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内加工贸易的效益及成本范文

国内加工贸易的效益及成本范文

时间:2022-07-31 08:54:28

国内加工贸易的效益及成本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额逐年增加,其中的加工贸易增长更是迅速,并占有重要的比重。有数据为证:199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154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占比为38.3%,此后,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加工贸易增长呈现更快的速度,以至于到2005年该比例达到48.6%(6905亿美元/14219亿美元),2007年虽有所下降,占比仍然达到45.4%(9861亿美元/21738亿美元)。研究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来一补”的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的雏形。1980年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在对外贸易中比重有限,两者合计仅4.4%。到1986年,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开始崭露头角,“三来一补”合计占全国进出口贸易额的15%,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鼓励“进料加工复出口”为主要内容,以海关进口料件报税监管为政策核心,发展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取得了成功。此后,加工贸易作为这一贸易方式概括性很强的词汇,于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第三阶段是1992年至今,在这一阶段,巩固和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成果,加工贸易不仅在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作用显著,而且在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推动技术进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可是这种不断的扩大的加工出口贸易是否有效益?是否能够提高国民福利?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加工贸易的效益分析,认清我国对外加工贸易的现状,以达到提高国民福利的目的。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一)重视出口创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并且持续保持大量的贸易顺差。又由于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攀升,199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154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占比为38.3%,此后,伴随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加工贸易增长呈现更快的速度,以至于到2005年该比例达到48.6%,2007年虽有所下降,占比仍然达到45.4%。加工贸易中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大规模加工贸易的存在,使对外货物贸易交易额变得巨大,由此造成一个假象:与国际货物贸易总额相比,我国进出口占有的份额越来越显著;与国内经济总规模(GDP)相比,我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有很高的依赖程度。如果考虑加工贸易的事实真相,结果就大不相同了。以外贸依存度的计算为例,针对一项加工贸易,实际上是以来料价值(作为进口)和交货价值(作为出口)相加之和与其加工费(大体相当于GDP)进行比较,结果必然抬高该比例的数值水平。交货价值通常应该高于来料价值,因此,大规模加工贸易的存在,必然形成较大的贸易顺差,但实际上这个顺差并不是正常贸易竞争的结果。我国的加工贸易额以惊人的速度逐年积累,近十几年都保持着相当可观的贸易顺差,表1是我国从2001-2007年的加工贸易顺差一览表。从表1分析可知,2001-2007年,我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额都呈现出逐年大幅增长,并一直努力追求“出口创汇”。可是大量的外汇储备是有代价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持续保持顺差,那么外汇量则会增多,外汇过多对本国的影响有: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是本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和资产泡沫隐患;本国货币货率上升,会使出口处于不利地位,以本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限制了出口,打击本国的就业;本国汇率上升,会使外汇储备资产的实际价值受到外币贬值的损失而减少;本国汇率上升,本币成为硬通货,容易受到外汇市场抢购的冲击,破坏外汇市场的稳定;加剧国际间摩擦等。另外,加工贸易挤压正常贸易,使我国出口税源萎缩,减少我国的财政收入,以致影响国民福利的改善。

(二)轻视创造品牌

目前,我国在出口方面品牌化程度低。在我国每年出口的7620多亿美元的商品中,标有中国本土品牌的商品仅占1/3左右,有1/3的商品没有品牌,有1/3的商品是外商品牌。品牌是商品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自己的牌子,商品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其竞争力也比较弱。我国外贸企业在国外注册商标的寥寥无几,不少外贸企业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得不依附于外国品牌,只能赚取很少的原料费和加工费,而高额的销售利润成为外国经销商的囊中之物。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多数以贴牌方式大量进入百货连锁店、大卖场或折扣店等中低档服装销售渠道,供应商得到的利润有限。虽然国内供应商也参与了部分世界品牌的形成过程,以部分国产纺织品以贴牌方式进入品牌连锁店,但由于不掌握品牌的设计和营销等核心技术,只能赚取很低的纺织加工费,高额利润被品牌持有者获得。品牌营销意识淡薄。由于我国企业品牌营销起步晚,在国际市场上,大部分厂家还未能树立正确的品牌营销观念。我国企业还未真正走出国门通过国际媒体开展品牌营销。我国每年用于品牌国际营销的费用较少。甚至许多企业仅仅通过国际博览会这一单一途径推销自己的品牌。综合运用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和人员促销品牌营销的企业很少。另外,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众多企业商标意识谈薄,缺乏品牌自我保护意识。近些年来,国际市场上屡屡发生我国驰名品牌被外商抢注的事情。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商标被抢注的有2000多起,被澳大利亚抢注的有150多起,被日本抢注的有100多起,印尼抢注的有54起,造成每年约10亿元的无形资产损失。商标被抢注,意味着不能进入国外市场,或要花费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于注册费的高价买回商标使用权。多年来我国一直鼓励出口,鼓励企业为国家创造外汇,外贸企业单方面注重出口,却忽略了全局性、长期性的品牌战略。我国绝大多数外贸企业依然没有把品牌上升到战略层面来对待,以至于常常不能掌握品牌这一无形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加工贸易的负面影响

(一)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由于加工贸易的迅速增长,大大推进了我国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扩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加剧了与他国的贸易摩擦。其次,我国出口加工产品多属于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其出口价格低廉,不但挤占了国内的消费而且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再次,我国加工出口生产主要集中在低技术领域,市场相对集中在欧美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所以导致出口秩序混乱,竞相压价,进而频繁引发贸易争端。例如,我国出口的羊毛衫,2004年出口的平均价格每件超过7美元,2005年下降到3美分,后来最低只卖0.8美元;我国的袜子在美国是4美元一打,在日本是3美元一打,并占据了国际袜子贸易90%的份额,完全可以控制整个市场,可是国内为了竞争,竟然把价格降到0.99美元一打,然后大量出口;2004年,我国出口鞋60亿双,在贸易中的比例占到了60%以上,压价竞销使平均单价只有2.5美元,不到意大利鞋平均价位的1/10;还有温州打火机,由于竞争使原来的15%的利润下降到了2.5%。这种现象正在继续,并且“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廉价商品的代名词。近几年我国已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据统计,从2002年开始到2008年上半年,外国对华的反倾销案件数占全球反倾销案件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6.3%、22.4%、22.9%、2735%、35.1%、37.2%、43.5%,有不断攀升之势。从1995年到2008年的上半年,全球对华发起的反倾销总数已达640起,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004年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59起。频繁的贸易摩擦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处于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不利于我国国际市场的开拓。

(二)境外企业加工贸易使我国付出了高昂的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

受边际收入递减规律的影响,出口规模的急剧扩大必然伴随着土地、劳动力、资金和其他稀缺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并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资源衰竭和环境退化。根据国际组织计算,2000-2003年间,我国出口增长额在全球增长中占33%,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占全球的60%,石油消耗增长占全球的36%。尽管加工贸易的中间投入品有一部分来自境外,但配套原材料和能源、电力等仍需国内供给,使我国出口增长付出了高昂资源代价。环境经济学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会将高污染产业和产业链转移到低环境规制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变成跨国公司的“污染避难所”,因而提出了“污染避难所假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忽视了引进外资过程的环境问题,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增长的短期目标,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往往不顾环境成本的支出。因此出现了引进外资越多的地区,环境保护状况越恶化的趋势。2001年,东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吸收的FDI为1652亿元,2003年增加为2080亿元,占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吸收FDI的86.6%。其中高污染产业和中等污染产业分别占我国的86.5%和87.4%。2005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吸收FDI增长为3276亿元。这种集中性环境污染必然会带来自然生态环境的失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2007年在江苏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就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产生不良后果的体现。研究报告显示,23.3%的河段水质污染严重而不能用于灌溉,45%的河段鱼虾绝迹,85%的河段不符合人类饮用水标准,而且河流自己等生态功能也严重衰退,形式已经异常严峻。境外企业把一些有毒有害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这不但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污染,也对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了损害。地方政府短期内经济增长和国家长期经济发展的目标冲突在加工贸易项目选择上表现尤为突出,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以至于从1999年开始,国务院的相关部门了多批次共1729个商品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1853个商品的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遏制由加工贸易带来的环境污染。这些公告的连续出台,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国家层面对加工贸易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不能容忍的。

结论

我国的加工贸易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贡献,但是加工贸易存在的弊端也应该引起重视。通过对弊病的改革,使加工贸易真正地提高国民福利。我国要强化品牌意识,改变出口创汇的传统思想。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我国外贸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品牌竞争意识,把品牌发展战略纳入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划当中,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应增强品牌保护意识,特别要保护民族品牌。加强品牌在境外的注册工作,使名牌产品获得法律保护,这是保护民族品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我国,民族品牌特别是市场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的名牌决不能在与外商的合资过程中轻易放弃。并且不再把创汇看成出口的唯一、重要的目标,要着眼于国际竞争力。

被举报文档标题:国内加工贸易的效益及成本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jgmylw/60739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