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系统设计范文

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系统设计范文

时间:2022-05-10 03:21:01

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系统设计

1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方面,结合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重点包括3方面。首先,与其他信息网络平台相连,收集经济、环境、人居、制度、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并建立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共享,减少收集的时间、人力与物力,并持续有效地更新数据,为回顾性评价奠定基础;其次,信息系统中有各类绩效的模型,可以让决策者通过简单的操作获得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跨越学科专业等障碍从不同层面快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为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保证;此外,信息系统向用户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信息,实现信息的公开化与共享化,并且为用户提供交流监督的平台,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促进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总之,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是集信息收集与管理、模型管理、信息与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各方面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1.1信息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生态文明绩效管理过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绩效反馈,构成一个有效的循环程,如图1显示,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理念是要全面体现生态文明绩效管理全过程思想。(1)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以及指标,并结合生态文明分区模式的设定,以及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绩效周期内地区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是什么(量化和非量化),即明确绩效指标和权重。绩效计划要重点阐述各地区的发展方向以及重点方面。(2)持续有效的绩效实施在建设过程中,评估方可以收集地区的工作数据、信息、资料并分析,给予该地区一定的指导意见;地区可以将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障碍问题咨询评估方或是相关专家,有效地沟通,共同促进绩效实施。(3)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考核绩效包括3方面,如图2,一是努力程度的考核,反映该地区通过实践努力在往年的基础上,进步的程度;二是水平差距的考核,反映该地区在同一模式下,与其他地区间的差异程度;三是投入水平的考核,反映该地区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期的投入情况。前两者是在投入上的结果体现,投入考核反映的是隐形绩效,政府在科教文卫事业、环保事业等方面的投入与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程度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间存在着滞后现象,投入考核是对政府持续有效投入的肯定。(4)建立有效的绩效反馈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各地区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各地区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并及时与各地区进行沟通,调整绩效计划。此外,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其他接口相连,比如建设生态文明的规划政策以及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等。为了满足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如图3,信息系统至少要包括数据采集、管理和查询模块,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指标库,依据基于分区模式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估体系、评估指数和权重计算方法构建系统的方法库(模型库),绩效评估结果显示模块等,数据更新和维护模块数学模块。

1.2信息系统主体需求分析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多主体的信息交流窗口。基于中国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政府组织是城市管理的代表和主导,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中心位置,是城市管理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它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建设,结合西方自下而上的管理体制,社会各界对政府管理起到积极推进、监督的作用,因此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参与主体主要有3类,见图4,第一类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可以在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自评,了解该地区发展的薄弱之处以及可取之处,是一个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途径,得到的结果可以公开或是不公开;第二类是上级政府,上级政府可以在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对下级政府考核,了解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从宏观上约束和引导,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得到的结果公开;第三类是公众、企业或是第三方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动态并反映实际情况,此外,第三方组织可以收集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给政府一定的反馈意见,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监督反馈过程,得到的结果公开。

2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框架

2.1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目标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对海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加以处理和选择,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从三维空间上展示出来,利用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更清晰的了解生态文明建设中各阶段各部分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意识的变化,寻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不足和偏差,以便使城市生态化进程中的各种决策方案能够不断调整和实施,最终达到高效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具体表现为几下几方面:(1)整合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制度、文化意识和投入等信息,开发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基础信息库,以实现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数字化,并通过信息网络来及时更新、更正各种信息,提高管理者在决策工作中的时效性。同时以信息库为平台,方便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和联系。(2)整合并利用评估指数模型、权重计算模型来构筑面向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在收集各部门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计算地区的努力程度、水平差距、投入水平等,并将计算结果用于生态文明绩效评价系统,对整个生态文明状况和发展潜力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评估,从而为城市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提供良好的支持。(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城市的社会经济信息和生态环境信息进行空间的可视化表达并通过空间分析,将生态文明管理系统中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紧密结合,使各种属性数据能够明确的显示在GIS技术支持的空间构架中,同时构架中的各要素点的属性数据能够实时的自由的进行更新。这样,就将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元素化并灵活的展现出来,并将各元素通过模型计算出的结果,以图、表等形式表示出来供决策或是参考。为管理者进行空间决策和管理(如生态功能区划、产业布局等)提供决策支持。(4)利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络,将整个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中所掌握的信息共享和出去,既可以使管理体系中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决策相互协调提供方便,又可以使整个管理体系中除政府之外的其他要素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可能。同时也作为平台来方便和促进企业、第三方组织等管理要素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相合作,而政府的各项决策也能更多的为公众了解并接受公众监督,使公众的意见能够为政府所接受和采纳。

2.2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依据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目标,以及国内外的信息系统实际应用实践,将面向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相应的划分为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和人机接口。另外还要考虑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在整个系统中的相互融合,信息的传递、交换、共享、安全和统一管理等,综合各种因素和需求,构造出了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具体结构见图4。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框架采用的是二库三单元结构,二库指的是数据库和模型库,三单元由数据库单元、模型库单元及人机对话系统单元组成。(1)数据库单元包括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两大类,其中属性数据可以由目前比较成熟的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对于空间数据则由专业的GIS软件如MapInfo、ArcGIS等进行管理。数据库的特点:①数据的来源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资源、文化意识各个方面,大量的数据通过数据库管理软件(如Access等)的强大功能,按照所属部门、种类等要素进行分类,每个大类一张数据表的形式来分开储存,以方便查找和使用。②数据库的设置必须满足各种层次、各种类型、不同使用者的使用要求。③数据库的数据必须考虑到与有关模型的匹配问题。④数据更新要及时方便,基础信息的来源与其他端口相连,比如中国年鉴、省市统计、社会经济、地方志、行业数据等。数据库单元为绩效管理提供初级支持。(2)模型库单元包括字典库、文件库以及模型库管理系统组成。①模型字典库存放模型的描述信息(限制条件、约束、参数规模等)和模型的数据抽象(即模型关于数据存取的说明),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模型的查询、修改和选择等功能提供方便。②模型文件库是模型库的主体,包括源程序文件、执行程序文件以及说明文件,按照模型的分类存储于不同的文件目录中。③模型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模型的建立、维护、调用、查询、运行、检查和评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模型库为数据的分析与整理提供途径。数据库单元和模型库单元是设计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为了信息系统操作的方便性、有效性,数据库和模型库向操作模块提供相应的数据与模型,为绩效管理提供进一步支持。(3)人机对话系统是人与系统的共同完成生态文明绩效管理过程,系统在数据库和模型库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明绩效评价向人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及地区的绩效评价结果,而人利用系统提供的信息分析、判断、预测、调节方案。通过人机互动模式,使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完善、实用并具有高效性。

2.3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在实践操作中,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被简单的看作是一系列模块的集成,模块指的是具有输入和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内部数据四种属性的一组程序语句[5]。其中,输入输出和逻辑功能是其外部属性,反映功能,是可见的;运行程序、内部数据是其内部属性,反映具体实现途径,是不可见的。模块化的运行模式易于理解、设计、测试和维护,往往可以将较为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个个简单问题的集合,将工作量分散到各个工作组以集中力量解决各个问题。根据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具体需求,可以将整个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以下几个大的功能模块,见图5。(1)数据管理模块。根据操作命令的需求,调用数据库中的基础信息进行编辑、输出与更新。编辑后的数据供绩效评估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使用。(2)查询检索模块。对有关城市基本状况、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等信息的查询,同时结合GIS技术可以进行空间上的各种信息查询,如受保护区域、绿化面积、产业布局等,信息的调用来自数据库。(3)图层控制模块。对城市的各种栅格地图、遥感影像及矢量图层的显示进行控制,如放大、缩小、平移以及对图层的修改编辑等,数据的调用来自数据库。(4)信息交换模块。一方面汇总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的政策、消息,供政府各部门有效地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为公众了解最新进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反映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建议、看法,对于公众的疑问以及意见,相关部门给予回应,同时为了了解公众的意愿以及对生态文明落实的满意度,在网上进行的无记名、自愿的投票调查。(5)模型管理模块。根据操作命令的需求,通过模型字典库调用模型库中的相关模型进行储存、编辑与更新。(6)绩效评估模块。根据生态文明三维评价指标体系,调用数据管理模块中的相应的数据与模型管理模块中的相应评价模型,从3个方面绩效考核评价分析,一是构建由衡量同级不同地区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差距指数,二是衡量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生态文明建设程度的进步指数,三是衡量同一地区一年间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水平的投入指数,最后汇总不同地区的绩效分数,即差距绩效、进步绩效、投入绩效,并分别将同一发展模式的各地区进行排名,对生态文明绩效评价的结果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并指出将来发展的途径与重点。为管理者做出各种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也为公众提供进一步了解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途径。(7)系统管理模块。进行维护和用户管理,系统维护由管理员来进行更新和管理系统,用户管理功能将用户按不同使用级别分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用户,普通用户只具有系统信息的浏览、查询和使用功能,而管理员则负责系统日常的数据更新、维护和二次开发。

3结论与展望

基于生态文明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具体需求,提出了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构想,阐述了设计原理,并对其具体的系统组成结构、各模块构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的重点在于(1)将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的需求分析融入到整个信息系统的设计中,在数据库、模型库、人机对话系统等部分的设计处处着眼于绩效管理需求,并提出了基础数据收集整理———模型分析处理———生态文明绩效评估———决策者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决策选择的基本过程;(2)将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与数据库、模型库应用结合起来,将地区基本状况空间化具体化的表达给使用者,从而使使用者能够得到更直观更形象的信息;(3)根据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中各种决策所面临的数据量大、变化多等情况,进行较为完善的系统管理维护和后续开发接口设计等,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地区状况,以真正符合决策者的决策需求并给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信息;(4)根据实际的需求,在数据库和模型库的支持下,增加或更新模块来解决问题,使得使用者更好的获取信息。为了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具有实用性与操作性,还需进一步开发软件程序设计界面以及推广使用,此过程还任重而道远。

作者:倪珊袁博牛冬杰陆雍森包存宽单位: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生态文明绩效管理系统设计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