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以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范文

以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范文

时间:2022-12-17 04:03:39

以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在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构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战略格局,使二者和谐共生并且良性互动,以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上的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生态文明

自新中国诞生以来,特别是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不容小觑的。长期的“唯经济增长论”指导之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给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日益成为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羁绊与障碍。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突破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瓶颈,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以及高质量的发展,努力构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战略格局迫在眉睫。

1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新中国的经济是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的基础之上历经坎坷和磨难建立起来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大问题必须运用战略眼光、全局思维慎重对待。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事实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事实求是就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同志的话充分说明,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就是我们的实际,着力推进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是我们的实际。只有充分认识到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将这一认识内化于行动中,我们才能攻坚克难,齐心协力开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与不足回顾以往的发展历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获得极大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艳羡的巨大成就。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再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这些发展成就取得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所导致的后果便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环境资源瓶颈与短板越来越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拦路虎”与“绊脚石”。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坚强决心。党的报告中,又创造性地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党中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决心在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未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与良性互动。1)自然环境的制约。我国地域比较辽阔,但是农业资源并不丰富。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人均农业自然资源占有量在世界排名中相当靠后。同时自然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为高原、山地、丘陵,而我国的西部地区大部分处于干旱或者半干旱状态。这种自然资源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传统观念的束缚。囿于没能充分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没能正确客观定位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没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以往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主要以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成就。长期的“唯经济发展论”使得我国大部分农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修复的致命伤害,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传统的杀鸡取卵式的“黑色”发展观引导下,加之许多农民文化水平的限制,忽视甚至漠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很多情况甚至是明知或者刻意以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狭隘的经济利益。纵观过去几十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竭泽而渔式的非科学发展理念始终萦绕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成为我们始终挥之不去的沉重阴影,严重制约和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推进。3)生态意识的淡薄。受制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同时又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唯经济发展论”这一错误的不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之下,我国农村中大部分农民对于人与环境共赢发展的理念认识比较浅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在很多农民的意识之中,只要能获得自己所谓的经济利益,对于环境的掠夺性开发与利用仅仅是方式不当的问题,有些甚至觉得对生态环境的掠夺和开发还嫌不够粗暴,不够直接,从来没有意识到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一种短视行为。这种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反映在实践中便是不以所进行的针对生态环境的不良或者短视行为为耻,甚至是变本加厉地一意孤行。这种短视行为以及环保意识的淡薄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难以估量。

3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

相伴而生的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由来已久。这一状况绝非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的过程。其中客观因素主观原因交织相伴。唯有厘清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切实解决这些“积重难返”的问题。唯有深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根源,才能从源头上进行治理,着力构建起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与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努力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局面。

3.1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

农村经济发展回首过往的发展历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光环下,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了“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2]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文明发展道路。要坚决摒弃以往那种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甚至漠视环境承载力的发展模式。正确的定位和认识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的价值是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关系的前提。曾强调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3]可见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长远利益,绝对不能忽视、漠视。纵观历史发展,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之所以能够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均源于能够正确认识生态环境的价值,能够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人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而这些灿烂的古代文明最终消失于浩瀚的历史长河究其根本也在于破坏了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我国历史上楼兰古国的兴衰史无不昭示人们必须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底线。

3.2加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厘清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与恶化问题的根源之后,我们更需要下大力气加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治理的过程虽然是艰难的,但是对于环境的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逐步引导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来武装头脑,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对农村土壤环境的伤害与破坏。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处理生产和生活垃圾,减少对农村空气质量的破坏。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水体的污染与破坏。

3.3切实使环境保护宣传深入人心

首先要切实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意识,使广大农民在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在生态方面能够切实地将环境保护的责任牢记心头,为推进农村的生态文明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广大农村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要下大力气在做好宣传的同时,让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思维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民的脑海,并作为以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的思想指导准则。再次,加大对我国广大农村环境破坏行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同时,大力讴歌和奖励在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严厉惩处针对环境的不良与短视行为。总之,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国农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在看到成绩和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透过现象,深刻分析萦绕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的违背生态和谐与生态文明现象的根源。我们需要立足实际,树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用新的发展理念做指引,以大胆的开拓精神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努力构建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的新境界,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局面。作者简介:陈芳,1983年生,女,硕士,中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校教师,研究方向:经济发展、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陈芳 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以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ngjizazhi/bfjjzz/72481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