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育审计促进教育治理创新发展的途径范文

教育审计促进教育治理创新发展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2-09-03 08:51:18

教育审计促进教育治理创新发展的途径

[摘要]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省域范围促进教育治理的视角,指出制约山西教育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常态;教育审计;创新发展;教育治理

内部审计作为教育治理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内部审计需要紧跟教育改革和审计改革的步伐,适时调整思路,推进审计服务的供给侧改革,谋求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监督服务的职能作用。

一、山西省教育内部审计发展现状

(一)组织体系不完善山西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内审职能设在财务处;没有独立的经费预算;即使开展内审工作相对较早的省属厅管高等学校,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比例也仅有49%;第一行政责任人分管内部审计工作的占61%;内审人员配备严重不足。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山西教育内部审计发展呈现不均衡态势,且发展强弱和行政级别高低有正相关性。30%的学院已有审计业务开展,但内审机构和人员配备比例偏低;独立学院、专科学校、高职学校和中专学校内审业务覆盖面偏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配备不足;部分市教育局设置了内审专岗或审计领导小组等非独立编制内审机构;县辖区域范围内教育单位基本没有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三)审计业务类型需要转型山西教育内部审计业务领域正逐步深入,如出席各种经济决策和相关会议、参与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等,业务覆盖范围较以前更宽更广,内部审计作为管理助手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但是这种较宽广的业务覆盖范围仅存在于大学内审工作中,且只有部分业务涉及内部管理的内容,内审机构并没有开展政策跟踪、内部控制和效益等管理审计业务。

(四)委托审计监督管理亟待加强由于各教育单位内部审计力量的不足和社会审计第三者身份的客观性优势以及教育发展对审计评价的迫切需求,委托审计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补充。但由于没有委托审计的管理经验或委托审计管理机制欠缺,很多内审机构对委托审计的程序管理和责任划分存有疑虑,对委托审计遵循的标准不了解,不知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委托审计质量管理尤其是工程项目审计的质量管理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对委托审计的监督管理和业务引导成为当前山西教育内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审计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科技强审,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创新审计技术方法的必然选择。1990年,山西省审计局开发出我国第一套通过审计署鉴定的“工业企业财务收支审计软件”,可见山西审计信息化起步较早,但并没有延续这种发展态势,配备有审计软件的单位仅占17%,审计作业虽然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纸、笔和算盘,但仍处于计算机辅助的初级阶段。

二、内部审计促进教育治理创新发展的路径

山西教育内部审计发展滞后,有历史原因也有政策落实问题。振兴发展既需要创新发展思路也需要量体裁衣、因地制宜。既不宜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也不能因循守旧、过于保守,需要从基础工作做起,扎实推进。

(一)构建完备的管理体制由于优先发展的政策支持,教育部门担负着大量管理任务,内部审计仍需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其参谋助手作用,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治理服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率先组建独立的内审机构,配备专职内审人员,并由主要行政负责人分管内部审计工作。同时指导检查教育系统11个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下属的县教育行政部门和行政辖区内各单位,根据要求和实际需要组建内审机构、完善领导机制、配备审计人员并保证职权和资源供给。

(二)完善内审制度体系完善的内审制度体系是依法审计的基本保障,也是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规范审计行为的基本手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内审机构负责本部门内审工作实施,并承担指导辖区内审计工作的职责,应发挥主动引领作用,构建完善自身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的同时,指导辖区内各单位建立健全内审制度规范。应密切结合本省本行业实际情况,依据省级以上行政规章和法律法规以及内部审计准则制定教育系统内审规范。制度体系构建应以审计管理制度体系和审计业务质量控制体系为主,内容应涵盖机构设定、人员、职责、权限、行为、程序、职业道德及工作内容、标准、绩效和奖励机制等方面内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内审机构应力求做好顶层制度体系设计,优化各级制度衔接,分层强化责任并督促落实,按照程序化、科学化原则完善内审制度体系,为实现依法审计、科学审计提供制度保障。

(三)分类分层推进内审工作结合山西教育内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内审机构需要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单位内审发展强弱程度,分类分层制定内部审计发展规划和目标,统筹谋划,分层分类指导,推进教育审计整体发展。一是对大学等内审发展第一方队的单位,要求建立本单位审计发展规划,树立发展目标;突出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业务,推动实现审计全覆盖;注重理论和实务研究,鼓励申请科研项目,参与审计理论研究,培养高端内审人才。二是对学院和部分教育局已经有审计业务开展但刚起步的单位,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内审制度,订立年度工作计划,扩大审计覆盖范围。三是审计工作基本空白的部门和单位,要求加强审计宣传,引起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组建内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制定制度规范,逐步开展审计业务。

(四)创建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审计资源是实现审计目标所需要的基础性条件,包括人力、财物、技术方法、成果信息等各种资源的总和。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是打破资源限制、缓解资源供求矛盾、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绩效的有效途径。一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内审机构组建面向全省教育系统内审组织的审计资源共享平台,并制定资源共享管理机制和制度规范,构建同级、同类单位和上下级之间畅通的资源共享渠道。二是以网站、信息资源库、信息管理系统或审计刊物等形式,整合审计法规、业务数据、技术方法、理论实务研究、科研成果、审计案例、审计成果等审计信息资源,建立共享平台。三是加强审计单位之间的协作互助,鼓励以强带弱,鼓励结对扶持,鼓励第一方队高校内审人才到业务薄弱单位帮教培训。四是发挥教育系统行业审计优势,探索同类单位交叉审计和联合审计,通过审计资源互助共享,促进整体合力的提升,发挥审计在宏观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五)构建新型协作关系借鉴丁晓昌关于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者协调互动的教育治理体系的宏观理念,引入内部审计促进教育治理,发挥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协作纽带关系,合力推动内部审计发展。一是政府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内审机构发挥统筹作用。负责构建与本省经济新常态及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发展规划、推进措施以及内审管理体制和制度规范体系。二是走在内审发展第一方队的高校担当领头军角色。率先推进政策的贯彻实施,强化管理审计,完善审计体制和制度,为后面队伍作出表率并提供业务指导。同时,积极参与政府内审组织管理工作,鼓励开展理论研究,为内审发展和教育治理出谋划策,充分发挥高校在内部审计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军作用。三是社会角色担当。地方审计学会、内审协会等区域性社会团体组织,通过组织开展教育审计理论实践研究和创新、内审人员岗位培训及后续教育、国内外学术交流、调查研究教育审计工作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出版相关教育审计刊物等工作,服务地方教育内部审计发展。要加强与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协作互动,借助社会审计力量,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促进其更好服务于教育内审发展。

(六)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为缓解内审资源严重不足和任务繁重的矛盾,促进降低审计成本,提升审计绩效,首先要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大审计信息化投入:一是综合审计技术。即在同一项目审计中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方法,对组织的内部控制、绩效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情况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测试评价。因为各审计类型间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并非孤立存在,审计评价虽各有侧重,但其目的均是增加组织价值,为组织实现经济目标服务,内部审计可以利用服务内向性、熟悉组织内情、涉及领域宽的特点和优势,打破审计类型的局限,将管理审计的理念融合于任意审计类型中,更多开展综合审计,实现高效审计、一审多果。二是着眼问题抓大放小。即审计人员面对纷杂的资料和疑问,善于高站位、宽视角捕捉“大”问题,不纠结于小瑕疵、小毛病,从体制机制和管理层面提出更具价值的审计建议。

作者:王红敏;赵聪明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教育厅

被举报文档标题:教育审计促进教育治理创新发展的途径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ngjizazhi/njsjdxxb/71930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