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范文

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范文

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汽车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产业集中度高。2005年,全球总计生产汽车6058多万辆。其中,54.6%是由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等四个国家生产的,产量分别为1198.9万辆、1051.1万辆、556.9万辆和507万辆。从大企业集团来看,通用、丰田、福特、大众这四大跨国汽车集团的产销量就占到全球汽车产销总量的一半左右。在我国,一汽、上汽、东风三大集团的产销量也接近全国产销量的一半。集中度高和规模经济已成为汽车产业强势国家、地区、企业的重要特征。

汽车产业集群是一个平台,涉及到土地、税收、科技、环保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为了促进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汽车产业所在地政府需要积极参与到集群的发展之中,并根据本地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而调整与制定一些特定的政策,从而形成并释放出较强的制度效应。

2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政策

2.1制定发展规划,重视集群发展

为了促进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广州市于2003年制定了《先进汽车产业基地建设规划(2003—2007)》,提出了构建国际化中心,打造全国性基地的战略目标,并从产业规模、产品品牌、龙头培育、技术创新和开放水平五个维度对目标进行了细化和分解。规划把东部的广州开发区黄埔组团、北部的花都组团及南部的南沙组团等作为发展的重点,还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工作措施,以及包括强化组织领导和督察考核、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合理配置各种要素资源、加强和改进行业管理在内的五大保障体系。此外,广州还根据汽车产业分布特点,规划好围绕本田轿车的黄埔汽车配套产业带、广州风神的花都汽车配套产业带、宝龙汽车的增城汽车配套产业带和白云区汽车配套产业园。要求地方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时,要处理好产业组织的空间关系,处理好产业集群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规划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统领与核心作用。

2.2推进品牌战略,促进市场拓展

由于经济外部性的原因,单个企业不愿意、也无力去创造组织或维护集群品牌的工作。因而,需要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共同建立、维护集群品牌,消除经济的外部性。为了提升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政府将集群品牌战略融入文化、生活中,力求打响集群品牌。通过举办汽车展览会、商业文化节,加强宣传,降低营销费用,塑造集群品牌。最近3年,广州市政府与有关部门和机构联手,每年举办一次国际性汽车展览会,为国内外汽车企业展示最先进、最新款、最具卖点的汽车产品,实现汽车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对接,促进汽车产业链条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彰显汽车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提升广州在汽车方面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为进一步打造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加快产业集聚

为更好发展汽车产业,广州市政府努力构建全社会的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政府相关单位通用技术的开发投入,通过建立重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基金,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政策手段,引导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逐步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并集中由各部门管理的分散资金,如技改资金、科技三项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小城镇建设资金等,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建立技术支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集中扶持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企业群体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加快产业集聚步伐。

2.4深化综合服务,壮大集群实力

广州市制订了企业扶优扶强政策意见,组织评选市级规模企业,由市委市府统一命名授牌;选择一批成长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入选市级工业“苗子”企业,作为第二梯队进行重点培养;设立政府特别奖,对在上缴税费、引进外资、自营出口、技改投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的评选、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等取得重大成绩的企业及经营者给予专项奖励;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开展服务;开展市领导“六个一”联系活动,由四套班子领导各联系一家规模企业,切实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激发企业再创新业。加强对市场的整顿治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维护统一的市场秩序,着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并以有效竞争、有序竞争和公平竞争为基本特点的市场环境。

同时,广州通过联合贷款担保满足产业区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颁布了一项法案,即《联合贷款信用担保的框架、名称、机构、目标及其适用形式》,大大促进了联合贷款担保的发展。众多的小企业加入这些联合贷款担保组织,这些联合组织把所获得的担保基金存入银行,再与该银行签订协议,为会员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这样,银行将大部分贷款风险转移到联合担保组织,大大提高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为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吉林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政策

3.1生产方面的保障

吉林省规定优先保障汽车相关行业的煤电油运供应,在煤电油运和天然气总量不足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汽车相关行业的需求。并且允许部分汽车企业以授权经营方式使用土地,并且在改制、改组、合资时可以以国有土地资本作价出资方式使用土地。对于汽车相关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以后的企业新增所得税中抵免;而其固定资产nlang="EN-US">(房屋、建筑物除外),可按规定实行加速折旧。汽车相关企业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可按规定缩短摊销年限。纳税确有困难的生产用房,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吉林省还给予汽车方面进口通关便利和项目优惠关税,简化手续,缩短办理时间,为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开辟快速核销通道。另外,对于购省内汽车还给出了一些优惠条件,如首付比降低;省直机关购车或更新车辆支持省内汽车,扩大产品销售;县以上行政单位购车首选一汽;买自产农用车省内允许挂汽车牌照等。

3.2费用上的减免

从2005年始,吉林省对汽车行业在3年内减半征收其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并且返还汽车行业所交纳的部分环保费用,投入环保项目的开发。对于一汽车辆改革发放的交通补贴,实际支付交通费用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而对其通讯改革发放的电话补贴,比照机关工作人员标准发放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省有关部门还将部分公司进行合并改建,并对其合并后的企业承受原合并各方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分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相同的企业,对派生方、新设方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同一投资主体内部所属企业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无偿划拨,不征收契税。

3.3支持零部件产业发展

为了支持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吉林省逐步建立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且从2006年起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经一汽评估推荐的国产化配套项目,优先列入软贷款和贴息计划,优先享受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支持一汽对所属零部件企业有计划进行剥离,通过改制,带动省内零部件重组,发展模块和部件,打出吉林品牌。吉林省还鼓励外国投资者以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进入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享受外商投资优惠政策。自2006年始,对经营期10年以上、总投资额超过3000万美元的新建外资零部件企业,在其按原有规定享受的“免二减三”政策到期后3年内,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积极引导着零部件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鼓励外资等资本通过多种形式购买、兼并、重组零部件国有企业,并享受国有企业改革的优惠政策。外商并购零部件国有企业后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减员、人员安置和再就业等方面享受国企改制的政策。同时,对原国有企业形成的、确实难以归还的历史欠税,可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豁免。对符合国家老工业基地支持领域的外商投资零部件项目,享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根据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企业实际情况,吉林省还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其策划及零部件出口的意见》,支持零部件出口。

3.4建立汽车产业发展平台

吉林省给予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省级开发区优惠政策,并在办理开发区土地规划、项目建设用地及扩区手续时给予支持,自成立开始3年内,将土地出让金省级留用部分全部返还给开发区。并且对开发区内所需的水、电、天然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考虑。吉林省支持长春建立汽车物流中心,使长春成为国内汽车生产和销售的集散地。还建立了面向全国的汽车零部件仓储、批发、零售中心。建立长春国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建立汽车工业信息网络平台。

3.5环境保障

吉林省创建了汽车主题公园,设立汽车节,组织汽博会,积极宣传一汽和其省内汽车工业,彰显其地位和作用。在全省的机场、火车站、标志性建筑、主要城市高速公路入口处的广告牌位置和价格方面,给予一汽及其所属公司优先权和优惠。将汽车行业服务纳入省市行风测评重点。把省市有关部门对一汽及所属单位服务的测评,纳入省市行风测评重点,对测评结果为不满意的单位通报批评。政府部门为汽车行业开辟了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为汽车行业优先输送人才,要求其省内高等院校合理调整和设置相关专业、学科,积极适应汽车发展的要求,满足其人才需求。政府掌握的人才基金也有一定比例用于从事汽车产品开发和基础研究。加强省内汽车行业企业所需各类人才的培训,吸引人才向省内重点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集聚,发挥其作用。

3.6组织保障

重新调整吉林省汽车产业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一汽主要领导任组长,省政府副省长、长春市市长和一汽集团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省经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等部门负责人、市(州)领导和一汽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建吉林省政府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

4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借鉴

4.1建设汽车产业园区,大力促进企业集群

建设汽车产业园区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政策性,要为企业进入园区投资提供土地、税收优惠,简化办事程序,改善投资环境;二是专业性,进入园区的必须是汽车行业企业或相关支持性企业,要避免大杂烩;三是关联性,进入企业要具有产品或技术的紧密关联,形成同行企业间的横向竞争合作关系和上下游企业间的纵向竞争合作关系。

一般可以采取四种方式促使企业在园区内集群:一是垂直分解,对从事较多零部件生产业务的本地整车企业进行纵向分解,改组成立独立的零部件公司;二是横向组合,即吸引中外企业建立合资经营的整车或零部件企业;三是从外移入,鼓励距离较远的外埠零部件企业迁移到本地就近配套;四是投资新设,即国内外资本在园区内投资新建企业,或外地企业新增投资在当地建立配套企业。为了鼓励企业的当地竞争,对同一种产品,最好吸引两家企业投资生产。

4.2实施模块化布局,突出专业化优势

在汽车产业园区内应实施企业的模块化布局,建立整车和系统供应商主导的模块、部件、零件三级配套体系,形成三层同心圆结构。圆心是整车企业,往外各层依次是系统(模块)供应商、部件供应商、零件供应商。整车企业负责整车的开发和生产,系统供应商负责模块的设计和生产,部件和零件供应商则分别为系统供应商配套生产细小的部件和零件。同心圆结构中,越是往外,配套企业数量越多。由此,同心圆式的模块化布局使汽车工业在一地实现了高度的专业化。按照汽车产品结构特点,一般应形成发动机、底盘、悬挂、转向传动、车身内饰、环境控制、电子电器等七大模块的生产布局。具体布局时,同一模块企业应围绕系统供应商紧密分布,从零件到部件再到模块最好形成厂对厂物流,关联性强的不同模块企业群应在同一园区内相邻而居。

4.3建立互动创新机制,推进集群创新

汽车产业集群建立起来一种集群创新体制,即创新是各种力量集体互动的过程。集群创新包括三种互动机制:一是水平互动,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整车或零部件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既竞争又合作;二是垂直互动,即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整车企业把部分开发任务交给零部件企业,或者帮助零部件企业进行开发,同样零部件企业也可以主动参与到整车开发过程中甚至进行超前开发;三是交叉互动,即产学研联合开发,借此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及时了解科技前沿,又使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实现了产业化。

4.4支持相关服务机构发展,完善集群结构

支持相关服务机构发展,首先,促进各级各类汽车行业协会的发展,去除汽车行业协会官办性质,使汽车行业协会成为代表汽车行业利益,协调汽车行业内企业关系,搜集和沟通汽车行业信息,促进汽车行业竞争合作的民间性机构。其次,促进汽车销售公司、售后服务机构、汽车金融机构和旧车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汽车销售,提升汽车产品的当地需求。第三,建立大规模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专业交易市场,从事批发零售业务,形成大规模流通。第四,建设大型的汽车展览中心,定期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展览会,方便企业进行新产品展示、了解行业动态、获得采购订单等。

4.5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搭建集群平台

汽车产业形成集群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加强软环境建设,针对我国汽车业国有企业多,创新不足等问题,要努力培育创业和创新文化,鼓励本地民营资本进入汽车业;降低市场准入,积极吸引国内外投资;对国企实行资产重组,减少冗员和债务,分离办社会职能;打击地方保护,鼓励竞争;支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力培养和吸引汽车业人才;制定更积极的汽车消费政策,培育汽车文化等。其次,要加强硬环境建设,包括改善道路、交通、通讯等城市公用设施和汽车产业园区供电、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提供优美、整洁的人居环境等。

4.6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加速形成汽车产业集群

从国际汽车产业集群看,汽车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汽车总装厂进行零部件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的聚集而逐步形成,推进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有几种基本方式:①引导总装厂迁移,加速区域聚集。②围绕总装厂迁移零部件,促进有效配套。③分拆“大而全”企业,快速形成集群。④规划汽车工业园或汽车城,引导企业集中化投资。⑤不断提高模块化比重,增强汽车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⑥吸引相关中介机构参与。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外的科研、培训、咨询、检测、金融等单位的共同参与。⑦制定扶持政策,提升集群的制度效应。为了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需要积极参与到集群的发展之中,并根据本地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调整与制订扶持政策,从而形成制度效应。

摘要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纵观全球,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不是汽车产业强国,汽车业的特点决定了构造产业集群在促进其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剖析了广州、吉林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的土地、税收、科技、规划、品牌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两地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经验。

关键词汽车产业集群品牌战略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