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的辨析范文

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的辨析范文

时间:2022-03-27 10:41:07

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的辨析

一、朝鲜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一)内部有利条件

1.朝鲜劳动党更加重视发展经济民生。朝鲜劳动党深知经济民生长期困难有可能导致民心动摇、危及政权稳定,南北竞争中的劣势固化则潜伏着被吃掉的巨大危险,拒绝变革和融入国际合作只能坐以待毙。主政后的一系列讲话和活动充分表明了朝鲜劳动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在2012年4月15日的演说中指出:“让人民不再勒紧腰带,尽情享受社会主义的富贵荣华,这是我们党坚定的决心。”另据报道,多次强调:“过去可以没有粮食,但不能没有子弹,如今是可以没有子弹,但一定要有粮食。”这反映出改善经济民生的危机感、紧迫感和对经济民生的重视。引人瞩目的是,2013年3月末,朝鲜召开党中央全体会议,通过了经济与核武力建设的“并进路线”。加强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部署和指挥。10月,朝鲜政令,将“国家经济开发总局”升格为“国家经济开发委员会”。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朝鲜在坚持发展核武力的同时,试图将更多精力和资源转向抓经济和民生。朝鲜劳动党政策转变的依据是,经过三次核试,朝鲜已经拥有了维护国家安全所必需的基本核遏制力,这一重要变化决定了全党必须将工作重心由建设“政治强国”和“军事强国”逐步转向建设“经济强国”。正是在“并进路线”提出的前后,经济和民生在朝鲜劳动党工作日程上的位置显著提升。2013年朝鲜六方会谈首席代表李勇浩在“纪念六方会谈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上说,第一委员长现在最优先考虑的是经济,其最近现场视察的90%都与经济相关。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朝鲜政策重点开始进行转变。“张成泽事件”对朝鲜内部“革新”和对外经济合作不可能不产生任何影响,局部和个案的调整可能难以避免。但应当看到,朝鲜劳动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是亲手制定的。振兴经济、改善民生是朝鲜稳定、发展的唯一出路,不会因为张成泽垮台而改变。事件发生后,朝鲜立即通过各种渠道传出“原有政策不变”的信号,并且照常允许20国集团和国际金融代表团考察开城工业园区,这有助于打消人们的种种疑虑和担心。

2.朝鲜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遵循。在世时,在内部革新和对外经济合作上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探索和实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制定实施《合资经营法》;90年代初实行经济“革新”、“改造”措施,设立罗津、先锋开发区;2002年7月推行“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同年9月颁布《新义州特别行政区法》。在南北合作方面,朝鲜与韩国合作开辟、运营开城工业园区、金刚山观光特区等。这些举措虽然没有全面实现和取得预期成功,但它们留下了一系列重要启示:(1)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必须努力实现建设“强盛国家”的目标;(2)改善经济和民生攸关社会主义的命运,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3)必须树立“新思维”,抛弃陈旧观念,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4)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方式并非完美无缺,必须在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和“改善”;(5)社会主义也要讲“效益”,必须承认和运用价值规律,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6)自力更生并不排斥国际合作和争取外援,要适应和学会“与资本主义同寝”,采用开发区、特区等方式吸引外国资金技术发展自己等等。开创了探索改变现状的先例,成为后人变革图新的精神动力,同时他留下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也为后人继续探索指示了方向和路径,意义不可低估。

3.朝鲜已经付诸具体行动。2012年以来,在直接领导和推动下,朝鲜内部积极、稳妥地实行“改善经济管理”的试点,采取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经济举措”。在农村,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农户承包制”,实行新的农产品分配制度,给予农民处理剩余农产品的自主权;在城市,扩大实行“独立核算制”企业的范围,赋予工厂和企业更大的生产、管理权限,包括外贸出口、招商引资自主权,计划外多余产品处理权,工资决定和奖励职工的自主权等。此外,朝鲜还在商业流通领域进行新的探索。主政以来着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开创了新局面。继2010年7月将“合营投资指导局”升格为“合营投资委员会”之后,于2013年5月末颁布了《经济开发区法》,不断补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做出在全国各道都建立经济开发区的决定。目前,除已有的罗先经济贸易区、黄金坪威化岛经济区、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观光特区外,又增加了包括“开城尖端技术开发区”等14个经济开发区。每个道都辟建了经济开发区,要求因地制宜地发展并体现自己的特色。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执政以来在“改善经济管理”和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都与的思想和实践一脉相承,是思想和实践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而推行“朝鲜式”经济变革在推进力度和实际进展上均已显现出超越前人的势头。

(二)外部有利条件

首先,东北亚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对朝鲜会产生推动作用。东北亚地区国家先后提出的“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环黄渤海经济区”、“环日本海经济区”等合作构想,促使次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拓展和高涨。中日韩三国正在推进构建双边和多边自贸区,其中中韩自贸区有可能率先取得成功。在亚太地区,APEC及“东盟+中日韩”等合作体把区域合作不断提高到新水平。形势逼人,朝鲜只有跟上潮流,才有可能抓住和利用所出现的机遇,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如果朝鲜长久孤立于国际经济合作之外,则其最终将难以逃脱落伍和被边缘化的命运。其次,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经验对朝鲜发挥着重要启示和推动作用。在世时十分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他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处处可见中国经验的印记。进入时代,朝鲜不应该也不可能照搬中国经验,但是重视借鉴和学习中国不会改变。中国以不断增强的实力和辐射力为后盾,已有足够能力主导建立中朝跨境经济合作体,“两岛一区”联合开发同“长吉图开发计划”相互联结,既可为中国东北地区开发增添助力,也可为朝鲜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构建桥梁和管道。“张成泽事件”对中朝“两岛一区”合作项目可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该合作项目绝不是张成泽个人意志的产物,应当视为朝鲜劳动党对外经济合作路线的组成部分,符合朝鲜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按照互惠互利原则进行的,半途而废会使朝鲜受到更大损害。相信经过平等协商和整顿、调整,“两岛一区”合作项目会继续推进并取得预期成果。

再次,朝鲜总体安全环境存在着缓和、改善的空间。尽管有关国家在朝鲜半岛追求的利益和目标不同,但其政策的共同之处是不希望发生冲突和战争、破坏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现状,期望朝鲜“软着陆”并逐步走上正常发展轨道。这对朝鲜参与和扩大东北亚经济合作有利。当然,朝鲜坚持拥核造成的巨大障碍一时还难以消除,但是“无核化”与有限度的经济合作并行的路径有可能被有关国家接受,这将相应减少朝鲜开辟对外合作管道的阻力。韩国总统朴槿惠执政后修正了李明博时期的对朝鲜强硬政策。“半岛信任进程”改变了韩国前任政府“朝鲜弃核”与经济合作挂钩的做法,同朝鲜携手重新启动被关闭的开城工业园区即是一个重要步骤。这说明朴槿惠政府不会重蹈李明博政府“不弃核即不合作”的覆辙,这为朝鲜保留了通过南北合作间接参与地区经济合作的管道。

二、朝鲜融入国际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

朝鲜融入国际经济合作还存在着一些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制约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安全环境羁绊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西两大阵营的冷战终结为彻底改变朝鲜半岛冷战格局带来一次重要机遇。中国做出与韩国建交的重大决断,出发点之一就是促进美日等西方国家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从而结束半岛冷战。但是,美日等西方国家从本国狭隘利益出发,固守冷战思维,坚持对朝鲜的敌视政策,导致半岛冷战遗留继续存续并进一步发酵。“停战机制”没有转变为“和平机制”。朝鲜半岛依然处于“非战非和”的状态,这是造成半岛局势长期紧张对峙的根源所在。国际范围的冷战终结并未给朝鲜带来正常发展的机会,反而加剧了朝鲜的国际孤立和经济危机,紧接着金日成去世和严重洪灾又产生巨大冲击,给朝鲜的困难雪上加霜。面对空前严峻的内外形势,以“先军政治”、“核武装”及“走边缘”、“超强硬”的策略,应对外部的“扼杀”和“颠覆”。但从实际结果看,这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对安全威胁的过度解读和应对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对朝鲜融入国际经济合作形成难以突破的阻碍。这些负面效应除了实行“军事第一”政策加剧了资源配置扭曲,增加了产业结构由重工业、军工产业向农业、轻工业转变的难度,对融入国际经济合作形成“经济制约”以外,还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一再采取“超强硬”、“走边缘”做法,损伤了朝鲜的国际形象和声誉,不利于争取同情和拓展外交渠道;二是为美国强化制裁、施压提供了口实,刺激韩美不断强化共同应对态势,导致紧张对抗升级。由于缺少安全感,外商难以放心进行投资。“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后,南北对立急剧升温,双方对话、交流全面中断,作为双方合作象征的开城工业园区陷入危机,韩美对朝鲜联合威慑态势不断强化和升级。韩国对朝鲜制裁至今仍未解除,这对朝鲜扩大国际经济合作造成巨大障碍。两起事件的深刻教训值得记取。

(二)核武研发瓶颈

朝鲜推进核武装违反联合国有关决议,挑战国际核不扩散体系,违背自己一再做出的郑重承诺,恶化地区安全形势,加剧区内军备竞赛,严重威胁有关国家和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因而理所当然遭到强烈反对和坚决抵制,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朝鲜拥核的道路行不通。朝鲜试图以“核武入宪”、高调威压、外交运作等手法迫使国际社会承认其“有核国家”地位,借以实现拥核局面的固定化,但由于违逆大势,只能是一厢情愿。如果朝鲜硬要坚持推进核武装,最终有可能陷入更加艰难和危险的境地。拥核对朝鲜融入国际经济合作形成巨大障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安全环境大为恶化。朝鲜第三次核试后,美韩日已将朝核视为“实际威胁”,已经动员一切可能的手段,特别是军事手段,全力进行遏阻和封杀。其中包括:不断强化联合警戒态势,甚至推进三边军事合作,进行规模更大、配置更尖端的联合军演,加紧启动“核保护伞”,积极推进区域导弹防御系统,大力发展更具威力的尖端武器等。2013年10月2日,韩美出台“针对性遏制战略”,拟在发现朝鲜使用核武器迹象后,联合启动韩美海、陆、空力量,采取先发制人的威慑战略,包括美国提供核保护伞、常规武器打击、启动导弹防御系统等。这说明应对“朝鲜核威胁”已经排上韩美两国的日程。“针对性遏制战略”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全面、强大的遏制和威慑,把朝鲜的核武变成不可使用的“无用之物”,这带给朝鲜的是更加巨大的安全威胁。朝鲜发展核武力是为了“绝对安全”,但结果却使自己变得更加不安全。

二是国际处境更趋严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朝鲜发展核武力不符合世界潮流,得不到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只能成为众矢之的而日陷孤立。朝鲜每一次核试和导弹试射都难以逃脱联合国和有关国家的强烈谴责和严厉制裁,外部资金、技术获取通道被阻断,这必然加深其孤立处境。各国企业和商家都不可能放手对朝鲜投资。在与国际市场隔绝和无法利用国际资源的情况下,朝鲜难以实现政策重点的调整和转移,经济和民生建设无法正常进行,要想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难于登天。需要强调指出,实现半岛无核化是中国坚定不移的立场,朝鲜发展核武严重威胁中国周边安全。主席2013年访美时,两国首脑就“绝不容许朝鲜拥核”达成共识。2013年APEC会议期间,主席同朴槿惠总统举行会谈,重申中国“反对朝鲜拥核”、“坚决反对朝鲜再次进行核试”。中国绝不会拿原则做交易。如果朝鲜不顾中国的立场和苦心劝告一意孤行,中国将更加坚决地支持并严格履行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决议。中国是朝鲜的近邻,如果失去中国的声援和支持,朝鲜的国际处境将更加艰难。

三是经济困境不断加深。朝鲜期待核武力强化之后,“不再增加国防费用也能够决定性地加强战争遏制力和国防力量,从而可以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但实际情况很可能相反。朝鲜今后为实现“从质量上扩大和强化核武力”和“完备核武力经常性的战备态势”,即“核武器实战部署”两项主要目标,在继续扩大核燃料和核弹头生产的同时,重点需要实现核武器小型化、轻量化、精密化和提高爆炸威力,还必须解决投射手段问题,包括中远程导弹搭载,需要进行多次核试和导弹试射,并要进行指挥、通信、情报等方面的技术及设施建设。有核国家的经验显示,核武开发、生产阶段的费用相对较少,如美国就不超过10%,占大头的是各种投射手段的研发费用,约占50%;其次是指挥、通信、情报技术和基础设施费用,约占25%。按照这一测算,倘若没有大大超过第三次核试以前投入规模的追加预算,朝鲜要实现其核武力建设目标是不可能的。

可能采取的办法有三条:一是依靠“苦难的行军”一类的办法继续让人民勒紧腰带,但生活长期困乏易生民怨,影响民心和社会稳定。朝鲜已经认识到此路不通。二是通过扩大外贸、吸引外资等渠道获取外汇。但在被制裁、封锁和孤立的环境下,靠正常的国际经济活动扩大外汇来源也必然寸步难行。三是继续牺牲轻工业等民生产业以发展核武。这将进一步加剧产业和经济结构失衡,导致更为严重的危机。前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苏军备竞赛。一些美国和西方战略家主张用核武开发和军备竞赛“拖垮朝鲜”,实际上就是从苏联垮台的历史中获得了灵感。殷鉴不远,值得深思。

(三)经济体制障碍

朝鲜自身的实践已经证明,经济体制障碍是其扩大和融入国际经济合作的巨大绊脚石。朝鲜迄今以来在建立自由贸易区和招商引资上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实际收效不大,未能取得预期成果。外部环境恶劣、经济形势不好、基础设施落后等都是具体原因,但体制障碍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验无不证明,市场机制和开放体制是融入当今国际经济合作体系的基本条件,但这也正是朝鲜尚不具备的。朝鲜已开始承认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但只是在旧体制上实行“嫁接”和利用;采取“自由经济区”和“特区”等做法,并非发展战略转轨,而是注重从功能性上加以利用。为阻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和污染,朝鲜的“自由贸易区”和“特区”实行“蚊帐式”、“孤岛式”和“走廊式”开发,切断了同世界经济的有机联系,丧失了必需的腹地和支撑。开发区和特区内部实行市场经济规则并采取投资优惠政策,但需要不断完善和真正落实,最重要的是必须努力改变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观念缺失导致的朝令夕改、有法不依、失信毁约等现象,解决投资者因缺乏信心,不敢对朝鲜进行大规模长期投资的关键问题。

三、初步结论和相关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对朝鲜参与和融入国际经济合作问题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看法,并促使我们做进一步思考。

第一,朝鲜具有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迫切需要、强烈愿望和不少有利条件,并且为参与和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做出了可能的努力,为继续前进打下了基础。认为朝鲜固守“僵化”、“闭锁”政策,不可能参与和扩大国际经济合作的看法不符合实际。笔者认为,朝鲜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别国的有益经验,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朝鲜式”发展道路,通过不断实施“改善”、“革新”措施和积极利用国际形势的有利因素,有可能在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渐进地扩大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为最终全面融入国际合作体系打下基础。朝鲜目前还无法全方位融入国际经济合作,但完全能够局部切入和参与。可以预见,主政后在经济开发区和特区建设上将更加积极和追求实效。首先重点搞好中朝“两岛一区”联合开发计划,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与韩国的合作,逐步恢复和提升开城园区和金刚山特区的运营,包括实现开城园区的国际化,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展“据点式”开发的范围和规模。随着南北紧张对峙缓解,在内、外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一些处于停顿状态的双边、多边合作项目有可能逐步提上日程。果真如此的话,朝鲜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可能出现新的局面。

第二,朝鲜目前虽已具备一些参与和扩大国际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但还远未达到完全融入国际经济合作的要求,不足以抗衡、克服现存的巨大障碍。由于存在安全羁绊、核武瓶颈和体制障碍,目前要求朝鲜全方位融入国际经济合作无异于让一个身套枷锁的人翩翩起舞。在空间和渠道被大大压缩的现实条件下,朝鲜只能部分和有限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并且举步维艰。这种参与将会随着制约因素的起伏消长而呈现快慢高低的变化,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暂时停顿乃至于倒退都难以避免。从长远看,朝鲜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参与度乃至于国家发展道路及前途都将取决于上述三大制约因素能否得到消除。如果能够突破核武瓶颈、消弭安全羁绊,进而解决体制障碍,朝鲜融入国际经济合作的道路就会畅通。借助自身优势和外部资源,其发展速度可能超出人们的想象。按此发展,朝鲜就会由为生存、安全和生计而焦心,变为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相反,如果不能克服三大制约因素,朝鲜的未来前景很难乐观。

第三,核武装是朝鲜融入国际经济合作的核心障碍。以核武装保安全、求发展的道路行不通。坚持核武装最终有可能把朝鲜拖垮。唯一正确的道路是及早实现无核化。世界局势和拥核的边际效应都在不断变化,朝鲜拖不起,不能等世界无核化大局已定时再考虑落实半岛无核化目标。朝鲜应当从国家根本利益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当机立断采取主动弃核的大战略,以无核化为杠杆,撬动正在走向固化的对抗格局,推动构建朝鲜半岛和平机制进程,争取实现长治久安和和平发展的宝贵机会。朝鲜弃核会换来半岛由停战机制向和平机制的转换、与美日等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融入国际经济合作的机会以及经济振兴必要的外援等。这是对朝鲜根本和长远利益的最好坚守。

第四,朝鲜长期孤立于国际经济合作体系之外,这种局面极不正常,无论对朝鲜还是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都极为不利。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对此负有重要责任,应当为早日结束这一不正常局面做出应有的努力,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地为朝鲜进行内外政策调整和国家正常发展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美国是朝核问题的重要一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掌握着解决朝核问题的钥匙。美国应该摒弃冷战思维,不要把朝鲜半岛作为实现“再平衡战略”的抓手。美日和西方要认真纠正屡犯误判朝鲜形势的错误,不要把政策重点放在等待“朝鲜崩溃”上。对违规行为适当给予制裁、惩戒是必要的,但不能把施压、制裁和封锁作为万应灵药。要从解决问题的诚意出发,把立足点迅速转到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上。在实现朝韩由停战机制向和平机制转换和关系正常化之前,要积极鼓励朝鲜实行内部革新和扩大对外交往与合作,为朝鲜正常发展和贴近世界创造条件。

第五,韩国的对朝鲜政策是决定朝鲜能否扩大和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李明博政府对朝鲜的强硬政策和“经济合作与弃核挂钩”的偏执做法,已被证明无效且有害。朴槿惠政府汲取前任政府的教训,采取“半岛信任进程”政策,对打开韩朝长期僵持、对立局面有利。但是也要看到,要想促使朝鲜接受“半岛信任进程”,在南北缓和、合作上见到实效,韩国尚需做出大量真诚的实际努力。对朝鲜无节制实行高压、威慑,不可能不破坏南北信任。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无疑是正确的,但不能滑向没有无核化就不搞经济合作的极端。经济合作应成为促进半岛无核化的手段。重新恢复开城工业园区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建设“韩朝经济共同体”应当成为促进朝鲜半岛走向和平、繁荣和统一的一项大战略。构建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从根本上消除朝韩对立和对抗符合韩国根本利益。这决定了韩国在对朝鲜政策上必须立足于国家和民族利益从长计议和从大处着眼,对美国的半岛政策不能照单接受。

作者:曹世功单位:中国亚太学会朝鲜半岛研究会

被举报文档标题: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的辨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ngjizazhi/sjjjyzzzz/64127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