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非公有制经济人才的构思范文

非公有制经济人才的构思范文

时间:2022-04-15 10:51:13

非公有制经济人才的构思

非公有制人士有强烈的政治诉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决定了其在政治态度上的独立性,他们当中许多人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比较强,而且渴望得到社会承认,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较强的自我认同意识。尤其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诉求不断增强,希望归属组织,融入社会,获得更多的政治参与。但由于其在市场经济中所具有的新属性和新特点,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流动性和可变性,因而并不能被社会体制有效地吸纳,从而在参政议政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愿望诉求越来越强。

派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势明显

首先,派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关广泛的联系。从历史渊源上看,派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曾经作为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参加国家政权。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各派都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具有政治上的进步性和成员的广泛性,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扩大为派的社会基础,反映和代表他们的利益和要求,就能使派的广泛性和进步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和诠释。其次,派有广泛的参政渠道。作为我国的参政党,有着现成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发挥着其位置超脱、联系广泛的优势,能够通过与共产党的政治协商、参与人大和政协等多种制度化渠道,站在一定的高度引导非公有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诉求可以准确把握,转换成集中、有组织的政治体系内部的参与,通过合法渠道,表达其成员及所联系群众的合法利益和合理要求,可以更好地实现非公有制人士的政治要求。第三,派发展非公有制人士有现实法规可依。2004年10月,各派中央常委副主席两次召开座谈会,形成的《进一步做好派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对发展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基本原则、分工、条件、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是派吸收新社会阶层的主要工作依据。2006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提出:“派可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有代表性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可见,派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上拥有政策和人脉资源的独特优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非公有制人士参与政治、表达诉求的愿望得到了较大满足。但是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非公有制人士流动大等原因,非公有制人士政治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

(一)参政的功利性比较明显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群体,由于出现的时间短,世界观价值观取向难以统一,并没有形成独立的阶层意识,也没有形成自觉统一的政治要求,虽然也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扎实开展党建活动,无法有效监督。因而使得他们政治参与层次较低,一般只关心政治,并没有参与意识,尤其只关心与个人利益发生直接关系的那部分政治内容,缺乏普遍的政治义务感,决定了其参政的个体性、功利性和非组织性。在现实生活中,功利性的经济型参与尤为较多,其参政的需求都是具体的,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序的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组织化的参与还需进一步发展。

(二)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

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主要依靠在工商联、人大、政协等组织的政治安排,主动选择的机会并不多。即使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家在这些组织中也只担任一定的荣誉性虚职,拥有一定的权力,但更多的是一种出于政策安排的点缀或象征。因此,这些新社会阶层缺少直接反映利益诉求的机会和平台。虽然成立了诸多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商会,但信息沟通平台欠缺,交流合作少,渠道少,而且这些社团组织没有相应的职能,往往只能起到沟通联络的作用,并不能真正解决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共同关心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派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对策建议

针对非公有制人士参政水平低,政治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培养机制

目前加入派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相对于新社会阶层的整个群体来看,符合派发展要求的还是少数。为此,一要坚持“三个为主”的原则。要发展高政治素质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派组织注入新的活力,扩大派的社会联系面,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尤其在吸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过程中,既要避免把非公有制经济的进步人士拒之门外,又不能以资产多少作为标准,也不能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解决经费的途径,更不能以社会名气的大小作为标准,而是要综合考虑其政治参与的动机,思想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等。二要抓好发展前的培养和发展后的教育,通过专人联系、送阅资料、邀请参加党派组织或举办报告会、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全面了解所加入党派的性质、地位、任务、发展历史及本人的权利和义务,树立热爱党派工作的敬业精神,加强民主团结的道德修养。

(二)加强政治学习和宣传引导,增强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一要组织各类培训、学习进行政治引导。通过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其只限于经济型参与的意识,增强其公民意识和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尤其是对我国的政党制度和统一战线有认同感。要通过规范的代表人士推荐机制,抓骨干,树立榜样模范,培养代表人物,引导他们进行合理有序的政治诉求。二要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开辟专刊专栏节目,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新社会阶层代表人物专栏,提供交流和发展平台,最大限度地团结、联系、整合统战资源,宣传有关政策,扎实推进派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工作,杜绝不合理、不适当、功利性的政治诉求。

(三)创新工作方式,扩大有序政治参与

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派工作也需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一是在决策系统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组织之间建立咨询、协商对话机制。倾听和征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利益诉求,并纳入到民主协商决策层,引导其合法、理性、有序地表达政治诉求,适当吸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进入人大、政协,为其表达政治见解、参与政策制定提供合法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平台。二是建立行之有效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运行机制。组织座谈会或以社团及各类中介组织为纽带,加强联系和指导,倾听呼声,反映诉求,以派完备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载体,利用完善的网络平台开展主题明确、富有成效的各项活动,依靠各社团组织的主渠道桥梁作用,扩大联系和团结的覆盖面,逐步建立健全政治诉求表达机制、整和机制和实现机制。

总之,新社会阶层的政治需求是其进步的表现,拓宽他们的政治参与渠道是其健康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派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工作,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只有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们,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亚琴单位:吕梁教育学院政史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非公有制经济人才的构思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fgtzjjlw/61771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