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2014年度全区科技工作要点(共3篇)范文

2014年度全区科技工作要点(共3篇)范文

时间:2022-03-03 10:56:03

2014年度全区科技工作要点(共3篇)

第一篇

2014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实现新突破、新跨越的关键之年。全区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智慧、低碳、幸福”的建设,确立更高远目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科技管理,再创更佳业绩。总体工作思路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战略的发展重点,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加强统筹,全面实施科技工作“十大行动”计划,在更大范围内、以更大力度、更大规模地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转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为保持科技工作发展良好势头、加快建设创新型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2014年重点工作目标

1、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55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8%;

2、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2.35%;

3、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

4、培育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10个;

5、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0项,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50项,争取经费1.5亿元;

6、组织申报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5项;

7、专利申请量达5000件以上,专利授权量达1800件以上;

8、组织科技经济对接活动10次,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

二、全力实施“十大行动计划”

为了圆满完成以上目标,我们将全力实施科技工作“十大行动计划”,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面上工作的推进。

1、实施创新环境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创新氛围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和区制定的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重点围绕我区出台的《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加快创新型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科技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快科技政策落实,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争创2009-201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县(市)”。加快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吸引海内外高科技领军和拔尖人才来我区创业,提升科技创新的人才支撑能力。通过培训、考核、激励等措施,充分调动乡镇科技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区上下科技工作的联动机制,保障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2、实施科技园区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

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事关全区发展大计的重点工作。我局将按照《区科技局关于落实区委、区政府推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战略决策的工作意见》,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当好参谋员、战斗员、联络员和服务员,通过领导挂钩联系、专人进驻蹲点、科室专题服务,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平台建设、项目实施、人才引进、产学研对接等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逐步开展机器人、功能新材料等产业重点方向的专利战略研究,提升园区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好科技企业资源库,掌握企业技术需求和经营状况,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要、拥有核心技术、重视创新、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和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使园区真正成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突破的发源地、未来高技术产业的摇篮、高端产业的集聚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助推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工作的主阵地。

3、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行动计划,进一步引领经济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结构促转变的领航之策。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未来5年乃至10-20年产业界、科技界、资本市场的主题。我们将及时跟踪上级有关政策,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发展实际,关注我区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加大科技项目扶持力度,加强重点企业培育,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强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推进经济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

4、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围绕全区五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政府支持、项目引导、研发平台体系建设、产学研带动和强化服务等措施,动员各方力量全力支持企业创新,重点培育一批集科技创新、品牌创建于一体的创新型示范企业,加快形成企业创新发展的整体优势,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为引导,动员和组织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增加研发投入,引进科技人才,建设研发机构,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不断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5、实施科技平台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国家、省级企业研究院,开展重大战略产品的研发,带动行业技术的进步。鼓励支持优势企业普遍建立技术中心,加强工程化、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应用。重点推进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省(新誉)风电装备技术研究院和西南交大轨道交通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建设,以基地建设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全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效应。全年新建各类科技平台10家以上。力争7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都建有研发机构。依托产业集聚明显、要素集中突出的园区、基地和乡镇,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带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加快外资研发机构建设,着力推进联合研发和技术转移。加强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建设,孵化器联盟内实现优势互补、功能互通、错位建设、共同发展。

6、实施关键技术攻关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我区企业完全自主开发的产品较少,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不快等,已成为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制约因素。在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的同时,要组织联合攻关,强化国际合作,加快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尽快突破制约我区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努力打造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不断彰显科技优势。

7、实施区城工作联动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科教城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目前已积聚各类机构415家,科技人才总数达817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有2230人。2014年,科教城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75项,其中50%以上落实我区;科技项目的申报数及立项数分别占我区总数的37%、31%,计划下拨经费占我区57%;落户科教城海归人才(团队)145个,占我区67%。通过科教城的核心聚集作用,更多项目、人才资源将集聚并落户,科教城正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坚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在产业发展、招科引智、产学研对接、资源共享、人才队伍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担保反担保等方面,与科教城建立更加紧密的联动机制。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真正成为一家人,同在一条船,共同实现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宏伟目标。

8、实施知识产权行动计划,进一步增强企业发明创造能力

坚持以各镇、开发区为主体,实施知识产权示范区推进计划,帮助重点骨干企业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工程;加强专利预警、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通过项目扶持、政策奖励、宣传培训等措施,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重点提升专利质量,增加发明专利和有效专利比重,形成一批引领创新发展的核心专利群,构建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专利技术体系。贯彻落实各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切实保护自主知识产权。

9、实施科技合作行动计划,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按照“产业为方向、企业为主体、市场为纽带、双赢为根本”的要求,探索“产学研政金”一体化合作模式。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双挂干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开展点与面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的对接活动,用足用好“科技111”信息平台,不断提升科技合作水平。深入推进企业与大院大所在实施重大科技计划、共建研发平台和引进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吸引更多的海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参与我区产业升级、企业跃升和产品创新,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我区实现产业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10、实施科技富民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全面实施科技富民行动,以深入实施“优良品种培育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农业科技计划为抓手,不断提升我区现代农业领域自主创新水平和优势产业科技支撑能力,重点围绕实施优良品种培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技术集成与示范,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针对我区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强综合示范和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着力打造民生科技,为我区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014年度的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全区科技工作者要把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市、区科技大会精神与科技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与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加大科技工作力度、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结合起来,与大兴务实之风、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结合起来,集中精力,团结拼搏,确保“十二五”工作和明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开创我区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实现现代化新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拼搏两载,超越期待”的总体部署,以超额完成科技创新目标任务、推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在考核中争先进位为目标,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八大行动”,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全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再立新功。

主要目标:全区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投入数达40亿元,力争42亿元,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2.5%;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15亿元,力争1354亿元;申报高企88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家;新增民营科技企业600家,力争680家;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20项,争取省级以上科技经费1.1亿元;专利申请9500件,力争11000件;发明专利申请2200件,力争3800件;专利授权4200件,力争5500件;组织科技对接活动10次,正式签订产学研合作合同80份,力争102份;新引进研发机构、技术转移中心5家;新增市级以上孵化器2家、孵化面积4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00家,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科技服务业总收入15亿元;新增市及以上领军创新与创业人才分别达20名、100名。

围绕上述目标,我局将全力实施以下八大行动:

(一)创新园区推进行动

一是重点推进部级创新型园区建设。贯彻落实《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做好对上级项目的资金配套落实工作,对照园区建设12项标准,根据各专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坚持“专业化、高端化、集群化”的思路,引导创新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项目、高端领军人才等要素向四大专业园区集中,通过五年的努力,把园区发展为转型升级的领头雁,打造成具有强大创新能力、持续创新动力和雄厚创新实力的一流园区。二是全力推进科技长廓建设。立足“科教城集聚功能的放大器、区‘三城’融合的助推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新战场”的空间发展定位,统筹城市建设,形成“一廊三城”的城市发展全新架构。发挥科教城的创新资源优势,实现科教城在孵企业及重大成果向科技长廊转移的双赢局面,将科技长廊发展成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高地、新一轮发展的创新源泉和永续支撑。

(二)高新企业壮大行动

一是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以实施“510”行动计划、建设国家创新型园区为依托,加大对创新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争创国家和省级创新型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市“双百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企业、民营科技型企业等,加快推进优质创新资源向“510”企业、园区企业、高新企业集中,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自主知识产权多、产品技术含量高、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型企业。二是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政策宣传、政策辅导和咨询服务,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研发分工、设立国外研发中心、制订国际技术标准,奖励企业申报专利,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发展力。力争到201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企业研发机构,“双百企业”全部建有研发机构。三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推进国家半导体照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湖塘新型色织面料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平台。跟踪新兴产业的发展,完善半导体产业链,支持石墨烯产业的技术研发和成果的产业化,尽快做强做大我区新兴产业。

(三)科技项目突破行动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源。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上级科技部门指引方向,上下联动,深入挖掘各级各类科技项目源,努力争取上级科技资源,为我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动力,力争省级以上科技项目和经费数稳步增长。二是精心组织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精心编制区级科技计划指南,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引领产业向高端攀升为目标,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或共性技术开发和技术集成创新,实现产业或行业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技术储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产品。三是强化科技项目管理与服务。完善科技计划管理机制,启用新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管理与服务水平。严格按《市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项目合同签订、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的规范管理。通过项目实施,引导企业进行技术的研发与突破,带动产品产业升级。

(四)创新平台提升行动

一是加快重大研发平台的建设。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功能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现代农业等,加大重大研发平台的引进和建设力度。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来我区创办研发机构,建立分院(所、中心);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来我区建立研发与生产一体化基地。二是加快重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围绕“一核四园”,加快建设国家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服务于技术创新的公共技术平台;支持有实力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整合行业资源、高校资源及其他机构,开展科技咨询活动,提高服务企业能力。三是加快重大创业平台的建设。指导现有孵化服务平台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在适度和良性竞争的基础上实现错位发展。做强科创园、西太湖国际智慧园等平台。各孵化器在项目信息、咨询服务、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共同打造科技孵化服务品牌。

(五)知识产权推进行动

一是加大专利工作力度。加大知识产权创造资助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重点支持发明专利申请和国外专利申请,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创造取得突破,加速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区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大幅跃升。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强化知识产权宣传服务工作。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申请、评估投资、推广应用、检索咨询、纠纷等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市场对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深入基层开展“知识产权企业培训”活动、帮助高新企业建立专利数据库等有力措施,打造和扶持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六)产学研合作深化行动

一是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深化与中科院、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产学研战略合作机制,巩固并扩大已有的产学研合作成果,进一步扩大领域、拓展空间,在引进重大研发机构方面寻求突破。支持企业与院校所开展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全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80项。认真做好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绩效评估工作,对市场前景好、产业化程度高的成熟项目给予优先扶持。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各种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努力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优势叠加,技术、产业和资金的互动融合。二是充分用好科教城资源。支持大学等在常高校特色学科与科研能力建设,引导科教城院所与本地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新品开发和人才培养。扶持科教城入驻机构结合区域产业需求建设重点实验室、行业技术服务、科学仪器共享等创新平台。三是加快构建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依托“一核四园”、产业联盟和省科技镇长团,在组织好“5.18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洽会”、“9.28科技经贸洽谈会”的同时,精心策划特色专题科技对接活动,做到重点活动有影响、自选动作有创新。整合科创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信息中心的资源,为拓展产学研合作提供服务。

(七)民生科技促进行动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面向优势特色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强高效农业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在功能性农业品种开发、品质提升、抗病虫害、抗逆等方面取得进展。开发农业节能、节水、节材等新技术,降低农业生产的综合能耗和污染水平。围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农产品精加工等重点领域,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毒添加物防范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二是重视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围绕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重点,开展医疗健康、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项目技术攻关、重点科技推广和示范;围绕生物医药设立相关研究专项,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对改善民生的支撑作用,服务和谐、幸福建设。三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按照建设绿色和生态的要求,在污水深度处理、绿色建筑、环保新材料、农药化肥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复等方面,实施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切实提高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开展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推广应用共性技术,保证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推进。

(八)创新服务强化行动

一是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培训,重点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财税优惠政策,落实好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产学研活动、引进人才等激励政策,提升政策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二是加快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依托创新园区建设、重大科技项目、基地建设、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实施一批国家“”、省“双创计划”、省高层次创新团队、“英才”计划等人才项目,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与团队。三是加快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扎实推进“三型机关”建设,有效提升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能力水平,持续创优科技发展环境。加快建设集政策咨询、信息、项目申报和查询、科技统计、科技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全面运行科技企业和科技项目数据库。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用有限的政府投入带动更大的社会投入,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具备一定销售规模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

做好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区科技系统工作者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拼搏两载、超越期待”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

2014年是贯彻落实“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再吃两年苦,辉煌十一五”要求,实现科技创新新跨越的收关之年。全区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战略要求,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加快创新型建设步伐,以全区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为总体目标,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五大工程”,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提升我区综合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2014年重点工作目标

1、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200亿元;

2、高新技术项目投入占全部工业投入比重达38%;

3、培育科技创新平台10个;

4、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

5、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80项;

6、争取上级科技经费8000万元;

7、R&D投入达2.0%;

8、专利申请量达4000件;

9、产学研合作意向签约项目数达260项;

10、产学研合作项目实施数达100项。

二、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程

按照既定工作目标,我们将统筹安排,突出五项重点工程,一抓到底,强势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加快跃升。

1、实施高新产业倍增工程,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一是强化新兴产业培育。组织实施新一轮高新产业倍增计划,确保到十一五期末,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以上。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领域设立重大产业科技专项,从产业规划布局、产业专利战略研究、重大项目组织、研发平台建设、产学研活动、海归人才引进等环节集成推进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配套,做专做强,逐步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二是强化高新产业发展。继续支持发展五大产业,围绕风电装备、轨道交通、功能高分子及纤维新材料、新型农业装备、高性能纺织机械、高技术农业等产业,组织科技攻关和产业化研究,实施国家“863”、科技支撑、成果转化等重大科技项目,解决技术瓶颈,加快产业链各关键节点的产业技术创新,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努力向技术高端攀升,向产业规模发展。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研发能力建设,鼓励销售规模达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引导企业设立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扶持安格特、风电研究院等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形成拥有核心技术、在相关领域有较强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科技产业集团和拥有技术专长的高新技术企业群。

2、实施平台建设跃升工程,以创新载体建设推动科技创业

一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着眼国际水平,依托具有一定创新实力、经济规模的龙头骨干企业,联合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建设一批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积极推进西南交大轨道交通研究院、清华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新誉)风电装备技术研究院、川大聚合物改性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的建设,瞄准产业高端技术开展集成创新,为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促进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快创业平台建设。要通过深入调研、合作互动、资源整合等方式,推动二个部级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市大学科技园)和五个省级孵化器(津通国际工业园、湖塘科技创业园、长三角模具城、湖滨科技园、科创中心)的建设,全力推进科创中心争创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创中心通过组建创业导师团、软件企业联盟、创新知识服务业联盟、孵化器联盟服务专家组,为海归企业、中介机构及全区高新企业孵化器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加快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挥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区科技信息中心、高新技术风险担保公司的优势作用,努力为全区企业提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咨询、信息化管理、科技项目融资担保等知识业服务,促进政府与企业的紧密联络。继续发挥佰腾科技、维益专利事务所等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技术交易、专利申请、咨询评估等技术中介服务。

3、实施知识产权推进工程,以创造自主知识产权主导企业创新

一是抓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帮助我区五大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工程,引导它们全面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方面的知识产权管理。推动重点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展一对一服务,帮助它们提高发明专利的申请量,使它们的原创性核心技术及时得到保护,并能合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二是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知识产权侵权提出预警,及时控制和组织应对。建立健全维权援助工作机制,帮助企业依法应对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对维权确有困难的给予法律援助和经费补助。鼓励企业、行业和地区建立知识产权维权联盟,形成多元化的维权援助机制。三是推进区域知识产权示范工作。以乡镇、开发区为主体,实施知识产权区域试点示范推进计划。在前期4个示范乡镇的基础上,再精选出2个乡镇,重点加强它们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帮助它们成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密集区、转化集聚区、管理与保护示范区。四是加快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科创中心和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效果。积极穿线搭桥,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吸纳优质的社会服务资源,协调相关对接事宜,做好中介的中介。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面向金融市场、产权市场,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迅速转化。五是创新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与相关部门协调,将知识产权宣传纳入五年普法、科普宣传计划。在中小学开展知识产权基础知识教育,在党校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形成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对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分类培训,为全区科技型企业培养具有较强知识产权管理运用能力的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

4、实施产学研深化工程,以战略联盟合作提升创新能力

一是积极开展各类对接活动。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吸纳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半导体照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领域组织专题产学研对接活动。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引导企业积极介入高校院所的早期研发。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加快成果转化。二是发挥“科技镇长团”及“双挂”人员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科技镇长团”及“双挂”人员的牵线搭桥,与国内中科院、清华、北大、南大、交大等高校院所进一步建立更加和谐融洽的工作关系,努力推进合作与交流,鼓励和支持实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高技术项目落户我区,实现产业化。全年力争与高校院校所签订合作意向260项以上,引进并转化科技成果100项。三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深化与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在机械、电气、电子及机电一体化等技术领域,有针对性地组织我区企业就技术转移、委托生产、产品加工、产品销售和零部件采购等方面进行洽谈,有效构建国际技术合作和交流平台,推进国际技术转移和合作,努力提升企业技术、装备管理国际化水平。

5、实施民生科技惠民工程,以科技支撑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主线,围绕农业“一站二中心三园区”建设和“三大特色板块”发展,引导园区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开发无公害、绿色产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引导农业企业实现高效化、市场化运作,开发高科技含量产品,延长产业链。二是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围绕花卉苗木、优质水稻等区域农业特色经济,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与服务平台,重点建设水稻研究所分子育种实验室、花卉苗木研究院、市缓控释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博园等一批农业科技平台,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开展节能环保科技促进行动,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推动全区产业优化升级和环境保护;组织实施医疗卫生、湖水污染治理、湿地建设等科技攻关;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综合试点项目,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三、全力落实八项具体措施

为确保以上重点目标、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将全面提升科技工作的宣传、组织、实施水平,大力整合区内外资源力量,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确保到“十一五”末交出满意答卷。

1、落实政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做好科技宣传工作,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和区制定的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着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通过政策宣传和培训,扩大技术开发费备案面,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努力营造全社会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要充分用好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推动规模企业的科技创新,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规模型高新技术企业。

2、项目为本,提升激情与水平。要深入调研,加大科技项目源的挖掘、培植及组织力度,采取早准备、抓重点、预审查的方法做好2014年的项目申报工作;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要切实做到以敏锐的眼光寻求项目,以不懈的努力挖掘项目,以精细的技巧包装项目,以负责的精神支持项目,以热情的态度服务项目,以积极的措施实施项目,提高申报材料质量、申报成功率与项目按期合格验收率;要建立科技项目库,实行阶梯式项目源培植,为进一步培育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为全区科技工作的发展及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提供资源。

3、完善考核,构建科技统计体系。要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监测,做好产业发展技术动态统计分析,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继续加大对全区各镇、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科技创新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促第一要务的良好格局。

4、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要鼓励和促进全社会的科技投入,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要以实施项目为抓手,多渠道争取上级政府经费支持。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公正、公平、公开、科学、合理、规范使用好科技三项经费。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对企业投入的引导作用。把财政科技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2014年,全区各镇、开发区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达1%,确保全区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企业投入技术开发费达30亿元,高新技术项目投入占全部工业投入的比重达38%。

5、主动有效,优化自主创新环境。要积极主动地深入企业,了解并改善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运用及管理状况。帮助发明人完善发明技术、制定保护方案;帮助发明企业制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和技术秘密保护办法;帮助被侵权企业制定诉讼方案,切实维护合法权益;帮助涉嫌侵权人认真分析案例,制定应对策略,并尽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6、招才引智,全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要不断完善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成果奖励机制,加快人才引进的孵化载体建设,围绕产业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等,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海外留学人员来我区创新创业。加快发展各类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为科技人才创业、成果转化及高技术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

7、区城互动,加强与科教城的合作。要继续推动与科教城科技工作的联动,推进我区企业与科教城入驻研发机构的紧密合作,提升我区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建立规范长效的工作联动机制,积极参与任务艰巨的招科引智工作;提供主动真情服务,进一步加强信息的沟通共享;点面结合,努力提升产学研对接和成果转化的成效;加强支持,做到同等条件优先立项、帮助衔接上级部门、产学研支持计划高于一般院校等,全面实现“一家人、一条船、一个目标”的美好蓝图。

8、上下联动,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水平。要精心组织,认真准备,修改完善区三十条科技创新政策,召开好全区科技大会,掀起科技创新新热潮。要加强对平时工作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寻求第一手资料。局领导每年下基层调查研究的时间不少于2个月,各科室要围绕科技工作的热点和难点组织对口联系,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书面报告。要继续推进重点科技项目的跟踪服务负责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要进一步加强对镇、开发区科技助理的工作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支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立足各自基础,形成各自特色。

2014年度的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区科技大会精神为强大动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区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实现现代化新作出新的贡献!

被举报文档标题:2014年度全区科技工作要点(共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hua/kjgzjh/63970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