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空间联系的城市经济论文范文

空间联系的城市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17 11:07:01

空间联系的城市经济论文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与思路城市流是指城市间各种要素在城市群内相互流动、作用的一种基本形式,包括对流、传导和辐射[7].城市流强度则是指在城市间的活动中,城市外向功能(各外向服务部门功能)所产生的影响量[8],是表征城市与外界联系程度的数量指标。城市流强度作为衡量城市与外界联系的数量指标,一般用城市从业人员作为城市功能量指标,即通过计算该城市某一产业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商来衡量其是否具有外向功能量.本文将运用区位商原理,建立城市流强度概念与模型,对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的主要外向部门的区位商(Rij)、外向功能量(Ei)、城市流强度(Fi)等指标进行测算,分析与比较淮海经济区各城市经济空间联系强度,探寻城市流变化的一般规律.

1.2数据来源城市服务往往通过经济体系中关联度大、辐射性强的行业来实现.利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年)》的相关数据,去除农、林、牧、渔业以突显城市的非农功能,重点关注外向型服务业和第二产业.选取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的采矿业,制造业,电气、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5个行业的单位从业人员数、总从业人员数、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分析各市对外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2城市经济空间联系强度

2.1城市区位商分析根据公式(2)计算出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15个外向服务部门的区位商(表1).区位商大于1,就拥有专业化水平,且越大说明了其专业化程度越高,反之,则没有专业化水平.徐州有7个外向服务部门区位商大于1,其中,采矿业3.1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83.这源于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其矿产资源丰富且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是连接东西南北经济的重要“十字路口”.连云港有6个外向服务部门区位商大于1,但各个部门的区位商很接近,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区位商为1.30.作为淮海经济区重要出海口的连云港,并没有高效发挥出港口的拉动效应,而淮海经济区作为连云港最直接、最重要的经济腹地,也没有对连云港的发展起到载体和支撑作用.淮安、盐城以及宿迁分别有6,6与4个外向服务部门区位商大于1,说明这些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相对较弱.菏泽、济宁、临沂、枣庄、日照、泰安及莱芜分别有5,5,6,4,8,2与5个外向服务部门区位商大于1,其中,济宁、枣庄、泰安和莱芜采矿业的区位商均大于4,说明这4个城市的矿产资源蕴藏量大,采矿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开封、商丘及周口分别有5,4与8个外向服务部门区位商大于1.淮北、宿州、阜阳、蚌埠及亳州分别有2,6,7,8与5个外向服务部门区位商大于1,其中,淮北市采矿业的区位商高达13.86,是居于第二位的枣庄的2倍,成为其第二产业的主导部门.从整体来看,淮海经济区内各城市的第二产业均占有较大比重,而软件业、餐饮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职能领域所占比重较小,说明淮海经济区目前仍集中于传统的生产领域,产业结构层次低.另外,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主要外向服务部门的区位商相比同期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以及环渤海经济区等城市的区位商偏低,说明淮海经济区各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相对较弱,各城市主要外向服务部门的区位商之间的差距并不显著,说明产业趋同现象严重.

2.2城市外向功能量分析根据公式(3)、(4)计算出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15个外向服务部门的外向功能量(表2).徐州、菏泽、济宁、临沂、枣庄、泰安、商丘、周口和淮北的外向功能量Ei分别为14.73,11.99,20.15,13.18,12.41,15.02,14.16,13.34与11.35,说明这9个城市在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空间联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济宁市、泰安市和徐州市的外向功能量Ei分别为20.15,15.02和14.73,居于淮海经济区的前3位,这3个城市在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中的突出地位与其采矿业,电气、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教育和其他服务业外向功能的传导与辐射相关.另外,济宁市的外向功能量比位于淮海经济区几何中心的徐州市高37%,综合比较各部门的外向功能量数值可以发现,徐州只有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交通枢纽地位,但因缺乏具有比较优势的外向型服务业,削弱了其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济宁市只有采矿业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占城市外向功能量的84%,第二产业仍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亟待实现.值得注意的是淮北市,其外向功能量Ei为11.35,采矿业占9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占1%,其他部门外向功能量均为0,作为资源型城市的淮北市第三产业对外服务能力很弱,经济主要依托采矿业外向功能的强劲拉动.淮安、盐城、莱芜、开封、宿州、阜阳和亳州的外向功能量数值介于5~10之间,位于淮海经济区城市外向功能量的中间层次;连云港、宿迁、日照和蚌埠的外向功能量均在2~5之间,位于淮海经济区城市外向功能量的最低层次.这说明空间要素的流动性不强,其辐射能力弱,特别是作为港口城市的连云港,其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发展不甚成熟,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不同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差距并不太大,城市之间对外服务功能弱,反映出淮海经济区内尚未形成一个能覆盖整个区域的核心,空间组织松散,应加快区域中心城市的培育,充分发挥淮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努力打造区域内增长极.

2.3城市流强度分析根据2013年淮海经济区各城市的从业人员数qi,国民生产总值GDPi,利用公式(5)、(6)求出各城市的功能效益Ni,城市流强度Fi,城市流倾向度Ki,具体见表3.表3反映出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在区域中的联系地位:高城市流强度值的中心城市为徐州和济宁,是区域经济的集聚与辐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的中心城市为菏泽、临沂、枣庄、泰安、商丘和周口,是区域次级辐射中心;低城市流强度值的中心城市为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日照、莱芜、开封、淮北、宿州、阜阳、蚌埠和亳州,是地方市域的集聚与辐射中心.徐州、济宁的城市流强度分别达到931.73亿元和836.61亿元,对周边城市具有相对较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因此,可以作为淮海经济区的双中心城市.另外,通过分析Ei和Fi,各城市的第二产业职能均占有较大比重,而房地产、商业、社会服务等职能领域所占比重较小.这反映了淮海经济区目前的外向功能量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区域仍集中于传统生产领域的现实状况.上述对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的城市流强度分析表明其存在结构性差异.本文引入城市流强度结构公式,用数量比来描述组成城市流强度的因素,进而解释这种结构性差异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10].从公式Fi=GDPi•Ki可以看出,城市总体实力和城市流倾向度构成了城市流强度,且城市流强度的大小也由他们之间的相对比例决定。利用公式(7)、(8)对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的GDPi,Ki值进行同一化归,得到GDP′与K′,并作出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的城市流强度结构图(图1).从图1可以看出,淮海经济区各城市综合实力与城市流倾向度的结构性差异: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徐州和济宁的综合实力较高,是淮海经济区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城市,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处于中游水平.两个城市的GDP′>K′,说明二市的城市流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综合实力;特别是徐州市的GDP′要明显高于K′,其相对较低的城市流倾向度则反映了徐州市的综合服务能力不强.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两大区域中心城市,从城市发展成长视角来看,今后要稳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健全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大对其他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菏泽、临沂、枣庄、泰安、商丘和周口为中城市流强度值城市.其中,菏泽、枣庄、商丘和周口4个城市的K′>GDP′,尤其是商丘市的K′居于该层次中的首位,K′远高于GDP′,城市流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故今后不仅要努力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还需重点增强综合实力.与菏泽、枣庄、商丘和周口四市相反,临沂、泰安两市的GDP′>K′,城市流强度主要受城市综合实力的影响.在今后的发展中,这两市要想成为区域副中心,应加强城市分工协作,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从而增强对外服务能力.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有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日照、莱芜、开封、淮北、宿州、阜阳、蚌埠和亳州,其中,连云港、淮安、盐城和日照四市的GDP′>K′.显然,他们的对外服务能力不强,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着眼,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服务功能相当必要.而宿迁、莱芜、开封、淮北、宿州、阜阳、蚌埠和亳州等市,其K′值均不同程度地大于GDP′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淮北、宿州和亳州三市较低的城市综合实力与较高的城市流倾向度之间形成极大的反差,这3个城市虽然不具备较高的外向功能量,但由于各市从业人员总量均很小,因此,以单位从业人员外向功能量来测算的城市流倾向度均较高.而盐城市由于从业人员数量巨大,因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它的功能效益与城市流倾向度.因此,要加强这3个城市的外向联系能力,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其综合经济实力,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上,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区域外转移,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外向带动型新兴产业,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与综合服务能力.

3结语

通过对区域城市经济空间联系强度的分析与比较可知,淮海经济区内各城市发育程度较低、城市流强度弱,尚未形成城市联系密切的高密度城镇群体,城市间经济联系较弱.因此,从增强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联系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既要提高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又要提升其综合服务能力,把加强城市的辐射带动和扩散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在提升城市外向服务功能的同时重视城市内部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区域内各城市的全面均衡发展.目前,淮海经济区内缺乏一个或多个经济综合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区域核心城市,从所选取的指标测算结果来看,位于淮海经济区几何中心的徐州市对外服务功能弱,集聚经济效应不明显,未来应重点培育2~3个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显著的区域中心城市.区域内其他城市要明确功能定位,立足于各自的特色产业部门来制定发展战略,建立合理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实现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淮海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趋同现象严重,这使得区域内城市间协调程度低,城市间的集聚与传导功能不强,经济联系受阻,本该区域合作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有所缺失.因此,政府部门应成立跨区域组织机构,打破行政壁垒,制定并合理推行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政策,建立互补互促的产业布局,加强淮海经济区内各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促进经济一体化进程.淮海经济区的发展还要积极与区域外经济组织合作,不断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发展成熟的城市群的联系,努力实现沿海地带经济“低谷”的隆起.研究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空间联系的强度差异,对其他经济欠发达省级边缘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另外,本文在计算城市外向功能量时没有考虑不同行业所占有的权重,有待于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作者:王洁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空间联系的城市经济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csjjlw/67018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