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管理类教材内容革新探索范文

管理类教材内容革新探索范文

时间:2022-11-20 05:27:34

管理类教材内容革新探索

作者:邓淇中周志强单位: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长期以来,我国管理类专业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使得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提高。因此,如何推进高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下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与难题。本文针对管理定量分析课程自身发展状况,鉴于对数学理论知识要求高、应用性强的特点,从教材选用、教案和试题库建立、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其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地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一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一)教学内容设计滞后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是由早期的应用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转变为管理类专业单独开设,是一门以定量分析为主的课程。我国早期管理定量分析这一课程的教学主要遵循了原理工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但缺乏基本理论的具体应用。这样一来,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对理论掌握往往较好,然而,一旦处于实践操作环节,其定量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显得非常低下,无法学以致用。近年来,该课程引入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运筹学、博弈论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强调管理类专业学生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寻求定量分析的共性。尽管管理定量分析课程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的这一根本性问题,加之该课程的学习,往往枯燥又难懂,导致目前许多高校的管理定量分析这一课程的教学难以实现其预期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据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黑板为媒介,以粉笔、讲义等为工具,这就造成了教学信息量非常有限,学生吸取知识有限。但值得肯定的是,由于这一方式比较简单和清晰,老师讲解和板书往往较为详尽,学生对老师教学内容更加容易接受。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各大高校纷纷改善了自身教学条件,都设计了多媒体教室。在多媒体这一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下,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被采用,如案例教学、PPT教学、计算机软件应用等。这种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课堂教学信息量,同时,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采用,给相关教师的教学设计带来更大的弹性,如可以设计图片、图表、动画等,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使用,给课堂教学带来方便和效率的同时,另一个问题却不容忽视,即教师惰性的产生,教师对多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原本可以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可能变得更加单一化、程序化和演示化。因此,如何将传统和现代方法相结合,使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是我国很多高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实践实验教学薄弱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续,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能够更好的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其作用也日益凸显。然而,现实中,我国大学毕业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实践实验教学薄弱。许多高校和教师认为,实践和实验教学只不过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是理论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们认为,一方面理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理论又来源于实践,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发挥最大的威力和效力。此外,我国高校在该课程方面的师资很是缺乏,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定量分析软件包等重要定量分析工具,这就造成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实验教学的严重脱节。一方面,大部分学生仅仅掌握了管理定量分析的理论知识,由于没有接触相关软件及其应用,无法将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解决现实中实际管理定量分析问题;另一方面少数学生尽管通过自学学会了管理定量分析的相关软件操作,但由于缺乏指导而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对输出的结果进行合理的理论解释,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二管理定量分析课程建设改革措施

(一)针对专业特点选择课程教材

对于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材的选择,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所选用的教材应强调与专业基础知识相关。在教材的选用时,最佳的方式是选择适合本专业发展需要的特色教材,有些定量分析的内容,对于管理类偏文科性质的专业学生可不在课堂上学习。首先,对于管理类专业本科档次大学生来说,没有必要过分注重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更应该注重基础性。因此,对于管理定量分析这一课程的教材选用,应着重考虑哪些比较通俗易懂,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相关教材。其次,强调理论通俗性和基础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定量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实际应用性。选用教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应与实际管理问题结合紧密,侧重于教会学生利用定量方法,解决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实际管理问题。最后,要注重教材与实际数据分析相结合。教材要与定量分析软件的应用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定量分析的能力。总之,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要有国际视野,要以定量分析思想为主线,以实际案例为依托,以介绍方法应用为目的,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在快乐学习中更有收获。

(二)完善课程教案、课件及试题库的建立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案和课件的完善,可组织相关授课教师针对管理类不同专业的实践要求,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有区别性的制作和撰写相应的课程教案和课件。对于偏文科专业学生,可以在教案和课件的制作上适当调整讲义的难度。同时,在管理定量分析课程试题库的建立时,也应按照专业性质的不同,分别建立一定数量的模拟试题和考试试题,以便教师针对所教专业的具体情况选择考试试题。此外,在课程教案的设计上,应将管理定量分析最新发展与应用成果引入到讲义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背景,反映当前管理定量分析研究进展,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定量分析这一课程的教学,从传统的黑板教学逐渐向多媒体教学转化。但是依然没有摆脱“从某一单一手段向另一单一手段转化”的局面。一方面利用了现代技术却抛弃了传统方法的优势,另一方面仍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属于典型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实际上,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必须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变“注入式”为“启发性”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主动性。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继承传统板书式教学的优点,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要和难点,要充分利用板书的形式,充分向学生进行推导和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拓展教学信息量,加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第三,注重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讨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理论推导与软件应用相结合。

(四)加强实践实验课程建设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定量方法解决管理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必须在课程教学中合理地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一方面,通过加大相关师资的培养,调整实验课程的设置。高校要适当加大SPSS、STATA、SAS等软件方面的师资队伍培养,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加强管理定量分析相关应用软件的教学力度,把软件和相关的管理定量分析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在每章理论教学环节中配备相应的上机试验,使学生掌握进行定量分析的有力的工具,并能独立完成相关定量分析的整个过程,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制度,邀请企业专职的定量分析人员进入学校,给学生讲述定量分析技巧和定量分析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相关企业和专职教师的研究项目中的部分定量分析工作。

(五)改变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

管理定量分析多为考试课,考试形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常用的题型包括单项与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和计算题。考核内容往往注重对基本知识点的测试,忽视了对定量分析方法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在这样的考核设计中,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和限制,同时使得对知识点的短期突击也往往能够在考试中奏效,甚至取得不错的成绩,而对课程综合应用能力却缺乏客观真实的评价。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就应该重视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对实践动手能力考核应该与理论测试成绩同等对待。为各类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公平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学习心理负担,也为那些擅长于动手和创造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提供更多展现才能的机会,发挥参与实践活动的创造力。比如考试成绩构成可以按如下比例建立:理论部分,占40%,侧重考核学生对定量分析理论、方法、公式、指标的掌握情况,采取统一闭卷考试;实验部分,占30%,侧重考核学生定量分析软件操作的应用;实践部分,占30%,侧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选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交市场调查、定量分析报告。

被举报文档标题:管理类教材内容革新探索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glxyjlw/61274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