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浅谈范文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浅谈范文

时间:2022-02-04 09:04:19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浅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摘要:

从时间域上看,中国传统文化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过去,是民族的基因;马克思主义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具有时代性特征,两者之间是传统和现代的互动。从空间域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区域性文化,是东方文明的典范;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的文化遗产,具有世界性价值,两者之间具有异域价值互补性。两者之间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融入世界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双向互动过程。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梦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中国梦逐渐深入人心,在铸造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中国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二是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三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心理价值结构、时空关系上研究两者间的融通以及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一、从民族心理结构看,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属于不同层面的价值认同

就民族心理价值结构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的源泉,是民族心理的深层次价值结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并逐渐构成中华民族心理的外缘价值结构,属于政治认同的层面,两者共同构成了现代意义的国家认同。

(一)中国传统文化属于民族潜意识的内容,是国家政治认同的价值前提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它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心理价值结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书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前提条件。“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2]因此,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中国特殊国情,是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对国家政治层面认同的价值前提。中国传统文化连绵不断,孕育了中华民族精神,属于民族心理深层次的价值内容,但传统文化毕竟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必须接受现代化的改造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为现代型国家认同提供价值基础。

(二)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对国家政治认同的内容,国民缺少主体精神和政治参与意识

中国传统社会是“家———国———天下”两头重、中间轻的伦理价值结构,家的伦理观念和天下的文化概念比较重,而国家意识薄弱。清华大学史学教授雷海宗先生说:“两千年来的中国,只能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一个具有松散政治形态的大文化区,与战国七雄或近现代西洋列国的性质绝不相同。”[3](P73)传统中国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天下”,维系这个“天下”的不是国家的行政权威和各级政府组织,而是传统文化以及家庭伦理关系。在中国历史上,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就承担了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政治任务,而且一直延续到近代。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国民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感强,政治参与意识、国家意识薄弱。而中国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必须借助马克思主义弥补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家政治认同方面的缺失,进而在民族心理价值结构中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理性和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民族心理层面促成对国家的现代型政治认同从民族心理结构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价值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价值是国家认同在民族心理形成的双层价值认同。传统文化是民族深层次心理价值结构,构成了政治认同的伦理价值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2]即推进经济、文化、政治体制改革,创建新型社会治理制度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方向相一致。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同和支持,正逐渐构成中华民族心理对国家的政治层面的认同,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面认同。总之,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心理的深层次价值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精致的呈现,是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为国家认同提供伦理价值基础,而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份,构成了民族心理层面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两者在民族心理结构上正在形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伦理价值和政治价值的双重认同。

二、从时间域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互动性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域上是延续性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其现代性特征和时代价值,使其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语境和实践环境,使其成为中国精神的一部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推进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过去

没有伟大的传统文化,就无法形成一个伟大的民族。张岱年先生说:“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一定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一个具有显著特色的典型,在历史上曾经发放出灿烂的光辉。”[4]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石”。[5]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演进、积淀、筛选、提纯等过程,传承下来的多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具有不因时代和地域因素变化的永恒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国家现代化的负担和改革开放的阻力,它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道德和政治价值参考,确保国家在发展中不会偏离正确价值方向。从民族的演化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形成于过去,但具有适应未来发展的潜质,具有永恒的价值。因此,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就否定了我们的过去;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永恒价值,也就否定了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演进的一贯性和发展性。

(二)马克思主义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人类文明及其形态演变发展的角度上看,马克思主义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工业文明时代最伟大的社会科学思想成果。”[6]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又超越了他所属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看到了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业文明的局限性,并意识到这些问题不可能在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得到解决,必须通过实践创造一种的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能够在中国彰显,客观上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合中国特殊国情,主观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中国革命家的改造,促使其中国化,符合中国文化语境。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7](P9)马克思主义要掌握群众,指导中国解决实际问题,必须符合中国文化语境和实践环境,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从而指导无产阶级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当前的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使之适应未来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聚集力量。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既是传统与现代的融通,又是现代和未来的互动

现代性和传统性并不是彼此排斥、水火不容的关系,不能割裂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农业社会,但它传承至今,说明它与现代化是兼容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8]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本精神、和谐思想、道德理性、大同世界、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等思想至今仍然散发的灿烂的光辉,具有现代价值,和马克思主义具有相融相通性。由于两种文化价值的相融性存在,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潜质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出来,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互动性,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遵循中国传统的价值要求,研究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潜在的现代性价值可以弥补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理论盲区,并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形式重新焕发生机,为中华民族提供精神支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以实现相融互动。就两种文化的相互作用机制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双向互动关系:一个回顾历史,一个展望未来,回顾历史,是身份的认同,展望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三、从空间域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互补性

中国传统化代表着中国精神,属于区域性文化。当前形势下,区域文化必须积极应对全球化趋势,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接受先进文化的改造和提升,并成为世界文明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性价值,它和中国传统文化分别具有各自的文化形式和价值特色,具有互补性。

(一)中国传统化代表着中国精神,属于民族的、地区性文化

中华民族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在特殊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条件下创造了传统文化,其本身具有地区性、原创性特征。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任何不同性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都将会经历照面、冲突而最终融合到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马克思说:“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7](P270)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区域性的、民族的文化都应积极接受现代化的改造,突破民族的、地域的限制,走向国际,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而不同民族的、区域性的文化的独特性构成了文化融通和文化全球化的前提条件。“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7](P255)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传统文化既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质,又要接受先进文化的改造,促进自身的否定之否定,从而融入到世界文化中,成为世界文明的一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属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文化遗产,超越了民族、地域和时代界限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背景,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人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全球化视野和世界性价值。在当前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对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视若无睹,避开全球化的进程而走上一条与世隔绝的发展道路。因此,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必须深切关注和积极应对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世界性问题,主动投入到世界一体化进程中。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具有价值互补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和人们生存方式的普遍同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容的理论基础;两种文化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差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取向和理论特征方面存在者不同,是两者互补的实践要求;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落实“三大发展战略”是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更高水平互补的现实基础和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价值,但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皆准,马克思主义要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就必须实现自身的中国化,即符合中国的文化语境和实践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互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具有世界价值的文化呈现中国特色,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从而成为中国精神的一部分。同样,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经过马克思主义改造和提升,注入时代精神,推动传统文化转型,从而适应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的、区域的,又是现代的、全球的,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并传承到今天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统一,连接着中国辉煌的过去、改革开放中的现代和通向中国梦的未来;马克思主义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超越了民族、地域和时代的界限,具有世界性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用现代性价值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活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动力,为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价值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相容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基础,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历史证明,一味夜郎自大,守着老祖宗的东西不图思变,不但不能够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会导致亡国灭种的危险;同样,过于迷信外来文化,放弃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就会迷失方向,丧失自我。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统一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来,实现两种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前途,是铸造和实现中国梦的理论要求。

参考文献: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C].新华网,2014-02-24.

[2].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C].新华网,2013-08-20.

[3]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M].北京:商务印书社,2011-06.

[4]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J].学术月刊,1986,(12).

[5].把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

[6]叶险明.马克思的工业文明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05.

[8].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C].2013-09-26.

作者:杨卫华 单位: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浅谈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ngjizazhi/hbjjxyxb/70215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