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然后学校要搭建好创新平台,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创新、创业规划,并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适时修改;外部激励起到的是一种鼓励的作用,是激发创新的前提条件,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奖励制度,设计科学公平的学生创新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校园文化也是一种激励。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发挥作用的基础,建设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校园文化,这样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自然而然的激发创新的兴趣[2]。

2.4从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途径带领着他们进行创新尝试。首先,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实时关注各种创新论坛,了解专业前言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提高创新的能力。其次,通过设立社团活动基金或活动奖励基金,把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和相关评优措施挂钩,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实践、科研的积极性。最后,积极发展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立大学生企业实践基地、创业市场,设立企业奖学金制度,使学生有场地、有平台、有经费进行大胆地创新,真正做到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产、学、研、创相结合[4]。

2.5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自古以来,老师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对学生的成长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今社会,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来激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高校应该加大投入,鼓励教师进行创新研究和科学研究,并把这些研究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研究中,为学生讲解创新的方法和思路,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对每种方法进行评价,这样就激励学生的创新性[5]。

【参考文献】

[1]史洋玲.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安徽大学,2014(4).

[2]吴庆宪,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J].中国大学教育,2012(2):77-79.

[3]熊丙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两大误区及调整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8(5):28-30.

[4]曾祥春,吴志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现状及发展述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54-57.

[5]王琪琪.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特征及创新意识培养开发的探索性研究[J].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35-40.

作者:秦补枝 单位: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自动控制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经济发展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jjfzlw/68825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