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体育管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健康促进范文

体育管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健康促进范文

时间:2022-03-11 10:53:02

体育管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健康促进

摘要:

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青少年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在心理和精神方面有身心健康和充满活力的形象,也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该研究立足国家政策、社会促进、学校实施等方面,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站在体育管理学的视角,分析青少年健康状况日趋下降的原因并就此现状提出改进青少年健康状况的建议。

关键词:

健康促进;青少年;体质状况;学校体育

1研究的必要性

教育家梁启超先生曾在他的《少年中国说》中这样写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身心健康不仅仅是关系其个人的事情,甚至关系到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应该将青少年健康放在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自1985年起,我国共进行了6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青少年的营养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30年来却持续下降;超肥胖和超重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1]。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问题还表现在:肺功能指标维持低水平、近视发生率持续增加、速度和力量素质增长趋于停滞、耐力素质低水平徘徊、血压调节机能不良等等方面。[2]青少年健康状况堪忧,越来越成为阻碍青少年发展甚至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这个问题应该得到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应该成为一个迫切关注并改善的社会问题。体育与健康一直就是密不可分的话题,从体育的发展史来看,从简单的游戏发展到大规模的制度化的身体运动的过程中,体育对于健康间接或直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逐渐的意识到并重视到了体育对于健康的促进作用。青少年有着充沛的精力和充裕的时间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当中去,而体育对于青少年的体能开发、体质锻炼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作用十分重要,如何将体育与青少年健康促进有机结合是体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体育对于青少年健康促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效果方面却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经济和物质条件的限制,青少年因温饱问题无法得到满足,常常出现“豆芽菜”一样的孩子,他们的健康状况成为了困扰他们健康成长的主要困惑。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遗憾的看到,虽然“豆芽菜”孩子减少很多,但是又出现了很多“小土豆”体型的孩子,他们常常是这样的:个头很小却身形肥胖,年纪很小就带着厚厚的近视眼镜,做事没有耐力却迷恋网络游戏像是吸食了精神鸦片一样。我们的青少年究竟怎么了?他们还健康吗?面对这样的孩子们,我们难道无动于衷吗?体育,似乎像是一个万能的神器,它究竟能还我们一个健康的孩子吗?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如果它能,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个神器呢?

2青少年健康现状

2.1“未老先衰”的亚健康身心状态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的两个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警觉:一是“未富先老”,没达到富裕程度但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二是青壮年“未老先衰”,健康水平下降,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特别是青少年体质素质下降[3]。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竞争压力已经不单单是存在于成年人之间的事情,青少年的课业压力、升学压力过大也过早的压垮了孩子们的身体,他们每天埋头于无尽的课业当中,基本上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仅有的课余时间也被很多课外辅导班占据,或者有的孩子投入到电子游戏等一些活动中,久而久之,身体僵化,身体的各项机能衰退,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上社会发展,“速食、快餐”得到了很多孩子的青睐,他们每天都摄入一些对身心健康有害的食品,加剧了身体的亚健康化。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身心健康测试中都无法达标。总体上青少年表现出了一种“未老先衰”的状态。青少年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2各项体质健康指标呈下降趋势,青少年健康问题突出肥胖、近视是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最突出的表现,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肥胖成为困扰青少年健康的重要问题,因肥胖造成的身体机能和各项身体指标的退化已经屡见不鲜,并且肥胖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严重阻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代社会近视眼已经不再是学问的标志,戴眼镜在现代社会已经非常普遍,其比率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到大学生依次提高,呈现出了明显递增现象。尤其要引起高度关注的是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出现低龄化现象,7岁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17%、36.43%、24.12%、26.95%[4]。长时间看书、久坐等等不良行为习惯在伤害青少年身体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风险。学校体育课长期被认为是“主修”的课程占据,无论从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比重来看还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比重来看都无法得到保障。学生的爆发力、耐力、肺活量、力量等常规体育指标都呈现下降趋势,体质健康在困扰青少年的同时,从宏观和长期方面也困扰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无法想象如何将国家的建设交给这样一代身体健康状况频发的青少年?

3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历史沿革

3.1建国初期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的发觉与启蒙(1949—1956)新中国成立,面对从旧社会继承而来的社会现状,百废待兴,体育也同样面临从何入手的难题。特别是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性,需要重新定义。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中规定:“国家提倡国民体育。”1950年7月我国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全国综合性的体育专业期刊《新体育》创刊时,为之题写刊名。这些表明了新生的人民政府对国民体育的重视,也是新中国“新体育”思想体系确立的重要标志。[5]建国初期的体育和国家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处于恢复和重新的过程,强调体育的“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性。新时期的青少年因身体的原因难以完成重建国家的责任,学校体育的重要性被意识到,加强青少年体质,使更多青少年学生重视并积极锻炼身体,就成为当时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这一时期涉及青少年体质且有影响力的政策共24项,其中国家领导人及相关19部门负责人关于国民体质健康的建议、讲话、报告、书信类的有7项。中共中央、国务院、团中央、各部委以及时政媒体发出的通知、条例、建议、评论类的共有7项。国家体委针对学校体质健康教育系统关切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通知、办法、一件和规定类的共有2项。具体类政策8项。[5]这一时期体育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成立各个体育管理机构,完善体育组织建设。1952年11月,中央体委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建设有了总的领导。在此之后,学校体育的重要性被发觉,要想培养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体育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1952—1956年,在建国前的11个大学体育系基础上又增加了6个大学体育系,还新建华东体育学院、中央体育学院等六所体育专业院校。随后,又聘请苏联专家培养高层次学校体育人才和骨干,到1956年,体育系(科)在校学生从1950年的几十人增加到2000多人,为各级学校输送师资1000多人[7]。与此同时,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课程及教材都逐渐开始确立,这些准备都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的产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3.2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时期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坎坷探索(1957—1977)1956年至1976年,这二十年是由新中国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和挫折中发展徘徊行进的十年组成。20年来由于历史经验的匮乏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幻,体育建设也显现出了其不稳定性和艰难探索的特征。险峻的国际环境和急于摆脱“东亚病夫”称号的强大动力,让体育的重要性被摆在前所未有的地位。“强体育而强国家”的意识将竞技体育发展推向高点。这一时期,学校体育发展被忽视。1966年开始的十年,彻底将前段时间学校体育发展的成果摧毁。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被带入体育,带入了学校,体育教师被摧残,体育教学被扭曲。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更是被抛在一边。体育工作者在艰难的环境中为体育事业发展仍做着不懈的努力。后期,竞技体育领域出现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为无产阶级斗争服务”“从儿童抓起”等思想,还是为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存下了续种的希望。

3.3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恢复与重构(1977—1992)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将我国带入了社会革新的大跨步时代。体育也不例外。真理大讨论的背景下,体育被划归为自然学科,虽不能涵盖体育的全部,但也标志着体育沿着科学化的道路在向前发展。1987年国家体委提出“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战略协调发展”的方针,而后,1989年“以青少年为重点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提出,这样由两个战略合成一个战略标志着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思想的正式确立;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学校体育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也呈多元化趋势:体质教育思想、技能教育思想、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竞技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使学校体育思想真正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也通过教育和体育这两大系统较全面地诠释了学校体育的整体效益思想。1979年10月5日教育部、国家体委《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总则中强调:“中小学生的体育工作,要为青少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为增强中华民族的体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1982年6月12日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中提到:“必须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保证学习任务完成,每天进行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是完全必要和有益的。”1983年10月2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通知》对本世纪奋斗目标表述为: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总任务是“普遍增强人民体质,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积极建设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服务。”“全国半数左右的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青年一代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有明显提高。”1990年1月6日颁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的总则中提到:“为了鼓舞和推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制定此办法。1990年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一条: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制定本条例。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健康促进政策已经逐渐实现由意识向实践转化的转变,具体的健康促进政策和实施办法不仅显示了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变现了对青少年健康的促进。体育教学、体育科研等各项学校体育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更重要的是,1986年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会议,将学生体质调研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建立国家的学生体质与健康数据库标志着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作为国家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被确立起来。

3.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与建设时期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加强与改进(1993—2015)时代的发展赋予了体育发展新的含义,“全民健身、阳光体育、校园足球”等等一系列针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体育政策不断推出,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范围的青少年制定了不同的体质监测标准和制度,青少年体质监测进入了制度化和专业化的水准,健康促进也进入了科学研究的层次,国家制定了从宏观到了微观层次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政策,致力于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的局面,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有所改善,正是这些政策在逐渐显示成果的过程。

4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评价

4.1取得的成果青少年体质下降从被认识到改善的这段历史时期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我国青少年不断走向亚健康甚至是疾病的深渊,为还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迈开了先驱性的一步。2010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共同组织的第6次全国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调研结果与2005年相比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青少年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得到扼制[4]。

4.2存在的不足青少年健康促进是一个长久性的历史任务,体育促进在其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诸如健康促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完善、体教分离的不衔接、体育管理的力度不足、体育管理多元系统的不协调等等,都是设在青少年健康促进路上的绊脚石。我们需要不断的改善这些不足的方面,才能使体育真正发挥其“万能钥匙”的作用。

5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措施

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是一个涉及国家、社会、学校和青少年个体的多元协调系统,环环相扣、层层衔接。一旦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牵连整个系统的实施效果。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必须作为体育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5.1国家政策保驾护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非常关注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问题,强调全面构建和实施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工程迫在眉睫。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问题,从国家政策的高度给予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支持。在制定政策的同时,一方面要给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以足够的物质支持,完善体育设施和资金的配给;另一方面也要致力于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有时间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去。将体育和体质要求的重要性提高到同文化知识等同的地位,倡导青少年参与体育,推广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定期进行体质监测,切实从国家层面做好青少年健康的保驾护航工作。

5.2社会力量全力促进社会组织对于体育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社会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推广青少年体育的过程中可以按照青少年本身的需求提供体育服务。社会媒体在宣传推广青少年体质健康重要性时要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社会推广力,让青少年认识到体质健康的利害,形成浓厚的社会参与体育的氛围,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全力促进体育的社会机制,保障青少年健康。

5.3学校体育全面实施学校是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学校体育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更是不能忽视。学校应该形成全面的体育教育观念,形成科学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推动体育教育改革,让体育和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观念在学生的价值观中站稳,全面实施体育科学化教育,让学生形成自觉自愿参与体育思想,注重学生身体健康,设立体育入学标准,定期进行体质健康监测,用标准化的要求把关学生体质健康。

5.4青少年主体自我参与青少年是体育锻炼的参与主体,也是自我健康的管理主体。只有青少年充分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和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实与危害,才能从根本意识上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性。青少年自主参加到体育锻炼中去,建立不懈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对健康的追求,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对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让青少年走出体质下降的深渊。

6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以及体育对于健康的促进作用,借鉴过去,立足现在,憧憬未来,还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还祖国一个强大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岳保柱.构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4):453-457.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会.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EB/OL].

[3]北京日报.中国青少年健康状况堪忧“未老先衰”普遍存在[EB/OL]2011-08-08.

[4]李佳川,谭新莉,孙洁.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策略的研究[J].云梦学刊,2015,36(1):139-143.

[5]党权.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历史变迁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6]李晋裕,滕子敬,李永亮.学校体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作者:侯宁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体育管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健康促进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glxyjlw/68855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