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研究与实践范文

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研究与实践范文

时间:2022-10-22 02:37:35

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研究与实践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新形势下面临人才培养的改革,而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原有课程体系仍存在无法适应协同育人理念实施及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发展与运用的要求、实务型课程不足及知识点重复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构建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确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开设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课程;整合原有的课程,突出实用性;开发校企合作双主体教学课程;申报“1+X”证书制度试点,带动课程体系改革;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四步”实训教学法;优化教学团队结构,引进高层次人才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

近年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贸行业受汇率、关税、原材料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传统优势不再明显,外贸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差。外贸企业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扩大海外营销渠道。因此,外贸行业需要大量岗位技能强、与岗位要求“零距离”的高技能人才。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应该服务于当下的市场需求,寻求与外贸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求培养适应行业最新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创新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必须进行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和发展的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即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其中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一、现状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在高职院校中形成了成熟的与自身培养目标相吻合的课程体系,但在外贸传统优势弱化,以及跨境电商越来越重要的新形势下,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外贸发展的新形势,学习内容更好地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专业的培养模式亟须改革,并由此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于近年开始在国贸专业中开展了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助力学校周边中小外贸企业实现跨境电商经营模式转型升级,2014年起,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制订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校企协同的实战化育人方案。依据方案,国贸专业与广州LD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在校内建立了基于真实企业项目的实训基地,并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

二、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原有课程体系无法适应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念实施的要求

2019年,国务院出台文件,提出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及校企双元育人。[1]在学校与企业协同的基础上实现双元育人,势必改变原有的以学校为主的课程体系,重新搭建基于校企双方都能认同、符合双方意愿的课程体系。因此,改革原有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迫在眉睫,校企双方必须清楚各自在专业课程中的定位及功能,将协同育人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课程及实施中。

(二)原有课程体系无法适应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发展与运用的要求

近年来,政府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于全球范围的物流供应链,由此实现了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交易量相较传统外贸实现了大规模增长,向跨境电商转型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外贸企业的新选择。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9年度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达8.03万亿元,国内跨境电商的用户高达1.49亿人。[2]同时,国家也出台政策支持小、微型企业从事跨境电商,政府部门在引导外贸企业进行跨境电商新业态改革及规范化发展方面力度不小。跨境电商的发展日益重要,以传统外贸业务为主的企业不少已经开始转型之路,纷纷增加跨境电商业务。但大部分中小企业销售业务单一,不熟悉跨境电商运营,急需专业团队指导其快速推动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急需对岗培养熟悉企业产品和跨境电商的运营人才。而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传统国际贸易业务所构建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发展与运营的要求。

(三)原有课程体系存在实务型课程不足及知识点重复的问题

原有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中,不少课程仍然偏重理论,实务型课程不足,如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概论等。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热情,他们愿意多实践、多动手,较畏惧理论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某些课程部分知识点重复,如国际商法与经济法课程、进出口业务与外贸单证业务等。同时,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跨境电商新技术、新模式、新规范等职业标准尚未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

三、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一)与企业共同确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近年来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积极进行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建设。专业通过筑巢引凤成立了“校中企”,学院与广州LD企业进行基于企业实体的合作,并由此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针对精准育人的改革。企业提供广州LD公司的业务经营、管理模式等,学校提供场地、设备设施、师生等,基地是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专业以实体企业、展会等为平台,以掌握实战业务中的谈判技能、单证制作技能、单据流转的跟踪技能等为学习目的,在教学中进行学练结合、学做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专业目前已形成特色鲜明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依托引进的企业实体项目,依据业务工作流程,构建课程体系,使之体现岗位成才的要求,将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业务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

(二)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开设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上,依托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建立了包括公共基础教育课、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以及拓展能力课四大课程模块,加上学生课外学习模块,形成“4+1”模块化课程体系。[3]专业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职业能力,将专业定位的岗位分为以下几类:业务推广类、跟单类、销售类。根据这三大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工作流程开发相对应的专业课程。由于校企合作是基于引进真实的项目,业务依托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因此,我们开出的专业课程中既有跨境电商课程,也有在原有的课程上整合与跨境电商相关的教学内容。专业新开设了跨境电商、网页设计、商品摄影等课程,在国际商法课程中整合部分电商法的内容,在国际金融与结算课程中增加平台支付的操作流程及风险防范内容,在物流与通关课程中整合了商业快递等内容。

(三)整合原有的课程,突出实用性

高职国贸实务专业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应用能力为主,应对原有的部分课程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使之进一步满足校企合作的需要,突出实用性。专业改革偏重理论传授的课程,加大实务课程的比例,把外贸实务及单证类课程合并成一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引入企业导师,将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改革为学校与企业双导师传授的课程;增加商品认识课程,增加跨境电商平台实操课程。

(四)开发校企合作双主体教学课程

专业将学生要掌握的职业能力定位于业务推广、业务技能以及管理三方面。将学生的学习能力阶段分为技能基础、核心技能、能力演练以及综合实训阶段。第一阶段的教学着力于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以富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校内教师开展教学;紧跟着通过专业核心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第四阶段开设了外贸业务实战“课程包”,开设学期为第五学期。将第五学期原有的拓展课程重构为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外贸业务实战“课程包”,开设包括三部分实训内容的实训课程模块,形成实战化的课程体系。该“课程包”为校企合作双主体“课程包”,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授课和指导[4],课程内容包括产品网站的建设、网络推广及成交技能、跟单等一系列业务流程的实施。学校教师则穿插进行商务谈判、产品跟单等专业知识的授课及实训。在课程实施上,整体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组织等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

(五)申报“1+X”证书制度试点,带动课程体系改革

2019年初,各高职院校有计划、有步骤开始实施“1+X”证书制度工作的试点,把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不少职业技术学院在2019年申报获批为第一、二批的“1+X”证书制度试点。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相关的“1+X”证书包括网店运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跨境电商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等。由此,国贸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应该适应“1+X”证书制度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中进行相应的改革,在专业课程中增加考证课程。主要课程内容既体现专业的普适性,也适应“X”证书课程要求。将专业核心课程依据专业标准进行部分教学内容的调整,例如,在专业核心课程进出口业务、外贸函电、国际市场营销、采购与跟单等课程标准中融入专业标准。同时,开设了基于“X”证书的拓展课程,如淘宝经营、外贸网页设计、摄影与图片处理、项目运营与管理、消费心理学等。

(六)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四步”实训教学法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按照不同的企业项目进行分组,试行“产品熟悉—平台实训—业务跟岗—业务实战”的“四步”教学法:产品熟悉是指学生学习企业文化企业产品内容;平台实训是指学生学习跨境电商平台的不同模块的内容、平台功能、平台运用的基本技能;业务跟岗是指学生跟企业导师学习跨境电商业务的报价、跟单、客户关系处理和市场开拓,协助企业开发新客户;业务实战是指学生达到可以以独立运营跨境电商账户的水平,独立进行销售报单、跟单运营业务实战,主动开发客户、独立运营子账号。通过“四步”教学,学生从完全不熟悉跨境电商平台到熟练运营跨境电商平台,从缺少客户沟通技巧到自己接单、跟单和签单,能力逐级递升,实现了学生角色与职场人角色的转换,具体如图1所示。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体现生本思想,校企双导师通过实训项目对真实经营数据进行分析,对业务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将其作为专业课程教学案例进入课堂。在教学中,引入具体的工作任务,采用工作任务驱动法充实教学内容,结合一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5]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了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所有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均开设相应的网络课程,教师因课制宜,确立多样化的授课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使高职教学的方法更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特色。

(七)优化教学团队结构,引进高层次人才

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取得成效,教学团队的建设也很重要。“高职院校生源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专业竞争,专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质量竞争。”[6]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大力度引进兼职教师。高职院校应制订完善的兼职教师引进办法,引进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鼓励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同时,学校出台针对企业兼职教师的激励办法,吸引企业精英加入高职教育活动,确保高职教学团队中有足够的企业兼职教师,保证专兼职教师比例合理。其次,分层培养各类教师,开展专业培训,激发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分类提升教师专业技能,通过各类比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鼓励团队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教研项目并进行教研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教学能力。鼓励教学团队开展社会服务,提升团队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戴孝林,陈亮,刘荣平.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对策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9):23-25,30.

[2]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9年度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监测报告[EB/OL].(2020-06-03)[2021-04-21].

[3]周茂东,张福堂.“4+1”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探索———一种多元整合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框架[J].辽宁高职学报,2016(6):48-50,54.

[4]何文华,汤健雄,邢大成.基于“双实体”的生产性实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商贸类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4):92-96.

[5]武文平.工作任务驱动法在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149-150.

[6]罗三桂.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教育,2018(28):71-75.•801•

作者:郭晓洁 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研究与实践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gjmylw/75157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