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形式探讨范文

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形式探讨范文

时间:2022-07-08 11:01:26

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形式探讨

劣势分析

1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鄱阳湖区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性逐年较强,能源消费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扩大。1995~2010年江西能源消费总量由2391.7×104t标准煤增加到6354.9×104t标准煤。1995年原煤消费占总量的79.8%,2010年占74.4%。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整体来看,江西省能源需求增长趋势明显,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能源是江西省能源利用的主体,但过度依赖煤炭,且煤炭比重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将长期存在(图1)。

2能源供应短缺和对外依存度高能源供需与来源结构分析表明,江西能源生产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自2000年以来都在递增,能源供需缺口不断增大。调入量从2000年的1157.2×104t标准煤猛增到2010年的4267.74×104t标煤。能源调入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46.2%增长到2008年的67.1%(图2),能源自给率不断下降,从外省调入能源的数量和比重迅速增大,能源安全保障面临挑战。

3能源科技创新和利用效率低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方法,计算2009年广东、山东、湖北、江西、陕西、青海6省的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指标显示,江西的人均碳排放在6省中最低,为0.750t/人,山东是江西的3.7倍;青海碳排放总量最低,为773.15t,其次是江西,为3254.30t。碳生产率是衡量低碳技术水平高低的指标,江西碳生产率为1.690万元/吨碳。江西的GDP和陕西接近,因为能源消耗量较低使江西具有相对较高的碳生产率。尽管如此,和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人均GDP水平的差距也很大。由此可知尽管江西省的人均碳排放量最低,但低碳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碳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转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增加碳汇潜力等实现低碳排放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从系统视角来看,鄱阳湖区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两方面着眼:第一,生产低碳化。其一是源头输入的低碳化,其二是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其三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限制高耗能、高碳排放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从结构上促进低碳发展;第二,消费低碳化。主要是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有效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能源科技创新贯穿于低碳经济输入和输出、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节能减排潜力挖掘、碳中和、碳捕捉、碳储存等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依赖于能源科技技术水平的高低。实现生产和消费低碳化。笔者认为,改进生产体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模式等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生产体系改进模式、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和消费观念转变模式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其中,能源科技创新模式是关键,其它3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的成败(图3)。

1能源科技创新模式

科技进步对能源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二是优化能源结构。能源科技创新模式主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能源科技创新模式是在碳排放空间的约束下,以能源节约利用和能源供给结构调整为目标、以能源技术开发为根本动力、以能源科技创新为关键。目前,鄱阳湖区大部分县市处于工业化初期中段,能源需求大,但能源利用效率仍然低。依托湖区的新能源开发优势,引进先进的能源科学技术,推动能源科技研发创新,努力形成更为低碳化的能源供给结构和更为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是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的主要内涵。

2生产体系改进模式

最大程度地缓解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的核心,改进生产体系是最为重要的着力点。鄱阳湖区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发展模式尚未定型,因此生产体系改进阻力较小,工业发展可以发挥后发优势。生产体系改进模式是指用集约型、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型的新型生产体系取代传统的“高投入,高产出”生产体系,实现清洁生产、集约生产和循环生产。

3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5554.6亿元,占全省的58.9%。江西省三次产业之比为12.8%:55.0%:32.2%,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特征。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2505×104t标煤增加到2010年的6354.9×104t标煤,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二产业能源消耗量由2000年的1759.5×104t标煤增加到2010年的4757.89×104t标煤,在能源总消耗量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65%以上。江西产业能耗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还处于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是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主体。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的主要内涵在于:降低能源消耗大和污染排放多的产业比重,提高附加值高、能源消耗小、污染较少的产业比重,可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质量,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低碳发展目标。

4低碳消费驱动模式

低碳生活方式实质是倡导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方式。通过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最终实现减少环境污染和发展经济的目的。鄱阳湖区倡导低碳消费的生活方式是和居民消费观念的逐步改变同步进行的。低碳消费驱动模式既可促进湖区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又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低碳消费驱动模式与人的观念和行为紧密相关,只有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了,低碳生活方式的行为习惯养成了,低碳消费驱动模式才能发挥效用。

结论和讨论

1优化能源供需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鄱阳湖区要逐步调整优化煤炭调入网络结构,增加输油输气管道的投资建设力度,发挥铁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联运作用,形成分工合作、高效畅通、较为完善和现代化的湖区能源综合运输系统。从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视角看,发展低碳或无碳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是鄱阳湖区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

2发展新型生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改变传统的“高投入,低产出”生产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型生产体系,可推进鄱阳湖区生产体系的低碳化。要选择性接收和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规避资源利用大和环境破坏强的企业;重点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3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低碳产业群落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动力必须大力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湖区要借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加强以高技术、高效率、低耗能、低污染和良好创业氛围的产业群为核心,先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滨湖地区作为培育低碳产业群落的重点地区,积极引导低耗能、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企业在这里集聚,形成分工合理、相互联系、空间集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低碳产业群落。

4引导公众绿色消费,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不断调整鄱阳湖区居民消费结构,引导居民由高碳消费向低碳消费的转变。鼓励大众选择自行车、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等环保交通工具。此外,要建立健全绿色消费的激励机制,加快完善有关税收政策,尽快建立节能专项基金,通过征收碳税和能源消费税,提高能源使用成本,促进能源节约。

5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发挥森林碳汇潜力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明显优势鄱阳湖的“一弯清水”等生态基础具备很高的碳汇价值。为此,继续保持生态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碳汇潜力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王圣云傅春单位: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形式探讨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