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非动力性动力性范文

非动力性动力性范文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改革顺利铺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并不仅仅在于当时农民的探索、地方官员的默许以及中央控制的放松和政策的支持。如果从社会发展的纵向来分析,这一时期的中国农村与50年代初期相比,已经具备了推进改革的较充分的历史条件,而正是有了这些历史条件,中国在这一时期进行的农村改革,才能够顺势启动并迅速发展,从而实现了中国农村“水到渠成”的伟大历史转折。

1978年,安徽、四川等省份的农民又重新点燃了包产到户的希望之火。此后,经过诸多的曲折和争论,中共中央于1982年1月1日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包产到户终于正式得到确认,取得了“合法”地位,“希望之火”遂成“燎原之势”。截至1983年底,全国实行大包干的生产队有576.4万个,占全国总数的97.9%;实行大包干的户达到17497.5万户,占94.2%。家庭承包经营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席卷全国,而我国农村也迅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从统计数字看,国家对农业的投资,1953~1980年平均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1.9%,相比之下,“六五”期间计划安排只占6.15%,但这个时期我国农村总产值每年却以历史上罕见的高速度递增,分别达到11%、9.5%、14.5%、15.6%和11.6%。以包产到户为起点的农村改革拉开了我国全面经济改革与全面振兴的序幕。

如今,当我们回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去分析农村改革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横向因素,即当时中央对农村经济控制的放松和决策的支持,农民创造性的探索以及地方上的默许与弹性政策。其实,如果从社会演进的视角来进行思考的话,许多纵向的因素对农村改革的蓬勃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换句话说,如果把当时中国农村改革的启动作为一个时空坐标系的中心的话,那么,在此之前,也就是从建国初到1982年这一段时间里中国农村的发展,实际上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启动与顺利发展做了重要的积淀。

改革的非动力性纵向条件分析

新时期的农村发展与20世纪50年代初的农村发展相比,尽管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大不相同,但在经营方式上都主要是以户为单位的家庭经营。建国初期的虽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却没有使我国农村像80年代那样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如果进一步分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80年代初农村改革的全面启动与建国初期相比,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诸多的有利条件,这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一)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由于改革后农业生产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所以在社会经济中,农村家庭的地位迅速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与家庭经营的成功可以说有某种程度的直接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党和政府都提出了农民教育的具体方针任务,逐渐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素养。

1.农村扫盲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在广大农民中开展扫盲识字教育,取得了重大成效。

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明确提出“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1952年起又设立了扫除文盲的机构,并在全国推行速成识字教育,在全国逐渐掀起了识字学文化的高潮,仅1953年,参加学习的农民就有2000万人。接着,1954年8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确定农民教育的方针任务是摘要:“紧紧跟随和紧密结合着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地有计划地扫除农民中的文盲,并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以适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1956年1月,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扫除文盲,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文盲状态,具有现代的文化”。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若干问题的决议》也指出在成人中要认真地扫除文盲,逐步提高教育水平,这是缩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一个重大步骤,必须认真进行。

进人新时期后,1978年11月国务院了《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197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极大地提高农民首先是青年农民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的任务要求。[加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农业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农民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要把农民提高到中等农业技术水平,并提出了农民教育的任务是摘要:继续抓紧扫除文盲,大力发展业余小学,积极发展业余初中,广泛开展技术教育,加强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