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管理学培养方式探析范文

高职管理学培养方式探析范文

时间:2022-11-20 05:07:54

高职管理学培养方式探析

作者:张飞燕单位:鸡西大学黑龙江鸡西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在现有条件和形势下,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人才,必须要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创建以实践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的高职教育处在中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夹层,起承上又启下的作用,其在知识层面高于中职教育又在专业技能层面高于普通本科教育的特点,使其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职强调其职业衔接性,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构成要件,要求其专业能力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得到不断的开发和提高。高专强调其能力的专业化,是社会经济提升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类企事业单位及组织中的竞争日益激烈,其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早在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在解密经济增长之谜时,就指出了管理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国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很显然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现代社会组织需要的是专业化的(而不是万金油式的)、精细化的(而不是粗放随意的)、机制系统而完善的(而不是缺乏制度约束的)管理体制。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大量非研究型的管理类专业人才,迫切需要以实践为导向的会动手、有思想的复合型、学习型和创新型管理人才。当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高的高职高专类管理人才,不排除在锻炼中不断总结和实现理论的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并且由于培养模式给予的专业积淀,这种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成为可能。

1.经济发展的国际化需要实践导向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WTO的加入,要求中国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生产和经营,中国企业人的整体素质也必须加以提高和完善。另外,如物业管理、会展经济管理、风险管理等新兴职业的不断涌现,也更加要求我们的管理人才增加其专业能力的“综合性”、实际操作能力的“全方位性”。中国长期以来各类组织中的人员总体管理素质不高,管理不够规范,对长线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准备不足,致使精通和熟知国际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不能满足现时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企业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步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既能统领全局,情商高,懂专业技术、管理技巧和方法,又具有较强的中外语言及文字驾驭与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控制能力的高职高专类复合型管理人才是时代的必需。

2.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实践导向的学习型管理人才。

由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使知识的半衰期不断缩短,中国各类型组织要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技术、文化、政治环境,要求其组织成员要拥有学商而不断进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能源和新产品,带来新的竞争对手和管理难题,需要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和获取新知识,不断研究和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的管理经验和技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型管理人才,应在培养过程中树立兼容并包的精神,具有紧跟并不断学习和研讨本专业的世界前沿理论的求知精神,在知识体系的培育中锻炼独立获取知识、破译处理信息及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专业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需要实践导向的创新型管理人才。

今天国内讨论创新,往往倾向于仅指科技领域中的发现跟发明。可是科技领域以外的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闻名中外的浙商是以“模仿”的战略进行的创业,然而新经济时代需要的不是效仿和跟随,而是独具特色的自己的思维和创造。通常创新型人才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也不应当是技术创新单方面的人才,其中也应包括管理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背景和要求下,企业人特别是管理者必须具备高度的务实创新能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鲍莫尔(Baumol)教授对管理者的创新创造能力就十分重视,他认为合格的管理人才应该“敢于创新,对新事物、新环境、新技术、新观念有敏锐的感受力,敢于承担风险,有雄心,能创造新局面”。

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需要实用型管理人才。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展,而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拥有实际动手能力较强,职业操守较朴实的实用型管理人才的参与。广大中小企业是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者和体现者,其“中小”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企业员工和培训方面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为自己员工素质的提高进行长期和持续的培训和规划,而高职高专教育下的实用型的管理人才可以实现中小企业所需要的较少的培训成本支出、较快的效益产出。只要招到人才就可以很快见收益,这是中小企业所欢迎的。就目前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实用型管理人才将成为人力市场上的紧俏需求。

二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思想羁绊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000年就业率为85.4%,此后连年递增,到2004年已经达到95.4%;而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2003年就业率是56%,2004年达到61%,2005年达到62%,又增长了一个百分点。可以看到,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就业率都在逐年上升,但高职低于中职,同时整体形势不容乐观。首先,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而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低。随着招聘理念的逐步理性化,大多企业不再高喊“学历越高越好,学位越高越好”的口号,而是逐步意识到,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更需要的是技能型人才,很多岗位中等学历人才是完全可以胜任的。相对于成熟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始于1980年。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高等职业教育就一直在为生存而奋斗。实际上,直到1999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才被正式确定。其次,思想观念上,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使社会整体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很多人思想深处认为职业教育是针对体力劳动者,在社会地位上低于脑力劳动者,致使对于高职教育不愿加以理睬,在社会上具体表现为学生不愿意读,毕业生就业相当困难,社会整体不重视,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怨言也很多。

三创建实践主导型高职高专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

1.案例教学带动理论学习。

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重点是回答“为什么”,而其答案必然要求是有创见性的、多元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同时双向交流的形式也很好地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所学理论。

2.单位实习触动观念转变。

到企业顶岗工作、实习见习,感受职业人的环境和岗位要求,这是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实现学生从“小孩子”到“单位人”的角色观念转变。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学校也已经采取了单位实习实训的教学形式,但实施过程中由于缺少明确的实习目标和考核标准使其流于形式而达不到教学目的也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与行业对接的实训标准和考核标准,完善单项实践能力-课程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各项具体要求,另外,引导我们的学生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也是专业能力提升、实践能力与社会接轨的良好体现。

3.科研进步推动能力提升。

我们所要培养的是高职高专类管理人才,要突出其实践性,但并不意味着就放弃其科研性,而科研也绝不应是本科高校的专利。我们的“实践性”,不仅仅是机械地低头去做,还要知道“为什么”做、“如何更好”地做,使高职高专类学生既懂理论、又会技能,这样才能真正跟紧、走近企业和市场。用科技进步推动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首先,我们的教师必须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我们培养的学生拥有技改研发能力,才使我们的校企合作真正长远;其次,我们的教师必须认识到高职高专教育进行科技研发是可行的,在实践中不断培养既有技能、又有理论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再次,我们的教师必须认识到要让科研活动成为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的一种“习惯”,让科研习惯成为学生的终身工作思维,从而使我们的学生拥有能力提升的不懈动力。通过案例、单位、科研三位一体的专业培养模式,将学校、企业、社会教学有机结合,以培养真正适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学习型、创新型、实用型管理类专业人才。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职管理学培养方式探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glxyjlw/61274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