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皇帝的新装哲理内涵范文

皇帝的新装哲理内涵范文

时间:2022-08-05 10:39:23

皇帝的新装哲理内涵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2014年第六期

对教参关于《皇帝的新装》主题解读的质疑早已有之。刘兴伦在《人性的悲哀———〈皇帝的新装〉主题新解》一文中提出:“对其主题的解读,人教社的教材、教参,都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强调其政治批判性”,“这种单一化的阐释,淡化甚至忽视了文章其他文化底蕴的开掘”,并认为应在多元化解读理论支撑下,“在政治批判意义的基础之外,解读出对人性的弱点———虚伪进行批判的新意义”,并进一步阐释了虚伪作为人性弱点的理由———“贪图虚荣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性格弱点,不仅‘统治阶级’有,‘被统治阶级’也有”。

①我认同刘老师解读出的新意义,但不赞同其“在政治批判意义的基础之外,解读出对人性的弱点”的观点或者说表述:把“政治批判意义”的解读作为“人性”意义解读的基础。因为人性和阶级性这两个概念的哲理属性孰强孰弱不言而喻。同时按照多元解读理论,我认为《皇帝的新装》除揭示了“虚伪”这一人性弱点外,另一个超越阶级属性的人性弱点———盲从,也是其揭示的重要哲理内涵。盲从是指对权威的盲目服从,对经验或规则的盲目认可,“其特点是缺乏主观见解,盲目随从,不问是非,不辨真假地随和、追随别人”(《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故事里,皇帝因过度迷恋服装而盲从了骗子编造的极端荒谬的法则———“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因为慑服于皇帝及其首肯的一切而盲从了那条荒谬法则,并为了掩饰自己必然会被那条法则检验出问题而开始撒谎;皇帝在众多谎言面前,难以勇敢发出质疑,进一步陷入盲从的深渊,并跟大臣一样为了掩饰自己不可避免地会被那条法则检验出问题而撒谎;当皇帝大臣对荒谬法则的盲从不断得到强化,谎言便像一阵风一样席卷了整个城市,市民们在没有怀疑或来不及怀疑的情形下同样选择了盲从,他们也与皇帝大臣一样为掩饰自己必然被那条法则检验出问题而撒谎。于是,全城陷入谎言和盲从的漩涡,每个人都心存疑惑却又故作淡定地颠倒黑白,闹剧就此上演:豁出去的皇帝裸身游行,大臣、市民对根本不存在的皇帝新装抽象而空洞地大加赞美,直到小孩子将大家心中的疑惑说出,所有人的伪装和淡定才瞬间被击破。可见,这个故事的精彩和深刻之处,不在于体态富贵的皇帝的华丽裸身所带来的笑点,而在于它要引领我们去思考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为什么几乎全国人民都在盲从一个荒谬法则(这一幕与“”何其相似)?或者说,盲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以及怎么来减少甚至杜绝盲从?

我们在深究盲从根源的时候,自然可探讨到诸如阶级(层)性等问题。但需强调的是,这里的阶级(层)性等问题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对统治阶级(层)的审视和批判,否则又会陷入狭隘的阶级分析之中。在《皇帝的新装》的盲从阵容中,不同阶层、不同人群自有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差异性加强了盲从的层次感。皇帝的问题,是只理衣冠不理朝政,因而不假思索地首肯了那条荒谬的法则。蒲松龄在《促织》结语中说:“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可见,话语权把握者不宜随性而为,主观专断,否则很可能出现始料未及的失控局面。大臣的问题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被那条荒谬法则检验出问题而撒谎,从而以帮凶的姿态“强有力地”证明了那条荒谬法则的正确性。市民的问题是他们为了证明自己跟皇帝大臣一样也没有被那条荒谬法则检验出问题而跟着撒起谎来。看上去,不同阶层的盲从问题虽然各有不同,但大家的问题实质上都出在不得不撒谎上,出在明明有疑问却不去深究的问题上。故事里几乎所有人都曾纠结过,他们怀疑自己的眼睛,怀疑自己的智慧和忠诚,但统统没有怀疑过那条荒谬的法则。其实,要走出盲从旋涡只需一点点儿怀疑并深究那一点点儿怀疑就可以了。事实上在整个盲从过程中,大家一直都有疑惑:小孩的话很快得到响应,就充分证明大家内心深处始终是疑惑着的,只是迫于形势和氛围,不敢说出来罢了。

文学是人学,从人性出发去阅读、解读、品鉴文学作品更容易抵达作品真谛,更容易触碰到作者所要揭示的人性弱点或光芒;离开人性读解这一基本前提去解构作品,很可能自以为鞭辟入里,实则老套地滑行于浅表层次,使作品尤其是优秀作品的价值大打折扣。

作者:彭伟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被举报文档标题:皇帝的新装哲理内涵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