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教育中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联系范文

高等教育中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联系范文

时间:2022-02-25 10:31:30

高等教育中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联系

一、以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为基本方向

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老产业更替速度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仅具有某一专业特长,而是具有多重融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要求。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应该是切合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大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既要考虑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要体现文化传承的内涵。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基础之上,文学、历史、哲学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的基本修养应该是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同时,文科学生还应该加强自然科学教育,提高科学素养。高等学校课程既要为大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条件,也要为他们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可能性。‘

’目前,在有些国家的高校里,专业已经不再是一个预设的固定单位,而是通过学生选修一系列的课程或是课程组从而形成的适合这个学生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高校能够开设适应所有个体学生发展的课程。在我国的高校,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这样的课程设置未必合理,但是,其中蕴含的合理因素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即:专业培养方案要有一定的空间,要有可变化的柔韧性。其实,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专业模式有固定性、预设性,学生个体有多样性、发展性,同一个专业培养目标肯定不适应于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合理的专业培养应该具有目标的预设性以及方案的可变性空间。以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是高校教育的基本方向。有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采用模块选修的方式,即在专业选修平台设置模块课程组,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这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有益探索。

二、以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为落脚点

社会需要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体系目标的建立来实现,课程体系目标应该是为实现社会需要和育人功能所做的设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更体现了其社会需求本位的一面,专业教育及其相关的职业训练成为高校主导性目标。高校的课程体系目标,应该是为实现社会需要对课程体系发展的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所做的设计,主体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需要的必要性,二是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三是知识现状的总体性。这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来源问题,亦即知识、个人和社会等三个基本来源。课程体系的设定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

从专业发展规律、专业教育规律的角度来划分,高等学校的课程可以划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这样的划分体现了高等学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和层次关系;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容量的不断增加,“专业”的内涵与外延也在发生着变化。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课程又体现出各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逻辑关系,这主要表现了高校课程的横向结构。从实际操作来看,高等学校的课程关系主要表现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是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中最经典的内容,其中的核心课程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设置。通识教育则是专业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较全面和系统的知识结构。目前,高校的通识课程有教育和心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文化、语言文学、社会科学、体育科学、艺术欣赏、自然科学等。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作为高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打好专业知识建构的基础,其中所包含的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既不属于专业性过强的某一门学科,也不应该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科,它的意义应该在于激发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点,在于使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融会贯通,在于使专业知识的学习走向更高深的境界。它应该贯穿于大学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在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拓展必定拥有可供发展的空间,专业素养的延伸也有更深厚的基础。

在高校的课程建设中,要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宗旨,通过科学的课程学习,实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养成。需要建构合理的人才培养通识教育平台,在大学低年级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人文知识基础,以利后续的提高与发展。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着力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注意切实提高学生对人文理性的关注度,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符合新时展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精神和品质,积极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与目标。通过科学的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加强未来发展规划意识,逐渐明确学业或职业发展方向。在大学的课程学习积累过程中,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需要有自然、科学、人文知识的融会贯通,不能使专业学习的视野狭隘化。高校必须以科学的课程设置为扎实的落脚点,处理好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关系。

三、以建设传承创新的大学精神为依托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大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个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的根本生命力。在中国名校中,大学精神影响着一代代学子。如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精神,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等。这样的大学精神是在文化传统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下积淀成的价值理念,是学子的精神家园,这样的精神将一直影响学生的成长与未来。

目前,高校面临的许多问题与传统的大学精神的缺失有关。缺少了精神理想的大学,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特征会更为明显。现在,高校的发展标志更多地体现为科研地位,教师的个人目标也集中在科研上,,申报课题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教育学生的根本目标淡化。当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变得不确定时,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就会发生偏移。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学习也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功利心,学习知识的目的首先不是充实自己、积淀基础,而是以未来的工作需要为直接目的。甚至参加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也多以为个人的荣誉为基本目的。相对应的是学校在学生管理和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忽略了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完善文化修养提高审美情趣等方面,校园建设注重安全稳定而不再鼓励个性和创造,校园文化活动娱乐化、形式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缺失了本该有的内涵丰富、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等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与学生的高校生活品质密切相关,求真求实的精神、传承创新的精神和社会关怀的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我们应该坚持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核心,形成兼容并包和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高校学生,实现文化传承职能。

由于社会发展的种种原因,近几年就业压力增大,大学阶段的职业技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顺应社会需求,职业技能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是如果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在职业训练,并把这种实用主义哲学和经世致用的思想发展到极致,那么,大学的理想追求就会失去目标。真正的人文主义教育并不在于口头上的标榜,而应该渗透在专业教育之中。合格的大学生除了要有专业基础知识,更应该拥有成熟的心智、精神的完满和健全的人格,这就决定了在高等教育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关系。

作者:张小芳单位:南通大学文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等教育中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联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zggdjyzz/63935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